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所考察的是中国古代哲学与知识的关系,这既包括知识对哲学的影响,也包括哲学对知识的影响,因此涉及哲学与科学共同使用的观念、概念及思维、方法,此外还涉及知识、理性与神秘主义的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的叙述分六个时期:原始与三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与隋唐、宋元、明清。

在此期间,涉及自然、知识或科学的观念、概念与思想从无到有,然后蔚为大观,其中仅概念就包括:类、象、数、阴阳、五行、气、宜、因、地、时、天、天人、天象、天数、天道、道、中、和、象数、力命、故、理、穷理、格物、致知等等。

这些概念普遍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但它们大多数正是在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一、原始与三代时期
  • 二、春秋战国时期
  • 三、秦汉时期
  • 四、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
  • 五、宋元时期
  • 六、明清时期
  • 第一章 中国哲学思维与观念的上古知识源头
  • 第一节 原始社会与三代时期的知识背景
  • 第二节 思维、观念的萌芽及其与知识的关系
  • 一、工具制作对于思维发生的意义
  • 二、经验思维的早期知识源头
  • 三、从早期神话传说看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四、从早期占卜行为看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第三节 “类”观念的产生及其知识源头
  • 一、人类早年普遍的“类”观念及其知识源头
  • 二、原始中国人的分辨活动与观念
  • 三、三代时期的分类活动与观念
  • 第四节 “阴阳”对立观念的知识源头
  • 一、万物对立观念在史前思维中的普遍性
  • 二、早期中国“二分”对立观念的生成
  • 三、三代时期“二分”观念发展的知识背景
  • 四、“阴阳”语词和概念产生的知识背景
  • 第五节 “五行”图式观念的知识源头
  • 一、宇宙图式观念在史前思维中的普遍性
  • 二、早期中国“四方”图式观念的生成
  • 三、三代时期“四方”观念发展的知识背景
  • 四、“五行”语词和概念产生的知识背景
  • 第六节 自然“天人”观念的萌芽
  • 一、远古时期的宗教“天人”观
  • 二、远古时期自然“天人”观的萌芽
  • 三、三代的自然“天人”观
  • 四、西周时期的自然“天人”观及“时”、“宜”概念
  • 第七节 “象”、“数”观念及其知识背景
  • 一、早期“象”知识与观念
  • 二、早期“数”知识与观念
  • 第八节 “气”观念的知识背景
  • 一、由观念而语词的哲学判断
  • 二、由观念而语词的历史考察
  • 三、“气”概念的产生
  •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背景
  • 第二节 春秋时期的“阴阳”、“五行”、“气”观念与概念
  • 一、“阴阳”观念的发展与知识的关系
  • 二、“五行”观念的发展与知识的关系
  • 三、“气”观念的发展与知识的关系
  • 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自然之“天”、“天道”、“天人”观念与概念
  • 一、自然之“天”的产生
  • 二、“天人”
  • 三、“天象”与“天数”
  • 四、“天道”
  •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类”、“象”、“数”观念与概念
  • 一、“类”知识与观念
  • 二、“象”知识与观念
  • 三、“数”知识与观念
  • 第五节 无神论观念及其意义
  • 一、无神论观念的萌芽
  • 二、自然知识对于无神论观念产生的作用
  • 三、无神论观念对于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意义
  • 第六节 道家思想中的科学问题
  • 一、对知识与智慧、技术与技艺的看法
  • 二、“道”与“自然”
  • 三、“道”与宇宙理论的提出
  • 四、养生思想的源头
  • 五、其他思想
  • 第七节 儒家、法家与知识的关系
  • 一、对待知识与技术的基本态度
  • 二、儒家思想中的一些知识内容
  • 三、法家思想中的一些知识内容
  • 第八节 名家及各种逻辑思想与科学的关系
  • 一、惠施“历物十事”的科学思想
  • 二、公孙龙的科学逻辑
  • 三、公孙龙的科学分析方法
  • 四、《墨经》与荀子在“类”或种属问题上的逻辑思想
  • 第九节 后期墨家思想中的科学内容
  • 一、早期墨家思想的知识倾向
  • 二、《墨经》的自然观
  • 三、《墨经》的数学思想
  • 四、《墨经》的力学思想
  • 五、《墨经》的光学思想
  • 六、关于墨家科学思想的评价
  • 第十节 阴阳五行家和《易传》与科学的关系
  • 一、阴阳五行家的世界图式
  • 二、《易传》的世界图式
  • 三、观念的模式化
  • 第十一节 《吕氏春秋》的科学思想与理论
  • 一、天文思想与宇宙理论
  • 二、养生思想
  • 三、农学理论
  • 四、其他思想和理论
  • 第十二节 中国传统概念体系的确立
  • 一、新的概念的补充
  • 二、原有概念的完善
  • 三、中国古代科学与哲学概念系统的完全确立
