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德鲁克思想的精髓,从德鲁克60年管理工作经历和作品中精心挑选、编写而成。
内容简介
本书由“管理篇”“个人篇”和“社会篇”三部分构成。
在“管理篇”中,德鲁克从回答管理的内涵入手,在对管理的维度、企业的宗旨和使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非营利组织给企业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存在的社会问题、管理的新范式、管理人员需要获得的信息、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选拔人才的原则等问题。同时,针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企业家企业”和“新企业”等概念,指出了关注市场、建立高层管理团队、企业家战略的必要性。
在“个人篇”中,德鲁克将所关注问题的视角转向了管理者和知识工作者个人,指出卓有成效是务必要学会的,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贡献”上,知识工作者不仅要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价值观,而且还要学会“掌握自己的时间”、做“有效的决策”“发挥沟通的作用”、做一个具备领导能力的“领导”,并把握“创新的原则”。同时,为了应对“21世纪的管理挑战”,管理者也要学会“管理未来”。德鲁克预言,在当今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的变化将是知识领域的变化,包括知识的形式、内容、含义、责任以及关于做一个知识型人才内涵的变化。
在“社会篇”中,德鲁克进一步指出,由于知识工作者的出现,将会引领21世纪出现一场不同于以往社会的变革,当福利国家时代已成为往事之后,“企业家社会”可能就会到来。他同时又一次预见性地指出,在“后资本主义社会”,通过社会部门来获取公民权将越来越重要。同时,他用一定的篇幅论述了为面对即将出现的“新现实”,应该具备怎样的价值观。
总体而言,本书所囊括的三部分既浑然一体,又可以独立成文,读者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在本书中,读者找不到“削足适履”的标准化条目,也找不到主流理论界所强调的“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
读者所能看到的是,大师融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知识为一体,把微观管理学置于宏观世界之中,对管理问题所做的根本性思考。其中所体现的“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的理念,正是管理经验学派的魅力所在。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功能正常的社会和博雅管理
- 推荐序二 跨越时空的管理思想
- 推荐序三
- 译者序
- 自序 编写本书的起因和目的
- 第一部分 管理篇
- 第1章 作为一种社会功能与人文艺术的管理
- 第2章 管理的维度
- 第3章 企业的宗旨和使命
- 第4章 非营利组织带给商业界的启示
- 第5章 社会影响和社会问题
- 第6章 管理的新范式
- 第7章 当今管理者需要的信息
- 第8章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 第9章 选拔人才的基本原则
- 第10章 企业家企业
- 第11章 新企业
- 第12章 企业家战略
- 第二部分 个人篇
- 第13章 务必要学会卓有成效
- 第14章 注重贡献
- 第15章 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价值观
- 第16章 掌握自己的时间
- 第17章 有效的决策
- 第18章 发挥沟通作用
- 第19章 领导是一种工作
- 第20章 创新的原则
- 第21章 管理你的下半生
- 第22章 知识型人才
- 第三部分 社会篇
- 第23章 社会变革的世纪:知识社会的兴起
- 第24章 企业家社会的到来
- 第25章 通过社会部门获取公民权
- 第26章 从分析到感知:新的世界观
- 后记 未来的挑战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