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俞敏洪首次亲自完整地讲述创业发展历程,著作以“创业维艰”为视角,初次曝光诸多情景与细节,并揭开被事业成功掩盖的那些困难与困惑,完整度和深度前所未有。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作者俞敏洪第一次完整、深度地讲述新东方从0到1、从1到N的创业历程,披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让人看到带领着新东方从一个培训班发展成为上市集团的创业者,以及他的团队曾经经过的至暗时刻,甚至曾走到崩溃的边缘。创业维艰,1/4个世纪的风雨征程,完整地被记录,激荡地再现了新东方创始团队及新东方人,在时代的光辉中砥砺前行的身影。

延着内容主线,“三驾马车”的光阴故事已经留存,新生代的管理团队已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中开拓进取,搏出广阔天地,而今,人工智能浪潮下,新东方又将向何处进发,仍是新东方故事的待续篇章。 相信这本书,定能让读者在作者个人一贯的幽默叙事方式中,在个人发展、组织建设、企业管理等多个方面受到启发和激励。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 初出茅庐
  • 缘起: 我为什么离开北大
  • 我为什么选择从出国考试入手
  • 如何招收第一批学生
  • 小班模式为什么会变成大班模式
  • 为什么我要备几乎所有的课
  • 为什么第一个“造反”的老师是数学逻辑老师
  • 最正确的领悟: 优秀老师等于一切
  • 我和其他老师是怎样进行利益分配的
  • 第二章 试水江湖
  • 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有着怎样的合作机制
  • 要成功就得死磕: 新东方的第一张办学许可证
  • 和竞争对手的较量: 人才聚集+流量入口
  • 竞争对手砍伤新东方员工
  • 品牌传播: 饥饿营销+顶级产品
  • 励志的象征: 冰块教室与蜡烛课堂
  • 留学,还是做新东方,这不是个问题
  • 游走加拿大、美国,拉徐小平、王强等人入伙
  • 机遇和风险: 邀约被拒绝
  • 第三章 创业维艰
  • 家族成员一起创业的利与弊
  • “原始合伙制”奠定新东方发展的基础
  • 各占一摊:业务划分
  • 鼎力互助与利益分配
  • 包产到户激发的潜力与局限
  • 如何从家族企业中走出来
  • 发展的制约: 相关法规不明朗
  • 险些没命: 错误行为带来的后果
  • 朋友同学一起创业的利弊
  • 新的力量加入新东方
  • 第四章 风云变幻
  • 没有良好的公司结构,业务就没有了载体
  • 成立公司: 一场咨询引发的新东方变革
  • 合伙人之间,股权如何进行分配
  • 从合伙人到股东,再到职业经理人,一场艰难的历程
  • 定心丸: 给股权定价
  • 引进外部投资人的是是非非
  • 我是用什么心态来对待变革中职位的起起伏伏的
  • 卢跃刚对新东方稳定起到的作用
  • 第五章 雾里看花
  • 和ETS的是是非非
  • 新东方和ETS的战略合作是如何达成的
  • 新东方的发展,为什么没有太受内部争执的影响
  • 回到新东方领导岗位
  • 新东方分校发展: 个人发展与组织规范
  • 老虎基金进入新东方
  • 胡敏、江波的退出和新东方VIE的设立
  • 第六章 走向国际
  • 我对新东方去美国上市的矛盾心理
  • 我是如何寻找到优秀CFO的
  • 新东方启动上市进程
  • 不做假账: 新东方最珍贵的传统
  • 国家部委文件的出台,新东方上市提速
  • 10天路演,新东方成为“抢手货”
  • 敲钟的那天,我做了些什么
  • 中关村管委会出资为新东方庆功
  • 第七章 承前启后
  • 老股东退出,新生代崛起
  • 生源的改变,促使新东方业务模式发生变革
  • 泡泡少儿: 新东方有了全新的年龄层次
  • 教学管理部成立,新东方有了产品和教研的全国指导
  • 教学管理部拆分为五大项目中心
  • 前途出国咨询是如何起来的
  • 新东方在线,发展过程中的是是非非
  • 大愚出版,为新东方品牌助力
  • 第八章 瞻前顾后
  • 新东方业务布局的亮点和失误
  • 新东方的电脑培训业务为什么做死了
  • 为什么新东方在10多年前就开始做家庭教育
  • 新东方优能业务的发展和一对一业务的兴起
  • 为什么要限制新东方一对一业务的发展比例
  • 竞争对手给新东方带来的利与弊
  • 新东方上市后,资本市场对于教育的介入
  • 新东方上市后走过的弯路
  • 第九章 回归本质
  • 浑水公司攻击: 新东方的应对策略
  • 试错:盲目营销和开校区不是做培训的好方法
  • 屁股决定脑袋: 新东方考核机制的变革
  • 互联网时代: 新东方的迷茫与探索
  • 坚持教学产品和教学质量,新东方的再次崛起
  • 重视教学管理部,发挥总裁办公会作用
  • 情怀和人文精神是新东方企业文化的核心
  • 新时代变革: 以科技为驱动力
  • 第十章 自我剖析
  • 从大学老师到上市公司创始人,我的点滴成长
  • 我的个性如何成全和阻碍了新东方的发展
  • 我的知识结构如何影响了新东方的发展
  • 新东方的人为什么会有创业基因
  • 如何看待人才的流动和发展
  • 做人做事的核心要素: 诚信、坦诚和信任
  • 与政府官员打交道: 坚持原则做事情
  • 我的未来不是梦: 为孩子们的成长全心服务
  • 附录 新东方发展大事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55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当年就是这句话深深点亮了我,至今仍难以忘怀。所以我始终把俞敏洪老师视为人生导师。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和这本书的标题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是十分贴切的。书里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只有场景和故事。通过场景还原,把故事掰开了、揉碎了,坦诚地和大家分享了他曾遇到的问题,非常诚恳的谈到了自己和同事,家人,合伙人之间的种种困难 矛盾纠纷等等。能够给我们在工作,创业,人际关系等等都有很多的启示,成功并不能掩盖各种问题。但是有恒心,有行动就是有希望的。就像能够站立在金字塔尖的动物,有雄鹰还有蜗牛。蜗牛虽然不能像雄鹰一样一下飞到金字塔顶,但是它的坚韧,照样可以带它看到更高的风景。

