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3千字
字数
2021-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第一财经》杂志2021年3月刊,我们讨论的是一个敏感,又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医疗改革。
内容简介
中国医疗服务和药品的价格不透明已被诟病多年,没有人能真正说清楚市场的水分究竟有多少,直到2020年年底冠脉支架首次国家集采的中标结果公布。
在这次价格跳水中,原本均价过万元的手术耗材,中标价格全部在千元以下。变化的关键在于,集采改变了交易方式和行业逻辑,而促成它的,是推动集采制度的新一轮医改。
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的2018年,是一个重要时间点,医保目录药品的几轮大幅降价就发生在那之后。
这些普通人能体察到的变化背后,还跟随着更多行业、公司和市场的调整。比如医疗用品的国产替代加速,比如仿制药红利期的即将结束和本土生物创新药的投资猛增,以及数十万从业者的职场动荡。探寻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关注这些影响下的公司和公司人,正是本期封面故事的起点。
因为医改与我们每一个人切身相关。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漫长医改路
-
全球缺芯
-
芯片短缺背后的三场灾害
-
时装周彻底变了
-
2021年全球医疗保健十大行业机会预测
-
超级高铁,进展如何?
-
苏安励(Arne Sorenson)
-
杰夫·贝索斯:告别信
-
这些声音也值得听
-
比尔·盖茨计划拯救世界,世界会听吗?
-
“外来和尚”斯鲁特曼让Snowflake坐享软件领域最大IPO
-
新冠疫情时代企业该如何改善客户关系
-
看到美国奴隶制的历史
-
真的能与做梦者交流
-
试试狼人杀的升级玩法?
-
大厂,围城
-
谁在制造绘本“爆款”?
-
药明康德:我不是“药界富士康”
-
过去一年,什么驱动了电商市场的增长?
-
用建筑设计治疗心理疾病
-
隐匿在闲置酒店中的虚拟厨房
-
冠脉支架集采:从超过万元到不足千元,改变了什么?
-
零售药房浮沉录
-
“消失”的医药代表
-
崛起的苏州药谷
-
药价究竟是如何确定的?
-
疫情下,人们如何注入新生机
-
药物研发失败是个技术问题吗?
-
别对股票基金太乐观
-
如何判断公司估值贵了
-
与迈克尔·戴尔谈人生
-
《BRUTUS》主编西田善太:无论时代如何变革,编辑都会永远存在
-
小家电也要当网红
-
宁要隐形富 而非精致穷
-
现如今看选秀,你的记忆点是……
-
你能为童年的梦想坚持多久?
-
为超负荷工作减压能否实现?
-
河边镇民国往事
-
春节前夕
-
饶晓志:我也会为“差点意思”焦虑
-
开工大吉
展开全部
《第一财经》
丁香园论坛里,医生对冠脉集采讨论热烈。一位心内科医生评论,未来的变化有可能是从原来的 “能装就装” 到 “能不装就不装” 转变。因为 PCI 手术需要医生承受射线辐射,没有了利益驱动,医生的手术决策会更谨慎。这正是是中国心内科专家胡大一此前多次公开指出的行业问题。医生的收入由工资、绩效和灰色收入构成。当支架售价高达 1 万元以上,医生所获的分成约在 3000 元左右,支架滥用很常见。与此同时,由于支架价格高昂,低收入患者又面临无支架可用的窘境。
這一期的有感話題:1. 芯片短缺背后的三场灾害在这一轮全球芯片短缺中,还有三场发生在主要芯片制造地的自然灾害不得不提。2 月 13 日,日本东北海岸发生 7.3 级地震。日本芯片制造商瑞萨电子出于安全目的暂停了茨城县工厂的运营。虽然几日后便恢复生产,但芯片厂一旦停工就需要耗费较长时间重启。2 月 15 日,美国南部遭遇了由极地涡旋引发的强烈暴雪袭击。2 月 17 日,《巴伦周刊》报道称,由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受暴雪袭击导致当地多处停电,许多工厂被要求停工以确保居民生活所需的电力供应。恩智浦半导体、三星电子、英飞凌等芯片巨头位于当地的工厂纷纷停工。2020 年,受厄尔尼诺影响,加之 50 多年来首次没有受到台风侵袭,中国台湾全年降水偏少,自 10 月起出现了较为严峻的缺水情况。在未来几月降水量可能依然有限的前提下,2 月 25 日起台积电等全球重要芯片制造企业所在地区已开始限水措施。供水不足或许将加剧芯片的短缺程度。2. 