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帮助我们理解当下俄乌冲突的重磅力作。牛津大学教授解读关于战争的重大命题:人类为什么如此痴迷于大规模的自相残杀?

内容简介

和平是种反常吗?

牛津大学国际历史系的名誉教授玛格丽特·麦克米伦通过对九个章节的详细解读,从古希腊和罗马到百年战争,到美国内战,再到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通过对从历史上的经典战役及当下战争中所获教训的反思,从历史学、政治学、文学、人类学、生物学和其他多个学科的角度,探讨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人类为什么如此痴迷于大规模的自相残杀,而我们又将付出什么代价。

同时,通过分析战争的起因、方法与手段等,作者审视了战争以何种方式影响了人类社会,而我们在政治构架、科技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变迁又是如何影响战争进行的。

本书集中讨论了大量颇具争议的话题:战争是何时开始的?为何战争被描述为所有人类活动中最具组织性的?为何战士几乎都是男性?战争是否曾在我们的控制之下?

作者也在书中为我们展现了战争的诸多层面。我们所讲的语言、我们拥有的个体记忆以及那些伟大的文化瑰宝都反映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荣耀和痛苦。作为一个令人不安又颇具挑战性的话题,麦克米伦也通过引人入胜的观察和实例,揭示了战争如何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性中邪恶的一面和高尚的一面。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第1章 人类、社会与战争
  • 第2章 战争的起因
  • 第3章 方法与手段
  • 第4章 现代战争
  • 第5章 打造战士
  • 第6章 战斗
  • 第7章 平民
  • 第8章 控制不可控之事
  • 第9章 在我们的想象与记忆中的战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1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战争》。现在不是将目光从我们觉得厌恶的事物上移开的时候,我们必须对战争做出思考,且要思考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战争,这个词语本身就足以引发人们从恐惧到敬佩的一系列情感。我们中的一些人选择对它视而不见,仿佛对战争的回忆和思考会在某种程度上将它拉得离我们更近;其他一些人则对它着迷,能从中寻求刺激和魅力。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坚信,若想弄清楚过去的一切,我们就必须将战争纳入对人类历史的研究中。因为我们在西方,所以我们自满地认为这里更加和平。进化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等作家使这样一种观点流行开来:即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西方社会的暴力行为有所减少,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因战争而死亡的人数有所下降。莎士比亚很了解这一点,在他的戏剧中,战争是决定国王生平起落的机制,而普通百姓则低头祈祷暴风雨不会伤害到他们。我们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中,有一部分其灵感正是来源于战争或对战争的仇恨:《伊利亚特》、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本杰明・布里顿的《战争追思曲》、戈雅的《战争的灾难》、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或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2018 年夏天,为了一项住房开发项目,考古学家在比利时伊普尔附近的土地上进行调研,他们发现了 125 具士兵的遗骸,其中大部分是德国士兵,但也有协约国的士兵,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倒下后便一直长眠在这里。2002 年,有人在立陶宛维尔纽斯郊外的一个乱葬坑里发现了数千具尸体,他们身上仍然穿着蓝色制服,纽扣上印有死者的兵团号码。他们是在 1812 年拿破仑从莫斯科撤退的时候死去的。由于参与了战争,社会中很多妇女得以拥有事业、受到教育并获得权利。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英国政府就订立了 1918 年的《人民代表法》,将投票权扩大到所有无财产的人群 —— 工人阶级 —— 以及 30 岁以上的妇女,作为对她们为战争所做贡献的肯定。修昔底德说:“强者尽其所能,弱者必受其苦。” 但弱者可以做出决定保卫自己,而不是屈服。在 1939 年至 1940 年的冬季战争中,弱小的芬兰与强大的苏联交战,尽管芬兰人最终不得不举手投降并放弃了自己的部分领土,但这个国家仍然保持了自身的独立。美国将接近 2/3 的可自由支配预算用于国防(那些资金未被授权用于支付国债利息和社会保障等福利津贴)。美国的支出相当于以下 8 个支出者的总和:沙特阿拉伯、法国、英国、德国、印度和日本(这六国是友好国家或说是盟国),外加中国和俄罗斯。回到法国宁静的墓地,我们不能让有关战争的一切记忆褪去。我们需要关注战争,因为它仍与我们相伴。我们需要了解战争的起因、影响,以及如何结束它、如何避免它。在理解战争的过程中,我们也理解了一些与人类有关的东西 —— 我们组织动员的能力、我们的情感和想法,还有我们残忍和善良的程度。我们战斗是因为我们需要战斗,因为我们想保护我们所珍视的东西,或者因为我们可以想象着去创造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我们战斗是因为我们可以战斗。但是战争与社会长期交织的状态可能会走向终结,或者说应该终结 —— 不是因为我们改变了,而是因为技术改变了。随着新型恐怖武器的出现以及人工智能、自动杀戮机器和网络战争的重要性日渐增强,我们面临着人性终结的未来。现在不是将目光从我们觉得厌恶的事物上移开的时候,我们必须对战争做出思考,且要思考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政治的延伸,达成目的的手段

      在人类历史上,战争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孙武在几千年前就作出了这样的论断。战争一再改变历史,并塑造了国家与社会的面貌。欧洲在 15 世纪有约 5500 个政治实体,到 19 世纪初只剩 200 个,到 1945 年后则不到 30 个,这一变化很大程度上与欧洲历史上的一场又一场战争有关。类似的,中国成为大一统国家,多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末年秦国发动的兼并战争。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处于长期和平状态,用官方语言表述就是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这当然并不意味着世界上再无战火,实际上,中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等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从未停歇。但这主要发生在各大洲的 “边缘” 地带,主要大国之间长期得以避免直接冲突,尤其那种举国动员,全民皆兵的场景已成为久远的历史。人们长期得享物质繁荣,战争因此被遗忘,甚至被视为反常状态。这不禁让人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大国均势下的长期和平,但凭借事后之见,我们都知道,那一切在 1914 年化为泡影,欧洲随即陷入了全面战争。如今,世界再度陷入战争阴云之中,俄乌战火方炽,“第三次世界大战” 的说法在政治人物的话语中频频出现;而东亚也隐隐听到了云层中的雷鸣。牛津大学国际历史系的名誉教授玛格丽特・麦克米伦于 2018 年应 BBC 之邀举办里斯讲座,介绍战争与社会的关系,于是有了《战争:人性、社会与被塑造的历史》一书。不同于约翰・基根的《战争史》、马克斯・布特的《战争改变历史:1500 年以来的军事技术、战争及历史进程》等作品侧重于战争史本身,本书是立足于 “战争与社会” 的关系展开,着重讲述战争与社会的互动。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