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套可复用、可实操的用户增长方法论。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回顾自己过去9年的用户增长工作经历,总结出一套可复用、可实操的用户增长方法论,可帮助用户增长从业人员轻松地解决未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难题。

本书首先介绍了作者提炼的“用户增长6步法”,从案例、方法论、实践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其次,讲解了用户增长工作中涉及的组织、AB实验两部分内容,为读者分析了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如何探索第二增长曲线。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部分 用户增长6步法
  • 第1章 什么是用户增长
  • 第2章 用户增长6步法:大厂用户增长案例
  • 2.1 确定用户增长的北极星指标
  • 2.2 认清合适的用户增长驱动模式
  • 2.3 确认用户增长的核心杠杆
  • 本节回顾
  • 2.4 寻找用户增长的魔法数字
  • 本节回顾
  • 2.5 基于魔法数字设计用户增长策略
  • 本节回顾
  • 2.6 通过AB实验验证用户增长策略效果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用户增长6步法:方法、模型和概念
  • 3.1 确认用户增长的北极星指标
  • 3.2 认清合适的用户增长驱动模式
  • 3.3 确认用户增长的核心杠杆
  • 3.4 寻找用户增长的魔法数字
  • 3.5 基于魔法数字设计用户增长策略
  • 3.6 通过AB实验验证用户增长策略效果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用户增长6步法:我的创业增长实践
  • 4.1 我的创业产品:AI快研侠
  • 4.2 确定用户增长的北极星指标
  • 4.3 认清合适的用户增长驱动模式
  • 4.4 确认用户增长的核心杠杆
  • 4.5 寻找用户增长的魔法数字
  • 4.6 基于魔法数字设计用户增长策略
  • 4.7 通过AB实验验证用户增长策略效果
  • 4.8 对产品未来用户增长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2部分 用户增长组织
  • 第5章 如何组建用户增长团队
  • 5.1 用户增长也是一门“组织”管理的学问
  • 5.2 科学地组建用户增长团队的重要性
  • 5.3 大厂用户增长团队组织设计
  • 5.4 如何合理地建设用户增长团队
  • 本章小结
  • 第3部分 AB实验
  • 第6章 如何“科学”地做一场AB实验
  • 6.1 为什么要强调“科学”
  • 6.2 AB实验的常见误区
  • 6.3 如何科学地设计AB实验
  • 6.4 科学设计AB实验有什么好处
  • 6.5 AB实验中如何解决实验分流问题
  • 6.6 并不是所有的产品和业务都需要AB实验
  • 本章小结
  • 第4部分 第二增长曲线
  • 第7章 如何寻找用户第二增长曲线
  • 7.1 为什么要寻找用户第二增长曲线
  • 7.2 什么是用户第二增长曲线
  • 7.3 用户第二增长曲线的行业案例
  • 7.4 如何探索用户第二增长曲线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3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增长不是一锤子买卖

    整本书围绕一个核心框架展开,也就是副标题里的 “6 步法”。这六步逻辑严密,从定位用户到优化体验,从激活到留存,每一步都扣着下一步,没有废话。第一步是定义目标用户。很多公司在这一步就输了,要么贪大求全,要么根本找不准人。这本书讲得很清楚:没有清晰的用户画像,后续所有动作都是浪费。它提供了几种实用的划分方法,比如根据行为数据分层,而不是凭感觉猜。第二步是找到核心价值点。你的产品到底解决了什么痛点?为什么用户要选你?这里的关键是差异化,书中用了几个反面案例说明同质化竞争有多致命。中间几步涉及具体的执行策略。如何设计增长实验?如何测量关键指标?如何避免数据陷阱?这些部分写得尤其具体。比如书中提到一个常见错误:只看新增用户数,不看用户质量。它教我们怎么设置健康度指标,怎么判断增长是否可持续。这些内容对一线运营人员特别有用,可以直接套用。最后两步关于规模化和迭代。增长不是一锤子买卖,如何把偶然的成功变成可复制的模式?这本书给出了系统化的建议。它强调反馈循环的重要性,教我们怎么建立从用户反馈到产品迭代的快速通道。换句话说,它不仅要帮我们实现增长,还要让增长可持续。

      转发
      2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