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哲学通史》是一套最新的全面阐述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学术巨著。全书共10卷,逾600万字。内容上起先秦,下迄现代。

内容简介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吸收近年来的学术成果,依据大量新见材料,对中国哲学史做了系统梳理,揭示了各时期中国哲学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这是目前我国最完备、最系统、最详实的一部中国哲学通史,以时序为经,以人物和思潮为纬,内容丰富,通贯百家,深度建构、阐发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哲学思维发展史。

本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首次将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截至1949年。其中前8卷按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现代等8个阶段分卷安排,后2卷则为“中国古代科学哲学”和“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专卷。

目录

  • 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
  • 版权信息
  • 导论
  • 一、中国哲学的问题
  • 二、中国哲学的分期
  • 三、中国哲学的特质
  • 四、研究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 第一章 殷商时期的宗教与政治
  • 第一节 原始的自然观与宗教观
  • 一、殷商时期的自然崇拜
  • 二、图腾崇拜
  • 第二节 殷商时期的宗教崇拜
  • 一、商代的巫术
  • 二、殷商时期的天、帝崇拜
  • 三、殷商时期的祖先崇拜
  • 第三节 殷商时期的政治与伦理
  • 一、殷商时期的神权政治
  • 二、殷商的权力继承问题
  • 三、殷商时期的道德伦理观念
  • 第二章 西周的王道政治哲学
  • 第一节 唐虞三代时期王道政治背景下的义概念
  •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义与王道政治
  • 一、谁应当统治?——义与王道政治之正当性
  • 二、“不敢替厥义德”:义与王道政治之兴亡继绝
  • 三、“‘六誓’可以观义”:义与邦国征伐
  • 四、“义刑义罚”和“义嗣”:义与邦国刑罚及政治权力的承继
  • 第三章 春秋时期的哲学
  • 第一节 天鬼神人之际与理性人文主义的发展
  • 一、天道与人事
  • 二、天命与德力
  • 三、民为神主
  • 第二节 崇礼重德与政治伦理道德的奠基
  • 一、尊礼
  • 二、重信
  • 三、孝忠义
  • 四、智仁勇
  • 五、和同之辨
  • 第四章 孔子的哲学
  • 第一节 孔子与儒家
  • 一、创立儒家学派
  • 二、七十子之徒
  • 三、儒家学派的发展和影响
  • 第二节 孔子天命观
  • 一、天的内涵
  • 二、终极关怀和价值信仰
  • 三、赋天命以仁
  • 第三节 仁学和礼学
  • 一、“仁”的基本内涵
  • 二、“仁”的道义原则和生命境界
  • 三、“仁礼”体用不二
  • 第四节 为政之道
  • 一、德治思想
  • 二、公私观和正义论
  • 第五节 奠定中华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 一、树立人格典范
  • 二、奠定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
  • 第五章 老子的哲学
  • 第一节 老子与早期道家
  • 一、老子其人
  • 二、《老子》一书
  • 三、老子与道家学派
  • 第二节 道论
  • 一、“道”的观念溯源
  • 二、万物存在的本根之道
  • 三、自然的天道观
  • 第三节 政治论
  • 一、自然与自由
  • 二、无为与规范
  • 三、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 第四节 知识论
  • 一、道与名
  • 二、体“道”的工夫与境界
  • 三、知识的价值
  • 第五节 人生智慧
  • 一、反者道之动
  • 二、上善若水
  • 三、有余以奉天下
  • 第六节 老子哲学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墨子的哲学
  • 第一节 墨子与墨家
  • 一、墨子其人
  • 二、墨子思想的渊源
  • 三、《墨子》其书
  • 四、墨子与墨家
  • 第二节 墨学的研究
  • 一、墨学的衰微
  • 二、墨学的兴起
  • 第三节 墨子思想的核心
  • 一、兼爱
  • 二、非攻
  • 三、尚贤尚同
  • 四、节用节葬
  • 五、非乐
  • 第四节 墨子思想的矛盾
  • 一、天志
  • 二、明鬼
  • 三、尚力非命
  • 四、节葬
  • 第五节 墨子的认识论
  • 一、知识的起源
  • 二、知识的性质
  • 三、知识的分类
  • 四、知识的标准
  • 第六节 儒墨异同论
  • 一、关于“孝”
  • 二、关于“三年之丧”
  • 三、关于“爱”
  • 四、关于义利观
  • 第七章 孙子的军事哲学
  • 第一节 孙子与兵家
  • 一、兵家与兵法
  • 二、孙武其人其书
  • 三、孙膑其人其书
  • 第二节 兵制的演变与《孙子兵法》的时代
  • 一、商周时期的军事形态及其演进
  • 二、春秋战国时期军制改革趋势
  • 三、时代变革中的《孙子兵法》
  • 第三节 吴、齐《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
  • 一、经之以五,较之以计
  • 二、避实就虚,奇正相生
  • 三、贵势重道,盈虚相变
  • 第八章 孟子的哲学
  • 第一节 仁义内在,性由心显
  • 一、性善说
  • 二、以四端之心论性
  • 三、义内义外之辩
  • 第二节 仁政学说与民本思想
  • 一、仁政学说
  • 二、民本思想
  • 第三节 修养工夫与人格境界
  • 一、存心养气的修养工夫
  • 二、德性至上的人格境界
  • 第四节 辟杨、墨、许行与孟子的地位
  • 一、辟杨、墨、许行之说
  • 二、孟子的地位
  • 第九章 庄子的哲学
  • 第一节 庄子与《庄子》
  • 一、庄子及其时代
  • 二、《庄子》及其考辨
  • 第二节 庄学研究
  • 一、关于《庄子》的文献学研究
  • 二、庄子哲学思想研究
  • 三、庄子研究的新趋势
  • 第三节 庄子的道论、知论与人格
  • 一、道论
  • 二、知论
  • 三、理想人格论
  • 第四节 庄子的政治哲学
  • 一、对战国之时现实政治的批判
  • 二、无为与顺应物性的治国之道
  • 三、《庄子》中的外王学倾向
  • 第五节 庄子的超越之境
  • 一、从“避害”到超越死生
  • 二、“保性”与“养德”
  • 第十章 名辩思潮与惠施、公孙龙
  • 第一节 惠施的十大命题
  • 第二节 公孙龙的白马论与坚白论
  • 一、白马非马
  • 二、离坚白
  • 第三节 公孙龙的指物论与名实论
  • 一、指物论
  • 二、名实论
  • 第十一章 后期墨家的哲学
  • 第一节 后期墨家与《墨经》
  • 第二节 《墨经》的研究
  • 第三节 后期墨家的宇宙论
  • 第四节 后期墨家的认识论
  • 一、知识的形成
  • 二、知识的种类
  • 第五节 后期墨家的逻辑学
  • 一、以名举实的概念论
  • 二、以辞抒意的判断论
  • 三、以说出故的推理论
  • 四、逻辑规律及对逻辑谬误的批判
  • 第十二章 《易经》与《易传》
  • 第一节 《易经》与《易传》的基本内容与成书问题
  • 第二节 《易经》的哲学
  • 一、《易》本卜筮之书
  • 二、卦爻画中的哲学思想
  • 三、卦爻辞中的哲学思想
  • 第三节 《易传》的宇宙论
  • 一、自然的宇宙生成论
  • 二、三才统一的宇宙结构论
  • 三、《易传》宇宙论的思维方式
  • 第四节 《易传》的生命哲学
  • 一、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命的本原是天地
  • 二、生生之谓易:生命的表现是变易
  • 三、辅相天地之宜:生命的主体是人
  • 第五节 《易传》的道德哲学
  • 第十三章 《管子》与稷下学宫的学术
  • 第一节 稷下之学
  • 第二节 《管子》
  • 一、《管子》“法治”思想之周详而深刻
  • 二、旷世奇文“《管子》四篇”
  • 三、“阴阳”与“五行”在《管子》书中合流的轨迹
  • 第三节 《黄帝四经》
  • 第十四章 《礼记》中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礼记》中的终极信仰与天人关系
  • 一、“礼”的宗教性与超越性
  • 二、人道与天道相贯通
  • 第二节 《礼记》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 一、天地生物
  • 二、因时取物
  • 三、取用有节
  • 第三节 《礼记》中的社会政治学说
  • 一、宗法制度
  • 二、社会民生
  • 三、德法并重
  • 第四节 《礼记》中的礼乐文明论
  • 一、《乐记》的成书问题
  • 二、《乐记》的主旨和“乐”的涵义
  • 三、“乐”的德性教化功能
  • 四、“礼”与“乐”的关系
  • 第五节 《礼记》中的道德修养论
  • 一、《大学》的修己治人
  • 二、《中庸》的成己成物
  • 三、成德之教与道德之治
  • 第十五章 郭店、上博楚简的思想
  • 第一节 郭店楚简、上博楚简略说
  • 一、简介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面向
  • 第二节 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
  • 一、楚简之人性天命说
  • 二、楚简与《孟子》的思想联系与区别
  • 三、“情”与道德形上学
  • 第三节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的心术观
  • 一、以心志导情气
  • 二、以礼乐之教养性培气
  • 三、内外交修,心身互正
  • 第四节 郭店楚简《五行》的身心观与道德论
  • 一、五德形于内,德气流于外
  • 二、仁之思,智之思,圣之思
  • 三、“中心”与“外心”
  • 四、心与形体的“一”与“独”
  • 第五节 传世文献与竹书中的“五行”与“圣智”
  • 一、汉代五行图式的启发
  • 二、传世文献中的聪明圣智
  • 三、圣智与德圣
  • 第六节 上博楚简《恒先》——道法家形名思想的佚篇
  • 一、“恒先”与“道”的形上、超越、绝对、无限性
  • 二、“或”(域)范畴及“域”与“恒气”之自生自作
  • 三、《恒先》之重心在于审合言事
  • 第七节 上博楚简有关孔子师徒的对话与故事
  • 一、孔子与颜回
  • 二、孔子与子路、子贡等
  • 三、与《韩诗外传》比较
  • 第八节 上博楚简所见孔子为政思想及其与《论语》之比较
  • 一、《季康子问于孔子》与《论语》
  • 二、《仲弓》与《论语》
  • 三、《从政》与《论语》
  • 第十六章 荀子的哲学
  • 第一节 天人关系论
  • 一、对“天”概念的发展
  • 二、天人相分思想
  • 三、天人相合
  • 第二节 认识论与方法论
  • 一、认识论思想
  • 二、方法论思想
  • 第三节 逻辑思想
  • 第四节 人性论
  • 一、人性的内涵与特征
  • 二、对人的本性欲求的正视与肯定
  • 第五节 礼义论
  • 一、礼的起源
  • 二、礼义的实质
  • 三、礼义的宗旨与功能
  • 四、向“法”的演化
  • 第六节 荀子哲学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地位
  • 一、荀子哲学思想的历史影响
  • 二、荀子哲学思想地位
