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我们要面向未来,那靠什么面向未来呢?唯有知识,可面向未来。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来讲,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去甄别知识。我们很多时候得到或关注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一个消息、信息、符号或没有任何意义却干扰你的东西。你需要能够去甄别知识,认识它所产生的价值是什么。我自称是知识工作者,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做老师,每年备课的时候,就算是同一门课,我对它的理解和价值的确认都有所不同。一个学生说他听了我 13 年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我吓了一跳,我说你每年都听,能听出什么?他说老师不一样了,我也不一样了。所以,对于同一门课程,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相差非常大。这件事触动了我对于知识和时代互动的思考,也触动我思考在不同环境下自我认知的挑战,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要做的事情。今天每个人都是知识工作者,你所有的一切几乎都要打上知识的烙印,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就连看电影都要理解剧情展现的所有变化;朋友之间交流,如果没有知识的传递,貌似也没有共鸣。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剧烈,爆发的程度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充沛。有五个原因让我们既渴望知识又应接不暇:(1)进入不确定时代;(2)迭代加快,不断出现新增知识;(3)认知盈余,选择障碍;(4)时间稀缺;(5)对知识验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系列的挑战让我们面对知识经济存在两种态度,引用一个人说的话就是,“深深的焦虑和黯然的孤独”。这个文绉绉的表述挺形象的,我们有非常多的选择和可能性,却不知道哪个选择或可能性与自己相关。我们希望有真实的对话和定力,这需要很强的自我独处和判断的能力。当你拥有这个能力时,你发现那是一种真正的孤独,我们变成了很深沉、拥有知识又孤独的人。你要识别、判断、价值互换、选择和自己目标方向一致的东西,前提是你是否真正理解知识。梳理几千年来学者们关于知识的定义,我发现两个对我有启发的定义。第一,“知识是一个广泛而抽象的概念”。所有东西都可以放进去,但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完全个性化的,它只属于你,不管它宽泛到什么程度,它要与你相关。第二,“知识是增强实体有效行动能力的合理信念”。我倾向于用这两个知识的定义,因为我就是这样理解知识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给有专项技能但不懂产品的知识产品新人的书。【回归做产品的本质】知识产品也是产品,产品就一定是有严格因果路径,不能用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指导工作。这本书讲了一些 why 的内容,对产品为什么要定位,为什么要这样那样的形态,具体模块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做了介绍。【按工业化方式生产】为了实现品质可控,产量可控,知识产品从一开始就要按工业化标准生产,严格拆分步骤,每一步出流程和 sop。【参考《得到品控手册》】成书于 2018 年,3 年多过去了,书里介绍的产品有的产品迭代了,不再是书里描述的样子;有的产品失败了,过去了形态正面是走偏不值得学习的。得到品控手册里对各种产品的详细说明,是最新理论下的产品形态,有比本书详尽的多的产品拆解。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互联网知识付费基础参考本有互联网知识付费兴起的原因(丰饶的知识,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有知识本质的探讨(知识是内化的信息),有知识产品经理人应该具备的要素,要去解决的问题,并辅以大量的案例(知识星球,得到,分答等等),有大量相关性拓展内容(金字塔原理,结构化思考,阅读的三类,司机知识)。那天是无意点开,却发现一个新天地,虽然我很大几率不从事(一半一半)这个行业,但对这个有了星星点点的了解。一个冉冉升起的行业,后面是有很多年很多人已经在储备,从我个人看这个行业潜力很大,所以说不定今天读的书哪天我又回来用上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