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8千字
字数
2017-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人力资源管控:测评纠偏,目标实现
内容简介
本书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进一步提升,在侧重于对人力资源的投入进行监控和测量,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各种偏差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源管控的概念。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宏观层面介绍了管控概念及组织架构。第二部分从职位体系、规章制度设计、表单设计、劳动协议管理、成本管控、人员编制管控、人力资源风险管控和关键人员管控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管控等微观层面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控。最后一部分作者站在集团企业、跨国公司的角度,探索了人力资源管控的发展趋势。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实践的力量
- 序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控知多少
- 1.1 人力资源管控的基本概念
- 1.人力资源管理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发展
- 2.人力资源活动对企业绩效的贡献日趋得到重视
- 3.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企业经营
- 4.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对结果的控制
- 1.从职能管理向整体效益管理转变
- 2.与企业战略结合得更加紧密
- 3.从针对具体“人”的管理向过程控制转变
- 1.2 人力资源管控的主要内容
- 1.组织架构管控
- 2.职位体系管控
- 3.规章制度和流程表单管控
- 4.劳动协议管控
- 5.人力成本和人员编制管控
- 6.人力风险管控
- 7.企业关键人才管控
- 8.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
- 1.3 人力资源管控的设计流程
-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 2.人力资源现状诊断
- 3.人力资源管控架构搭建
- 4.落实管控职责
- 5.人力资源管控体系试运行
- 6.体系运行,并不断调整和完善
- 第二章管控伊始,架构现行
- 2.1 组织架构管控的关键性流程
- 2.2 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和模式
- 2.3 如何清晰地划分部门工作职能
- 1.如何划分各部门的职能
- 2.怎样编制职能分解表
- 2.4 如何进行组织架构权限管控
- 1.进行组织层级间的授权管理
- 2.明确具体事项的授权
- 2.5 如何进行组织架构调整管控
- 2.6 经典案例
- 1.项目背景
- 2.问题分析
- 3.解决方案
- 2.7 老HRD的智慧分享
- 第三章职位管控,循序渐进
- 3.1 职位体系设计的方法
- 1.划分职位序列
- 2.划分职位层级
- 3.确定职位体系的管理
- 3.2 任职资格标准的设计
- 1.确定任职资格标准框架
- 2.任职资格标准开发
- 3.3 如何撰写职位说明书
- 1.职位名称
- 2.所在部门
- 3.报告关系
- 4.沟通关系
- 5.工作职责
- 6.任职资格
- 3.4 职位价值评估的方法
- 1.分类法
- 2.简单排序
- 3.职位参照
- 4.因素计分
- 5.因素比较
- 3.5 经典案例
- 3.6 老HRD的智慧分享
- 第四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4.1 人力资源规章制度的分类
- 4.2 统一规章制度的设计规范
- 1.人力资源规章制度的结构和编写要求
- 2.人力资源规章制度的格式要求
- 4.3 规章制度设计方法与步骤
- 1.发现编写契机,制订编写计划
- 2.成立起草小组
- 3.确定规章制度的起草框架
- 4.讨论并起草
- 5.征求意见并公示
- 6.制度发布并培训
- 7.制度试运行
- 4.4 常见规章制度设计关键点
- 1.招聘录用制度
- 2.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 3.薪酬制度
- 4.考勤休假制度
- 5.员工惩处制度
- 4.5 人力资源规章制度的管理
- 1.制定人力资源规章制度的框架体系
- 2.合法合规性管理
- 3.使员工知悉人力资源规章制度
- 4.规章制度的持续更新
- 4.6 老HRD的智慧分享
- 第五章夯实基础,规范高效
- 5.1 人力资源表单的分级分类
- 5.2 人力资源表单的设计规范
- 1.标识和名称
- 2.表单编号
- 3.表单内容
- 4.页面布局
- 5.3 人力资源表单的设计技巧
- 1.分层次组织表单信息
- 2.表单要素齐全
- 3.表单要精简
- 4.表单要集成设计
- 5.表单设计要客户化
- 6.根据表单内容选择表单类型
- 7.打磨表单中的细节
- 8.发布之前要进行填写测试
- 5.4 人力资源典型表单的设计
- 1.录用审批表
- 2.录取通知书
- 3.岗位及薪资变动审批表
- 4.加班申请单
- 5.请假单
- 6.员工离职审批表
- 5.5 老HRD的智慧分享
- 第六章重视协议,互赢互利
- 6.1 员工劳动合同管理
- 1.完善劳动合同内容
- 2.建立和完善与劳动合同制度相配套的规章制度
- 3.强化劳动合同制度运行的日常管理工作