  • 第十七章 法家商鞅、韩非的哲学
  • 第一节 李悝、吴起、申不害、慎到及其思想
  • 一、李悝
  • 二、吴起
  • 三、申不害
  • 四、慎到
  • 第二节 商鞅及其历史观与治世论
  • 一、商鞅其人与其书
  • 二、边利尽归于兵,市利尽归于农
  • 三、重罚轻赏,居官守法
  • 四、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第三节 韩非以“法”为中心的思想
  • 一、“法”、“术”、“势”的结合
  • 二、以“法”为中心
  • 第四节 韩非“世异则事异”的历史观
  • 一、世异则事异
  • 二、富国强兵,讲求实效
  • 第五节 韩非的道、理观与参验论
  • 一、“道”乃万理之所稽
  • 二、事物的“定理”
  • 三、“参验”论
  • 第十八章 战国阴阳家的思想
  •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
  • 一、阴阳说
  • 二、五行说
  • 三、阴阳与五行的合流
  • 第二节 邹衍的思想
  • 一、大九州说
  • 二、五德始终说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
  • 版权信息
  • 导言
  • 第一章 从秦国到秦朝:以法家为主导的政治哲学
  • 第一节 从秦简《为吏之道》《语书》看秦法治主义的强化
  • 一、官吏角色内涵的转变:《为吏之道》与《语书》比较
  • 二、《语书》与秦法治主义的强化
  • 第二节 秦始皇的哲学思想
  • 一、秦朝的历史哲学:秦得水德之说
  • 二、作为君主理想的“皇帝”观念与秦人的道德观
  • 三、形神、方术与政治
  • 第三节 李斯的法家哲学
  • 一、始皇时期的李斯思想
  • 二、二世与李斯的哲学:“肆意极欲”的权力享乐主义与刻薄至极的“督责之术”
  • 第二章 杂糅与会通:《吕氏春秋》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 一、吕不韦其人
  • 二、《吕氏春秋》的编写及其相关问题
  • 第二节 天道观与历史哲学
  • 一、天道观:本体论与圜道观
  • 二、《有始览·应同篇》的历史哲学与秦汉的五德终始说
  • 三、《慎大览·贵因》的贵因说与《察今》的因时变法观
  • 第三节 生命哲学:“贵生”和“重己”
  • 一、生命的本源与本体
  • 二、贵生和重己的生命哲学
  • 三、生命哲学与政治哲学的关联
  • 第四节 《吕氏春秋》的政治哲学:贵公去私、形名说与主术
  • 一、“贵公”“去私”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
  • 二、形名学说与言谓理论
  • 三、主术:正名审分与主因臣为
  • 第三章 汉初的思想斗争与黄老思潮
  • 第一节 汉初的思想斗争
  • 一、改朝换代的合法性与德运之争
  • 二、刑名法术与黄老的思想斗争
  • 三、儒家与黄老道家的思想斗争
  • 第二节 陆贾、贾谊的哲学思想
  • 一、陆贾的哲学思想
  • 二、贾谊的哲学思想
  • 第三节 黄老思潮及其思想要旨
  • 一、汉初的黄老思潮
  • 二、何谓黄老道家与帛书《经法》《十六经》《称》《道原》的主要思想
  • 第四章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哲学
  • 第一节 早期公羊学与董仲舒的发展
  • 一、早期公羊学
  • 二、董仲舒著述及其对公羊学的发展
  • 第二节 宇宙论及“天人相与”的思想体系
  • 一、董仲舒对古代阴阳、五行观念的吸收和发展
  • 二、董仲舒的宇宙论建构
  • 三、天谴说与天命观
  • 第三节 人性论:善质与三品
  • 一、董仲舒的人性论证成
  • 二、民待教而善
  • 三、董仲舒对古代人性论的继承和发展
  • 第四节 “深察名号”的认识论
  • 一、求天意以教化天下
  • 二、正名思想
  • 三、知行关系
  • 第五节 政治哲学
  • 一、董仲舒政治哲学的时代背景与问题意识
  • 二、政治正当性根据与统治合法性原则
  • 三、经权观和《春秋》决狱
  • 第五章 《淮南子》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气”与宇宙论
  • 一、气
  • 二、气本宇宙论
  • 第二节 “自然”概念
  • 一、《淮南子》的“自然”叙述及推阐
  • 二、“形物”自然论对“元气”宇宙论的完整开显
  • 第三节 以“性命之情”为核心的生命哲学
  • 一、确立“性命之情”的核心地位并发挥其关键作用
  • 二、“人”的主体确立及客观把握
  • 三、《淮南子》生命哲学的内蕴与表征
  • 第四节 对儒家思想的吸收
  • 一、“六艺”与《论语》
  • 二、孔子及其弟子们
  • 三、仁义观念
  • 第六章 诸子分派观念的演进与司马迁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先秦至汉初的诸子分派观念
  • 一、《孟子》《韩非子》《荀子》《庄子》中指称诸子学派的概念
  • 二、先秦至汉初诸子的学派评判观念
  • 第二节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与班固《汉志》九流十家之说
  • 一、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的诸子学思想
  • 二、班固《汉志》的“九流十家”之说
  • 第三节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观念
  • 一、司马迁的史学观
  • 二、司马迁的天人观
  • 第七章 西汉周易哲学与谶纬思潮
  • 第一节 西汉易学的传承与《周易》经学地位的变迁
  • 一、西汉易学的传承与传习者
  • 二、《周易》经学地位的变迁与“《易》为之原”的提出
  • 第二节 西汉易学的主要问题及其在思想解释上的转变
  • 一、西汉易学的主要问题
  • 二、西汉易学在思想解释上的转变
  • 第三节 马王堆帛书《易传》的哲学思想
  • 一、从帛书《易传》看孔子解《易》的原则
  • 二、《易》之义萃阴与阳
  • 三、乾坤说与龙德说
  • 四、帛书《二三子问》等篇的政治哲学
  • 第四节 孟喜、京房的周易哲学
  • 一、孟喜、京房其人及其著作
  • 二、孟喜的卦气说
  • 三、京房的易学思想
  • 第五节 谶纬思潮与《易纬》的哲学思想
  • 一、谶纬思潮的兴起与流行
  • 二、《易纬》的哲学:“易一名而含三义”与“有形生于无形”的宇宙本体论
  • 三、《易纬》的哲学:乾坤说、八卦说、爻辰说和卦气说
  • 第八章 刘向、刘歆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刘向、刘歆简介
  • 第二节 刘向、刘歆的五行灾异说和新德运观
  • 一、《洪范五行传论》与《汉书·五行志》
  • 二、《汉书·五行志》所录《洪范·五行》经传及其问题
  • 三、刘向、刘歆的新德运观及二人在《五行传论》上的差别
  • 第三节 从《汉书·律历志》论刘歆的天道观
  • 一、数者,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
  • 二、天地之数、中数、九六之数与三统说
  • 三、以太极元气为本体,以阴阳五行为生化法则
  • 四、以儒经为依据,对三统说作了经典论证
  • 第四节 刘向的性情说与政治哲学
  • 一、性情说:以先后、未发已发论性情及性情各有善恶
  • 二、政治哲学:以仁义为主干的治国之道
  • 第九章 严遵与扬雄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严遵其人与《老子指归》
  • 一、严遵其人
  • 二、《老子指归》简介
  • 第二节 严遵《老子指归》的哲学思想
  • 一、宇宙论哲学
  • 二、生命哲学:形神论与养生论
  • 三、“无为”“自然”概念与政治哲学
  • 第三节 扬雄的生平与著作
  • 一、生平与著作简介
  • 二、《太玄》《法言》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 第四节 扬雄的玄哲学、宇宙论与人性论
  • 一、《太玄》以“玄”为中心的哲学系统
  • 二、以浑天说为主导同时兼容盖天说的宇宙论
  • 三、“善恶混”的人性论与“君为臣纲”的伦理学说
  • 第十章 桓谭与张衡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桓谭的形神论思想
  • 一、桓谭的生平与著作
  • 二、形神理论与对天鬼信仰的批判
  • 第二节 桓谭的经验认识论与政治哲学
  • 一、“习学”与“效验”的经验认识论
  • 二、“举本抑末”“王霸二盛”的政治哲学
  • 第三节 张衡的宇宙论思想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浑天说思想及其贡献
  • 第四节 张衡的政治哲学与人生哲学
  • 一、政治哲学:事依礼制与驳谶返经
  • 二、“与仁义乎逍遥”的人生哲学
  • 第十一章 《白虎通德论》的儒学理论系统与思想贡献
  • 第一节 《白虎通德论》的产生背景
  • 一、《白虎通德论》的产生背景
  • 二、《白虎通德论》与谶纬的关系
  • 第二节 《白虎通德论》所构造的儒学理论系统
  • 一、以宇宙论为基础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和宗教观
  • 二、《白虎通德论》的特点及评价
  • 第三节 天人关系
  • 一、天、地、人
  • 二、天人关系
  • 第四节 性情说与寿命论
  • 一、六情扶成五性
  • 二、寿命论
  • 第五节 三统说
  • 一、三统与通三统
  • 二、三教
  • 三、五行更王说
  • 第六节 三纲六纪说
  • 一、三纲六纪说
  • 二、对三纲思想的评价
  • 第十二章 王充的自然哲学
  • 第一节 王充的生平及著作
  • 一、生平
  • 二、著作
  • 第二节 自然观:“天”与“气”
  • 一、天
  • 二、气
  • 三、天人关系
  • 第三节 人性论
  • 一、人生之三累与三害
  • 二、人性论
  • 第四节 认识论:“实知”与“效验”
  • 一、实知
  • 二、效验
  • 第五节 历史观:德力与时命
  • 一、德与力
  • 二、时与命
  • 第六节 对鬼神思想和儒家的批判
  • 一、对鬼神思想的批判
  • 二、对儒家的批判
  • 第十三章 王符、崔寔、仲长统、徐干哲学思想合论
  • 第一节 汉末的社会、政治批判思潮通说
  • 一、汉末的社会政治背景
  • 二、汉末的社会、政治批判思潮通说
  • 第二节 王符的“德化”思想和“崇本抑末”的主张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德化”思想
  • 三、“崇本抑末”
  • 第三节 崔寔的霸政论
  • 一、霸政论
  • 二、人情论与畏民论
  • 第四节 仲长统的无神论与政治哲学
  • 一、无神论思想
  • 二、政治哲学
  • 三、对伦理政治的反思
  • 第五节 徐干的天道观与人才观
  • 一、天道观
  • 二、人才观
  • 第十四章 荀悦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生平及著作
  • 第二节 “性三品”与“情不主恶”说
  • 一、“性三品”
  • 二、“情不主恶”
  • 第三节 “三势”的天人观
  • 一、三势
  • 二、天人观
  • 第四节 重真实与定道义
  • 一、重真实
  • 二、定道义
  • 第五节 社会、政治批判
  • 一、社会批判
  • 二、政治批判
  • 第十五章 汉末易学与易学在汉魏之际的转变
  • 第一节 东汉易学的传承
  • 第二节 汉末易学的象数建构与思想主旨
  • 一、郑玄以乾坤爻辰说为中心的象数学
  • 二、荀爽的乾升坤降说和卦变说
  • 三、虞翻的象数学:互体、卦变、月相纳甲等易例
  • 四、汉末易学的象数逻辑和思想主旨
  • 第三节 从象数到义理:汉易的弊病与王弼《周易略例》
  • 一、汉易的方法与弊病
  • 二、从象数到义理与王弼的《周易略例》
  • 第十六章 道教的形成与《太平经》《老子想尔注》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道教的形成
