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日本纪录片导演想田和弘的一次创作总结和生活体悟的记录。

内容简介

想田和弘以创作“观察电影”著称,深度介入了日本社会的诸多公共议题,在国际纪录片界屡获好评。本书从其代表作《和平》《选举》《精神》的创作过程出发,呈现了前期构思、实际拍摄、后期制作及放映参展的流程全貌,通过讲述涌现其间的种种困难挑战、应对经验、巧合机缘和感悟思辨,详细地解析了拍摄“观察电影”的具体方法和创作理念。书中探讨的内容包括:纪录片的伦理与禁忌、纪录片的美学与技术发展、电视纪录片的思维陷阱、客观真实与纪录片的关系、独立电影导演的制作费和著作权等重要话题。

想田和弘的作品风格质朴自然、坦率诚挚,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又充满人文关怀。他认为纪录片是“捕捉偶然事件的连续性,令作品升华的艺术”,这一观念投射到生活中则为“人生也是由偶然和碰运气组成的”。导演进入电影行业、与妻子相识、获得创作契机和灵感等经历都有着偶然的色彩,可以说对“偶然”的捕捉和珍视正是作者的处世哲学。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中国读者
  • 序言
  • 第一章 拍摄者与被摄者
  • 电影节的短片邀请
  • 在和平国家长大的我有资格吗?
  • 主题主义的陷阱
  • “牛窗外婆病危”的通知
  • 牛窗外婆的电影
  • 纪录片这种暴力装置
  • 禁忌与纪录片
  • 将拍摄正当化的条件
  • 项目的去向
  • 岳父、“吃茶去号”与猫
  • 小偷猫
  • 关于猫社会的短片
  • 牛窗外婆的死
  • 第二章 扔掉“脚本”和“易懂性”——什么是观察电影(基础篇)
  • 源于直接电影
  • 同期录音技术的诞生
  • 现代纪录片热潮
  • 数字革命和纪录片
  • 压倒性的低成本
  • 数字视频革命使“观察电影”成为可能
  • “Observational(观察性的)”
  • 10个具体的方法论
  • 反电视的方法论
  • 脚本至上主义
  • 在9·11的采访现场
  • “我想要这样的场景,可是……”
  • 主题在事后发现
  • 易懂性至上主义
  • 观众问卷调查
  • “没有旁白和音乐!”
  • 怀斯曼的电影教给我的
  • 信任观众
  • 作为实验的《选举》
  • 影像是多义的
  • 没有导游的旅行
  • 镜头的长短和多义性
  • 第三章 纪录片的趣味所在——什么是观察电影(发展篇)
  • 不描绘“客观的真实”
  • 主观的产物
  • 非人为的人为和偶然性的艺术
  • 从默斯·坎宁汉那里学到的
  • 偶然与风险
  • 人生也是由偶然和碰运气组成的
  • 抢占先机
  • 观察电影与报道的区别
  • 想让大家体验一下
  • 纪录片与虚构作品
  • 从《女巫布莱尔》中学到的
  • 虚实之间
  • 恶人?正义的伙伴?
  • 双刃剑
  • 超越善恶二元论
  • 从灰色的浓淡里看到的东西
  • 观察让自己改变
  • 第四章 一期一会的纪录片
  • 从猫到岳父
  • 福利有偿运送
  • 与植月的对话
  • “歧视用语”和歧视意识
  • 影像与语言
  • 猫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和平
  • 强者谦让弱者
  • 可能会变长
  • 著作权是独立电影导演的生命线
  • 和桥本先生的相遇
  • 被桥本先生吸引
  • “和平与共存”与桥本先生
  • 扔掉主题
  • “观察”是克服杂念的关键
  • 将意识集中于“现在”
  • 在诊疗室
  • 桥本的一瞥
  • 通常被排除的“看向镜头”(摄影机视线)
  • 留下一瞥
  • 采访与对话
  • 拍摄者的“声音”
  • 因拍摄者的存在而满溢的东西
  • 活生生的人
  • 汲取“柔软的部分”
  • 桥本的战争体验
  • 车载收音机里的演讲
  • 召唤机缘(serendipity)的装置
  • 捕捉独一无二的时间
  • 第五章 电影带我去的地方
  • 什么是电影剪辑?
  • 剪辑的步骤
  • “剪”与“接”
  • 为什么要剪辑?
  • 抽取精华
  • 答案在素材里
  • 通过剪辑来发现
  • 预想什么样的观众
  • 《和平》的命名者
  • 被选为开幕作品
  • 坡州的集中暴雨
  • 初次上映
  • 走向世界的电影节
  • “电影畅销”这件事
  • 东日本大地震的冲击
  • 制作电影的意义
  • 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2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冥想式的考察

