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突破现实的桎梏,在迷雾中探索远见思维。

内容简介

人类拥有独特的时间观,能够了解过去和未来,其他物种则不具备此等能力。然而,现代科技和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压力加剧了我们的短期主义思维倾向,使人困于当下,任凭各种政治事件、季度商业目标和24小时新闻播报“摆布”。

但事情并非一直如此。中世纪的工匠们为在其有生之年都无法完成的大教堂而劳作,20世纪的文人政客们为子孙后代的权利而发声……现在,当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长期挑战时,我们该如何重拾此种高瞻远瞩?

作者提出塑造远见思维、思量长远的世界观及其方法。本书是明智探讨政治、科学、商业和文化中远见思维的重要性的佳作,对远见思维的要义进行了广泛而发人深省的探索。

目录

  • 版权信息
  • 赞誉
  • 引言 远见
  • 第一部分 时空狭隘主义:短期主义的根源
  • 01 长远观念发展简史
  • 02 卖空交易:资本主义难以应对的即时性
  • 03 政治压力和民主的最大缺陷
  • 第二部分 时空观心境:开启我们对时间的认识
  • 04 守时的猿类
  • 05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心理学
  • 06 语言的力量
  • 第三部分 远见:拓展我们对于时间的感知能力
  • 07 令人愉悦的畏惧:深度时间的宏大规模
  • 08 时间观:信仰、仪式与传统中的启示
  • 09 长期主义:关心后代的道德原因
  • 10 时间窗口:科学、自然与人类世
  • 11 符号和故事的说服力
  • 12 深度文明
  • 致谢
  • 图片来源
  • 注释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想了解 “长期主义” 的朋友,我推荐你可以看看《远见:如何摆脱短期主义》。书里的核心理论是:短期利益像即时满足的糖果,长期价值才是滋养成长的土壤。它用企业决策和个人选择的案例说明,过度追求眼前得失,反而会错过更关键的趋势,比如只顾着涨薪跳槽,可能忽略了能力沉淀的长期价值。 适合总在纠结当下选择的人,看完会更清楚该把目光放在哪里,少些焦虑,多些笃定。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破解内卷时代的思维迷局

      在技术加速与资本焦虑的时代,《远见》一书刺破了 “即时满足” 的泡沫,引导读者反思被短期主义压缩的时间观。作者费舍尔开篇就点出人类困境:我们本是唯一理解 “过去” 与 “未来” 的物种,却正在丧失这种能力。资本主义对季度财报的痴迷、政治的选举周期、社交媒体对注意力的切割,合力将我们囚禁于 “永恒的当下”,沦为 “被 24 小时新闻和即时数据支配的囚徒”。作者通过历史对比警示:中世纪的工匠愿为百年大教堂砌石,20 世纪活动家为后代环境奔走,而现代人常困于下周的 KPI。全书系统解剖了问题的根源:经济层面: “卖空交易” 等机制使资本异化为时间敌人,企业为短期利益牺牲长期价值。政治层面: 选举周期与民众求快心理形成闭环,政策回避跨代议题。认知层面: 进化偏爱即时反馈的大脑本能,被现代科技放大成瘾。语言也塑造思维,“未来折扣率” 等词汇绑架了思考。书中真正的价值在于提出可操作的 “拓展时间感知” 方案:“深度时间” 体验: 借助地质纪年与宇宙尺度,消解人类中心焦虑,在百万年维度上审视当下危机。跨代伦理实践: 以 “成为好祖先” 的朴素理念,将代际正义融入日常决策。符号叙事革新: 借鉴日本百年企业通过家族宪章、仪式维系长期愿景,证明文化符号能超越个体生命局限。在中文语境下,本书为 “内卷” 与 “躺平” 困境提供破局思路。当社会热议 “35 岁职场天花板” 时,作者提醒:职业生涯应是 45 年长跑,挫折或为积累 “职场燃料”(可迁移技能、多元经验、持久关系)的契机。书中 “通过阅读小说训练复杂决策力” 的提议尤为精妙 —— 借虚构人生低成本预演长期选择后果,是算法时代稀缺的深度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此书标题远见:如何摆脱短期主义。写作手法还行:全书分三部分,以时间、空间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西方到东方,从公元 500 多年到现代;论据用上了民生琐事、经济案例再还有政治例子。但写的这些内容说实话可能是我太过于肤浅,也可能是文章过于晦涩难懂,我感觉这个文章很大的篇幅在写论据凑字数,论据和论证不严谨,论证给人感觉是时空这两条线索,估计作者是想以时空来体现远见这一词。内容上先写短期主义、再写远见的好处,中间没读出有什么过渡,主要写的是短期主义是啥,远见是啥,远见的好处,没有写如何摆脱短期主义。所以我觉得从内容来说这本书是失败的,读读目录足以,了解下何谓远见何为短期主义,了解下远见的好处,书的标题和内容完全不搭,不推荐阅读。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综合性社科类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类图书。 作为一家优秀的地方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06年,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近年来,浙江人民出版社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引领,出版了《之江新语》《红船精神问答》《心无百姓莫为官》《读懂“八八战略”》《中国模范生》《东方启动点》《人民公开课》《中华传世藏书》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其中,5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12种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2010年至今,共15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之江新语》多语种翻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多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在“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引领下,浙江人民出版社坚持专业立社,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产品线建设,着力打造时政、财经、文史三大板块特色品牌,出版了《之江新语》《大数据时代》等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最好的告别》《上帝的手术刀》《星际穿越》等图书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