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青年哲学学者王小伟对个体记忆和日常物件进行的一次深入描绘,同时也成为了对整个时代的生活场景刻画,他使用技术哲学理论对物、技术的分析和言说,为读书人破除焦虑感和虚无感指引了一条小路。

内容简介

在物质生活高度繁荣的今天,人们时常为外物所累,“想”回到相对贫乏的过去,重回人与物的和谐关系。为什么柴火灶比煤气灶烧菜更香?为什么自行车比汽车似乎更能承载?为什么炉子比暖气更暖人心?

这种对过去生活的罗曼蒂克的想法值得玩味。作者王小伟琢磨了一种恰当的、刻画生活的手段,从怀旧的影像中梳理内心,透过自身的经验和长辈的回忆,回顾八九十年代以来我们熟悉的技术人工物(俗称“东西”)是如何生灭的,试图解释为什么在之前的岁月物件是如此金贵,仿佛家庭成员,而现在的物件变成了纯粹的商品,只剩下干瘪的使用价值。

本书中所谈论的诸多技术物是“70后”“80后”“90后”共同的回忆,有些是比较单纯的设备,比如电视、手机,有些是直接和生活相关的技术物,比如住房和服饰,还有饮食。作者以技术哲学为基,打破学术和文学的壁垒,把物当成主角,刻画一段我们共同走过的集体历史。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简单又扎实的生活
  • 序言 回到事物本身
  • 第一部分
  • 第一章 吃饱与吃好
  • 饥饿是一种慢性病
  • 天天叫外卖的两口子是容易散伙的
  • 食物营养主义
  • 第二章 家的构思与营造
  • “买房了吗?”
  • 城里的房子
  • 居家是一种治疗
  • 空间与人格
  • 第三章 衣服:一块仪式化了的布
  • 穿衣是门学问
  • 怎么穿与穿什么
  • 衣物的解放
  • 纺织品大泛滥
  • 第四章 林中路与康庄道
  • 道路≠通勤
  • 行走
  • 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
  • 第二部分
  • 第五章 电视的堕落
  • 电视的多面性
  • 有电视的童年
  • “虚假需要”生产机
  • 第六章 小城打印店
  • 五笔打字
  • 从书法到纯工具
  • 文字的祛魅
  • 第七章 录像厅与大启蒙
  • 崇高与暴力
  • 作为观赏对象的性
  • 录像厅与现实+
  • 第八章 巨机器学校
  • 不开心的场所
  • 夸美纽斯批判
  • 附近的学校
  • 大校与暴力
  • 第九章 巫与医:体验治疗
  • 焦虑
  • 看病贵
  • 排队维修
  • 核磁共振仪
  • 医与巫
  • 第三部分
  • 第十章 手机与现实生产
  • 大哥大
  • 来自“庞然大物”的威胁
  • 形而上学快乐机
  • 第十一章 微信与分享的俗化
  • 电子镣铐
  • 微信恐音症
  • 愚蠢的罪证
  • 分享的俗化
  • 第十二章 断舍离与囤积癖
  • 物尽其用
  • 断舍离
  • 崇物
  • 后记 生命中的真问题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6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80后的焦虑

    作者是 80 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的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副教授。本书脱胎于《信睿周报》上的专栏杂文,很好读,锻炼时戴耳机收听很快就刷完了,对比前辈们散文名家,作者行文透露出 80 后的迷茫和焦虑,80 后和他们的父辈 50 后正好赶上青年时被塑造的三观和进入中年后遭遇的社会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如果能够打通任督二脉就可大成,可很多人会茫然若失。人大可是重点红色双一流大学,哲学学院更应该为四个自信理论创新。前几天看《环球人物》介绍上海华东师范任教的美籍教授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他为学生开设了 “马克思主义”“西方政治哲学史” 等英文课程。马奥尼先后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和大峡谷州立大学任教。2010 年,他来到上海,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哲学与思想史专业教授,2020 年起又兼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作者感慨社会变化的迅速,书中记述的旧物件和习俗,岁数大的觉得你玩的不地道,年轻的已经不屑,努力追求的欧美风景和大房子突然变成了负担,最气人的满口的西方哲学思想理念居然会被攻击为 “土殖”。很理解作者整天来往于帝都拥挤的地铁,只要挤过几次早高峰的 4 号线大兴线肯定会痛恨内卷的工业现代化,怀念求学地荷兰的田园牧歌的恬静,身为科技哲学专业的学者,最终认为 “家庭的接续” 是自我的根基,算是向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