  • 一、道教的萌芽与教团的形成
  • 二、思想来源与理论形成
  • 第二节 《太平经》的宗教哲学思想
  • 一、《太平经》简介
  • 二、道与气:《太平经》在宗教理论的哲学基础
  • 三、神道设教:《太平经》的早期道教理论
  • 第三节 《老子想尔注》的哲学思想
  • 一、《老子想尔注》及其解《老》方法
  • 二、“道体”说
  • 三、“道气”说
  • 四、道诫
  • 五、至诚与为善的修道工夫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中国哲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
  • 版权信息
  • 导论 “思潮”视野下的魏晋哲学
  • 第一篇 《易》《老》《庄》会通的玄学
  • 第一章 两汉经学的危机与东汉末期社会批判思想
  • 第一节 汉代经学的危机
  • 第二节 东汉末期社会批判思想的兴起
  • 第二章 魏晋玄学的萌发期
  • 第一节 才性之辨
  • 第二节 荆州学派与易学
  • 第三节 辨名析理
  • 第三章 正始玄学
  • 第一节 清谈
  • 第二节 夏侯玄
  • 第三节 何晏
  • 第四节 王弼
  • 第四章 竹林玄学
  • 第一节 阮籍
  • 第二节 嵇康
  • 第五章 元康玄学
  • 第一节 西晋时期的清谈与思想变化
  • 第二节 裴頠的《崇有论》
  • 第三节 向秀、郭象的《庄子注》
  • 第六章 江左玄学
  • 第一节 江左清谈与玄学风潮的变化
  • 第二节 王导与谢安
  • 第三节 王徽之和陶渊明
  • 第四节 张湛的《列子注》
  • 第七章 玄学化的道教思想
  • 第一节 两晋时期葛洪对道教的改革
  • 第二节 王羲之的道教“千龄”思想
  • 第三节 北朝寇谦之对北方天师道的改革
  • 第四节 南朝陆修静和陶弘景的道教革新思想
  • 第二篇 魏晋时期的佛教哲学
  • 第一章 慧皎与早期佛教哲学的综合
  • 第一节 《高僧传》及其作者慧皎
  • 第二节 名僧、高僧与名实之辨
  • 第三节 综合儒道释的言意之辨
  • 第四节 禅的庄老化的诠释
  • 第二章 道安对佛教哲学的译介和推广
  • 第一节 道安生平与历史地位
  • 第二节 佛典翻译与整理
  • 第三节 般若性空与本无义
  • 第四节 弥勒信仰
  • 第三章 般若学六家七宗
  • 第一节 从“格义”到“得意”之般若学派
  • 第二节 本无宗
  • 第三节 本无异宗
  • 第四节 即色宗
  • 第五节 心无宗
  • 第六节 识含、幻化与缘会宗
  • 第四章 鸠摩罗什的佛典翻译及其实相无相的大乘哲学
  • 第一节 鸠摩罗什的生平与译经
  • 第二节 “毕竟空”的实相论
  • 第三节 “禅”与“极微”——鸠摩罗什与佛陀跋陀罗
  • 第五章 慧远法性无性的体极论及果报哲学
  • 第一节 慧远行状
  • 第二节 体极论——法性无性
  • 第三节 三报论——无尽因果
  • 第四节 神不灭论——薪尽火传或指穷火传
  • 第五节 体极不顺化的净土信仰
  • 第六章 僧肇与玄学化的中国佛学
  • 第一节 僧肇其人其事
  • 第二节 即体即用的不真空论
  • 第三节 法无来去的动静观
  • 第四节 有名无名、有知无知的涅□论
  • 第七章 道生的佛性论及其对中国心性哲学的建设
  • 第一节 道生生平与著作
  • 第二节 觉与心性——与佛性论相关的顿、渐和本有、当有之争
  • 第三节 正因佛性论
  • 第四节 本有和始有
  • 第五节 道生的佛性论
  • 第六节 法身无色、佛无净土与善不受报
  • 第八章 法显对佛教中国化的贡献
  • 第一节 法显生平
  • 第二节 法显对佛教中国化的贡献
  • 第九章 僧稠与北方禅法
  • 第一节 生平事迹、禅法传承及其同国主的周旋
  • 第二节 僧稠禅法的形式和内容
  • 第三节 僧稠禅法引发的思考
  • 第十章 三教之争之一:儒释之争
  • 第一节 沙门敬不敬王者之争
  • 第二节 白黑论之争
  • 第三节 报应论之争
  • 第四节 神灭神不灭论之争
  • 第十一章 三教之争之二:佛道之争
  • 第一节 《夷夏论》之争
  • 第二节 《三破论》之争
  • 第三节 《笑道论》与《二教论》之争
  • 第十二章 三教融合论
  • 第一节 本末内外论
  • 第二节 均善均圣论
  • 第三节 殊途同归论
  • 第三篇 玄化的儒家哲学与儒家经典之梳理
  • 第一章 魏晋时期的儒学概述
  • 第一节 魏晋儒学的背景
  • 第二节 魏晋时期的儒学
  • 第二章 王肃的儒学思想
  • 第一节 亮直多闻,能析薪哉
  • 第二节 王肃易,当以在玄、弼之间
  • 第三节 王肃礼学:达天道、顺人情之大宝
  • 第三章 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
  • 第一节 解释的前提:对《春秋》性质的理解
  • 第二节 “事”“例”与“义”——解释学的循环
  • 第三节 解释的宗旨:传以通经为主,经以必当为理
  • 第四章 南北朝时期的儒学概述
  • 第一节 南朝时期的儒学
  • 第二节 南朝礼学的繁荣及原因
  • 第五章 刘宋儒学探析:颜延之、宗炳思想
  • 第一节 颜延之、宗炳之生平
  • 第二节 儒道释:达见同善、至无二极
  • 第三节 刘宋朝的神灭之争
  • 第六章 南朝传统儒学之代表:范缜
  • 第一节 仕途坎坷的一代大儒
  • 第二节 灵与肉的对立
  • 第三节 神灭之争
  • 第四节 神灭论的哲学思想
  • 第七章 梁武帝之新儒学思想
  • 第一节 思阐治纲,每敦儒术
  • 第二节 玄学化的儒学性道观
  • 第三节 佛学化的心性论
  • 第八章 皇侃的新儒学:礼学思想
  • 第一节 皇侃的思想渊源
  • 第二节 皇侃的儒学困境
  • 第三节 皇侃礼学思想的本质
  • 第九章 皇侃与南朝礼制思想
  • 第一节 六朝郊□礼制
  • 第二节 六朝□□礼制
  • 第三节 六朝丧服礼制
  • 第四节 皇侃与礼治思想
  • 第十章 六朝礼学与家族之关系
  • 第一节 六朝贵族制社会与礼学的发达
  • 第二节 六朝国家礼典制定与家族的关系
  • 第三节 六朝家礼与书仪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中国哲学通史(隋唐卷)
  • 版权信息
  • 导论
  • 第一章 隋唐时期的儒家哲学思想
  • 第一节 颜之推及其《颜氏家训》
  • 一、颜之推的生平与著述
  • 二、《颜氏家训》中的哲学思想
  • 第二节 王通及其《中说》
  • 一、王通的生平与著述
  • 二、《中说》之义理
  • 第三节 韩愈及其“五原”
  • 一、韩愈的生平
  • 二、“五原”之义理
  • 第四节 李翱及其《复性书》
  • 一、成圣的根据和障碍:“性”与“情”
  • 二、成圣的工夫方法:“息情”“复性”
  • 三、圣人状态:“至诚”——“虽有情,未尝有情”
  • 四、《复性书》的解经意识:“心通”
  • 第二章 天台宗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智顗与天台宗的判教思想
  • 一、智顗的生平与著述
  • 二、天台宗的判教思想
  • 三、智顗的判教理论
  • 第二节 天台宗的圆融哲学
  • 一、“圆融三谛”说
  • 二、“一念三千”说
  • 三、圆顿止观
  • 第三节 天台宗的“性恶”说
  • 一、智顗对“性恶”的看法
  • 二、湛然论“性具善恶”与“无情有性”
  • 三、知礼和智圆在“性恶”说上的分歧
  • 第三章 三论宗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三论”的译传与吉藏
  • 第二节 “破邪显正”基础上的判教论
  • 第三节 “八不”基础上的中道观
  • 第四节 三论宗的“二谛”说
  • 第五节 三论宗的“佛性”说
  • 第四章 法相唯识宗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玄奘的生平与著述
  • 一、西行求法
  • 二、玄奘的译经事业
  • 三、《大唐西域记》
  • 第二节 法相唯识宗的传承与典籍
  • 第三节 “万法唯识”说与三时判教
  • 一、五位百法与唯识略义
  • 二、三时与八宗
  • 第四节 奘传唯识新学
  • 一、八识与种习
  • 二、四分与识变
  • 三、三性与转依
  • 第五章 华严宗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华严宗的创立与哲学主题
  • 一、华严宗的创立与法脉传承
  • 二、华严思想的哲学主题
  • 第二节 法藏的缘起理论与教相判释
  • 一、华严宗及法藏的缘起理论
  • 二、“五教十宗”的判教说
  • 第三节 “六相圆融”与“十玄无碍”说
  • 一、“六相圆融”说
  • 二、“十玄无碍”说
  • 第四节 澄观的“四法界”与“三圣圆融”说
  • 一、“四法界”说
  • 二、“三圣圆融”说
  • 第五节 宗密的“绝对真心”论与禅化华严学
  • 第六章 禅宗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从“印度禅”到“中国禅”
  • 第二节 禅宗思想中的“方便通经”
  • 一、初期禅宗与《楞伽经》
  • 二、《大乘起信论》与南宗禅
  • 三、从“初期禅”到“经典禅”的转向
  • 第三节 中国禅门中的顿与渐
  • 第四节 慧能与《坛经》诸问题
  • 一、慧能生平的相关文献
  • 二、慧能的生平
  • 三、《坛经》及其哲学思想
  • 第七章 禅宗有关“坐禅”思想的中国化
  • 第一节 初期禅宗史中的“一行三昧”
  • 第二节 “一行三昧”与“念佛”“守一”
  • 第三节 从“一行三昧”到“游戏三昧”
  • 第四节 “游戏三昧”与戒相
  • 第五节 南宗对“坐禅”批判的意味
  • 第八章 成玄英与李荣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成玄英与李荣的生平与著述
  • 一、成玄英的生平与著述
  • 二、李荣的生平
  • 第二节 论“玄”与“玄之又玄”
  • 一、成玄英的“玄”与“又玄”说
  • 二、李荣的重玄思想
  • 第三节 论“玄道”
  • 一、成玄英的道性论
  • 二、李荣的道性论
  • 第四节 论“有无”
  • 第五节 论“动静”
  • 一、动静相即,动静不二,动寂一时
  • 二、动而常寂,动不伤寂,动不乖寂
  • 三、随变任化,与化俱往,变故日新
  • 四、动静无心,率其真性,复于本命
  • 第六节 论“三一”
  • 一、成玄英的“三一”观
  • 二、李荣的“重玄三一”说
  • 第九章 王玄览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王玄览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论“道体”
  • 第三节 论“道物”
  • 第四节 论“心性”
  • 第五节 论“有无”
  • 第六节 论“坐忘”
  • 第十章 司马承祯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司马承祯的生平与著述
  • 一、司马承祯的生平
  • 二、司马承祯著述考略
  • 第二节 《服气精义论》中的道性论
  • 一、“道气冲凝”的哲学本体论
  • 二、“炼质登仙”的修炼思想
  • 三、“养气全形”的修炼方法论
  • 第三节 《坐忘论》中的道性思想
  • 一、“坐忘得道”论的哲学基础:道心观念
  • 二、“敬仰尊重,决定无疑”的敬信论
  • 三、“迹弥远俗,心弥近道”的断缘论
  • 四、“住无所有,心安道来”的收心论
  • 五、“处事安闲,在物无累”的简事论
  • 六、“将离境之心观境”的真观论
  • 七、“无心于定,恬智定慧”的泰定论
  • 八、“神与道合,兼被于形”的得道论
  • 第十一章 唐玄宗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唐玄宗的生平与著述
  • 一、崇道之君
  • 二、唐玄宗的著述情况
  • 第二节 “明道德生畜之源”说
  • 一、“真经”之要在“明道德生畜之源”
  • 二、“从本降迹,摄迹归本”的本迹观
  • 三、“道非生法,不有不无”的有无观
