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比认知升级更高维的,是“知行”升级。

内容简介

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成事的关键是什么?商业观察家何伊凡用16年的时间,深度观察了上百位成功的企业家、创业者、职场人,提炼出他们身上的共性,他发现,把事情做成的密码是知行力,比认知升级更高维的是“知行”升级。

知行力是把知识变成力量、让力量反哺知识的能力,无“行”唤不醒沉睡的“知”;无“知”也指导不了的正确的“行”,知行合一,既是过程,也是结果;既是方法,也是目的;既是起点,也是终点。知行力能帮助企业与个人拨开迷雾,直抵问题本质,极大地提高成事的概率。

本书是构建知行力的工具包,包含三个关键、九种能力、几十种对应方法,助你掌握读、讲、写、问、学、悟、思、省、行多种能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积极心理学就是21世纪的阳明心学
  • 推荐序二 简约商业思维与知行合一
  • 序章 知行从来未分离
  • 知与行不是理论与实践
  • 知行力拥有直达人心的力量
  • 构建核心认知拼图
  • 高手都有稳定的核心认知拼图
  • 核心认知拼图的作用
  • 知行力的“牛鼻子”
  • 通过深度思考打通知与行
  • 知行力公式
  • 本章核心内容
  • 上篇 一元由知而行
  • 第一章 提纯力:三环套月笔记法
  • 为什么要做笔记
  • 做笔记时在记什么
  • 不要被笔记绑架
  • 从个人体验中萃取案例
  • 从阅读资料中发现案例
  • 金句要有思想深度
  • 金句要有美感
  • 金句要能引发共鸣
  • 获取知识点要放下执念
  • 知识点要纵横成网
  • “一知半解”才能“举一反三”
  • 案例、金句与知识点如何自动衍生成应用
  • 本章核心内容
  • 第二章 拆解力:如何把一本书变成一门课
  • 三环套月笔记法拆书成课示范
  • 把书读厚的前提是找到“枢纽书”
  • 把“枢纽书”与“卫星书”视为一本书
  • 把书变厚不是速读大赛
  • 薄与厚是一体的
  • 通过“神奇之线”找到核心概念
  • 拆书成课五步模板
  • 遇到难拆的书怎么办
  • 本章核心内容
  • 第三章 简化力:降低输入与输出的难度
  • 最初假设:先抵达内核
  • 演绎法:从普遍到个别
  • 归纳法:从局部到整体
  • 辩证法:关注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 不要执着于沟通媒介
  • 如何判断论证的质量
  • 给知识穿上人性化的外衣
  • 展现,而非讲述
  • 怎样避免削弱形象化的坏习惯
  • 本章核心内容
  • 中篇 故事由行而知
  • 第四章 共鸣力:直指人心的技巧
  • 故事与知行力的关系
  • 共鸣的接近性原则
  • “反共鸣”比“共鸣”更有价值
  • 共鸣力如何影响知与行
  • 为什么会“脑补”故事
  • 最能引发行动的共鸣都与“自我”有关
  • 示弱式情感连接
  • 调动感官共鸣的意义
  • “想象一下”
  • 如何通过共鸣消除对立
  • 本章核心内容
  • 第五章 结构力:设置叙事的路标
  • 提纲是导演的故事板
  • 把小图景都串联起来
  • 从开头构建坡道
  • 以开场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 打造令人印象深刻的结尾
  • 顺叙、倒叙与插叙
  • 如何完成转场
  • 调控讲故事的节奏
  • 如何玩转空间
  • 增强句子的连贯性
  • 本章核心内容
  • 第六章 结晶力:行为与认知的循环
  • 展示过程而非结果
  • 没有结晶,就没有历史
  • 用纪念册法结晶自己的故事
  • 通过读书会结晶知识
  • 读书会五步结晶法
  • 通过模型结晶故事
  • 英雄之旅的现实映射
  • 用故事获得人心
  • 不同阶段讲商业故事的方法
  • 讲故事不是忽悠
  • 本章核心内容
  • 下篇 复盘知行合一
  • 第七章 自省力:在毫不留情的省察中前行
  • 曾国藩靠复盘把烂牌打成“王炸”
  • 通过写日记“研几”
  • 真正的复盘都发生在至暗时刻
  • 以复盘实现组织成长
  • 复盘的三种角色、四个步骤
  • 向AAR模型学复盘
  • 本章核心内容
  • 第八章 提问力:细颗粒度探寻事实细节
  • 学会倾听
  • 检测自己的倾听能力
  • 如何做到“专心”倾听
  • 好问题比好答案更重要
  • 5why分析法
  • 好的追问要点在于聚焦
  • 追问中的“三现原则”
  • 带着批判性思维提问
  • 复盘四步法中的常用问题
  • 本章核心内容
  • 第九章 螺旋力:在知与行的相互作用中上升
  • 以目标始,以目标终
  • 能分解的目标才是靠谱的目标
  • 三步分解法
  • 回归本质必须事上磨
  • 如何积蓄直抵本质的力量
  • 知行力的终极目标是致良知
  • 心学与实学
  • 良知就是判断力
  • 本章核心内容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6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知行力

