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医学人类学大师凯博文作品,用鲜活的疾痛故事,道出现代医患关系的本质。

内容简介

鼻塞、腹痛、关节疼痛,这些对身体异常和不适反应的切身感受,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生命体验。疾痛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给日常生活造成了大量的困难。腰酸背痛使我们分神,影响工作效率;头痛会让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下降;而有些疾病引发的性无能,甚至会导致婚姻破裂。对一位单身母亲而言,高血压不仅意味着要少吃盐,还跟女儿的失学和早孕有关;而作为一位弱势群体的成员,社会的歧视、不公以及孤立,或许才是其身体持续疼痛的根源。长期紧张的父子关系,导致病患的双腿突然麻痹瘫痪;而换一个压力不那么大的工作环境,也会使一度恶化的哮喘慢慢痊愈。然而,在大多数医生眼中,疾病才是问题所在。现代医疗系统,将我们鲜活的疾痛经验,解释为一种生物结构或是生理功能的变异,仅仅与身体有关。对此,哈佛精神病医师与人类学家克莱曼博士,从其20年来的临床治疗和数百个真实病案中发现,疾痛不仅属于身体,而且连接着自我与社会。讲述这些疾痛故事,不但对于病患、家属和医护人员有着极大的使用价值,而且,对于认识医患关系和人性化的医疗体系改革,意义深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致谢
  • 第一章 症状和异常的意义
  • 疾痛与疾病
  • 疾痛的意义
  • 意义之一:症状
  • 意义之二:文化涵义
  • 第二章 疾痛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
  • 意义之三:生活环境
  • 艾丽斯·奥尔科特
  • 了解患者的内在世界
  • 意义之四:解释和情绪
  • 第三章 疼痛的脆弱和脆弱的痛苦
  • 脆弱的副警长
  • 诠释
  • 第四章 生活的痛苦
  • 主人公
  • 工作环境
  • 家庭生活
  • 个人的疾痛经验
  • 诠释
  • 第五章 慢性疼痛:欲望之挫折
  • 疼痛与自由
  • 诠释
  • 第六章 神经衰弱症:美国人和中国人的衰弱和疲惫
  • 中国的神经衰弱病例
  • 神经衰弱症与中国文化
  • 曼哈顿中城区的神经衰弱症,1986
  • 诠释
  • 第七章 慢性病人治疗中互相冲突的解释模式
  • 威廉·斯蒂尔病例
  • 专业解释模式与慢性疾痛作为疾病的结构
  • 对疾病记录的专业影响
  • 诠释
  • 第八章 不气馁和胜利:应对慢性疾痛
  • 第九章 从疾痛到死亡
  • 善终
  • 死亡的致命恐惧
  • 另一个地方中的死亡
  • 诠释
  • 第十章 疾痛的烙印和羞耻
  • 烙印的本质
  • 六个蒙受疾痛羞耻的人
  • 哈罗德·多德
  • 奥拉西奥·格里帕
  • 苏珊·米洛
  • 丹尼·布朗
  • 年老的麻风病人
  • 保罗·森萨堡夫
  • 第十一章 慢性疾痛的社会环境
  • 双重束缚
  • 在疼痛中心
  • 疾痛的家庭后果
  • 第十二章 制造疾病:人为的疾痛
  • 第十三章 疑病症:具有讽刺意味的疾病
  • 隐藏的病症
  • 极度较真的忧虑者
  • “一根筋”的翻译员
  • 死亡请愿者
  • 诠释
  • 第十四章 医治者:行医的种种经验
  • 八种医疗生涯
  • 患病的医治者和希望有所作为的需求
  • 医疗负重
  • 一个医生的夜半沉思
  • 革命性的遭遇
  • 玩世不恭的医生
  • 医治者的商品化
  • 多愁善感的新手
  • 一位中国医生
  • 诠释
  • 第十五章 一种治疗慢性疾病的方法论
  • 微型民族志
  • 生活简历
  • 解释模式和协商处理
  • 重振精神:医学心理治疗趋向
  • 第十六章 意义中心模式对医学教育和实践的挑战
  • 医学教育
  • 医疗卫生系统
  • 医学研究
  •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6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疾病需要人文关怀

    身体的各种不适,在大多数医生眼中,注重的是疾病本身,现代医疗系统,将疾痛经验,解释为一种生物结构或是生理功能的问题,仅仅与身体有关。本书作者哈佛精神病医师与人类学家克莱曼博士,从其 20 年来的临床治疗和数百个真实病例出发指出,疾痛不仅属于身体,而且连接着自我与社会。对疾痛需要人文关怀。医生要耐心倾听,从患者生存环境综合考虑,目前国内医院医生都达不到这样的问诊时间和耐心,加强社区医院的力量和普及,把医疗投资向医生倾斜,而不是药品和设备,这应该是美国医生对美过度医疗的反思吧。

      3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病历是文书,也是具体的人和故事

      医生的必读书。1/ 不做高学历医生文盲很多医生不喜欢写病历,它确实繁琐枯燥。在几十年前的北京协和医院,年轻医生书写病历要连续改十几次才能通过,那时候的病历被当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共财富。当「叙事医学」在 2001 年首次被提出,2011 年又被引进国内,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教授提出了「叙事病历」,也就是医生除了给病人书写模板化的诊疗病历,还要记录患者疾痛的故事,医学的温度逐渐显现。不过,就目前的医疗环境而言,病历最主要的价值是保护医生、保护患者的法律文书。没有人注意那些检查报告单上的数值代表了患者什么样的感受。盛行的医学只允许医生的话语作为权威存在,而抹杀了病人和家属的声音。医学教育教会了医生如何给患者看病,却没有教他们如何与患者沟通、相处。医者不应是疾病的征服者,也是患者的聆听者与陪伴者。如果给医生多一些时间,用心去聆听,每一份病历除了模板化的条条框框,也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和故事。2 / 尊重疾病的故事作者凯博文起先是一位精神科医生,后来关注到人类的苦难,投身到「医学人类学」领域。除了临床治疗患者、世界各地田野调查,他也是一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丈夫。医生、研究者、照护者的多重身份,促进凯博文把真切的痛苦经历写在这本书里。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会意识到,与急性外伤不同,慢性疾痛及其治疗过程就像一座桥梁,它连接着身体、自我与社会,使内在的自我体验与社会环境循环连接。在这个与慢性病相处的琐碎反复、丝缕不断的过程中,患者会发掘存在于个人内部的力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共情与关联,这种力量既可加深苦难和病残,也可减轻症状。有时候,患者会通过疾病与疼痛反思自己是不是生活在一个错误的故事里,比如不健康的饮食与作息习惯,比如过度劳累与工作,或许以往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于外部评价的执念。生病会提醒人们重新调整生命的价值链条和叙事方式。当然,凯博文认为疾病也不完全是负面的。美国的女大法官索尼娅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她认为糖尿病使自己成为一个更自律的人,如果没有得糖尿病,她也不可能成为大法官。另外,很多人会忽视,在与慢性疾病对抗的过程中,患者家属也需要被给予极大的心理支持。总而言之,病患与医生对疾病的注重是有差异的,患者及家属抱怨的疾痛问题,在医生的头脑中重组简化成狭隘的科技议题。社会需要为弥合这种差异而努力。但是很遗憾的是,在慢性病这场长久战役中,医生、患者、照护者都知道医患联盟的共同敌人是「疾病」,但三方都被迫陷入了耐心耗尽的痛苦中。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凯博文没说,嗯,应该是全社会需要一起探索。

        6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已阅读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7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