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6.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3千字
字数
2025-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送给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真香指南,高能量磁场修炼秘籍。
内容简介
24个有趣、有种、有料的主题,助你给精神吸氧,给灵魂松绑;24个越早想通就越早轻松的问题,让你停止内耗,拒绝麻木,放弃摆烂;24篇津津有味的通透文字,让你更鲜活,也更快活。
本书的宗旨是:促成更多鼓舞人心的自我对话,而不是痛苦地自我批评。
采用的方式是:让你想得通、看得透、醒过来,而不是一味地打鸡血、画大饼、灌鸡汤。
最终的目的是:让你敢于和别人不同、敢于出错、敢于从头开始,并坦然于被讨厌、坦然于已经发生的一切、坦然于未完成。
人间有趣,请勿泄气。愿你像烟花般热烈,过噼里啪啦的人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PART Ⅰ 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
-
01 关于自我:所有好相处的人,都没能好好地跟自己相处
-
02 关于外界的声音:不要对每件事都有反应
-
03 关于人生的意义:这世界,我是来玩儿的
-
04 关于原生家庭:家人仍然是他人
-
05 关于命运的法则: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自我预言
-
06 关于被冒犯:我凡事看得开,但不影响记仇
-
PART Ⅱ 我这一生,确实是热烈又真诚地活着
-
07 关于松弛感:不要相信压力会变成动力,压力只会变成病历
-
08 关于心态:愿你像烟花般热烈,过噼里啪啦的人生
-
09 关于友情变淡:人生南北多歧路,君向潇湘我向秦
-
10 关于恋爱:在这路遥马急的人间,做个为爱冲锋的勇士
-
11 关于父母:孩子的不凡,来自父母的不厌其烦
-
12 关于爱情:真心本就瞬息万变,爱到最后全凭良心
-
PART Ⅲ 不要停止成长,这个世界不惯着弱者
-
13 关于好为人师:过来人说的话,没过来的人是听不进去的
-
14 关于长大成人:我们都在长大后,慷慨地宴请小时候的自己
-
15 关于焦虑:永远不要提前焦虑,生活就是见招拆招
-
16 关于分手: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
17 关于努力:世界请别为我担心,我只想安静地再努力一会儿
-
18 关于选择:人生只有取舍,没法都要
-
PART Ⅳ 这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
19 关于婚姻:婚姻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福地洞天
-
20 关于认知:要经常提醒自己“我可能错了”
-
21 关于祛魅: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
22 关于执行力:比起截止日期,更重要的是开始日期
-
23 关于健康:比起殚精竭虑,吃饭睡觉更能拯救你
-
24 关于性格:太多人输在不像自己,而你胜在不像别人
展开全部
用毒舌喝鸡汤
本书使用 "反鸡汤" 毒舌,用 24 个生活切片解剖当代青年的精神困境。不同于喜多川泰的寓言体叙事(如修一与出租车司机的奇幻相遇),也区别于廖恒的工程化 4A 法则,老杨选择以 "毒舌闺蜜" 的姿态,将积极心理学转化为可拆解的行动指南。书中金句 "世上只有两种事:一种是好事,一种是你暂时不知道好在哪的事",既是对宿命论的消解,也是对盲目乐观的矫正 —— 这种清醒的乐观主义,恰是 Z 世代最需要的认知疫苗。相较于同类书籍的抽象说教,老杨提出 4A 行动法则(接受事实 - 调整情绪 - 分析对策 - 达成行动),将抽象哲理转化为可执行的 "人生代码":接受不是妥协:面对职场 PUA 时,"允许自己摆烂三天" 的设定打破完美主义枷锁;情绪急救工具箱:提供 "30 秒呼吸法"" 强制中断术 "等具象方案,比廖恒的" 攒 24 个月生活费 "更易操作;认知重构案例:用" 被同事吸血反而练就反 PUA 技能 "等真实故事,诠释" 痛苦是成长的针砭药石 "。这种病理化分析 + 外科手术式解决方案的组合,形成独特的" 老杨式暴击 "。书中构建了多重矛盾张力:语言风格:脱口秀式的犀利吐槽(如" 讨好型人格是自我价值感破产的破产证明 ")与佛系金句(" 人间有趣,请勿泄气 ")的碰撞;价值导向:既鼓励" 该不给面子就不给 "的锋芒,又倡导" 不求一日千里,但求日拱一卒 "的耐心;・叙事视角:用" 前奏一响,改变磁场 "等玄学话术包装心理学原理,形成" 赛博算命 + 认知科学 "的奇妙混搭。