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用户推荐指数
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2千字
字数
2025-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利用碎片时间,养成“桩态”,成就健康。
内容简介
站桩不是苦行修炼,而是与身体温柔对话。
作者用16章180多个小节,配以漫画插图分享自己的站桩经历、体验及师长教导,详细解说:站桩到底是什么、站桩的重要原则、站桩的细节雕刻、站桩过程中对多种不同身体反应的处理、站桩的必经阶段及进阶道路、男女老幼不同人群的站桩禁忌,等等。
无须器械,不挑场地,教你利用碎片时间养成桩态,成就健康。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自序
- 01 “卷”出来的病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养生方式
- 太“卷”了
- 你是否也被“卷”出了以下症状
- 我们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可是……
- 02 一个“弱者”的养生探索之旅
- 因弱小常遭霸凌的童年
- 儿时歪打正着的站桩体验
- 稀碎的武侠梦
- 疾病缠身的“小螳螂”
- 尝试举铁健身,差点被杠铃压死
- 双节棍与女子防身术
- 这是什么行为艺术
- 初遇松静桩
- “小螳螂”也能一次站桩2小时
- “弱者”铁臂练成记
- 03 站桩到底是什么
- 对站桩的误解
- 究竟什么是站桩
- 曾经秘不外传的功法
- 令人眼花缭乱的桩法种类
- 04 站桩好处千千万,就怕你不练
- 站桩是强身自卫与健身养生的完美结合
- 担心运动损伤?来站桩吧
- 还有比站桩成本更低、更简便易行的运动吗
- 站桩有普适性吗
- 众多习练者现身说法
- 女性适合站桩吗
- 可以带上家里的老人一起站桩吗
- 05 松静桩该怎么站
- 3个小小的准备工作
- 放松心情去站桩
- 核心:站桩时的形体调整
- 站桩时我该想什么呢
- 站桩三不做
- 开启你的站桩之旅吧
- 06 收功
- 站桩后到底要不要收功
- 该如何收功
- 活动膝关节和踝关节也很重要
- 07 辅助功法:乌龙摆尾
- 千万不要小瞧这项功法
- 乌龙摆尾功法背后的良苦用心
- 什么时候适合练乌龙摆尾
- 乌龙摆尾该怎么练呢
- 常见错误动作矫正
- 08 雕刻身体细节
- 怎么做到虚领顶劲
- 站桩时眼睛该睁着还是闭上
- 唇齿轻叩与舌抵上腭
- 怎么做到下颌微收呢
- 从肩膀到手掌该怎么做
- 怎么放松胸部和腹部
- 腰部放松与圆裆裹胯
- 别撅屁股
- 别跟肛门过不去
- 很多人都错误理解了膝微屈
- 身体的重量均匀分布于双脚上
- 必须蹲得低才能出功夫吗
- 怎样呼吸
- 09 站桩中身体反应的处理
- 站桩时身体发抖怎么办
- 身体发热或者发凉
- 站桩时为什么会流眼泪
- 流鼻涕与鼻子通气
- “金津玉液”你要不要
- 咳嗽和痰
- 打嗝、放屁与大小便
- 出汗到底好不好
- 站桩时晃动怎么办
- 酸、麻、胀、痛
- 10 站桩的外在条件
- 四大条件
- 练功环境也需要加以注意
- 站桩需要注意饮食吗
-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 11 习练站桩的必经阶段
- 初步接触站桩后的“怀疑期”
- 站桩初见成效后的“拉扯期”
- 站桩步入正轨后的“爬坡期”
- 12 站桩之后的进阶道路
- 只想养生的桩友可以走纯养生路线
- 以养生为主、防身为辅
- 以技击为主要方向
- 谁是你真正的老师
- 13 站桩与你的“健康账户”
- 什么是“健康账户”
- 影响“健康账户”的主要因素
- 如何维护好你的“健康账户”
- 14 站桩生活化
- 做好心理建设,在意识上把站桩和生活统一起来
- 躺着也能站桩
- 蹲在马桶上也不妨碍站桩
- 洗漱时也能站桩
- 用餐时也能站桩
- 上班路上照样能站桩
- 高铁上的站桩小能手
- “空中飞人”的站桩锦囊
- 工作时间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站桩
- 下班后的站桩场景
- 学生如何将站桩生活化
- 15 警惕站桩的三大认识误区
- 站桩包治百病
- 站桩是迷信
- 站桩就是练气功
- 16 站桩问答录
- 多大年龄可以站桩
- 站桩对男女来说有区别吗
- 女性在生理期可否站桩
- 女性在孕期可否站桩
- 病人可以站桩吗
- 做完手术可以站桩吗
- 练完松静桩可以练其他桩功吗
- 站桩时可以听音乐、看电视吗
- 站桩的时候能说话吗
- 站桩时可以戴眼镜吗
- 刚起床就站桩可以吗
- 站桩需要先热身吗
- 站桩需要百日筑基吗
- 站桩期间可以过夫妻生活吗
- 站桩的同时可以练器械吗
- 站桩伤膝关节吗
- 长时间站桩有久立伤骨的风险吗
- 站桩会不会走火入魔
- 站桩会不会站出“大象腿”
- 站桩能通大小周天吗
- 站桩有防身的功效吗
- 站桩后感觉自己孔武有力,能否找人试试手
- 站桩不容易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
- 站桩时想上厕所怎么办
- 很累,不想站桩怎么办
- 站桩要站大步桩或者高难度的桩法吗
- 站桩之后用不用做拉伸运动
-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站桩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于 1981年10月, 已于2010年度转制为企业,成立“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资人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综合性的科技出版社,也是北京市科普传媒基地。 本社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坚持“传播科技知识,创造精彩生活”的方针,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为目标,出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科普、少儿、生活、文化教育、大众社科类图书及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