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用中国智慧解决中国问题,让管理少走弯路。

内容简介

为什么西方制度在国内总“水土不服”?为什么奖金给够了,员工还是不积极?为什么你拼命抓细节,团队却越来越低效?

“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认为:管理的核心是“懂中国人”。中国人重人情却厌圆滑,讲原则却怕僵化,求稳定却忌死板——抓住这层人性,管理才能四两拨千斤。

本套书精选曾仕强“中国式管理”精髓,分以下三册拆解实战难题。

《聚拢人心的法门》:用“安人之道”破解“员工躺平”“团队离心”,教你用尊重换主动,用真诚换忠诚;

《分寸拿捏的要领》:用“絜矩之道”解决“上下级矛盾”“制度僵化”,教你在“管”与“放”之间找平衡;

《立于不败的本事》:用“天人合一”应对“决策失误”“危机应对”,教你顺时势、守根本,做“不焦虑的管理者”。

目录

  • 聚拢人心的法门
  • 版权信息
  • 第1章 管理之道,始于人性演进
  • 一、管理的主体是人员
  • 二、“X理论”的假定
  • 三、霍桑研究的启示
  • 四、“Y理论”有新假定
  • 五、管理人性化的趋势
  • 六、人性管理三大特性
  • 第2章 M理论,以中庸见人性
  • 一、人性问题源远流长
  • 二、《中庸》的天人合一论
  • 三、“中庸”表示恰到好处
  • 四、人性化的中道管理
  • 五、“M理论”即中道管理
  • 六、“M理论”的三要点
  • 第3章 仁义礼,安人立身之本
  • 一、仁、义、礼三向度
  • 二、“仁”为安人之道
  • 三、“义”为经权之道
  • 四、“礼”为絜矩之道
  • 五、“M理论”三向度
  • 六、三向度要合一
  • 第4章 管理无离伦理,行道必依良心
  • 一、管理不可偏离伦理
  • 二、伦理首重良心道德
  • 三、伦理是合理的不公平
  • 四、亲疏有别长幼有序
  • 五、安不可能没有区隔
  • 六、依层次按顺序求安
  • 第5章 安顾客,是立业之基
  • 一、顾客是衣食父母
  • 二、顾客最冷酷无情
  • 三、要搞好人际关系
  • 四、保持定期的接触
  • 五、发掘再推销机会
  • 六、消减顾客的不安
  • 第6章 安员工,是兴业之道
  • 一、各阶层都患不安
  • 二、员工常见的不安
  • 三、用患不安来测试
  • 四、使员工身安心乐
  • 五、有效的安人之道
  • 六、视员工有如家人
  • 第7章 安股东,是守成之本
  • 一、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
  • 二、国有企业政府是股东
  • 三、报告财务与业务实况
  • 四、分配优厚平稳的股息
  • 五、给予投资的安全保障
  • 六、如期按时地发放股息
  • 第8章 安人之道,贵在循序渐进
  • 一、安人之道三阶段
  • 二、首先要建立共识
  • 三、其次应探究不安
  • 四、然后要消除化解
  • 五、随时要讲求方法
  • 六、样样都注重效果
  • 后记
  • 分寸拿捏的要领
  • 版权信息
  • 第1章 被动,是人性本能的反应
  • 一、人最喜欢自动,不喜欢被动
  • 二、被动时拖拖拉拉,自动时才会合理地推、拖、拉
  • 三、如果领导得宜,大家自动自发,就不可能拖拖拉拉
  • 四、让中国人开心,自然容易讲通,便于领导
  • 五、主管要下属做事情,是不可以发号施令的
  • 六、中国人只要心里很乐,什么事情都很好商量
  • 第2章 自主,是人内心深处的向往
  • 一、人只有自动自发,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才会充满快乐
  • 二、别把下属骂到不敢自动
  • 三、别被下属“活活气死”
  • 四、一切为公,你怎么变都是对的
  • 五、让每个人都对自己负责
  • 六、人希望自主自动
  • 第3章 自由,要有界限才长久
  • 一、只有人人都守本分,人人才有自由
  • 二、规矩一定要有弹性
  • 三、自由有一定范围
  • 四、守规矩自动自主
  • 五、人人守分有规矩
  • 六、从小小的信任开始
  • 第4章 越控制,越引发反抗
  • 一、自动并不真实存在
  • 二、感觉到力量叫他动
  • 三、看不见的就是自动
  • 四、人的自动具有意识
  • 五、喜欢自主害怕自动
  • 六、害怕自动也是自主
  • 第5章 真心感应,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 一、自己的意识产生自动行为
  • 二、要用感觉的力量让他自动
  • 三、有感有应大家都乐于自动
  • 四、不施加任何压力才算自动
  • 五、用心来感应是有效的途径
  • 六、最好由上司自己做好榜样
  • 第6章 絜矩之道,是长治久安之本
  • 一、絜矩之道三阶段
  • 二、首先要尊重制度
  • 三、其次应配合现实
  • 四、上司要以身作则
  • 五、要订定行为公约
  • 六、配合以审慎赏罚
  • 第7章 顺应人性,才是真正的管理智慧
  • 一、人的本性很难移,但习惯可以改变
  • 二、安宁是人生的根本需求
  • 三、人性要多求安而应变
  • 四、将心比心是人性需求
  • 五、人性也喜欢简单明了
  • 六、易知易行是人性需求
  • 第8章 知行合一,方显管理功夫
  • 一、西方哲学原意为“爱智”
  • 二、中国哲学所乐的是道
  • 三、真正的管理功夫在行
  • 四、实践要以知识为基础
  • 五、坚持原则求合理应变
  • 六、圆融和谐效果才会好
  • 第9章 万变归一,理在人心
  • 一、组织要安定中求进步
  • 二、实践的结果各有一套
  • 三、管理并无统一的模式
  • 四、时刻不忘以人为根本
  • 五、最好有树状组织精神
  • 六、慎始善终求己安人安
  • 后记
  • 立于不败的本事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天人合一,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 以天道为准则
  • 关键在于领悟“善变”
  • 要培养前瞻力
  • 崇尚虚静不争
  • 必须虚怀若谷
  • 最好自然无为
  • 第2章 管理者应为之事
  • 不多讲大家便能体会
  • 不多做大家便能努力
  • 不多管大家便能自动
  • 不授权大家便能负责
  • 不紧张大家便能快速行动
  • 不发威大家便能谨慎行事
  • 第3章 管理者不可为之事
  • 不要独断专行
  • 不要事必躬亲
  • 不要纵容亲信
  • 不要鼓励对立
  • 不要迫害功臣
  • 不要冤枉好人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适合中国人的管理哲学

    “为什么西方制度在国内总‘水土不服’”?“为什么奖金给够了,员工还是不积极”?“为什么你拼命抓细节,团队却越来越低效”?曾仕强教授在书中开篇就抛出这些管理痛点,直接切入中国管理者面临的现实困境。在当今多变的管理环境中,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思想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管理学的独特视角。他的管理哲学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更贴合中国企业的实际状况和中国人的心理特点。曾仕强曾言:“管理者好比种花人”,需要耐心和智慧,而不是简单的控制和命令。这种比喻展现了中国式管理的精髓 —— 尊重自然规律,注重成长环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超越了机械的管理技巧,进入了管理艺术的境界。它不是提供一成不变的解决方案,而是培养一种管理思维,让管理者在不同情境下都能把握分寸,立于不败。

      转发
      1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