这种雅俗共赏的叙事策略,使其同时吸引理性派与感性派读者。老杨的猫头鹰用这本书完成了一次心灵指南的范式革命:既不像传统成功学贩卖焦虑,也不似宗教式鸡汤制造幻觉,而是将积极心理学翻译成 Z 世代的语言。当读者翻开" 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 "的咒语时,或许会经历三个阶段:初读时的会心一笑,实践中的醍醐灌顶,最终抵达" 笑着活下去 "的生存智慧。正如书中所言:" 真正的强大,不是规避痛苦,而是在裂缝中寻找光照进来的方向。"(推荐阅读场景:地铁通勤时、深夜 emo 期、遭遇重大挫折后)2025 年 #243
成为自己人生的掌控者和解释者。1.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利我强大,利我坚韧。将一切经历,尤其是挑战,视为滋养自我的养分。所有发生的事,都是为了让我变得更好。哪怕是坏事,也是一种锻炼。就像种牛痘。医生注射一点微弱的病毒,让牛痘接种者发烧不适,看起来是件坏事。但他的身体正因为经历了这次小小的战斗,才产生了抗体,从此对这种疾病有了强大的免疫力。那次小小的生病,是为了让你未来更健康。2. 要明白他人的看法重点在他人,自己的人生关键在自己。清晰界定自我与他人的课题,获得内在的松弛感。别人怎么想是别人的事,自己过得怎么样才是自己的事。别太拿别人的话当真。就像一个运动员,在专心跑自己的赛道。观众席上有人给他鼓掌,也有人喝倒彩。如果他每次听到倒彩就停下来回头看,甚至想跑过去跟人理论,那他肯定跑不好比赛。聪明的运动员会屏蔽噪音,眼睛只盯着自己的终点线。3. 以最大的平静,去爱不确定的生活。在面对变化与麻烦时,保持从容、积极与坚韧的最高境界。用最稳的心态,去过这乱七八糟的生活。不管发生啥,都接得住。就像在大风大浪里开船的船长。他的目标是把船开到对岸,但他无法控制风浪有多大。厉害的船长不会对着风暴尖叫,而是会稳稳地把住舵,根据风浪的情况不断调整船的方向和速度。 他的平静和专注,才是带全船人安全靠岸的关键。总之,就是不把力量交给外界(他人、变故、情绪),而是牢牢握在自己手中,通过改变看待世界的滤镜和守护自我的边界,来获得一种坚韧、松弛和愉悦的人生状态。
这出书的速度,杠杠的
这可以算是一部写给当代年轻人的清醒指南。全书以 24 个故事串联起亲密关系、原生家庭、自我认知等成长议题,用锋利的文字剖开现实,却将疗愈的笔触留给读者。作者老杨的猫头鹰,本名未公开,却以 “后脑勺盯着功利世界” 的姿态成为百万畅销书作家。这位 85 后写作者拒绝露脸,自称 “猫奴”,文字中却充满豹的敏锐与鹰的犀利。他擅长用毒舌包裹真相,如手术刀般精准切开现代人的精神病灶 —— 从《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到《每天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十年间持续输出 “醒脑” 哲学,作品总销量超 200 万册。他的文字不提供虚假安慰,而是将现实摊开在日光下:关于被冒犯,他直言 “我凡事看得开,但不影响记仇”;谈及压力,他断言 “不要相信压力会变成动力,压力只会变成病历”。在这本新书中,作者延续了 “拆穿式写作” 风格。在 “世界是巨大草台班子” 的祛魅宣言下,他教人用 “开始日期” 对抗拖延,用 “吃饭睡觉” 对抗内耗,将 “被讨厌的勇气” 具象化为可执行的生存策略。这种写作特质源于他对时代情绪的精准捕捉 —— 当同龄作家还在贩卖焦虑时,他已转向提供解决方案。书中每个故事都像多棱镜,既折射出 Z 世代的精神困境,又反射出破局路径。如 “家人仍是他人” 的论断,既打破传统家庭叙事的神话,又为边界感缺失的年轻人划出安全区。作为 “醒脑文学” 的代表人物,老杨的猫头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本生态。他摒弃传统励志书的宏大叙事,转而采用 “特写镜头” 式写作 ——24 个灵魂拷问、24 场思维实验,如同在读者颅内按下重启键。这种互动性设计让书籍成为思维训练场:读者在空白处签名的仪式感、微博 @作者的即时反馈,都将阅读转化为行动。当市场充斥鸡汤时,他端出麻辣烫般的文字,用刺痛感唤醒麻痹的神经,正如其创作宣言:“不负责疼爱你,只想要唤醒你”。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对抗不确定性的方法论。当 “躺平” 与 “内卷” 的争论不休时,作者提出第三条路径:用 “噼里啪啦” 的鲜活态度,在破碎中重建秩序。这不是成功学手册,而是生存启示录 —— 它教会年轻人如何与不完美和解,又如何在不妥协中生长。
- 查看全部27条书评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