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8.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8千字
字数
2020-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105篇有温度有活力的课堂记录,105封有笑声有感动的老师来信,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土学校的老师们的教育随笔集,记录了与孩子们相处的片断,课堂中以及课外活动中那些有趣的值得回味的细节,既有充满童趣的对话,又有实用的教育指导,还有学生作品的展示。
老师们从日常教学中不断总结,在授课中紧密围绕教育的五个核心素养:自我认知,沟通协作,学会学习,追求美好,敢想敢做,从这五方面重点培养孩子,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孩子们喜欢学习,喜欢学校,保持好奇心,心理健康,懂得协作,关心他人,在正能量的激发下,成长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学校是比家大一点的地方(上)
-
本书主创团队
-
代序 给理想打样的教育探索
-
前言 一所“土”学校
-
第1章 认知自我
-
自我意识
-
自我促进
-
自我评估
-
第2章 追求美好
-
美好的人际
-
美好的生活
-
美好的世界
-
美好的身心
-
第3章 沟通协作
-
尊重与包容
-
倾听与表达
-
灵活性
-
领导力
-
第4章 敢想敢做
-
学校是比家大一点的地方(下)
-
第5章 学会学习
-
语文可以这么美
-
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
-
和孩子一起阅读
-
千万别恨数学
-
科学好好玩
-
唤醒内驱力
-
后记
-
Q&A:一诺谈教育
-
一土的样子
-
我眼中的一土
-
正常和正好的教育
-
我在硅谷的教育选择
-
一土学校老师推荐分级阅读书目
展开全部
我给学生推荐了一土
特别有意思我给学生推荐了 “一土” 以后学生说:老师我移情别恋了,以前我喜欢探月,现在我更爱一土了我的学生大多是未来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他们说想用一土精神来当老师
理想中的教育落地了
作为出身于教育学,并在研究各种教学方法的人,日常中受挫的部分还挺多的,毕竟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很大的。比如理想的大学课堂是互动的,是师生共建的,是愉快的,实际呢,学生睡觉,看闲书,玩手机,老师照本宣科…… 在教育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在受教育,所以每个人都在关心教育,都在评判教育,可是真正躬身入局,努力去改变或尝试的并不多,在这其中,一土学校就是其中的特别好的实践。即使你不做教育,其中的情绪管理,反馈方法也会对你有帮助。强烈推荐!
愿世间多些“巴学园”
日本作家黑枊彻子曾经以自己的童年经历写过一本叫《窗边的小豆豆》书,内容上没有什么特别,就是记录她小时候很普通的上学的故事,没想到竟然成了二战以后日本最畅销的书,在中国也热卖了一千多万册,还入选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故事非常朴素又简单,讲的是一个叫小豆豆的女孩,因为太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学,她妈妈把她送到了 “巴学园” 这个神奇的地方。这所学校的神奇之处在于,没有一个孩子讨厌上学,放学后孩子们也不愿意回家,第二天早晨还眼巴巴地盼着早一点到学校去。这所学校到底哪来的魔力呢?巴学园,听起来很美好,可是离我们太遥远了,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吗?这两天我看到一本书,书名叫《学校是比家大一点的地方》,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推荐这本书,他说,这是中国的 “小豆豆” 在 “巴学园” 的故事。翻开书往下读,你就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评价了。这本书讲的也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学校的故事,这所学校叫一土学校,在创办之初,它只有三间教室,120 平米大,却引来了 200 多个家庭争抢名额。在精英云集、名校林立的北京城里,这个不起眼的 “土” 学校,一心想让孩子远离填鸭式的教育,点燃孩子最宝贵的内驱力,保护孩子天生的好奇心,成全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做最有个性的自己。一土学校的创始人,就是被大家戏称为 “诺神” 的李一诺,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2000 年赴美留学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后加入麦肯锡,成为升职最快的合伙人。在麦肯锡主导招聘期间,她发现,如果找一个最准确的词来形容刚毕业的年轻人,那就是 “迷茫”,看简历都是很精英的孩子,但是都不知道怎么做选择,不知道在表面的标签之下,自己是谁,想做什么,为什么做。原来,在我们这些年的教育里,孩子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对自我,对意义的探究” 被忽视掉了,教育的体验全部集中在 “冰山上面”,是那些能够测量的知识和对技能的掌握。而孩子学习以及长大后工作的动力其实来自冰山藏在水下面的东西,核心就是自我认知。有了这样的初心,一诺决定去创办一所学校,希望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去关注他冰山下面的,表面不可见的东西,让孩子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内心充盈的创造者。