- 4.落实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的责任制
- 6.2 员工保密协议管理
- 1.明确签订保密协议的主体
- 2.明确保密的范围和内容
- 3.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 4.违约责任
- 5.约定争议解决条款
- 6.3 竞业限制协议管理
- 1.法律法规对竞业限制的规定
- 2.竞业限制补偿金的确定
- 3.有效使用竞业限制规则
- 6.4 员工培训协议管理
- 1.签订培训协议的必要条件
- 2.培训费用如何界定
- 3.服务期的约定
- 4.违约责任的约定
- 5.做好培训档案管理
- 6.5 劳务派遣协议管理
- 1.劳务派遣的岗位要求
- 2.劳务派遣协议书的内容
- 6.6 员工离职协议管理
- 1.不涉及补偿的离职协议
- 2.离职补偿协议
- 3.离职保密协议
- 6.7 老HRD的智慧分享
- 第七章成本管控,磨炼内功
- 7.1 人力资源成本构成要素
- 7.2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法
- 1.人力成本的弹性控制方法
- 2.人力成本的比率控制方法
- 3.人力成本的预算控制方法
- 7.3 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控
- 1.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编制
- 2.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的执行、控制
- 3.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的考核、激励
- 7.4 经典案例
- 7.5 老HRD的智慧分享
- 第八章编制精益化,实现科学化
- 8.1 人员编制的确定方法
- 1.劳动效率定编法
- 2.业务数据分析法
- 3.比例关系法
- 4.预算控制法
- 5.专家访谈法
- 6.组织原则法
- 8.2 人员编制的确定流程
- 1.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目标
- 2.确定业务人员数量
- 3.确定职能人员数量
- 4.确定管理人员数量
- 5.确定员工总数
- 6.人员编制动态调整
- 8.3 人员编制与预算结合
- 1.确定人员编制、人力成本预算总额
- 2.预算调整
- 3.人员编制、人力成本预算执行管理
- 4.考核和奖励办法
- 8.4 经典案例
- 1.现状问题及分析
- 2.定岗定编方案
- 8.5 老HRD的智慧分享
- 第九章风险无处不在,管控方兴未艾
- 9.1 人力资源风险管控的概念
- 9.2 人力资源供给风险与防范
- 1.人力资源供给风险识别
- 2.人力资源供给风险评估
- 3.人力资源供给风险防范
- 4.人力资源供给风险监控
- 9.3 人力资源使用风险与防范
- 1.人力资源使用风险识别
- 2.人力资源使用风险评估
- 3.人力资源使用风险防范
- 4.人力资源使用风险监控
- 9.4 人力资源流失风险与防范
- 1.人力资源流失风险识别
- 2.人力资源流失风险评估
- 3.人力资源流失风险防范
- 4.人力资源流失风险监控
- 9.5 员工劳动关系风险与防范
- 1.员工劳动关系风险识别
- 2.员工劳动关系风险评估
- 3.员工劳动关系风险防范
- 4.员工劳动关系风险监控
- 9.6 经典案例
- 9.7 老HRD的智慧分享
- 第十章关键少数决定全局成败
- 10.1 关键岗位的甄选识别
- 1.关键岗位识别指标体系的构建
- 2.关键岗位识别
- 10.2 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
- 1.聘用管理
- 2.岗位轮换交流
- 3.任职规定
- 4.培训管理
- 5.绩效考核
- 6.监督和民主测评
- 10.3 关键岗位的委派管理
- 1.委派人员的条件
- 2.委派人员职责
- 3.委派人员的推荐和选拔
- 4.委派人员的考核
- 5.委派人员的监管和责任追究
- 10.4 关键岗位继任者计划
- 1.成立关键岗位人才继任者计划组织机构
- 2.确定建立继任者计划的关键岗位
- 3.建立关键岗位人才胜任特征指标
- 4.选拔继任候选人,建立人才储备库和人才档案
- 5.制订并实施继任者发展计划
- 6.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
- 7.继任者计划的持续改进
- 10.5 经典案例
- 1.长板凳继任计划的起源
- 2.长板凳继任计划的内容——接班人计划
- 3.长板凳继任计划的基础——发掘“明日之星”
- 4.长板凳继任计划的提升——领袖之路
- 10.6 老HRD的智慧分享
- 第十一章关键中的核心,引领企业前行
- 11.1 高级管理人员的显著特点分析
- 1.具有雇主和雇员的双重身份
- 2.高管的行为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方向
- 3.薪资报酬与企业的效益紧密相关
- 4.对高管的绩效评估需要更加关注长期性
- 11.2 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管控
- 1.绩效合约
- 2.绩效指标
- 3.绩效指标目标值
- 4.绩效指标权重
- 6.考核评价方法
- 7.考核结果应用
- 8.绩效反馈
- 11.3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和激励管控
- 1.企业高管薪酬管控
- 2.企业高管激励管控
- 1.薪酬增长计划
- 2.灵活的物质激励
- 3.股票期权
- 4.职位晋升
- 5.海外培训、工作机会
- 6.荣誉激励
- 11.4 高级管理人员的劳动关系管控
- 1.高管劳动合同管理
- 2.高管工时管理
- 11.5 经典案例
- 11.6 老HRD的智慧分享
- 第十二章业务伙伴,助力发展
- 12.1 HRBP的产生背景和主要模式
- 1.HRBP的定义
- 2.HRBP与人力资源“三驾马车”