  • 第十三节 中国传统方法样式的形成
  • 一、科学与哲学中经验传统的形成
  • 二、综合与分析方法
  • 三、以“类”为中心所形成的经验与逻辑方法
  • 第十四节 影响当时和后世的重要问题
  • 第三章 秦汉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知识背景与观念背景
  • 第二节 “阴阳”、“五行”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五行”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二、“阴阳”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三、“阴阳”观念与“五行”观念结合中的知识内容
  • 四、批评
  • 五、李约瑟对“阴阳”、“五行”观念与中国古代科学关系的看法
  • 第三节 “天人”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顺应自然的“因”、“宜”观念
  • 二、《淮南子》中的“或使”说、“莫为”说及知识论证
  • 三、董仲舒论证天人感应理论即“或使”说的知识基础
  • 四、王充论证“莫为”说即驳斥天人感应说的知识基础
  • 五、人为观念的累积
  • 第四节 “气”观念和“类”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气”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二、“律气”与“卦气”
  • 三、“比类”
  • 四、“同类相应”
  • 五、李约瑟关于古代知识活动中类比思维的看法
  • 第五节 其他观念与概念
  • 一、“常”与“变”
  • 二、“象”与“数”
  • 三、“道”与“理”
  • 第六节 天文学的发展及各种宇宙理论
  • 一、天文学的发展
  • 二、《淮南子》的宇宙起源与演化理论
  • 三、《易纬》等纬书中的宇宙生成理论
  • 四、论天三家
  • 五、张衡浑天说的宇宙理论
  • 六、张衡宇宙理论中的哲学问题
  • 第七节 数学的发展与数的观念
  • 一、《周髀算经》的数学观与数学思想
  • 二、《九章算术》的数学思想及哲学意义
  • 三、数的观念及其背景
  • 四、律数
  • 五、易数
  • 六、驳杂、神秘的思维特征及其巫术性质
  • 第八节 医学的发展与《黄帝内经》的整体观
  • 一、《黄帝内经》思想概说
  • 二、阴阳五行理论与整体观
  • (一)阴阳平衡理论
  • (二)五行关系理论
  • 三、脏腑经络学说与整体观
  • (一)脏腑学说中的系统思想与联系思想
  • (二)表里、经络学说中的联系思想
  • 四、辨证施治思想与整体观
  • (一)多样、复杂、针对性认识与辩证思维
  • (二)杂合、参合思想与综合思维
  • 五、对于《内经》整体观的评价
  • 六、《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中的科学思想
  • 第九节 王充的科学思想
  • 一、天文与地理思想
  • 二、对物理和生命现象的解释
  • 三、局限
  • 第十节 科学与思维方法
  • 一、观察方法
  • 二、归纳方法
  • 三、对检验与实验的重视
  • 四、形式逻辑方法的衰落
  • 第十一节 科学、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知识背景与观念背景
  • 第二节 “天人”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魏晋时期哲学中的自然天道观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知识活动中的天人观
  • 三、道教对于“天人”和“力命”问题的看法
  • 四、天文知识领域在天人观问题上的冲突
  • 五、唐代以柳宗元、刘禹锡为代表的天人观
  • 第三节 “道”、“理”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道”与“自然”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理”概念的兴起
  • 三、隋唐时期“理”概念的发展
  • 四、由“道”而“理”的必然性
  • 第四节 “气”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与科学思想中的“气”概念
  • 二、隋唐时期哲学与科学思想中的“气”概念
  • 三、宗教思想中的“气”概念及其与知识的关系
  • 四、“变化”观念及其与“气”的关系
  • 第五节 葛洪的科学思想及哲学思想
  • 一、炼丹术思想
  • 二、医药学思想
  • 三、强调变化与重视人为
  • 四、实验与实测精神
  • 五、评价
  • 第六节 天文学中的科学思想及其与占星术的关系
  • 一、天文学的发展及主要成就
  • 二、宇宙理论的发展变化
  • 三、“顺天以求合”与“为合以验天”的天文观的冲突
  • 四、天文学与占星术的复杂关系
  • 第七节 医学中的科学思想及其与鬼神迷信的关系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医学思想
  • 二、唐代孙思邈的医学思想
  • 三、对身体的关注与形神观念
  • 四、鬼神报应观念侵入医学
  • 五、“五运六气”学说
  • 第八节 其他学科中的科学思想
  • 一、杨泉的《物理论》
  • 二、农学中的科学思想
  • 三、数学中的科学思想
  • 四、地理学中的科学思想
  • 五、炼丹术及其相关思想
