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罗素散文中的一本名著。

内容简介

书中介绍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深入透彻地阐释了人类不幸的源泉和幸福的来源,并根据东西方人不同的伦理道德与社会观念,抽象出普遍适应的获取幸福的原则。书中关于婚姻与爱情的精辟记述,关于人生与理想的经典名言,读起来饶有趣味,让你感到亲切和信服,并且充实。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译者序
  • 序言
  • 上篇 不幸福的原因
  • 第1章 什么会让人不快乐?
  • 第2章 论拜伦式痛苦
  • 第3章 论竞争
  • 第4章 论烦闷与兴奋
  • 第5章 论疲劳
  • 第6章 论嫉妒
  • 第7章 论犯罪感
  • 第8章 论被虐狂
  • 第9章 论舆论恐惧症
  • 下篇 幸福的原因
  • 第10章 还可以快乐吗?
  • 第11章 论情趣
  • 第12章 论爱
  • 第13章 论家庭
  • 第14章 论工作
  • 第15章 论闲情逸致
  • 第16章 论努力与放弃
  • 第17章 幸福的人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6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幸福生活体验

    每日一书:《幸福之路》。过度自我关注是不幸福的原因,而解决的方式就是把关注力转到世界,培养对人、事、宇宙的兴趣。幸福不在虚幻的想象中,而是存在于真实的生活体验中。也许无论数学还是技术哲学,都会让人觉得他活在烟火之外,难与共话世俗生活,但罗素并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一战” 期间,他是激烈的反战活动家,两次被判违法,还坐了几个月监狱;他关注政治与社会变革,曾去苏联考察;他思考个人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就道德、伦理、教育、婚姻家庭等主题的写作与演讲与大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年少时敏感抑郁,一生中充满激情,从不曾停止过对浪漫爱情和理想婚姻的追求。罗素九十七岁离世,至今仍有超过六十部作品在印行。他对于生命的总结是:“我觉得生命值得一活,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愿意再活一次。” 直到此时此刻,“幸福” 仍然是我说不清的问题,但我模糊地感觉到,在给定了客观条件之后,“幸福感” 的高低正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有真智慧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上述判断成立,那么,罗素本人及其一生为其幸福建议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做了最好的背书。我可以转而与动物为伍,它们平和而自足,久久伫立,我望向它们。它们没有焦虑,也不抱怨处境,它们没有夜不成寐,也不为自己的罪过幽泣,它们不会讨论对上帝的责任而令人生厌,没有一个不满,没有一个为占有欲癫狂,没有一个俯首称臣,也没有一个跪拜祖先,没有一个身份显赫,也没有一个垂头丧气。—— 沃尔特・惠特曼超限度的体力劳动无异于一种残酷折磨,而这种情况时常发生就会让生活变得难以承受。不过在最先进的社会里,工作条件的改善已经大大降低了体力劳动的强度。在目前的发达社会中,神经性疲劳是最严重的疲劳。奇怪的是,这种疲劳在富裕人群中更加显著,比起商人和脑力劳动者,为其所苦的工薪阶层则要少得多。我前面讲过心理戒律,就是在恰当的时间思考问题的习惯。这种习惯的重要性在于:第一,它让你不费太多心思就可以完成日常工作;第二,它有助于治疗失眠;第三,它可以提升决策效率和决策智慧。一般而言,女人爱男人更多看个性,而男人爱女人更多看外貌。必须承认,在这方面,女人的表现优于男人,男人心仪的女性品质不及女人心仪的男性品质更有价值。不过我不能确定,一种好性情是否比一副好相貌来得容易。无论如何,追求后者的必要步骤简单明了,易为女性掌握,而对男性来说,一种好性情的获得却没这么简单。最好的情爱是互惠性的生活帮助,彼此愉快地接受,不勉强地给予,因为这种互惠的幸福而感到世界更加有趣。幸福的人是真实地生活着的,他们有着自由的情爱和广泛的兴趣,他们通过这些情感和兴趣把握住了自己的幸福,而这又让他们自身成为其他很多人的兴趣和情爱目标。幸福的重要源泉是得到爱,但是索要爱的人是得不到爱的。泛泛而论,得到爱的人正是付出爱的人。不过,像为赚取利息而放贷那样计算着付出爱是没有用的,算计的爱不是真爱,得到它的人也不会觉得这是真爱。所有的不幸福都是由分裂或缺乏整合导致的,心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缺乏协调造成了自我的分裂,客观兴趣与情爱不能提供联结的力量,自我与社会就失去了整合。幸福的人不必承受这些整合失败的痛苦,他们既不必为对抗自己而分裂,也不必为对抗世界而斗争。这样的人会感觉自己是宇宙的公民,自由地享受着它创造的景象,它提供的快乐,不为死亡而困惑,因为他感到自己并没有与后来者真正分离。在与生命之流自然而深刻的结合中,他找到了最大的快乐。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快乐有快乐的信仰

