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43个亲子互动游戏助你轻松掌握孩子成长规律,帮助孩子在玩耍中发展数学、语言、读写、智力、自我认知和社交六大核心能力。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既是国际公认的发展心理学家,也为人母,懂得现代父母育儿的紧张和矛盾心理。她们回顾了40余年间有关儿童发展的科学研究,提出“玩耍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玩耍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增强孩子的专注力,并推动孩子的社交发展。这是培养健康、聪明、快乐孩子的关键,也是父母自信养育的关键。

作者以循证育儿法为基础,凝结了上千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从儿童发展的六个核心领域—数学、语言、读写、智力、自我认知和社交,勾勒出儿童真正的学习模式,并分享了儿童成长过程中值得注意的经验,引导家长将科研成果运用于养育实践,帮助家长认识儿童发展规律,塑造自信的科学育儿观。

目录

  • 版权信息
  • 赞誉 2003年美国“美好生活图书奖”最佳心理学类图书
  • 推荐序 放下“武器”,开始玩吧
  • 前言
  • 第1章 当代父母的困境
  • 匆匆忙忙的童年
  • 追逐更快、更好、更多的社会
  • 培养优秀孩子的竞赛是如何开始的
  • 崇尚成就,丢失童年
  • 培养聪明孩子更好的方法
  • 积极反思、抵制诱惑、重新定位
  • 你会在本书中发现什么
  • 第2章 孩子的大脑:学习如何发生
  • 被谬见包围的善意父母
  • “塑造聪明大脑”炒作的起源
  • 你真正需要了解的大脑基本知识
  • 大脑未必越大越好
  • “丰富的环境”和大脑发育
  • 让老鼠更聪明的方法适用于儿童吗
  • 头三年和关键期理论
  • 第3章 与数字玩耍:孩子怎样学习数量概念
  • 两项研究的不同结果
  • 数字敏感性并不等同于数学
  • 数与量
  • 计数
  • 孩子对计数真正了解多少
  • 计数原则的习得
  • 一一对应原则:一件物品对应一个数字“标签”
  • 固定顺序原则:数字有自己的固定位置
  • 基数原则:一组事物的个数等于最后一个数字的编号
  • 抽象原则:我可以数出各种东西
  • 顺序无关原则:从哪里开始计数并不重要
  • 数轴
  • 计数和比大小
  • 研究结果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 第4章 语言:咿咿呀呀的力量
  • 推进对话
  • 语言本能
  • 宝宝如何学会说话
  • 寻找构成语言的单位:句子
  • 寻找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这个词是我的名字
  • 凝视与指向:无言的沟通
  • 咿咿呀呀的好处
  • 语言乐团
  • 赋予语言乐团意义(第二年)
  • 使用手势可以加快学习速度吗
  • 语言乐团的语法部分
  • 更复杂的句子(第三、四年)
  • 孩子开始学习语言乐团里的语用部分(第四年)
  • 话匣子和闷葫芦
  • 家长的角色是语言搭档
  • 推进对话
  • 多和孩子对话,越多越好
  • 提供刺激语言发展的环境
  • 第5章 读写能力:字里行间的意义
  • 你所听说的阅读学习
  • 学习阅读真正的关键
  • 阅读的基石
  • 词汇
  • 讲故事
  • 音韵意识:“你是说单词由声音组成?”
  • 阅读文字
  • 阅读之旅
  • 宝宝何时开始了解什么是绘本
  • 对孩子来说,文字是什么,字母又是什么
  • 学习字母名称对于学习阅读而言重要吗
  • 字母的发音是什么:形音对应
  • 那些字母组合在一起的意义
  • 在纸上写写画画只是为了娱乐吗
  • 字词书写意味着真正的进步
  • 读写能力培养中家长的责任
  • 第6章 欢迎来到乌比冈湖:解析智力
  • 强调智商的误区
  • 到底什么是智商
  • 什么是商数
  • 什么是“天赋异禀”
  • 利用智商
  • 婴幼儿也有智商
  • 家长应该怎样促进孩子智力发育
  • 智商的可塑性有多强
  • 超越智商
  • 皮亚杰、快餐店和孩子的学习方式
  • 从拨浪鼓到物理学的渐进
  • 这是如何发生的:理解因果
  • 孩子对所处世界的变化了解多少
  • 推理的萌芽
  • 给予孩子一点帮助
  • 混淆智力与成绩的危险
  • 第7章 我是谁:自我认知的发展
  • 孩子如何发展自我认知
  • 学龄前儿童失真的自我认知
  • 更为平衡的自我认知
  • 生理自我
  • 区分你我
  • 我知道自己长什么样
  • 自我分类:我是男孩还是女孩
  • 我的种族:自我分类的另一方面
  • 社会/情绪自我
  • 让他们大哭一场就好了吗
  • 个性的根源:华生再次出局
  • 道德感萌生
  • 调节情绪自我
  • 智力自我:溢美之词的危害
  • 再议谬见
  • 第8章 很高兴认识你:孩子的社交智力是怎样发展的
  • 社交技能入门
  • 社交学习的同心圆
  • 认识他人的身体
  • 认识他人的情绪
  • 依恋:早期人际关系的基础性影响
  • 把我们的情绪作为孩子行为的向导
  • 认识他人的想法
  • 分享还是不分享
  • 视角问题
  • 认识到他人也有思维
  • 应对孩子撒的小谎
  • 对他人的认识
  • 第9章 玩耍:学习的圣地
  • 玩耍的意义是什么
  • 父母何时加入游戏
  • 玩耍的基本概念
  • 为什么缺少玩耍是有害的
  • 为什么玩耍在21世纪尤为重要
  • 孩子是怎样玩耍的
  • 玩玩具有利于智力发展吗
  • 趋同与发散性游戏
  • 假装游戏和语言发展
  • 促进社交:和同伴一起玩假装游戏
  • 假装游戏益处多多
  • 游戏可以促进情绪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 不同年龄段会出现什么样的社会性游戏
  • 与幻想中的朋友一同游戏
  • 家长会影响孩子的玩耍方式
  • 孩子何时能够遵守游戏规则
  • 运动游戏的好处
  • 第10章 优质育儿的新方法
  • 问题出在哪里
  • 社会中的四种育儿谬见
  • 谬见1:越快越好
  • 谬见2:珍惜每时每刻
  • 谬见3:父母无所不能
  • 谬见4:孩子都是空瓶子
  • 致父母的四项原则
  • 原则1:最好的学习是量力而行
  • 原则2:强调过程而非结果才能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爱
  • 原则3:社会情绪能力,而不仅仅是认知能力
  • 原则4:情境学习是真正的学习——玩耍是最好的老师
  • 平衡是关键
  • 全新育儿箴言
  • 将四项原则运用于家庭教育
  • 将四项原则运用于学前教育
  • 将四项原则运用于社会实践
  • 把童年还给孩子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4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7-1-7 让孩子玩耍,展开天性