  • 四、“至道降炁,为物根本”的气化论
  • 五、“妙本生化,动运无穷”的变化观
  • 六、“至道妙物,物感必应”的感应观
  • 第三节 “道性清静”说
  • 一、“道性似水,莫之能胜”的道性论
  • 二、“修性反德,复归于道”的复性论
  • 三、“法性清净,是曰重玄”
  • 第四节 “因学知道,行无行相”说
  • 一、“俗学伤性,绝学无忧”的学道观
  • 二、“因学知道,悟理忘言”的悟道观
  • 三、“悟教之善,在于修行”的修道观
  • 第五节 “理身理国”说
  • 一、“清静无为”
  • 二、“爱民理人”
  • 三、“任臣道化”
  • 四、“处实行权”
  • 五、“文本武末”
  • 第十二章 吴筠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吴筠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道至无而生天地”
  • 第三节 “道德、天地、帝王,一也”
  • 第四节 “神仙可学”
  • 一、“虚静去躁,神生形和”
  • 二、“益精易形,守神固气”
  • 三、“以阳炼阴,虚明合元”
  • 四、“以有契无,益形存性”
  • 第十三章 张志和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张志和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为物之宰曰造化”的本体论
  • 第三节 “至道非有无之殊”的辩证法
  • 第四节 “无心可知道之妙”的认识论
  • 第五节 “死生有循环之端”的生死观
  • 第十四章 杜光庭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杜光庭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重玄思想的清理及其理论旨趣
  • 一、清理学脉
  • 二、“重玄”义旨
  • 三、造重玄之境
  • 第三节 “道通一气”
  • 一、道与气
  • 二、道气与万物
  • 第四节 “体用相资”的辩证思维
  • 一、“道资于德”“德宗于道”的“道德相须”说
  • 二、“无所可同”“无所可异”的“道德异同”之辨
  • 三、“道为德体”“德为道用”的“体用双举”说
  • 四、“随事立迹”“寻迹悟本”的“无本无迹”思想
  • 第五节 “穷理尽性”与“安静心王”
  • 一、“穷理尽性”
  • 二、“安静心王”
  • 第六节 理身与理国
  • 一、“无为”理国
  • 二、“无欲”理身
  • 三、理身与理国
  • 第十五章 《无能子》与《化书》中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无能子》与《化书》
  • 一、《无能子》及其作者
  • 二、《化书》及其作者
  • 第二节 《无能子》中的自然论
  • 一、自然生死观
  • 二、自然生命观
  • 三、自然人生观
  • 第三节 《无能子》的社会批判思想
  • 一、数“圣人之过”
  • 二、非礼乐教化
  • 三、“壮哉,物之力”
  • 四、标立独立人格
  • 第四节 《化书》中的“虚化”论
  • 一、“虚化”论的基本特征
  • 二、“化”的根据
  • 三、齐物等差的相对主义方法论
  • 四、谭峭的论证与道教内丹学的关系
  • 第五节 《化书》的社会批判思想
  • 一、“大化之往”——自然论基础上的社会发生论
  • 二、“反覆之道”——对社会矛盾的揭露与批判
  • 三、“太和”之道——治世思想
  • 第十六章 罗隐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罗隐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贵贱之理著之于自然”
  • 一、以“道”“时”“位”为特征的自然历史论
  • 二、化于内外的社会治世论
  • 第三节 《谗书》的批判性质
  • 一、“自谗”说
  • 二、“谗于世”说
  • 第十七章 隋唐重玄学说与内丹学说
  • 第一节 道教的重玄学说
  • 一、重玄思潮之辨
  • 二、重玄之方法
  • 三、重玄之境界
  • 第二节 道教内丹学与神学思辨
  • 一、内丹学的宇宙论基础
  • 二、内丹学的心论基础
  • 三、道教的形神观
  • 第三节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的“还丹”说与“数”论
  • 一、元精、元气生纯粹的“还丹”说
  • 二、“阴阳互含”与“以无制有”
  • 三、修丹之“大数”
  • 第十八章 隋唐时期的三教关系
  • 第一节 佛与儒的关系
  • 第二节 道与佛的关系
  • 一、道与佛的论争
  • 二、佛道之共殊关系
  • 三、道教摄取了佛教的范畴术语
  • 四、佛教摄取了道教的冥通精神
  • 第三节 道与儒的关系
  • 一、唐代儒学基本面貌
  • 二、儒家有借于道教
  • 三、道家所借助于儒者
  • 第四节 唐代道教与宋明理学的关系
  • 一、“博杂”“遍求”学术风格之由来
  • 二、合“理”与“气”的本体论建构
  • 三、“性命”原则下的认知方式
  • 主要参考书目
  • 一、传统典籍
  • 二、近现代论著
  • 后记
  • 中国哲学通史(宋元卷)
  • 版权信息
  • 导论
  • 一、宋元时期的儒学与道学
  • 二、宋元哲学的学术流派
  • 三、宋元哲学的理论旨趣
  • 四、宋元哲学的形成与思想源流
  • 五、宋元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章 道学的先驱:韩愈与李翱
  • 第一节 韩愈与佛教
  • 一、倡儒与排佛
  • 二、韩愈与文僧
  • 三、韩愈与大颠
  • 第二节 李翱之《复性书》
  • 一、李翱与韩愈
  • 二、复兴儒家性命之道
  • 三、《复性书》之论性
  • 四、《复性书》之论情与功夫
  • 五、《复性书》之道德意识觉醒
  • 第二章 北宋早期道学
  • 第一节 北宋道学的兴起
  • 第二节 胡瑗与道学
  • 第三节 孙复与道学
  • 第四节 石介与道学
  • 第三章 李觏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李觏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李觏的《易》学思想
  • 第三节 李觏的“礼”学思想
  • 第四章 邵雍的象数易学
  • 第一节 邵雍的学术活动与理论著作
  • 第二节 宇宙生成论
  • 第三节 中国社会历史演变理论
  • 第四节 人生哲学
  • 第五章 周敦颐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周敦颐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阴阳一太极,太极本无极”的宇宙生成论
  • 第三节 “五常之本,百行之源”的“诚”本说
  • 第四节 周敦颐哲学的历史地位
  • 第六章 张载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张载的生平与学术著作
  • 第二节 “太虚即气”与“天道神化”
  • 第三节 “见闻之知”与“大心体物”
  • 第四节 “中正”“至当”“民胞物与”
  • 第五节 张载哲学的理论贡献与历史地位
  • 第七章 程颢与道学
  • 第一节 “天理”与“性”
  • 第二节 “识仁”与“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一、天、理、道性、心相通一致的一本论
  • 二、识仁
  • 三、“诚敬存之”的存养之力
  • 四、“与物同体”的真切指定与“义礼智信”的道德实践
  • 五、对《识仁篇》所论识仁工夫的具体辨析
  • 第八章 程颐的心性论与工夫论
  • 第一节 程颐的生平与学问志向
  • 一、生平
  • 二、学问志向
  • 第二节 心性论
  • 一、“性”与“心”
  • 二、“心”与“性”“情”
  • 三、“中”“未发”与“性”
  • 第三节 工夫论
  • 一、主敬涵养
  • 二、格物穷理
  • 三、圣人境界
  • 第九章 司马光的哲学
  • 第一节 司马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学术渊源
  • 第二节 《潜虚》气本论体系的构建
  • 一、虚气一体
  • 二、气运行的内在法则:“中和”
  • 三、气本论体系下的内圣外王之道
  • 第三节 司马光论性情
  • 一、体先于性与体性不离
  • 二、“善恶兼有”论与性三品说
  • 三、“道情一体”说
  • 第四节 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 一、以史求道
  • 二、三重价值目标:求道、求治、求真
  • 三、求道与求治的冲突
  • 四、求道与求真的冲突
  • 第十章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宇宙论
  • 一、有无本末论
  • 二、元气论
  • 三、五行论
  • 第二节 天人观
  • 一、天与人之分
  • 二、对无为的诠释
  • 三、天道与人道
  • 第三节 人性论
  • 一、性情一也
  • 二、性不可以善恶言
  • 三、性才有分,人性本善
  • 第四节 新经学
  • 第十一章 吕大临的哲学
  • 第一节 吕大临与张载
  • 第二节 礼以成性
  • 第三节 吕大临与程颢
  • 第四节 理心之间
  • 第十二章 谢良佐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性论
  • 一、性即天理
  • 二、气质与性
  • 第二节 仁论
  • 第三节 本心论
  • 一、论本心
  • 二、性、心与意
  • 第十三章 杨时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理本论
  • 第二节 心性论
  • 第三节 工夫论
  • 第四节 总结
  • 第十四章 朱震及其《汉上易传》
  • 第一节 朱震生平与传世著作
  • 一、以经入仕
  • 二、往来于理学家之间
  • 三、主要著作
  • 第二节 朱震易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象数易为易学之正统和基础
  • 二、广泛采辑并折中各家之学,融汉易象数学与宋代先天河洛学于一体
  • 第三节 朱震易学之最高范畴——太极
  • 第四节 朱震易学之变化观
  • 一、对卦变的多种解读
  • 二、卦变以爻象的变易为基础
  • 第五节 朱震卦图及对北宋图书学传承之考察
  • 第六节 朱震象数之学的义理归宿
  • 一、“得意忘象”的言意之辨
  • 二、人性善论与传统儒家的修养论
  • 第七节 总结
  • 第十五章 胡安国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明体致用的为学旨趣
  • 第二节 正心明道为致用之本
  • 一、经世大用本乎一心
  • 二、平治天下须先正心明道
  • 第三节 穷理致知、察识持养以正心明道
  • 第四节 总结
  • 第十六章 胡寅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胡寅的“中道观”
  • 一、何为“中道观”
  • 二、据中道观以辟异端、立儒学
  • 三、主中道观以经世治国
  • 第二节 道物一体说
  • 一、道:致用之源
  • 二、物:客观真实且必有用
  • 三、道物之间:内在一体,相依不离
  • 第三节 心迹不二论
  • 第四节 以史论政
  • 一、公原则:从公心到公领域的扩展
  • 二、寻求政治正义的公器论
  • 三、寻求制度正义的公制论
  • 四、寻求报应正义的公报论
  • 第十七章 胡宏的哲学
  • 第一节 胡宏道学思想的渊源及其基本特征
  • 一、胡宏的师承
  • 二、北宋道学的问题意识与胡宏的问题意识
  • 三、天道与人道的贯通:北宋道学与胡宏道学的基本精神
  • 四、从体用范畴看胡宏本体论的特征
  • 第二节 胡宏本体论的现实性层面——心范畴
  • 一、心范畴的内涵——仁者,心之道乎
  • 二、性体心用——心之体用