      3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仅看巅峰,还看低谷

      最新的 “东方甄选” 以及 “董宇辉” 爆火,那新东方的底层逻辑从哪里可以一窥呢?其实这本三年前出版的书是作者俞敏洪第一次完整、深度地讲述新东方从 0 到 1、从 1 到 N 的创业历程,披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让人看到带领着新东方从一个培训班发展成为上市集团的创业者,以及他的团队曾经经过的至暗时刻,甚至曾走到崩溃的边缘。创业维艰,1/4 个世纪的风雨征程,完整地被记录,激荡地再现了新东方创始团队及新东方人,在时代的光辉中砥砺前行的身影。延着内容主线,“三驾马车” 的光阴故事已经留存,新生代的管理团队已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中开拓进取,搏出广阔天地,而今,人工智能浪潮下,新东方又将向何处进发,仍是新东方故事的待续篇章。在俞敏洪一贯的幽默叙事方式中,会在个人发展、组织建设、企业管理等多个方面受到启发和激励。当然,向二次创业的新东方致敬。

        2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俞老师的创业经历与成长很有启发性

        新东方从成立到现在差不多有 30 多年了,俞老师对新东方作一个回顾,叙述新东方走过了非常多的艰难时刻,遇到了很多发展机遇,从一家培训机构变成了一家上市公司,过去多年的经验和教训,为大家提供创业的思考的一个样本,在创业过程中的各种经验教训,帮助大家绕过各种陷阱,讲述新东方成长过程中,每一个节点所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我们看到一个创业公司,成长为一个上市集团公司的组织变革过程,看到人才替换和发展的过程,看到一个公司不断发展、不断变革、不断突破、不断尝试,以及不断失败也不断地走向成功的过程,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故事,用过的解决方法是不是适合自己,可以作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参考。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也是不断进步的,每一种方法都有时代的局限性,也有场景的局限性。任何一项事业,都不可能是一个人干出来的,如何管理人才,如何跟合伙人搞好关系,如何进行利益分配,这些都是新东方反复经历的,而且这个过程是要不断更新、不断调整的。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个组织和个人都必须跟社会的各个系统打交道,创办公司,就要跟工商局、税务局打交道;在拓展业务时,你就要不断地跟竞争者以及合作者打交道,甚至要跟政府部门打交道;当走向国际时,你还要跟国际机构、国际投资人打交道。总而言之,这里面包含了各种复杂的关系,从创始人内部的关系到跟社会系统的关系,再到跟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契约关系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曾在新东方出现过,新东方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才找到解决方案的。这能够给广大创业者提供一个参考。做任何一件事情,当你把它作为一项事业来做的时候,一定是把它跟你的理想和价值观连在一起的。创业和管理企业都是相通的,不管你是在教育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去看一个人、一个组织从零发展到行业巨头的过程,一定对你有某种启示。希望能够激励一些挣扎在困境中的朋友。新东方的校训中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是一句什么话,成功并不能掩盖曾经遇见的困难与困惑 —— 现实总是比电影更精彩。蜗牛虽然不能像雄鹰一样一下飞到金字塔顶,但是它的坚韧,照样可以带它看到更高的风景。

          1
          11
        • 查看全部434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