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1千字
字数
2019-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深入探索我国日语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BCCWJ)和中国日语学习者语料库(CJLC)为基本数据来源,全面考察中国日语学习者产出的总体特征,深入分析常见表达失误的分布状况。
在此基础上,以表达失误为线索,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开展汉日对比,探讨学习者与母语使用者在识解模式、原型语义、意象图式,以及对隐喻、转喻、提喻的理解及运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便对学习者的二语认知模式及表达失误的产生原因等形成合理解释,并探讨相应对策。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日语二语习得研究范式的演变历程
- 1. 引言
- 2. 从语言对比研究到学习者表达失误研究
- 3. 中介语研究的兴起
- 4. 日语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 5. 日语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历程
- 6. 结语
- 第二章 中国日语学习者产出的总体特征分析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 学习者词汇使用的总体特征
- 4. 词目覆盖率统计及对比
- 5. 高频词目对比分析
- 6. 结语
- 第三章 学习者表达失误的类型及分布
- 1. 引言
- 2. 现有学习者语料库的表达失误类型设计
- 3. 学习者表达失误的类型设定
- 4. 学习者表达失误的认定原则
- 5. 学习者表达失误的分布状况
- 6. 结语
- 第四章 学习者表达失误的成因分析
- 1. 引言
- 2. 学习者表达失误的成因
- 3. 单纯目标语缺陷引发的表达失误
- 4. 母语负迁移引发的表达失误
- 5. 目标语负迁移引发的表达失误
- 6. 文化背景知识引发的表达失误
- 7. 结语
- 第五章 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研究的接点
- 1. 引言
- 2. 认知语言学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 3.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4. 认知语言学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5. 结语
- 第六章 识解方式与二语习得研究
- 1. 引言
- 2. 图形与背景
- 3. 基体与侧面
- 4. 实例分析:数量词连体、连用修饰用法对比分析及学习者习得状况研究
- 5. 结语
- 第七章 范畴、原型与二语习得研究
- 1. 引言
- 2. 范畴和原型
- 3. 基于原型的范畴结构
- 4. 实例分析:格助词“で”的功能扩展及学习者习得状况研究
- 5. 结语
- 第八章 意象图示与二语习得研究
- 1. 引言
- 2. 意象图示的典型类型
- 3. 意象图示的相互转换
- 4. 实例分析:助数词“本”计数对象的意象图示分析及学习者习得状况研究
- 5. 结语
- 第九章 隐喻与二语习得研究
- 1. 引言
- 2. 隐喻的性质及类型
- 3. 隐喻的成立基础
- 4. 实例分析:汉日“上/下”隐喻的对比分析及学习者习得状况研究
- 5. 结语
- 第十章 转喻、提喻与二语习得研究
- 1. 引言
- 2. 转喻的认知机制及类型
- 3. 提喻的认知机制及类型
- 4. 喻解的连锁
- 5. 实例分析:汉日“目”和“眼”的语义拓展及学习者习得状况研究
- 6. 结语
- 第十一章 语法化与二语习得研究
- 1. 引言
- 2. 词汇演变视角下的语法化现象
- 3. 语法化的本质现象及判断依据
- 4. 实例分析:机能辞的认知机理及学习者习得状况研究
- 5. 结语
- 第十二章 总结与展望
- 1. 本书的总结
- 2. 今后的展望
- 附录1 中国日语学习者语料库概况
- 1. 中国日语学习者语料库(CJLC)的系统特色
- 2. 系统设置和登录方法
- 附录2 日语机能辞评价指标统计表
- 附录3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