  • 第三节 胡宏的存在论——性体
  • 一、胡宏存在论的基本观念——性立天下之大本
  • 二、性物统一的一元论
  • 三、性与道——中者,性之道乎
  • 四、善恶不足言性、理欲同体而异用
  • 第四节 天命与天道
  • 一、胡宏的天命观
  • 二、天命与心性的关系
  • 三、胡宏的天道观
  • 第十八章 朱熹的理学
  • 第一节 理气论
  • 一、“无极而太极”
  • 二、“理”与“气”不离不杂
  • 三、“理”“气”先后的问题
  • 四、“理一分殊”
  • 第二节 心性论
  • 一、朱子中和旧说与新说的确立过程
  • 二、继善成性: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
  • 三、朱子论“心”:人心和道心
  • 四、心统性情
  • 第三节 工夫论
  • 一、居敬涵养
  • 二、格物致知
  • 三、工夫论之间的关系
  • 四、小结
  • 第四节 朱陆之辩
  • 一、鹅湖会前朱陆之异同
  • 二、朱子以禅视象山
  • 三、象山以朱子为不见道
  • 四、和会朱陆
  • 五、小结
  • 第五节 朱熹在中国哲学与文化史上的地位
  • 第十九章 张栻的哲学
  • 第一节 天道论
  • 一、太极论
  • 二、性气论
  • 三、道器论
  • 第二节 心性论
  • 一、“心”之义涵
  • 二、“性”之义涵
  • 三、心与性之关系
  • 第三节 工夫论
  • 一、察识涵养说
  • 二、敬论
  • 第四节 理欲论与义利之辨
  • 一、“天理”“人欲”之义涵
  • 二、“天理”“人欲”之关系
  • 三、存理遏欲之工夫
  • 四、存理遏欲之目的
  • 第五节 张栻理学的影响
  • 第二十章 吕祖谦的理学
  • 第一节 吕祖谦的本体论——“理”与“心”
  • 一、理
  • 二、心
  • 第二节 吕祖谦的工夫论
  • 一、明心穷理
  • 二、致知力行
  • 第三节 吕祖谦的实践哲学
  • 一、矫揉气质
  • 二、理政治国
  • 第二十一章 陆九渊的心学
  • 第一节 “本心”与“心即理”
  • 一、“本心”的内涵
  • 二、心即理
  • 第二节 “发明本心”的工夫论
  • 一、先立乎其大者
  • 二、发明本心
  • 三、存养本心
  • 四、扩充本心
  • 第二十二章 陈亮的事功之学
  • 第一节 陈亮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陈亮事功之学的世界观基础:道常行于事物之间
  • 第三节 陈亮事功之学的基本主张:事功有理、勉强行道
  • 第四节 陈亮事功之学的历史观与人性论
  • 第二十三章 叶适的功利之学
  • 第一节 叶适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叶适功利之学的世界观:“物之所在,道则在焉”与“中庸之道”
  • 第三节 叶适功利之学的认识论:“格物致知”与“内外交相成”
  • 第四节 叶适功利之学的实学内涵:务实不务虚
  • 第二十四章 杨简的心学
  • 第一节 杨简的觉悟历程
  • 一、“循理斋之悟”
  • 二、“三十有一而又觉”
  • 三、“扇讼之悟”
  • 四、“山谷夜坐之悟”
  • 五、“居丧之悟”
  • 六、“圣训之悟”
  • 第二节 杨简论“觉”
  • 一、“有觉”与“未觉”
  • 二、“微觉”
  • 三、“常明常觉”
  • 第三节 杨简“以觉训仁”的仁说思想
  • 一、杨简仁说的思想前缘
  • 二、杨简仁说的主要内容
  • 三、杨简仁说的思想定位
  • 第二十五章 元代道学的演变与发展
  • 第一节 赵复与理学传介
  • 一、道学的旨归
  • 二、天理人性之说
  • 三、“王道”理想与夷夏之辨
  • 第二节 许衡的理学
  • 一、许衡的本体论思想
  • 二、许衡的修养工夫论
  • 三、许衡的实践哲学
  • 第三节 刘因的理学
  • 一、刘因的本体论思想
  • 二、刘因的修养工夫论
  • 三、刘因的经学思想
  • 第四节 饶鲁和吴澄的理学
  • 一、饶鲁的理学思想
  • 二、吴澄“和会朱陆”的道学思想
  • 第五节 元代的朱陆之学及其发展趋势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中国哲学通史(明代卷)
  • 版权信息
  • 导论
  • 一、哲学史与思想史
  • 二、体制、传统与思潮的交互作用
  • 三、不同思潮的互动及其相互塑造
  • 四、明清思潮的转向及其分期
  • 第一章 明代的时代大势与思潮特征
  • 第一节 明代社会的总体特征
  • 一、元末的形势与明代政权的建立
  • 二、明代统治者的基本国策
  • 三、明代士人的地位
  • 第二节 明代的思潮特征
  • 一、三教概况
  • 二、科举制的完善
  • 三、朱学定于一尊
  • 四、明代士人的追求
  • 第二章 理学的顺承与演变——理气哲学的发展(上)
  • 第一节 曹端的理学思想
  • 一、太极的属性
  • 二、理气关系
  • 三、《夜行烛》及其对佛老的批评
  • 第二节 薛瑄的河东之学
  • 一、无极而太极
  • 二、理一分殊
  • 三、格物与居敬
  • 四、践履之儒及其学派学风
  • 第三节 吴与弼的力行与胡居仁的主敬
  • 一、吴与弼的“自治”与“力行”
  • 二、胡居仁的“主敬”
  • 三、胡居仁的理气关系及其对佛老的批评
  • 第三章 理学的顺承与演变——理气哲学的发展(下)
  • 第一节 罗钦顺的理气、心性与儒佛之辨
  • 一、理气之辨
  • 二、心性与儒佛之辨
  • 三、罗钦顺与王守仁之辩
  • 第二节 王廷相的元气论哲学
  • 一、“元气之上无人无物”
  • 二、人性观及其对双重人性论的批评
  • 三、对佛道与理学的批评
  • 第三节 吴廷翰的气论思想
  • 一、“气为万物之祖”
  • 二、对理学的批评
  • 三、道德修养论
  • 第四节 顾宪成朱王互救其失的哲学思想
  • 一、东林党的学术活动(哲学思想)
  • 二、先天良知与后天工夫并重
  • 三、“无善无恶”辩
  • 第五节 高攀龙的格物知本之学
  • 一、格物与知本
  • 二、悟与修
  • 三、敬与顺乎自然
  • 第四章 理学的变革与革命
  • 第一节 陈献章的“自得”与“自然”之学
  • 一、独特的成学经历
  • 二、自得之学
  • 三、学宗自然
  • 四、静坐与诗教
  • 第二节 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
  • 一、“心体物不遗”
  • 二、“随处体认天理”
  • 三、与阳明的格物之辩
  • 第五章 王守仁的心性之学
  • 一、为学路径
  • 二、心即理的提出
  • 三、致良知的形成
  • 四、知行合一的工夫路径
  • 五、四句教的圆融
  • 第六章 阳明后学与心学的发展(上)
  • 第一节 钱德洪与浙中学派
  • 一、浙中三子的不同走向
  • 二、钱德洪的“四有教”
  • 三、为善去恶的工夫
  • 第二节 王畿的先天正心之学
  • 一、先天正心之学
  • 二、寂与感
  • 三、致知之辩
  • 四、良知的现在说与现成说之分歧
  • 第三节 邹守益与江右学派
  • 一、“至善无恶”
  • 二、“戒惧”工夫
  • 三、对同门偏离阳明宗旨的批评
  • 第四节 欧阳德的体用动静之学
  • 一、良知与知识之辩
  • 二、体用一贯之学
  • 三、动静合一
  • 第七章 阳明后学与心学的发展(下)
  • 第一节 聂豹的“归寂通感”之学
  • 一、归寂以通感
  • 二、执体以达用
  • 三、致知议辩之分歧
  • 第二节 罗洪先的主静之学
  • 一、从“主静”到“流行”
  • 二、对现成良知说的批评
  • 第三节 王时槐的“透性研几”之学
  • 一、虚静与生生
  • 二、透性
  • 三、研几
  • 第四节 李材的“止修”之学
  • 一、知与性
  • 二、止修宗旨
  • 三、修身与治平
  • 第八章 泰州学派与阳明学的变化
  • 第一节 王艮父子与泰州学派
  • 一、出身与经历
  • 二、百姓日用是道
  • 三、现成良知说
  • 四、“知本”与“乐学”
  • 第二节 罗汝芳的“赤子良心”之学
  • 一、大道只在此身
  • 二、“天明”与“光景”
  • 三、当下顺适
  • 四、王门二溪
  • 第三节 耿定向的“不容已”之学
  • 一、真机不容已
  • 二、平实之旨
  • 三、学有三关
  • 第四节 李贽的“童心”与“异端”之学
  • 一、童心说
  • 二、自然之性与清净本原
  • 三、身后影响
  • 第九章 理学的外缘影响
  • 第一节 明代的佛教哲学
  • 一、佛教概况
  • 二、四大高僧的融通趋向
  • 第二节 明代的道教哲学
  • 一、南宗与北宗
  • 二、正一道与《道门十规》
  • 三、全真道与《性命圭旨》
  • 四、三一教之特色
  • 第三节 西学东渐与天主教的传播
  • 一、西学东渐的历史与进程
  • 二、中西学术的“格义”与会通
  • 三、利玛窦的贡献及其影响
  • 第十章 刘宗周的诚意慎独之学
  • 一、生平境遇及其从政生涯
  • 二、意与诚意
  • 三、心性与慎独
  • 四、对心学的检讨与对气学的点评
  • 主要参考文献
  • 人名索引
  • 后记
  • 中国哲学通史(清代卷)
  • 版权信息
  • 导论
  • 一、明清之际的时代特征
  • 二、清代社会、政治生态与思想界的反理学思潮
  • 第一章 黄宗羲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黄宗羲的气本论与伦理学思想
  • 一、黄宗羲的气本论
  • 二、黄宗羲的伦理学思想
  • 第二节 “一本万殊”的学术史观
  • 第三节 黄宗羲的政治哲学思想
  • 一、17世纪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一般概况
  • 二、《明夷待访录》的基本内容及其进步思想倾向
  • 三、“公天下”——《明夷待访录》的核心政治理念
  • 四、《明夷待访录》对专制政治及其意识形态的批判
  • 五、《留书》及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其他面向
  • 第二章 方以智的哲学
  • 第一节 方以智的本体论与人性论
  • 一、物(气火)论
  • 二、方以智的所以论
  • 三、方以智的人性论思想
  • 第二节 方以智的科学哲学思想
  • 第三节 方以智的辩证法思想
  • 一、“随、泯、统”与“交、轮、几”
  • 二、“合二而一”
  • 三、“一三”与“三一”
  • 第四节 方以智的“全均”理想与人生哲学
  • 一、“大成均”与儒家的价值理想
  • 二、重学以拯心,下学而上达
  • 三、不虚生浪死
  • 四、对于名教价值的哲学辩护
  • 第三章 王夫之的哲学
  • 第一节 王夫之的气本论思想
  • 一、“气—诚—实有”与“太极”
  • 二、理气相依
  • 三、道不离器
  • 第二节 “能必副所”与“行可兼知”的致知论
  • 一、心物(事)、心理、能所关系
  • 二、知行关系
  • 第三节 王夫之的伦理学与政治哲学思想
  • 一、“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
  • 二、天理“必寓于人欲以见”的理欲观
  • 三、王夫之的政治哲学思想
  • 第四节 王夫之的历史哲学
  • 一、“理势合一”的历史辩证法
  • 二、“依人建极”的新人文史观
  • 三、“今胜于古”的历史发展观与“文野互变”的历史猜想
  • 第四章 李颙、颜元、李塨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李颙的“体用全学”及其影响
  • 一、“悔过自新”的立言宗旨
  • 二、“无善无恶”与“无念之念”的良知本体论
  • 三、“明体适用”的体用全学
  • 第二节 颜元的哲学思想及其反理学思想
  • 一、颜元的人性论
  • 二、颜元的反理学思想
  • 三、颜元的实学观
  • 第三节 李塨的哲学思想及颜、李思想之异同
  • 一、李塨的哲学思想
  • 二、李塨与颜元思想的异同
  • 第五章 顾炎武、傅山、陈确的反理学思想
  • 第一节 顾炎武的“经学即理学”命题
  • 一、对宋明理学的批评
  • 二、“经学即理学”
  • 三、经学研究新范式的建立
  • 第二节 傅山论理与无理的关系
  • 一、傅山反理学思想的基本思路
