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日本,房产和土地是如何变成负资产的?

内容简介

年轻时拼力买下昂贵的房产,想着退休以后能和家人一起颐养天年;经营多处房产,期冀子女日后能靠长租公寓多一份收入和保障;未加深思便继承了故人遗产,以为房产再多一两处又何妨。但曾经的“土地神话”已化为泡影,截至2018年全日本的空房率达到13.6%,再次刷新历史峰值。

当年高位接盘的人,后来都过得怎么样了?众人趋之若鹜的房产和土地为何会沦为避之唯恐不及的烫手山芋?人口剧减已成定势,日本多地却仍旧频现房地产热潮,背后交织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利益暗流?

《朝日新闻》大型连载“负动产时代”在全日本引发巨大反响,本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增补和调整,通过海量一手资料和真实案例,深入分析日本“负动产”的成因、现状以及可能的解决方向,全民买房时代究竟该不该上车?本书或已给出答案。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负动产”并非与你我无缘
  • 第1章 被抛弃的房屋和土地
  • 碍事的空屋
  • 用纳税人的钱装了围栏
  • 来势凶猛的空置房屋问题
  • 根深蒂固的土地神话
  • 公寓陷阱
  • 第2章 度假公寓启示录
  • 忙于追讨欠费的业主委员会
  • 多次拍卖的房产
  • 泡沫经济欠下的债遍布全日本
  • 命运共同体的考验
  • 第3章 长租陷阱
  • 房主的困境
  • 过于乐观的顾客和推波助澜的公司
  • 限制放宽
  • 第4章 过重的固定资产税和遗产税
  • 被忽视的扭曲
  • 粗制滥造的公图带来的危害
  • 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
  • 固定资产税枷锁
  • 第5章 负动产还能起死回生吗
  • 法国南部科西嘉岛的“负动产”
  • 巴黎郊区圣但尼的废旧公寓
  • 美国铁锈地带的“地产银行”
  • 德国可以“扔掉”房地产
  • 采取灵活的跨部门根本解决措施
  • 第6章 谁来买单
  • 放弃所有权
  • 关于继承过户手续
  • 灾后重建和公共工程
  • 希望的曙光
  • 政府对策迫在眉睫
  • 后记
  • 《朝日新闻》“负动产时代”采访组执笔者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11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日本,房产和土地是如何变成负资产的

    年轻时拼力买下昂贵的房产,想着退休以后能和家人一起颐养天年;经营多处房产,期冀子女日后能靠长租公寓多一份收入和保障;未加深思便继承了故人遗产,以为房产再多一两处又何妨。但曾经的 "土地神话" 已化为泡影,截至 2018 年全日本的空房率达到 13.6%,再次刷新历史峰值。当年高位接盘的人,后来都过得怎么样了?众人趋之若鹜的房产和土地为何会沦为避之唯恐不及的烫手山芋?人口剧减已成定势,日本多地却仍旧频现房地产热潮,背后交织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利益暗流?《朝日新闻》大型连载 "负动产时代" 在全日本引发巨大反响,本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增补和调整,通过海量一手资料和真实案例,深入分析日本 "负动产" 的成因、现状以及可能的解决方向,全民买房时代究竟该不该上车?本书或已给出答案。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會否发生在中国?

      到了免费送也无人问津,惟愿早日摆脱税费梦魇的那一天,在日本 “不动产” 正在向 “负动产” 转变。截至 2018 年,日本房屋空置率达到 13.6%,到 2033 年将会达到 30%。深度挖掘 “土地神话” 为什么成了 “负动产深渊”?追问政策滞后和相关部门的疏忽,该由谁买单? 年轻时拼力买下昂贵的房产,想着退休以后能和家人一起颐养天年;经营多处房产,期冀子女日后能靠长租公寓多一份收入和保障;未加深思便继承了故人遗产,以为房产再多一两处又何妨。但曾经的 “土地神话” 已化为泡影,截至 2018 年全日本的空房率达到 13.6%,再次刷新历史峰值。 当年高位接盘的人,后来都过得怎么样了?众人趋之若鹜的房产和土地为何会沦为避之唯恐不及的烫手山芋?人口剧减已成定势,日本多地却仍旧频现房地产热潮,背后交织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利益暗流? 《朝日新闻》大型连载 “负动产时代” 在全日本引发巨大反响,本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增补和调整,通过海量一手资料和真实案例,深入分析日本 “负动产” 的成因、现状以及可能的解决方向。他山之石,是否有参考价值?在中国全民买房时代究竟该不该上车?这本书或许可以给我们另一个思考的角度。诚心推荐。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老龄时代,负动产来临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房屋越来越不值钱,想卖却又卖不出去,但维护和管理费用、固定资产税,一分都不降,房子在手里一天,就要持续不断地交。房子成了倒贴钱的负资产,成了想甩却甩不掉的大件垃圾,这在今天的日本就是现实。《负动产时代》这本书向我们描绘了日本房地产神话后遗症下,我们不得不思考的 “房产善后” 问题。通常大家在分析房地产价值时,都会对宏观经济针砭时弊,从国际形势到货币政策,却往往忽视了真正的底层要素,就是人口。负动产现象的背后,主要原因就是:人越来越老了,人越来越少了。《负动产时代》这本书并非是危言耸听,调查组也用了 1/3 的篇幅,介绍了欧美发达国家对于老龄时代房地产善后问题的一些解决办法,但大多都是滞后的亡羊补牢。读完这本书,我时常思考,当今的我们能从中汲取到什么教训?这些问题似乎离我们还很遥远,毕竟,比起当下日常的柴米油盐,比起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的这个梦想,先拥有再说 —— 以后再说以后的吧。这也没毛病。谁的人生能规划得那么严丝合缝呢?有些人认为日本的现在可能就是中国的未来,比如 10 年 20 年之后,中国可能成为的状况,我想在一定程度上这个说法是比较准确的,因为目前中国的老龄人口也是很多,年轻人也不愿意生孩子,但中国比较好的一点是三胎政策在逐渐的推广开来,而且中国的丈母娘以及婆婆文化也会导致中国的年轻人不得不生孩子,结婚和生孩子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中国的情况更好的一点来说,就是跟日本相比,中国的房地产的税收制度跟日本差别很大,而且中国的房地产的登记制度跟日本的差别也很大。从房地产的税收制度来说,中国目前主要是通过高额的土地出让金来筹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这个事情可能无法持续,在未来的 5~10 年要进行一系列的转型,比如说收房产税之类的,但是目前中国毕竟还没有开始进行房产税的征收,这一块的话中国是有一定的蓄水池的。下一步如果进行房产税的征收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吸收一些超高龄人口数量的增长,对政府财政负担的一些压力。同时对于中国来说,中国目前的房地产的转移的产权转移的登记制度,还是基于公有制为主体的一个情况,目前来说暂时还没有遇到日本那种土地荒废,无法寻找继承人,或者是不能够达到所有继承人一致的意见,从而无法开发与利用土地这样的一个经济停滞与土地荒废同时存在的这样一个现象。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37条书评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