      4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书在提醒人们,警惕感官情感钝化

      常说 “待人接物”,如何 “接物” 也是反映 “待人” 的态度。这本书的序言我读了两三次。《推荐序:简单又扎实的生活》这个标题是起得真妙。已想不起是如何偶遇这本书,看下来还觉得挺惊喜。作者从一个 “技术哲学”、又有点宅男的观察角度,分享他对身边小物件折射时代变化的思考,有些东西已经退出江湖了,例如 “大哥大”;有的现象还非常活跃,例如人们的 “微信恐音症”,怕收语音、怕打电话。这本书对我最大的警醒是,要回到简单而扎实的生活,不要成为生活中的工具人。如何 “简单”?何为 “扎实”?简单,首先在于 “断舍离”。时下越来越多人到乡村去生活、到寺庙里禅修,是客观上物理上给生活做减法。然后是通过反思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减少往身边增加东西。扎实,我理解是专注。注意力是现今往后的稀缺资源。专注于物品的使用,专注于行住坐卧时自己的感受,尽量不让生活中的快捷方式去让人类的感觉钝化。一周中找一顿饭放下 “电子榨菜”,专注吃饭,正如某港片里的一句台词:虽然只是吃盒饭,但吃盒饭都可以有要求、有追求。认真吃,才知道怎样提要求。说到吃,书中关于人成为咀嚼机器的描述挺发人深省的。个人口味的偏好来自哪里?来自家里饭菜的味道。但如果越来越多人点外卖、家里常备预制菜,以后可能不存在 “百人百味” 的口味偏好,毕竟都被 “标准化口味” 驯化得一模一样。人似乎变成一个用食物解决温饱的咀嚼工具。啊想想都觉得很无趣。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妈的兄弟姐妹一半人从事饮食业,外公舅舅更是大厨。近厨得食,他们是吃过好东西的一批人,餐厅出品行不行,一吃就知道;而经过我们家认可的东西,推荐出去基本不踩雷。但到了我,已经是属于坐尾班车,进入大规模养殖时代后,听他们说得最多的是 “不是小时候的味道”;再加上后来我也变得爱重口味,味觉更难免钝化,以至于吃到他们认可的农家菜或者有儿时味道的一款菜,我会想拼命去尝去总结去记住这个味道。讽刺的是,阳了的时候味觉嗅觉短暂消失,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完全恢复到以前状态,甚至有时只能尝出很淡的味道。很无力,心中的黑洞越来越大,正被迫成为咀嚼机器。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难免有消失的东西成为摩擦力。怀念吗?怀念。但要的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创造出更好的,优于过去。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431: 日常之物的深处是我情感的寄托

        1、也是疫情三年,我完全理解了爸妈囤东西是因为记忆深处刻在基因里的对于物品稀缺又金贵的怕和恐惧的记忆。2、现在不排斥老物件,会具体了解老物件背后的故事,由来和承载的感情。家里的缝纫机,是老妈对老爸怨意的具化,也是三十年的愿望被终于满足的见证。老家的老房子,是爸妈幸苦操劳一辈子的见证,是风雨三十六年的磕磕绊绊与相互扶持,是苦难的同历者,也是现在希望起飞的地方,还是我们一家努力奔小康的后盾。太多太多值得被我记录下来。3、提到手机,绕不开手机成瘾。主要是太好玩了,根本停不下来。谁要是说他可以,我上去就是一巴掌。但有没有方法和办法可以戒除呢,有的,一个是我听蔡钰老师说的手机监狱。我不知道具体效果,可以试试看。还有一个是和菜头老师前几天文章里介绍的电脑和手机通过设置设置为墨水屏。很香,现在我一点也不想玩手机,效果对我很有用。4、说到微信,我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微信让电话,语音及视频因 4G 的基建普及惠及到了我,省了很多话费。恨也算不上是恨,是那种被扑面而来的信息深深吸引而不能自拔,慨叹时间从微信溜走的内疚与反思。我对待微信消息以及朋友圈的点赞,评论与回复也是经历了玻璃心到现在整挺好的正反馈的转变。5、日常读书,日常读文献,享受日常,平常心共情力的正念。日常到深处,万般皆美好。特别是读书,共读认识到的朋友们带给我的积极影响和正反馈。咱也是有人的那一个人了。咱们可真是太棒了。《日常的深处》,五星墙裂推荐,不接受任何反驳。

          转发
          2
        • 查看全部112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