  • 第九节 科学与思维方法
  • 一、经验思维与方法
  • 二、逻辑思维与方法
  • 三、科学活动中的精细性思维
  • 四、科学活动中的实用性思维
  • 第十节 科学、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 第五章 宋元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一节 宋元时期的知识背景与观念背景
  • 第二节 “气”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张载思想中“气”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二、理学思想中“气”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三、知识活动中的“气”概念
  • 第三节 “理”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知识活动中的“理”概念
  • 二、北宋早期思想中“理”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三、二程与朱熹等思想中“理”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四、“穷理”说
  • 五、从知识或科学的角度看“理”概念的发展线索及其意义
  • 第四节 “格物”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 一、“格物”的语词渊源
  • 二、思想活动中的“格物”概念
  • 三、知识活动中的“格物”概念
  • 四、“格物”与“博物”
  • 五、关于“格物”概念及其对科学活动影响的评价
  • 第五节 其他观念与概念
  • 一、“阴阳五行”
  • 二、“象数”
  • 三、“天人”或“力命”
  • 第六节 沈括的科学思想与哲学思想
  • 一、沈括简介
  • 二、沈括科学思想的时代背景
  • 三、主要科学思想
  • 四、科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 五、科学方法
  • 六、科学精神
  • 七、沈括科学思想中的问题
  • 第七节 天文学与地理学的发展及相关思想
  • 一、宋元时期天文学发展的一般概况
  • 二、沈括的“十二气历”
  • 三、北宋以张载为代表的宇宙天文思想
  • 四、南宋以朱熹为代表的宇宙天文思想
  • 五、潮汐及其他地学理论
  • 六、郭守敬与中国古代历法思想的巅峰
  • 第八节 农学与生物学的发展及相关思想
  • 一、宋元时期主要农学与生物学思想
  • 二、农学与生物学中的天人关系思想
  • 三、农学和生物学中的“理”与“格物”
  • 第九节 数学的发展与数学思想
  • 一、宋元时期主要数学思想
  • 二、宋元数学与象数学
  • 三、数学与理学
  • 第十节 医学的发展与医学思想
  • 一、宋元时期主要医学思想
  • 二、宋元医学与运气说
  • 三、医学与儒学
  • 第十一节 朱熹的科学思想
  • 一、朱熹科学思想的背景
  • 二、关于天文
  • 三、关于气象和地理
  • 四、对于朱熹科学思想的评价
  • 第十二节 科学与思维方法
  • 一、观察与考察
  • 二、实验
  • 三、推理
  • 四、具体、精细的思维方式与怀疑、批判的科学精神
  • 第十三节 全面和正确认识理学或儒学对于科学的态度以及对于科学的影响
  • 第六章 明清时期传统哲学与科学的终结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知识背景与观念背景
  •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学的终结
  • 一、农学、生物学思想
  • 二、医学思想
  • 三、其他传统知识及思想
  • 四、中国传统天文学与数学的困境
  • 第三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终结
  • 一、王廷相与王夫之
  • 二、方以智的科学思想
  • 三、对蹈虚空谈学风的批判
  • 四、实学思潮的兴起
  • 第四节 传统概念体系的终结
  • 一、“天人”
  • 二、“气”
  • 三、“理”与“数”
  • 四、思想领域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
  • 五、知识领域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
  • 第五节 传统方法样式的终结
  • 一、实考
  • 二、实验
  • 三、实测与精细思维问题
  • 第六节 中西科学的接触与以明末徐光启为代表的先进思想
  • 一、利玛窦来华与西方科学的引入
  • 二、徐光启的生平简介
  • 三、徐光启对西学的认知
  • 四、“责实”与“求精”思想
  • 五、“会通”思想
  • 六、对徐光启的评价
  • 七、其他学者对西学的介绍与认知
  • 第七节 中西学的碰撞与清初知识界、思想界的反应
  • 一、西学东渐
  • 二、中西学的碰撞及政治风波
  • 三、知识界与思想界的反响
  • 第八节 中国古代学术的余音与近代科学的发端
  • 一、中国古代学术的余音
  • 二、中国近代科学的发端
  • 三、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很多地方用 可能 也许 不确定的描述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