  • 二、傅山的社会哲学思想
  • 三、傅山推崇子学与反文化专制的思想
  • 第三节 陈确的《大学辩》与对理学的理论批评
  • 一、《大学辩》与对理学的理论批评
  • 二、工夫论进路的性善论
  • 三、天理人欲之辩
  • 第六章 戴震的哲学
  • 第一节 青年戴震的学术思想
  • 一、35岁前戴震的著述情况
  • 二、35岁前戴震学术思想简论
  • 第二节 戴震的道论思想
  • 一、戴震道论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戴震论天道与人道
  • 第三节 戴震的伦理学思想
  • 一、戴震与宋明理学伦理学之分歧
  • 二、戴震伦理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结构
  • 三、戴震伦理学的新贡献
  • 第四节 戴震的语言哲学
  • 一、戴震的名学思想
  • 二、戴震语言哲学中的句法分析
  • 三、语词、句子意涵与文本中的言语脉络诸分析
  • 四、戴震的言意观及其语言哲学的形上学追求
  • 第七章 章学诚、崔述的历史哲学
  • 第一节 《文史通义》的性质及其学术定位
  • 第二节 章学诚的道论思想
  • 一、章学诚道论思想的形成过程
  • 二、章学诚道论的基本内容
  • 三、“六经皆器”说与“道器关系”论的历史学向度
  • 四、“道公而学私”——章学诚的道论与其学术理想
  • 第三节 章学诚历史文化哲学的内在结构
  • 一、章学诚历史文化哲学的内在结构及其终极追求
  • 二、“六经皆史”说及其历史意义再评价
  • 三、“言性命必究于史”——章学诚历史文化哲学的实证品格
  • 第四节 崔述的历史哲学思想
  • 一、崔述史学的价值取向与乾嘉学术精神的内在关系
  • 二、尊经疑古,考信求真——崔述的实证史学精神
  • 三、崔述对《六经》之外典籍成伪原因的分析与归纳
  • 四、崔述的经史论、封建论与正统论
  • 第八章 扬州学派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焦循的哲学思想
  • 一、焦循的道论与一贯论
  • 二、焦循的伦理学思想
  • 三、焦循的哲学思考方法
  • 四、焦循经学思想中的内在张力
  • 第二节 段玉裁的语言哲学思想
  • 一、段玉裁的“求是”精神
  • 二、“治经莫重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的语言学路途
  • 三、段玉裁的治经方法与语言哲学的方法论追求
  • 四、语言分析与段玉裁的政治伦理思想
  • 第三节 阮元的仁学与人性论
  • 一、阮元论道
  • 二、阮元的哲学方法论
  • 三、阮元的政治思想与人生、道德哲学
  • 四、阮元的语言学思想及其历史还原主义
  • 第九章 龚自珍与魏源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龚自珍的社会政治思想
  • 一、以饮食为始基的社会政治之道
  • 二、社会批判与社会变革思想
  • 第二节 龚自珍的心力论与人性论
  • 一、以“心力”挽颓波与“尊命”的矛盾
  • 二、肯定人性有私的人性论与伦理学思想
  • 第三节 龚自珍的语言哲学与“宗史”思想
  • 一、从语言学转向史学
  • 二、龚自珍对古典文献定本及本字说的怀疑
  • 三、对文字起源与发展的哲学新思
  • 四、龚自珍对名实关系与言语方式的新阐释
  • 五、龚自珍对思想类型与语言类型的分类
  • 第四节 魏源的经学与哲学思想
  • 一、魏源的经学思想
  • 二、魏源的哲学思想
  • 三、魏源的经世思想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中国哲学通史(现代卷)
  • 版权信息
  • 导论
  • 第一章 传统思想框架中的西学成分:现代哲学的发端
  • 第一节 王韬的道一观、尚智论和一我论
  • 一、生平著述
  • 二、作为改良思想之根据的道一观
  • 三、具有现代色彩的尚智论和一我论
  • 第二节 郑观应的道器论、天人论和中国哲学观
  • 一、生平著述
  • 二、作为改良思想之基础的道器论
  • 三、以德为本的天人论
  • 四、无名有实的中国哲学观
  • 第二章 中西新旧的杂糅:现代哲学的起步
  • 第一节 康有为的二元本体观、自然—功利人性论和重智倾向
  • 一、生平著述
  • 二、“惟元惟人”的二元本体观
  • 三、“求乐免苦”的自然—功利人性论
  • 四、“人惟有智”的重智倾向
  • 第二节 谭嗣同杂糅新旧以求通变的“仁学”
  • 一、生平著述
  • 二、新旧杂糅的哲学思想
  • 三、尚通求变的理论旨归
  • 第三节 孙中山的心物本体观、知难行易论和社会历史哲学
  • 一、生平著述
  • 二、太极说与生元说
  • 三、行易知难说
  • 四、民生史观与互助论
  • 第四节 章炳麟的本体观、认识论和进化论
  • 一、生平著述
  • 二、阿屯—以太本体观和真如本体观
  • 三、经验论、唯理论和直觉认识论
  • 四、科学进化论和俱分进化论
  • 第三章 中西学术的界分与参较:现代哲学的初成
  • 第一节 严复的质力本体—宇宙观和经验主义认识论
  • 一、生平著述
  • 二、质力本体—宇宙观
  • 三、经验主义认识论
  • 第二节 王国维的哲学观及其精深的哲学研究
  • 一、生平著述
  • 二、非功利性哲学观
  • 三、纯粹性学术追求
  • 四、经验论取向
  • 第四章 崇尚西化与否弃传统:现代哲学的荡越
  • 第一节 陈独秀的激进主义中西文化观
  • 一、生平著述
  • 二、全盘反传统和全盘西化的文化观
  • 第二节 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观和文化观
  • 一、生平著述
  • 二、实用主义哲学观
  • 三、全盘西化和全盘反传统的文化观
  • 第五章 嘉纳西学并护持传统:现代哲学的含弘
  • 第一节 梁漱溟基于意欲本体的文化哲学
  • 一、生平著述
  • 二、意欲本体论
  • 三、理性认识论
  • 四、三路向与三期重现的文化哲学
  • 第二节 张君劢的自由意志人生观及其和会中西归宗儒家的文化观
  • 一、生平著述
  • 二、“科玄论战”中的现代新儒家风貌
  • 三、和会中西归宗儒家的文化观
  • 四、民族主义本位与自由精神
  • 第六章 从低潮到巨澜:现代哲学的主流
  • 第一节 李大钊的传统哲学思想和唯物史观
  • 一、生平著述
  • 二、传统哲学思想
  • 三、人生哲学思想
  • 四、唯物史观思想
  • 五、社会哲学思想
  • 第二节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与全面阐述
  • 一、生平著述
  • 二、《现代社会学》对唯物史观的系统表达
  • 三、《社会学大纲》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阐述
  • 第三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及其《实践论》和《矛盾论》
  • 一、生平著述
  • 二、早期哲学思想
  • 三、成熟期哲学思想
  • 第四节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中国化和时代化
  • 一、生平著述
  • 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成功探索及其影响
  • 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深入研究与宣传
  • 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践行与局限
  • 第七章 返本与开新:现代哲学的建树
  • 第一节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 一、生平著述
  • 二、体用不二的本体—宇宙论
  • 三、尽人合天的心性工夫论
  • 四、尊崇性智而不遗量智的认识论
  • 第二节 冯友兰的“新理学”
  • 一、生平著述
  • 二、无极而太极的本体宇宙论
  • 三、以理化情的社会道德论
  • 四、基于觉解的人生境界论
  • 五、始正终负的哲学方法论
  • 六、辨异见同的中西文化观
  • 七、创立范式的中国哲学史学
  • 第三节 方东美的比较哲学
  • 一、生平著述
  • 二、生命哲学
  • 三、比较哲学
  • 第四节 贺麟的理想唯心论
  • 一、生平著述
  • 二、逻辑的心本体论
  • 三、直觉与辩证法相贯通
  • 四、自然的知行合一观
  • 五、现代新儒者的人生观
  • 第八章 独立的哲思:现代哲学的边缘
  • 第一节 金岳霖的具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思辨性的情感哲学
  • 一、生平著述
  • 二、道是式—能的本体宇宙论
  • 三、无极而太极的道的实现论
  • 四、以所得还治所与的认识论
  • 五、知识论的态度与元学的态度
  • 第二节 朱谦之的唯情哲学
  • 一、生平著述
  • 二、情本体论
  • 三、直觉方法论
  • 四、“复情”的人性论
  • 第三节 洪谦对维也纳学派之逻辑实证论的引介
  • 一、生平著述
  • 二、逻辑实证论引介
  • 第四节 张岱年的“新唯物论”和新文化建设思想
  • 一、生平著述
  • 二、“新唯物论”哲学体系
  • 三、中国哲学史研究
  • 四、中国新文化建设思想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中国哲学通史(少数民族哲学卷)
  • 版权信息
  • 导论
  • 一、用名符其实的《中国哲学通史》来呈现中国哲学
  • 二、用学科再反思厘清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的路径
  • 三、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开拓中国哲学史未来之路
  • 四、形成涵盖各民族哲学的中华民族哲学史新传统
  • 五、迎接中华民族哲学史的中国哲学未来创新之路
  •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研究方法
  •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探析
  • 一、对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存在性的确认
  • 二、对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价值性的坚守
  • 三、对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科学性的深信
  • 四、对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方法正确性的把握
  • 第二节 中国哲学视域下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存在性
  • 一、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存在性问题的提出
  • 二、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存在性问题的主要观点
  • 三、思考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存在性问题的形式
  • 四、确认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存在性的根据
  • 第三节 从哲学的经验与情感看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合法性
  • 一、一个虚假而有意义的问题
  • 二、哲学是“人人所直接固有的信念”
  • 三、哲学是“普遍与特殊的真正规定”
  • 四、基于经验与情感维度的哲学认知
  • 第四节 全球性现代化视域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