大厂,围城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在毕业季仍然向往一份大厂的 offer,大厂里的人却在走还是留之间徘徊。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物,工人就像机器一样,身处流水线上的一环,每日通过重复密集的劳动保障大厂的日常运作。而放在互联网时代,因为同样具有体量大、人数多、劳动密集等特点,这一领域的头部公司已经成为新时代语境下的 “大厂”。最近一次的舆论发酵将大厂拼多多推向了舆论中心。在 1 月接连发生 “多多买菜员工猝死” 和 “拼多多员工跳楼自杀” 事件后,1 月 10 日,一位微博 ID 为 “王太虚” 的拼多多前员工在发布的视频里讲述了自己在拼多多的工作经历,以及自己因将同事被抬上救护车的画面发到社交平台而被公司辞退的过程。“300 个工时”“饱和”“变质的饭菜”“排队的厕所” 以及对员工的 “监控”……15 分钟的视频,信息量很大,他向外界描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拼多多。3. 用建筑设计治疗心理疾病美国人正在遭遇 “20 年来最糟的心理健康状况”。数十年来,精神病院都显得阴森可怕。病人们白天挤在公共休息室里,晚上待在宿舍中。不过,关于环境对健康影响的新研究正在推动医疗建筑的发展,新的建筑更具生活气息,入口也不再那么吓人。
2021年全球医疗保健十大行业机会预测
2021 年全球医疗保健十大行业机会预测 2020 年与历史上的其他年份都不一样。它影响了我们的社会和生活结构,但最重要的是,它永久改变了医疗保健行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Healthcare IT News 对全球医疗保健做出以下 10 个预测,以帮助行业寻找未来方向。全球将交付约 40 亿剂 COVID-19 疫苗 / 其中 50% 由发达经济体生产,另 50% 据 WHO 主导的 COVAX 计划,会由 172 个发展中的低收入国在 2021 年一同参与生产提供。全球 1/3 以上的医患互动数字化 / 目前医患互动数字化率只有 20%。研究表明,仅在 2021 年,参与到自主健康管理的患者就会增长近 20% 至 25%,医师将不再是第一接触点。灵活的定价模型已成为常态 / 由于 2020 年医院收入减少导致的设备预算减少,为了获得新业务,医疗技术设备制造商将推出灵活的定价选择和风险分担模型。美国医院用收入创新和报销转型提升利润率 / 美国医院正在开展一项谈判,以完全摆脱按服务协议付费,确保有连续的收入来源。医院还将努力从远程医疗服务中获得收入。企业成像 IT 领域将带动高达 20 亿美元的投资 / 2021 年企业成像领域的预算将集中在成像 IT 基础设施升级和远程放射学上,以提高成像工作流程的效率、可操作性和分析能力。重构癌症治疗途径 / 2021 年,早期癌症检测将成为主流。估计有 5% 的癌症病例,包含最常见的癌症类型(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将采用多基因检测和 NGS 治疗,协同伴随诊断(CDx)测试将在癌症治疗中树立新标准。全球远程医疗市场将达到近 500 亿美元 / 疫情下,远程医疗脱颖而出,这种模式将持续存在。医疗报销的放宽对远程医疗成为主流机制至关重要。超过 1/4 的手术支持将发生在远程 / 到 2020 年,超过 70% 的美国医疗应用提供远程手术支持。众多公司正积极生产 “远程医疗” 产品,使专家可以通过实时注释和图像控制为手术室的手术团队提供远程支持。行为管理推动数字治疗市场增长 3 倍 / 新冠疫情使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药物滥用的发生率提高。到 2023 年,管理行为健康的需求将推动数字疗法市场增长 3 倍。医学成像智能迭代 / 快速的技术更新令 20% 至 30% 的成像部门预算在 8 至 15 年内被分配给下一代智能成像设备。
- 查看全部19条书评
出版方
第一财经杂志
《第一财经杂志》致力于关注公司现象和商业新闻,为公司人读者群提供各行各业商业创新的信息与观点。
内容上倡导创新的观念,语言上追求轻松易懂的风格,自2008年2月创刊以来,开创与建立了一种属于第一财经周刊的商业新闻理念:为读者提供崭新而富有价值的商业新闻服务。内容上既有专业的公司现象分析,也有轻松使用的行业信息和公司人关心的各方面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