    看过纪录片《和平》(中文译名《完全和平手册》)再看这本导演写的 “番外”。片子和书中文字如出一辙,思想流静静流淌,在安静中体察发现。看这本书可以进入到一种心流状态,很安静也很清明,平淡的文字叙述,却有吸引力让人看到最后,感悟自然而然地呈现。阅读后这种状态依然留存,至写下这些文字也不知不觉中用了这种表达方式。“我们生活在一个文明的社会,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只重视事先定好的终点,丝毫不回头,也不管欣赏周围景色,只顾一个劲地往前行。” 试着用没有脚本的方法,去看,去经历,是一种冒险,更是一种真实。喜欢这本书,喜欢观察电影,喜欢安静体察的状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剪」是做减法,「接」是寻找联系

      最近阅读了日本纪录片导演想田和弘的书籍《这世界上的偶然 —— 我为什么拍纪录片》,很有收获。想田和弘被业界称为「纪录片的是枝裕和」,他擅长拍摄「观察电影」—— 如实拍摄记录,保留偶然突发来作为引领,释放其中朴素质感的哲学观念。他大部分的工作,是准备好与观众的探寻互扣,互相激发思考,来「释放影片的多义」。摘录书中一些有启发的语句,写下自己的思考。观察『观察是对他人抱有关心,仔细观看和聆听其世界的行为,同时也使人重新审视自身。观察,说到底是观察包括自己在内的世界(参与观察)。观察,可以成为迈向理解、肯定自己和他人的第一步。Observational 这个词本应包含着很多启示,启发我们去拍摄一些充满冒险和发现的纪录片,但人们根本不去思考它里面的深意,只是因为惯性而漫不经心地用 observational 来称呼直接电影。』观察很重要。而观察首先要观察自己,只有观察自己的世界,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才有可能观察周遭的世界、观察他人,并且走近他人的世界。当然除了需要观察,也需要思考 —— 思考联系,思考事物的深意。作家擅长观察 + 思考,所以有了好作品;摄影师擅长观察 + 思考,就有了好照片。一切技术都是其次,所透露出的思想更重要。窄而深『留心进行「窄而深」的拍摄,而不是「广而浅」。』窄而深,要求我们专注在某一方面,并做到精深,要求我们放弃无关紧要的事物,学会做减法。只有足够窄、足够专注、才有可能精深。如果太广,注定就是「浅」的。工作、人生都是如此啊。留白的重要性『为了能让观众充分地观察影像和声音,镜头的时间尽量剪辑得长一些,留下更多空白。让观众体验身临其境的临场感,并且重视时间的流逝。』很多人对一些商业片的评价为「全程无尿点」。但内容过于充实、节奏过快,我们就丧失了主动体验和思考的可能。电影需要有适当的留白,留给观众时间,在适当的时候慢下来,也让观众慢下来。生活中,我们也要留白时间,而不是被生活驱赶着前行(难以想象大厂 996 甚至 007 的工作)。没有导游的旅行『(旅行中)有导游被动,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看点或体验点什么的劲头就越弱。而且,接收到的信息也不是通过自己这一主体去争取得来的,而是作为消费者被动接受的,所以容易很快忘记,旅行本身的印象和记忆也很难留下。反过来,不依靠导游的话也许会迷路,也许效率会很低,但是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反复经历一些常识性错误,一步步向前走,这样的旅行不管经过多少年,都还是记忆犹新的。而且还会发现很多和规划好的景点不同的、不经修饰的日常风景,像不起眼的小路、晾在外面被风吹动的衣服,还有电车上坐在旁边的亲子之间寻常无奇的对话。也就是说,旅行者在这时已经不是被动的消费者和观光客,而是具有能动性和主体性的旅人。』我自己喜欢没有导游、没有过多规划的旅行。没有导游和计划,意味着自己需要去发现,也可能收获更多乐趣。