  • 一、全球性现代化理论的哲学史方法论意义
  • 二、全球性现代化视域的少数民族哲学自觉
  • 三、全球性现代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特殊价值
  • 第五节 《中国哲学通史·少数民族哲学卷》的研究思路
  • 一、本书有所借鉴的几种哲学史观
  • 二、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的内生与外生
  • 三、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的史料来源
  • 第六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的书写问题
  • 一、兴盛中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
  • 二、如何撰写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
  • 三、如何写各少数民族哲学史
  • 四、各民族哲学研究的基本评价
  •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哲学的起源
  •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起源的民族文化基础
  • 一、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起源的类型
  • 二、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起源的基础
  • 三、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起源的主要成果
  • 第二节 起源期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思维内容
  • 一、宇宙与人类起源的本体探索
  • 二、个体与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
  • 三、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的终极选择
  • 第三节 起源期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民族特色
  • 一、哲学起源的漫长历史过程
  • 二、哲学与原始文化的接榫点
  • 三、文化精神与哲学特质
  • 四、历史跳跃与哲学转型
  •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形成
  •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形成过程
  • 一、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形成概述
  • 二、不同民族哲学的形成过程
  • 三、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主要文献
  • 四、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主要人物
  •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形成期的主要特征
  • 一、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形成期的发生学特征
  • 二、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形成期的问题意识
  • 三、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形成期的思维方式
  •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思想渊源
  • 一、民族传统的拓展
  • 二、民族文化的交融
  • 三、宗教思想的渗透
  • 四、中域文化的诱引
  • 五、西学传导的接合
  •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哲学
  •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哲学概述
  • 一、多样性与普遍性
  • 二、民族性与融合性
  • 三、结构性与层次性
  • 第二节 各民族的原始宗教及其哲学观念
  • 一、图腾崇拜
  • 二、自然崇拜
  • 三、多神信仰
  • 四、文化观念
  • 第三节 回族的伊斯兰教哲学
  • 一、回族哲学简介
  • 二、回族的宗教哲学
  • 三、中域化的回族哲学家
  • 第四节 藏族的藏传佛教哲学与因明哲学
  • 一、苯教及其哲学
  • 二、藏传佛教哲学
  • 三、藏传因明学
  • 第五节 维吾尔族的宗教与哲学
  • 一、西域丝路上的宗教哲学
  • 二、元代的维吾尔族哲学
  • 三、明清时期的维吾尔族哲学
  • 第五章 中国少数民族的哲学文化选择与文化融合
  •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文化选择概述
  • 一、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选择
  • 二、对宗教思想文化的选择与改革
  • 三、对汉文化的选择与创新
  • 第二节 蒙古族的哲学文化选择
  • 一、蒙古族的哲学概述
  • 二、元代的蒙古族哲学
  • 三、明清至民国初期的蒙古族哲学
  • 第三节 壮族哲学思想发展的两个传统
  • 一、壮族哲学思想的形成
  • 二、壮族哲学的两个传统
  • 第四节 土家族的华夏认同与文化选择
  • 一、哲学萌芽期的二重化世界的价值建构
  • 二、入世与超越:边缘化社会的文化重塑
  • 三、清代土家族哲学文化选择的典型个案
  • 四、传统与现代:对全球性现代化运动中土家族的哲学审视
  • 第五节 民族文化交融的其他个案分析
  • 一、傣族哲学与佛教文化
  • 二、彝族哲学文化与中域哲学文化的交融
  • 三、苗族哲学的时代转型与文化选择
  • 第六章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近现代转型
  • 第一节 全球变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近现代哲学
  • 一、全球变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近现代转型
  • 二、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近现代转型的特殊性
  • 三、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近现代转型的动因
  •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近现代哲学的历史进程
  • 一、中国少数民族近现代哲学的萌芽
  • 二、中国少数民族近现代哲学的形成
  • 三、中国少数民族近现代哲学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近现代哲学的问题与思潮
  • 一、中国近现代哲学的问题与思潮
  • 二、中国少数民族近现代哲学的问题与思潮
  • 三、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现代化问题
  • 第四节 中国少数民族近现代哲学转型的个案分析
  • 一、壮族近现代哲学精神的生成与近现代哲学转型
  • 二、回族的哲学启蒙及近现代转型研究
  • 三、明清时代满族发展史上的哲学启蒙与思想回流
  • 四、白族哲学思想的早期启蒙与近现代转型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中国哲学通史(古代科学哲学卷)
  • 版权信息
  • 导论
  • 一、原始与三代时期
  • 二、春秋战国时期
  • 三、秦汉时期
  • 四、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
  • 五、宋元时期
  • 六、明清时期
  • 第一章 中国哲学思维与观念的上古知识源头
  • 第一节 原始社会与三代时期的知识背景
  • 第二节 思维、观念的萌芽及其与知识的关系
  • 一、工具制作对于思维发生的意义
  • 二、经验思维的早期知识源头
  • 三、从早期神话传说看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四、从早期占卜行为看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第三节 “类”观念的产生及其知识源头
  • 一、人类早年普遍的“类”观念及其知识源头
  • 二、原始中国人的分辨活动与观念
  • 三、三代时期的分类活动与观念
  • 第四节 “阴阳”对立观念的知识源头
  • 一、万物对立观念在史前思维中的普遍性
  • 二、早期中国“二分”对立观念的生成
  • 三、三代时期“二分”观念发展的知识背景
  • 四、“阴阳”语词和概念产生的知识背景
  • 第五节 “五行”图式观念的知识源头
  • 一、宇宙图式观念在史前思维中的普遍性
  • 二、早期中国“四方”图式观念的生成
  • 三、三代时期“四方”观念发展的知识背景
  • 四、“五行”语词和概念产生的知识背景
  • 第六节 自然“天人”观念的萌芽
  • 一、远古时期的宗教“天人”观
  • 二、远古时期自然“天人”观的萌芽
  • 三、三代的自然“天人”观
  • 四、西周时期的自然“天人”观及“时”、“宜”概念
  • 第七节 “象”、“数”观念及其知识背景
  • 一、早期“象”知识与观念
  • 二、早期“数”知识与观念
  • 第八节 “气”观念的知识背景
  • 一、由观念而语词的哲学判断
  • 二、由观念而语词的历史考察
  • 三、“气”概念的产生
  •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背景
  • 第二节 春秋时期的“阴阳”、“五行”、“气”观念与概念
  • 一、“阴阳”观念的发展与知识的关系
  • 二、“五行”观念的发展与知识的关系
  • 三、“气”观念的发展与知识的关系
  • 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自然之“天”、“天道”、“天人”观念与概念
  • 一、自然之“天”的产生
  • 二、“天人”
  • 三、“天象”与“天数”
  • 四、“天道”
  •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类”、“象”、“数”观念与概念
  • 一、“类”知识与观念
  • 二、“象”知识与观念
  • 三、“数”知识与观念
  • 第五节 无神论观念及其意义
  • 一、无神论观念的萌芽
  • 二、自然知识对于无神论观念产生的作用
  • 三、无神论观念对于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意义
  • 第六节 道家思想中的科学问题
  • 一、对知识与智慧、技术与技艺的看法
  • 二、“道”与“自然”
  • 三、“道”与宇宙理论的提出
  • 四、养生思想的源头
  • 五、其他思想
  • 第七节 儒家、法家与知识的关系
  • 一、对待知识与技术的基本态度
  • 二、儒家思想中的一些知识内容
  • 三、法家思想中的一些知识内容
  • 第八节 名家及各种逻辑思想与科学的关系
  • 一、惠施“历物十事”的科学思想
  • 二、公孙龙的科学逻辑
  • 三、公孙龙的科学分析方法
  • 四、《墨经》与荀子在“类”或种属问题上的逻辑思想
  • 第九节 后期墨家思想中的科学内容
  • 一、早期墨家思想的知识倾向
  • 二、《墨经》的自然观
  • 三、《墨经》的数学思想
  • 四、《墨经》的力学思想
  • 五、《墨经》的光学思想
  • 六、关于墨家科学思想的评价
