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0千字
字数
2021-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为近年刊布的里耶秦简等档案文书所载政务文书运行程式及其处理规程,为分析秦代县级政务运行机制提供了条件。
内容简介
作者从政务运行机制切入,动态地考察制度综合运作及所体现的权力关系,成为近年来制度史研究的前沿话题。
本书侧重日常县级政务运行,考察“关系”与“过程”交融运作的“活的制度史”;进而从“制度性权力”分析视角揭示秦代法律制度与实际政务运行过程的互动机制“内生”的行政权力关系(主要是行政权力配置及其运行关系)的动态性与矛盾性,思考秦代“以法治国”理念下地方治理背后的制度性理论问题,拓展传统的地方制度史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表格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的对象与意义
- 二 研究史回顾与问题所在
- 三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第一章 行政结构与关系运作
- 第一节 秦代县令、丞及其关系运作
- 第二节 秦代县尉及其与令、丞关系运作
- 第三节 秦代县属“曹”“官”的分布与运行
- 第二章 文书制度与政务文书运作
- 第一节 里耶秦简“主”称谓
- 第二节 里耶秦简“检”与“署”
- 第三节 “迁陵以邮行洞庭”“薄留”问题与文书传递
- 第三章 文书处理规程与政务运行机制
- 第一节 秦代县政令下达与执行机制
- 第二节 秦代县政务申请与审批机制
- 第四章 日常行政过程与具体事务处理机制
- 第一节 里耶秦简“日备归”与秦代新地吏管理
- 第二节 里耶秦简“校券”与秦代县级债务处理机制
- 第三节 秦代县级财务监督机制与日常运作
- 第四节 里耶秦简“付受”与地方国有财物流转运营
- 第五章 “制度性权力”视角与行政权力关系“生成”机制
- 第一节 秦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新审视——以出土政务文书为中心
- 第二节 秦代县级行政的权责关系——以县令、丞行政权责为中心的考察
- 结语
- 附录一: 20世纪以来秦简出土情况一览表
- 附录二: 关于本书引用简文之部分字形和符号的说明
-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