就像《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说的:“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生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有个性的人。” 在一土,老师们扮演的就是小林校长这样的角色,用无比的爱心和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孩子们身上的天性并最大程度地呵护它们成长。一土有个家长和沟通的社区平台 —— 晨犀,老师们会在这里记录课堂教学心得,和家长分享孩子的成长,给家长提供教育建议。在一土上学的孩子叫作小土豆,他们的爸爸妈妈,就是大土豆,一土学校的老师们,常常会在晨犀平台上给大土豆们写信,既不是给家长分配任务,也不是制造比赶帮超的焦虑气氛,而是围绕着一土学校的五个核心素养(认知自我,追求美好,沟通协作,敢想敢做,学会学习),和家长分享教育的细节,孩子的成长,展现在学校发生的真实有趣的教育。㈠ 认知自我 “亲爱的大土豆:我们班的女孩们在用各种方式展示‘女孩可以是这样、这样、这样的’,可是我们却不自由主地会给女孩‘设限’,会放大她们和男孩的差异。女孩们需要得到爸爸妈妈的支持啊,你们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成为金斯伯格那样的大法官吗?” 在这一章收录的信里,我们能看到一土老师是如何鼓励孩子探索我与自己、我与他人及我与世界的关系。还会看到一土课堂中屡试不爽的情绪认知法宝 —— 情绪象限表、心情魔法袋、情绪日记等,帮助孩子察觉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感知别人的情绪,学会换位思考和培养同理心。还可以看到孩子如何通过 “学生主导的家长会”(SLC),学会自我评估,并通过制订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时间管理等方式,实现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㈡ 追求美好 “亲爱的大土豆,我们既要保护孩子的内驱力,又要让孩子受到鼓励;既要让孩子能够看见自己的成长,又要帮助他们的内驱力自然生发,这周我们探索出了一个最佳平衡点 —— 把想对孩子们说的话写在一张卡片上,然后悄悄地放在属于每个孩子的小口袋里,这些温暖的提醒和鼓励,会在无形中帮孩子变得更好。” 学习真的是苦的吗?事实上,学习可以很美好,很快乐,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袋子改变的教育,还有体育课上的荒岛营救,语文课上的数学诗。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为美好生活做准备,教育本身就是美好的。㈢ 沟通协作 “亲爱的大土豆们,有一件事想跟各位沟通。最近有家长跟我们反映孩子在学校跟同学之间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首先特别感谢家长信任我们,给我们反馈。其次,这类事情老师是有观察到的,与其说一直不出手,不如说我们等的就是这一刻。” 社会情感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当属沟通协作的能力,但这个能力从来都不是 “教” 出来的,而是孩子们在尊重、包容、平等、友善和协作的环境中自然生长出来的,甚至是和老师一起,在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中碰撞和总结出来的。㈣ 敢想敢做 “亲爱的大土豆们:孩子们在这里,并不只是为了填满学习单上的空格,还要让他们看到自己所在的社区,甚至是社区外的整个世界正因为他们的努力而发生改变。尽管这个改变很微小,但我们做到了。” 在这一章里,讲了八个项目制学习(PBL)的故事,看看孩子们是如何实现做中学,学会在知识迁移中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并收获满满的自信。学期末是学校的展示日。孩子们的歌声出来的时候,在场的成年人几乎都掉了眼泪。孩子的戏剧表演,台上是亮的,台下是黑的,家长们就这样坐在黑暗里,看着孩子们用最舒展和真实的状态去演绎他们的故事。㈤ 学会学习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孩子们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在这一章,我们可以跟着老师们的生花妙笔,看看孩子们是如何体会语文之美,构建语文素养,感受无处不在的数学,并在好玩有趣的科学课中,学会独立思考,永葆好奇心、终身高效学习的内驱力,并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雨天是什么颜色呢?如果我是一本书,我会是什么样的书?你这样学过二十四节气吗?枯燥的拼音怎么有趣地学?学古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语文课我们来聊聊人生吧假期里让孩子读什么书?数学高手的语言规范是什么?这些对科学教育的误解,你也有吗?孩子的内驱力是怎么激发出来的?…… 看完这 105 封老师的信,眼前浮现出课堂上那些欢乐、温暖、有活力的画面,这不就是我们最向往的校园生活吗?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说,这所学校眼中有寻常的人性,有成长中的孩子,有父母温情的关注,也有教育者严肃的期待,社会建设者勇敢的探索。这里的孩子将成长为什么样子呢?卢梭勾勒出的形象仍值得期待:爱弥儿喜爱劳动,性情温和;他为人耐心又顽强,而且还充满勇气。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