      快乐有快乐的信仰,不快乐有不快乐的不满足。不快乐的原因多半是内部因素造成的:想要的太多、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现在生活的不满足…… 而快乐呢?拥有快乐的信仰的人很容易快乐,ta 们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热爱生活、有幸福的婚姻关系、满足现在…… 降低欲望,把心归到身边,会发现很多的美好。明天周末啦,清理了相机,给它换了个镜头,可以拍好看的照片啦。去拍照、去泡书店、去做月饼……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快乐?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308 本)📚📚《幸福之路》📚📕 请将 “自我” 从脑中抛开,让周围的陌生人的性情一个接一个地占据你的思想,你会发现这些不同的群体都有自己的烦恼。在上班族身上,你会看到焦虑、精神过于集中、消化不良,除了为生存而战外对其他任何事都缺乏兴趣,失去了游戏、玩乐的能力,对其同类的存在浑然不觉。📕 提起 “畏罪狂”,我指的并不是犯罪的人。可以说人人都犯了罪,也可以说没有人犯罪,这要看我们是如何定义罪行这个词了。我指的是沉溺于犯罪意识中的人,这种人永远都在自责。如果他信教的话,他就会说这是上帝在怪罪他。他认定自己应该是某种形象的人,这种形象与他认为的现实中的自己不断冲突着。📕 自恋就是习惯性犯罪感的反面,其特征是惯于自我欣赏并希望被别人赏识。一定程度的自恋肯定是正常的,不必对此表示遗憾,只有在表现得过分时,自恋才会变成一种很大的罪过。📕 任何一个能够发挥某种特殊技能的人都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只要他在发挥自己技能的过程中感到满足,不苛求公众的赞誉就行。📕 人生是短暂的,我们无法对所有的事都感兴趣,但尽可能对很多事情感兴趣总是一件好事,这样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我们都有得内省病的倾向,对于展现在自己面前的多彩世界,内省者却转过头来只盯着内心的空虚。不要以为内省者的忧郁里有什么伟大之处。📕 只有当我们对事件产生了兴趣,事件才会变成经历,如果事件引不起我们的兴趣,我们将一无所获。因此,注意力向内的人会发现没什么值得关注的,而注意力向外的人在偶尔审视自己的灵魂时却会发现,最多样、最有趣的各类成分都被剖析过了,并被重新组合成美妙的或具有启发性的形式。📕 最好的那种爱是可以互惠的那种爱,也就是说各自可以愉快地接受爱,自然地给予爱,每一方都会因为这种互惠的快乐的存在而觉得这个世界更有意思了。如果抛开现实,只考虑人类天性的话,我想为人父母这件事一定能从心理上带给人生活所能赋予的最大、最持久的快乐。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7条书评

        出版方

        华夏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以专业出版为特色,兼顾大众出版与教育出版,在经济、管理、西方哲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等专业出版门类形成主题系列,规模优势与品牌优势,在图书市场占据较大的份额,在读者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和阅读忠诚度。曾系统推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成为文学经典阅读的基本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