  • 第十节 阴阳五行家和《易传》与科学的关系
  • 一、阴阳五行家的世界图式
  • 二、《易传》的世界图式
  • 三、观念的模式化
  • 第十一节 《吕氏春秋》的科学思想与理论
  • 一、天文思想与宇宙理论
  • 二、养生思想
  • 三、农学理论
  • 四、其他思想和理论
  • 第十二节 中国传统概念体系的确立
  • 一、新的概念的补充
  • 二、原有概念的完善
  • 三、中国古代科学与哲学概念系统的完全确立
  • 第十三节 中国传统方法样式的形成
  • 一、科学与哲学中经验传统的形成
  • 二、综合与分析方法
  • 三、以“类”为中心所形成的经验与逻辑方法
  • 第十四节 影响当时和后世的重要问题
  • 第三章 秦汉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知识背景与观念背景
  • 第二节 “阴阳”、“五行”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五行”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二、“阴阳”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三、“阴阳”观念与“五行”观念结合中的知识内容
  • 四、批评
  • 五、李约瑟对“阴阳”、“五行”观念与中国古代科学关系的看法
  • 第三节 “天人”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顺应自然的“因”、“宜”观念
  • 二、《淮南子》中的“或使”说、“莫为”说及知识论证
  • 三、董仲舒论证天人感应理论即“或使”说的知识基础
  • 四、王充论证“莫为”说即驳斥天人感应说的知识基础
  • 五、人为观念的累积
  • 第四节 “气”观念和“类”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气”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二、“律气”与“卦气”
  • 三、“比类”
  • 四、“同类相应”
  • 五、李约瑟关于古代知识活动中类比思维的看法
  • 第五节 其他观念与概念
  • 一、“常”与“变”
  • 二、“象”与“数”
  • 三、“道”与“理”
  • 第六节 天文学的发展及各种宇宙理论
  • 一、天文学的发展
  • 二、《淮南子》的宇宙起源与演化理论
  • 三、《易纬》等纬书中的宇宙生成理论
  • 四、论天三家
  • 五、张衡浑天说的宇宙理论
  • 六、张衡宇宙理论中的哲学问题
  • 第七节 数学的发展与数的观念
  • 一、《周髀算经》的数学观与数学思想
  • 二、《九章算术》的数学思想及哲学意义
  • 三、数的观念及其背景
  • 四、律数
  • 五、易数
  • 六、驳杂、神秘的思维特征及其巫术性质
  • 第八节 医学的发展与《黄帝内经》的整体观
  • 一、《黄帝内经》思想概说
  • 二、阴阳五行理论与整体观
  • 三、脏腑经络学说与整体观
  • 四、辨证施治思想与整体观
  • 五、对于《内经》整体观的评价
  • 六、《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中的科学思想
  • 第九节 王充的科学思想
  • 一、天文与地理思想
  • 二、对物理和生命现象的解释
  • 三、局限
  • 第十节 科学与思维方法
  • 一、观察方法
  • 二、归纳方法
  • 三、对检验与实验的重视
  • 四、形式逻辑方法的衰落
  • 第十一节 科学、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知识背景与观念背景
  • 第二节 “天人”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魏晋时期哲学中的自然天道观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知识活动中的天人观
  • 三、道教对于“天人”和“力命”问题的看法
  • 四、天文知识领域在天人观问题上的冲突
  • 五、唐代以柳宗元、刘禹锡为代表的天人观
  • 第三节 “道”、“理”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道”与“自然”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理”概念的兴起
  • 三、隋唐时期“理”概念的发展
  • 四、由“道”而“理”的必然性
  • 第四节 “气”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与科学思想中的“气”概念
  • 二、隋唐时期哲学与科学思想中的“气”概念
  • 三、宗教思想中的“气”概念及其与知识的关系
  • 四、“变化”观念及其与“气”的关系
  • 第五节 葛洪的科学思想及哲学思想
  • 一、炼丹术思想
  • 二、医药学思想
  • 三、强调变化与重视人为
  • 四、实验与实测精神
  • 五、评价
  • 第六节 天文学中的科学思想及其与占星术的关系
  • 一、天文学的发展及主要成就
  • 二、宇宙理论的发展变化
  • 三、“顺天以求合”与“为合以验天”的天文观的冲突
  • 四、天文学与占星术的复杂关系
  • 第七节 医学中的科学思想及其与鬼神迷信的关系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医学思想
  • 二、唐代孙思邈的医学思想
  • 三、对身体的关注与形神观念
  • 四、鬼神报应观念侵入医学
  • 五、“五运六气”学说
  • 第八节 其他学科中的科学思想
  • 一、杨泉的《物理论》
  • 二、农学中的科学思想
  • 三、数学中的科学思想
  • 四、地理学中的科学思想
  • 五、炼丹术及其相关思想
  • 第九节 科学与思维方法
  • 一、经验思维与方法
  • 二、逻辑思维与方法
  • 三、科学活动中的精细性思维
  • 四、科学活动中的实用性思维
  • 第十节 科学、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 第五章 宋元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一节 宋元时期的知识背景与观念背景
  • 第二节 “气”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张载思想中“气”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二、理学思想中“气”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三、知识活动中的“气”概念
  • 第三节 “理”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知识活动中的“理”概念
  • 二、北宋早期思想中“理”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三、二程与朱熹等思想中“理”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四、“穷理”说
  • 五、从知识或科学的角度看“理”概念的发展线索及其意义
  • 第四节 “格物”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格物”的语词渊源
  • 二、思想活动中的“格物”概念
  • 三、知识活动中的“格物”概念
  • 四、“格物”与“博物”
  • 五、关于“格物”概念及其对科学活动影响的评价
  • 第五节 其他观念与概念
  • 一、“阴阳五行”
  • 二、“象数”
  • 三、“天人”或“力命”
  • 第六节 沈括的科学思想与哲学思想
  • 一、沈括简介
  • 二、沈括科学思想的时代背景
  • 三、主要科学思想
  • 四、科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 五、科学方法
  • 六、科学精神
  • 七、沈括科学思想中的问题
  • 第七节 天文学与地理学的发展及相关思想
  • 一、宋元时期天文学发展的一般概况
  • 二、沈括的“十二气历”
  • 三、北宋以张载为代表的宇宙天文思想
  • 四、南宋以朱熹为代表的宇宙天文思想
  • 五、潮汐及其他地学理论
  • 六、郭守敬与中国古代历法思想的巅峰
  • 第八节 农学与生物学的发展及相关思想
  • 一、宋元时期主要农学与生物学思想
  • 二、农学与生物学中的天人关系思想
  • 三、农学和生物学中的“理”与“格物”
  • 第九节 数学的发展与数学思想
  • 一、宋元时期主要数学思想
  • 二、宋元数学与象数学
  • 三、数学与理学
  • 第十节 医学的发展与医学思想
  • 一、宋元时期主要医学思想
  • 二、宋元医学与运气说
  • 三、医学与儒学
  • 第十一节 朱熹的科学思想
  • 一、朱熹科学思想的背景
  • 二、关于天文
  • 三、关于气象和地理
  • 四、对于朱熹科学思想的评价
  • 第十二节 科学与思维方法
  • 一、观察与考察
  • 二、实验
  • 三、推理
  • 四、具体、精细的思维方式与怀疑、批判的科学精神
  • 第十三节 全面和正确认识理学或儒学对于科学的态度以及对于科学的影响
  • 第六章 明清时期传统哲学与科学的终结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知识背景与观念背景
  •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学的终结
  • 一、农学、生物学思想
  • 二、医学思想
  • 三、其他传统知识及思想
  • 四、中国传统天文学与数学的困境
  • 第三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终结
  • 一、王廷相与王夫之
  • 二、方以智的科学思想
  • 三、对蹈虚空谈学风的批判
  • 四、实学思潮的兴起
  • 第四节 传统概念体系的终结
  • 一、“天人”
  • 二、“气”
  • 三、“理”与“数”
  • 四、思想领域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
  • 五、知识领域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
  • 第五节 传统方法样式的终结
  • 一、实考
  • 二、实验
  • 三、实测与精细思维问题
  • 第六节 中西科学的接触与以明末徐光启为代表的先进思想
  • 一、利玛窦来华与西方科学的引入
  • 二、徐光启的生平简介
  • 三、徐光启对西学的认知
  • 四、“责实”与“求精”思想
  • 五、“会通”思想
  • 六、对徐光启的评价
  • 七、其他学者对西学的介绍与认知
  • 第七节 中西学的碰撞与清初知识界、思想界的反应
  • 一、西学东渐
  • 二、中西学的碰撞及政治风波
  • 三、知识界与思想界的反响
  • 第八节 中国古代学术的余音与近代科学的发端
  • 一、中国古代学术的余音
  • 二、中国近代科学的发端
  • 三、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辩证法要在矛盾统一中达到最终的全体大用,直观体验即认识全体,相比而言,两者在认识的过程上分别处于始终两端,然而实际上,在全体大用中,始点又是终点。辩证法与直观的统一在两者的区分中实现,因此,在方法和直观的统一中,贺麟对辩证法和辩证观加以区别,特别强调了辩证直观的知识向度,他说:“理智的直观,毎为大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政治家、宗教家所同具,且毎于无意中偶然得之。…… 而哲学家的特点,就是不单是从精神生活或文化历史的体验中,达到了这种辩证的直观或识度,且能慎思明辨,用谨严的辩证方法,将此种辩证直观,发挥成为贯通的系统。” 在这种强调中,贺麟完成了辩证法与直观的互释。

      1
      1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