    我一个老乡的哥哥,她家的闺女非常调皮。可能平时缺乏陪伴,搞的很没信心,于是和我这个老乡说,干脆生个二胎算了。这个号练废了,重新再练一个。这虽然是一个玩笑,但也透露着一丝忧伤。家长缺乏带娃经验,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得到的课程中,有不少关于养育孩子的内容。一路听下来学了不少,准备教师考试的时候,系统学过教育学心理学。但是,有时候理解起孩子来,还是有些茫然。这本书梳理了过去到现在的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成果,并且给出了科学的教育建议。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备。无论怎样,需要保持一种心态,接受科学的观念,与孩子共同成长。

      1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让家长缓解焦虑的一本书

      书中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大概的意思就是,家长们不用着急给孩子补课,学习,孩子们可以在日常的玩耍中掌握绝大部分能力。特别是针对各种学前班来说,那里只能知识性的能力,而孩子们在上学之前更需要各种情绪方面和社会交流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需要在玩耍中才能获得。具体的方法不是很多,主要是积木这个玩具非常好,多鼓励过程,多跟孩子交流,多鼓励思考,不要让孩子背诵你的观点等等。其实我觉得这本书更主要的功能是缓解家长的焦虑,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华人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院士,他在小时候,他的父亲就给了他非常多的自由空间,明知道他有很强的数学天赋,但是却不着急培养,直到成人之后,才开始教授高难度的知识。一句话,不要拔苗助长。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父母太不容易了,一个不小心,就会成为孩子和其他人眼中的 “恶人”。如果你不希望在育儿过程中,被当作 “恶人”,那你就要反复摸索,怀揣希望和爱,还要有点运气。因为育儿没有绝对正确的规则,甚至没有相对规则。它只有一项质朴的实践经验,叫做 “少即是多”。培养孩子的开明方式,不是家长一个劲地升高 “挡位”,而是适时调整到较低的 “挡位”,有时甚至要 “挂空挡”。其实,成年人要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也是如此。

          1
          评论
        • 查看全部20条书评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