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快速提升产品经理的核心技能,提供打造爆款产品的精准方案。

内容简介

本书中不仅有方军在互联网内容与知识产品多年从业经验的精华总结,更有知识产品圈第一高手特别撰写的一系列知识产品清单。

付费知识产品是在互联网中由传媒、内容出版、教育融合而成的新物种。借鉴工业、服务经济和互联网的产品经验,再结合知识服务的行业特征,本书清晰地解读了知识产品的特征。

本书重点探讨如何去做知识产品,如何把知识转变成用户能从中获益也愿意为之付费的“经济提供物”。

本书设计了“边生产边发布、增加服务的比重、强化参与感、引导用户行动、促进用户间的互动”五大行动要素,并以各类新兴的互联网知识产品为对象,提供了一系列可直接使用的行动方案。

本书不仅对知识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进行了深入的解析,还描述了知识产品经理应有的素养。它是一本知识产品打磨指南,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产品化实战手册。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语
  • 推荐序 激活自我,让知识为自我赋能
  • 第一篇 知识产品是什么
  • 第一章 通过产品理解互联网知识经济
  • 互联网上媒体、内容出版和教育的融合
  • 半成品:知识产品独特的特征
  • 互联网属性:付费知识产品的根本属性
  • 丰饶:知识产品背后的新逻辑
  • 第二章 五种热门知识产品形态
  • 樊登读书会:它的产品是什么
  • 樊登读书会:社群是它的产品吗
  • 付费知识产品的五种产品形态
  • 产品形态之一:全年订阅专栏
  • 产品形态之二:小专栏
  • 产品形态之三:讲座课程
  • 产品形态之四:线上营
  • 产品形态之五:付费社区
  • 第三章 从专栏开始:付费知识产品的演进
  • 第一种演变可能:减少专栏的频次或深度
  • 第二种演变可能:从专栏到录播课
  • 第三种演变可能:从音频专栏到视频课程
  • 第四种演变可能:从专栏到付费社区
  • 第五种演变可能:从专栏到线上营
  • 第六种演变可能:从专栏到图书音频解读
  • 第二篇 知识产品如何做
  • 第四章 从内容到服务:知识产品设计五要素
  • 知识产品设计要素之一:边生产边发布
  • 知识产品设计要素之二:增加服务的比重
  • 知识产品设计要素之三:强化参与感
  • 知识产品设计要素之四:引导用户行动
  • 知识产品设计要素之五:促进用户间的互动
  • 第五章 内容准备:如何做图书音频解读
  • 图书音频解读是什么
  • 图书音频解读三步:读书、撰稿、讲述
  • 如何撰写图书音频解读的讲述文稿
  • 附录5A 深度阅读法:整体泛读、逐字精读、重点深读
  • 第六章 音频与人:如何用音频讲述知识
  • 音频适合承载什么样的知识
  • 人走到台前带来平等化表达
  • 为知识音频准备内容的小技巧
  • 第七章 架构设计:课表的沟通力
  • 课表的基本功能
  • 课表的内容组织
  • 一个课表
  • 课表与内容结构
  • 课表与内容模板
  • 学习者的自制课表
  • 第八章 内容产品:向出版业学习
  • 畅销书
  • 长销书
  • 文库本
  • 傻瓜书
  • 第九章 用户视角:如何选择知识产品
  • 从学习角度出发,把知识产品分成四类
  • 知识产品选择的三个原则
  • 知识产品选择的四个陷阱
  • 第三篇 知识产品经理素养
  • 第十章 知识产品经理的核心技能
  • 知识生产中的角色:知识IP+知识产品经理
  • 知识产品经理的技能之一:品牌定位
  • 知识产品经理的技能之二:产品策划
  • 知识产品经理的技能之三:产品生产
  • 第十一章 知识产品经理的思维模式
  • 思维模式之一:先标准化,然后改进
  • 思维模式之二:精益创业
  • 思维模式之三:快速迭代
  • 思维模式之四:第一性原理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4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要面向未来,那靠什么面向未来呢?唯有知识,可面向未来。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来讲,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去甄别知识。我们很多时候得到或关注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一个消息、信息、符号或没有任何意义却干扰你的东西。你需要能够去甄别知识,认识它所产生的价值是什么。我自称是知识工作者,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做老师,每年备课的时候,就算是同一门课,我对它的理解和价值的确认都有所不同。一个学生说他听了我 13 年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我吓了一跳,我说你每年都听,能听出什么?他说老师不一样了,我也不一样了。所以,对于同一门课程,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相差非常大。这件事触动了我对于知识和时代互动的思考,也触动我思考在不同环境下自我认知的挑战,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要做的事情。今天每个人都是知识工作者,你所有的一切几乎都要打上知识的烙印,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就连看电影都要理解剧情展现的所有变化;朋友之间交流,如果没有知识的传递,貌似也没有共鸣。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剧烈,爆发的程度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充沛。有五个原因让我们既渴望知识又应接不暇:(1)进入不确定时代;(2)迭代加快,不断出现新增知识;(3)认知盈余,选择障碍;(4)时间稀缺;(5)对知识验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系列的挑战让我们面对知识经济存在两种态度,引用一个人说的话就是,“深深的焦虑和黯然的孤独”。这个文绉绉的表述挺形象的,我们有非常多的选择和可能性,却不知道哪个选择或可能性与自己相关。我们希望有真实的对话和定力,这需要很强的自我独处和判断的能力。当你拥有这个能力时,你发现那是一种真正的孤独,我们变成了很深沉、拥有知识又孤独的人。你要识别、判断、价值互换、选择和自己目标方向一致的东西,前提是你是否真正理解知识。梳理几千年来学者们关于知识的定义,我发现两个对我有启发的定义。第一,“知识是一个广泛而抽象的概念”。所有东西都可以放进去,但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完全个性化的,它只属于你,不管它宽泛到什么程度,它要与你相关。第二,“知识是增强实体有效行动能力的合理信念”。我倾向于用这两个知识的定义,因为我就是这样理解知识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想要了解知识付费行业知识的人不妨读读

      作者采用了浅显易懂的叙述方式,为大家呈现出来 知识付费时代,知识的生产动机、生产原则、生产方式、交付形式、迭代方式等各个环节的细节内容;
      如果你对知识付费领域不熟悉,或你对这个行业(可以拓展到在线教育)感兴趣,不妨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读一读这本电子书,很多细微的差别,很受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给有专项技能但不懂产品的知识产品新人的书。

        【回归做产品的本质】知识产品也是产品,产品就一定是有严格因果路径,不能用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指导工作。这本书讲了一些 why 的内容,对产品为什么要定位,为什么要这样那样的形态,具体模块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做了介绍。【按工业化方式生产】为了实现品质可控,产量可控,知识产品从一开始就要按工业化标准生产,严格拆分步骤,每一步出流程和 sop。【参考《得到品控手册》】成书于 2018 年,3 年多过去了,书里介绍的产品有的产品迭代了,不再是书里描述的样子;有的产品失败了,过去了形态正面是走偏不值得学习的。得到品控手册里对各种产品的详细说明,是最新理论下的产品形态,有比本书详尽的多的产品拆解。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