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中国医疗服务和药品的价格不透明已被诟病多年,没有人能真正说清楚市场的水分究竟有多少,直到2020年年底冠脉支架首次国家集采的中标结果公布。 在这次价格跳水中,原本均价过万元的手术耗材,中标价格全部在千元以下。变化的关键在于,集采改变了交易方式和行业逻辑,而促成它的,是推动集采制度的新一轮医改。 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的2018年,是一个重要时间点,医保目录药品的几轮大幅降价就发生在那之后。 这些普通人能体察到的变化背后,还跟随着更多行业、公司和市场的调整。比如医疗用品的国产替代加速,比如仿制药红利期的即将结束和本土生物创新药的投资猛增,以及数十万从业者的职场动荡。探寻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关注这些影响下的公司和公司人,正是本期封面故事的起点。 因为医改与我们每一个人切身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