- 3.HRBP的主要模式
- 12.2 HRBP的角色定位及工作机制
- 1.HRBP的角色定位
- 2.HRBP的工作机制
- 12.3 HRBP的素质要求及选拔程序
- 1.HRBP的素质要求
- 2.HRBP的选拔流程
- 12.4 HRBP的工作目标及考核评价
- 1.HRBP主要工作目标
- 2.HRBP KPI考核指标
- 3.HRBP绩效面谈与绩效改进
- 12.5 经典案例
- 12.6 老HRD的智慧分享
- 第十三章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 13.1 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分类
- 1.直管模式
- 2.监管模式
- 3.顾问模式
- 13.2 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选择
- 1.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影响因素(图13-1)
- 2.人力资源管控模式选择和设计
- 13.3 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评估
- 1.启动评估
- 2.确定评估标准
- 3.实施评估
- 4.综合评估结果
- 5.评估结果应用
- 6.持续改进、完善
- 13.4 经典案例
- 1.业务管理架构
- 2.各下属公司的概况
- 1.各下属公司影响因素指数分配
- 2.各下属公司影响因素权重分配
- 3.各下属公司影响因素加权核算结果
- 13.5 老HRD的智慧分享
- 第十四章以点带面,掌控全局
- 14.1 组织结构管控
- 14.2 职位体系管控
- 1.建立职位体系
- 2.集团内部职位级别分配
- 3.职位职级管控权限分配
- 14.3 薪酬体系管控
- 1.建立与集团企业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相匹配的薪酬管控体系
- 2.集团企业薪酬管控权限分配
- 3.建立多层次的薪酬管控体系
- 14.4 绩效体系管控
- 1.建立与集团企业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相匹配的绩效管控体系
- 2.集团企业绩效管控权限分配
- 3.跨层次的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 14.5 人才培养管控
- 1.建立与集团企业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
- 2.集团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管控权限分配
- 3.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 14.6 委派人员管控
- 1.建立与集团企业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相适应的委派人员管控体系
- 2.委派人员的选拔和派出
- 3.委派人员的管控
- 14.7 老HRD的智慧分享
- 第十五章资源全球化,管控新变化
- 15.1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控主要特点
- 1.人力资源管控的复杂性
- 2.人力资源管控的跨文化性
- 3.人力资源配置、选拔的全球化
- 4.人力资源管控技术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
- 15.2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分类
- 1.本国中心主义模式
- 2.多中心主义模式
- 3.地区中心主义模式
- 4.全球中心主义模式
- 15.3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控模式选择
- 1.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控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2.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选择
- 15.4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控重点内容
- 1.人力资源计划管控
- 2.业绩考核管控
- 3.薪酬福利管控
- 4.外派人员管控
- 5.整合文化差异
- 15.5 跨国公司外派人员管控基本方法
- 1.外派人员的选拔
- 2.外派人员的培训
- 3.外派人员职业生涯规划
- 4.外派人员激励机制
- 1.人员选拔
- 2.跨文化培训
- 3.弹性薪酬管理
- 4.跨文化整合
- 15.6 老HRD的智慧分享
- 第十六章顺应潮流,探索无限
- 16.1 企业人力资源管控信息化的应用
- 1.办公自动化的应用
- 2.人力信息共享的应用
- 3.企业科学决策的应用
- 4.网络招聘的应用
- 5.网络培训的应用
- 6.员工自助服务的应用
- 16.2 社交网络在人力资源管控的应用
- 1.社交网络的概述
- 2.社交网络在人力资源管控领域的应用
- 16.3 “互联网+”与人力资源管控
- 1.员工、客户一体化,共创企业价值
- 2.数据充分共享提升了人力资源决策能力
- 3.领导逐步弱化,实现员工自主管理
- 4.企业忠诚转变为职业忠诚和专业忠诚
- 5.核心人物非核心化,微创新实现大贡献
- 6.情感互动,管理更加人性化
- 7.人才选聘多样化,实现选聘系统化
- 8.人力资本优先发展,趋向合伙经营,共享利益成果
- 9.实时反馈,体现全面激励
- 16.4 人力资源管控的新探索
- 1.合伙人制度
- 2.变形虫式管理(Amoeba Management)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