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类型
7.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2千字
字数
2016-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是一本激发自己和他人的力量、让每一个人成为资源的原创著作。
内容简介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在自己的人生中,还是在一个团队中,基本上有两种表现方式:做加法,或者做减法。加法让人更有力量,帮助人达成目标,减法让人变成问题,阻碍人达成目标。加法和减法之间,隐藏着很多能量和障碍,隐含着很多管理的诀窍。其实,任何一个人都在为自己做加法或者做减法,也在为别人、为团队做加法或者做减法。有效区分自己的加法和减法,会让自己更有影响力;有效区分他人的加法和减法,会让自己更有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有效区分团队中的各种加减法,会激发团队成员的表现,让团队成为优秀的团队。
这本书不仅仅适合领导者和管理者阅读,也适合每一个想得到更多资源支持的人阅读,因为,人人皆是资源,而能否获得这种资源的关键,在于你是否一直在为自己、为别人以及为你想整合的资源做加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 团队关系
- 第一章 价值观上的黑白道
- 1.1 何谓志同道合
- 1.2 组织中的同流合污
- 1.3 源头在哪里
- 1.4 合作的终极对象
- 1.5 减“污”加“志”
- 1.6 教练案例:教练的同流合污
- 第二章 人和方法孰轻孰重
- 2.1 老板想方法,员工谈战略
- 2.2 组织中的“目中无人”
- 2.3 方法不是障碍,人是障碍
- 2.4 怎样以人为本
- 2.5 减“法”加“人”
- 2.6 教练案例:真的以人为本吗?
- 第三章 团队中的学习模式
- 3.1 免费培训成为被迫培训
- 3.2 克服组织防卫
- 3.3 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
- 3.4 学习“我”自己
- 3.5 在体验中学习
- 3.6 减“单”加“双”
- 3.7 教练案例:测试学习模型
- 第四章 团队成员的情感距离
- 4.1 亲密关系与凝聚力
- 4.2 心理边界:地盘的切割线
- 4.3 制造神秘感
- 4.4 企业的外部心理边界
- 4.5 扩大团队地盘
- 4.6 编织亚血缘关系
- 4.7 减“疏”加“密”
- 4.8 教练案例:洞察团队关系
- 第五章 推和拉的合作惯性
- 5.1 团队合作是一种惯性
- 5.2 两种沟通模式
- 5.3 对口型
- 5.4 个性上的胜利
- 5.5 换位思考
- 5.6 团队成员的评估偏见
- 5.7 减“对”加“持”
- 5.8 教练案例:对口型的被教练者
- 第六章 责任面前的两种选择
- 6.1 负责任的三层含意
- 6.2 与我有关
- 6.3 行为还是意愿
- 6.4 在意愿层面上负责任
- 6.5 选择借口的理由
- 6.6 负责任的方向
- 6.7 “负责任”不是武器
- 6.8 减“推”加“责”
- 6.9 教练案例:负责任的范围
- 第二部分 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
- 第七章 团队成员的目标
- 7.1 悄然发生的目标转移
- 7.2 干扰来自哪里
- 7.3 “不喜欢”与“喜欢”
- 7.4 “不能”与“不为”
- 7.5 情绪掩盖的饱和点
- 7.6 谁的目标
- 7.7 减“扰”加“标”
- 7.8 教练案例:“没办法”的真相
- 第八章 执行中的问题叠加
- 8.1 谈论问题还是谈论解决
- 8.2 我就是问题
- 8.3 成为别人的钥匙
- 8.4 注入希望
- 8.5 引发改变
- 8.6 减“锁”加“解”
- 8.7 教练案例:股东间的冷战
- 第九章 绩效的看齐标准
- 9.1 绩效减速带
- 9.2 结果不等于成果
- 9.3 增加绩效的维度
- 9.4 择高处立
- 9.5 减“付”加“效”
- 9.6 教练案例:你将如何教练
- 第十章 制度的实施和出发点
- 10.1 组织中的制度困境
- 10.2 制度覆盖下的潜规则
- 10.3 动机决定真相
- 10.4 洞察出发点
- 10.5 出发点决定冲突的类型
- 10.6 刚性和柔性
- 10.7 减“械”加“察”
- 10.8 教练案例:都是出发点惹的祸
- 第十一章 团队的奖励对象
- 11.1 一枝独秀的杀伤力
- 11.2 田径队和篮球队
- 11.3 团队中的非职务角色
- 11.4 成员的“反射”功能
- 11.5 减“个”加“团”
- 11.6 教练案例:不同角色的教练方向
- 第三部分 领导者的乘除程序
- 第十二章 领导者的假设
- 12.1 两种不同的假设
- 12.2 X理论和Y理论
- 12.3 最核心的乘除法
- 12.4 正向理解
- 12.5 信任和约束
- 12.6 减“疑”加“信”
- 12.7 教练案例:领导者的反思
- 第十三章 塑造组织气氛
- 13.1 组织气氛由谁决定
- 13.2 领导者在推动什么
- 13.3 下属的推动力
- 13.4 负面标签
- 13.5 减“负”加“正”
- 13.6 教练案例:测试你的推动方向
- 第十四章 领导者修炼
- 14.1 言和行的匹配度
- 14.2 领导者的自律
- 14.3 高层是团队吗
- 14.4 向内看
- 14.5 包容的智慧
- 14.6 减“负”加“容”
- 14.7 教练案例:虚假的用人不疑
- 第四部分 团队教练的加法原则
- 第十五章 团队教练的出发点
- 15.1 对话的焦点
- 15.2 技巧迷恋
- 15.3 放下权威心态
- 15.4 为效果负责
- 15.5 减“我”加“你”
- 15.6 教练案例:炫耀的教练
- 第十六章 团队教练的立场
- 16.1 保持中立
- 16.2 为对方保密
- 16.3 拒绝双簧戏
- 16.4 相信可能性
- 16.5 对话中的时间维度
- 16.6 “成为”教练
- 16.7 平衡的境界
- 16.8 减“好”加“中”
- 16.9 教练案例:团队教练表现评分
- 附录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