人生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更加主动地去探索,而不是被他人引导和左右。作品是结果,方法论是原因『我每每感受到,如果作品是一个结果,那么方法论就是原因。在方法上因循守旧的话,作品也必然如此,不改变原因就想改变结果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说,要想改变作品的话,改变方法就可以了。这不只适用于电影,对任何领域的 “创新” 都是成立的。』作品是结果,方法论是原因。一个人的投资收益是结果,他的投资方法论是原因;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是结果,而他的思考方式、家长的教育和影响是原因。做任何事情,需要打造自己的方法论,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没有 100% 的真实『纪录片就是这样,从一开始就包含着相当多的虚构性。一边用现实作素材,同时创作者的人为操控和世界观又不断溶入其中,使得纪录片作品就像钟摆一样在虚实之间来回摇摆。』刻意组合真实,也是一种虚构。其实纪录片、非虚构文学,都不是 100% 的真实,都是导演、作者在呈现他们想要让观众看到的内容。那些自媒体大 V,喜欢刻意呈现少部分真实,这也与虚构无异。所以,没有 100% 的真实,我们要分辨意图,否则自己就被真实所蒙骗。剪是做减法,接是寻找联系『剪辑的奥义在于做减法,包含着把多余部分扔掉的思想。而叫「接」时,剪辑的秘诀则在于做加法,表现出一种在影像的片段之间寻找联系的态度。』剪辑,有两个动作很重要。一个是剪,一个是接。剪其实是做减法,删掉多余的东西并专注。接,我觉得并非做加法,而是寻找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联系呈现出的意义向观众表达自己的想法、态度。「接」需要我们去思考。生活中无疑需要剪,但接也同样重要。联想到乔布斯曾经所说:将自己过去的人生串起来,连点成线 ——connecting the dots,可以找到自己的特质、优势,从而认识、了解自己。* 打算找时间认真看看想田和弘所拍的纪录片,从曾经荣获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的《精神》看起。首发于公众号「Dora 漫游记」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书笔记8 - 价值与故事

        曾经在白鲸骑士的公众号文章里摘录了这么一段:"同样一条新闻,不同的人读,信息量会完全不同。一般人只看新闻说了什么,行家则更看重它没说什么。新闻必须简明,所以它一定会剪裁事实,所以,哪些说、哪些不说,结果差别巨大,这其实就隐含了观点。严格来说,没有观点的新闻是不存在的。" 纪录片则不然,好的纪录片,通过不断展现连续的偶然,呈现真实的世界。比如书中提到,作者亲身经历的 911 事件刚刚发生时,想要拍摄 "眼泪和互助",看见的却是在浓烟里比着剪刀手拍照的游客,在附近咖啡馆热聊的情侣,以及批发市场里哄抢星条旗的小贩。这些真实世界的偶然存在,才构成了 911 事件的完整背景。电影则是另一种艺术形式。大多数电影是通过编造的故事和剧本,去实现导演心目中应然的世界,吸引观众渴望成为这个应然世界的一部分。即便是那些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也是为了某种价值观服务的。用贝叶斯的语境,如果个人价值是先验,真实世界提供数据,而艺术作品是后验。新闻,是裁剪事实而配合先验;纪录片,是展现事实而摈弃先验;电影,是编造故事去突出先验。

          转发
          2
        • 查看全部10条书评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