    有一句几乎每个人都会说的话 —— 知道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知道了有用吗?那要看你能不能做到。知行力,就是知道了,还能去做的一种能力,本书可谓是步步拆解,娓娓道来。知行力是什么?它就是心中之锚,让我们在波浪沉浮中不会茫然失措。1. 知行合一的显性作用是对知识的探求、获取、访问、积累、编辑与存储,隐性作用则是对知识的采纳、应用、传播和转化,二者每时每刻都在相互作用、相互转化。2. 复盘就是既找到真实目标,又还原真实过程,而螺旋力是在目标与过程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3. 越是宏大的大目标,小目标就越要具体可执行。4. 确定小目标之后,就要导向 “接下来做什么”,即开始做什么、继续做什么、停止做什么。5. 顶级高手都有一键回归本质的能力,听起来这如同某个时刻的顿悟。其实即使有人天赋更好,剥茧抽丝的逻辑能力更强,要想做到直击本质,也要 “事上磨”,勤复盘。6.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那些岔路口,也都是本质的破碎表现,折射出 “本质” 到底是什么,回望过往种种,你的本性和真心、你所要找寻的终极目标,都已经隐藏其中。7. 从知道到做到,叫 “事上练”,然后到 “行” 和 “合”,“合” 到 “一”,这个 “一” 就是 “致良知” 终极的那个 “一”,不是终极,不是最后,它是否定之否定,没有止境,可以不停地升华。8. 心学与实学并非割裂的,而是互为支柱,互相支撑。没有心学,实学就会变味成短期的功利主义;没有实学,心学就变成 “洗脑”。9. 不用把良知应用神秘化,良知与一切事情的关系,就如圆规、方矩、尺子与方、圆、长短的关系。事物随时都在变,但你自己内心的尺度不会变。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是真的知吗

      由知而行,才是真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一定要 “事上磨”,要落实到身心上受用。                               何伊凡《知行力:重新定义成事逻辑》                                      引自 序章 知行从未分离知与行从未分离,所谓的 “我知道,只是没时间” 诸如此类的借口,其实是没有真的 “知”。这样的 “知”,并没有在知的事情上 “磨”,而是未知的状态。这也是就算 “知” 很久了,也一直都没有变化的原因。朋友小王因为身体亚健康去看医生,医生建议他晚上早点休息。他跟医生说:“大夫,我也知道晚上早睡对身体好,可是我没办法,我工作要到八点才能回家,还需要一些自己的时间来放松一下,这一刷手机很快就到凌晨以后了。” 他这种行为是知还是不知?很明显是不知。如果知,他就会有所行动,在早睡这件事上磨,那身体的不正常的指标也会随着他的早睡而减轻甚至消失。可是,他只是停留在知而不行上,这也就是知了很长时间,身体却没有任何变化的原因。如果真知,必然践行。只是知道而没有行动,就是未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灵感枯竭?速看如何提高知行力!

        对于写作者和阅读者而言,是一本很实用的书籍。作者从如何有效阅读,谈到如何实现用阅读创作,如何进行针对性的思考,以及在过程中要不忘初心,知行合一。收获颇丰,了解到何为拆书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吸收书籍内容。值得阅读!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37条书评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