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本书告诉你各种食物如何驱使我们胃口大开。想变瘦,其实只需要微调你的饮食习惯。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布莱恩·万辛克博士被尊称为“食物界的福尔摩斯”。穷其一生都在研究一件事:到底是什么因素让我们吃下了过多的食物。他的实验过程严谨而又妙趣横生,而研究结论出人意料却又让人恍然大悟。这些研究让他在营养与健康领域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并帮助全球海量读者显著减轻了体重。

既然体重是不知不觉涨上去的,就该不知不觉降下来。靠坚强的意志很难减肥,而对外部环境进行微小的改变,就能让你轻松瘦身。本书将颠覆你对食物的看法,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只要你想大快朵颐,书中提到的真相,都能潜移默化地让你作出更合理的决定。

翻开本书,获取布莱恩·万辛克博士的一整套可行性建议,你只要能做到其中的3个细节,即可在一年之内降低20斤的体重。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毫无难度,你现在就可以憧憬自己瘦身后的形象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吃的学问
  • 1 无意识额度
  • 变味的爆米花,脆弱的意志力
  • 好酒产自北达科他
  • 节食的两难困境
  • 剥夺式节食和奥斯卡金像奖
  • 2 被遗忘的食物
  • 你的胃不会数数
  • 监狱增胖谜团
  • 我们相信眼睛,不相信胃
  • 目测、夹菜、吃掉
  • 不见底的汤碗
  • 体重大小,还是饭菜多少?
  • 3 餐桌景象研究
  • 大号包装以及消耗标准效应
  • 杯具的错觉
  • 大盘子、大勺子、大分量
  • 知识分子的超级碗
  • 品种丰富的诱惑
  • 4 我们身边的隐藏说客
  • “可见食物”的圈套
  • 便利度:你愿意为了一块焦糖走一英里路吗?
  • 仓储会员店之祸
  • 5 无意识饮食脚本
  • 家人、朋友以及胖友
  • 男子汉的饮食脚本
  • 大吃大喝看电视
  • 慢速意大利菜和快速中国菜
  • 跟着鼻子走
  • 查查天气预报
  • 6 名字的游戏
  • 在暗处吃饭
  • 人家说吉露果冻是黄色的
  • 菜单的魔力
  • 品牌名称狂热症
  • 杂碎味道像咖啡蛋糕吗?
  • 7 想吃惬意美食
  • 惬意美食与惬意情绪
  • 惬意情境的熏陶
  • 第一口蛋糕的滋味
  • 你会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吗?
  • 8 营养把关人
  • 营养把关人以及邻居家的烹饪能手
  • 食物熏陶和大力水手计划
  • 设定终生的取食量习惯
  • 9 快餐流行病
  • 我选我口味,丰富又便利
  • 麦当劳赛百味研究及信息假象
  • 低脂标签会让人发胖吗?
  • 健康光环与营养标签
  • 一人份是多少?
  • 致肥食品去市场化以及取消超大份
  • 21 世纪营销
  • 10 无意识地改善饮食
  • 适度的饮食改善目标
  • 改造无意识额度
  • 三项法则
  • 一时的任性
  • 迈出回家的第一步
  • 附录 A 热门节食法对比
  • 附录 B 应对饮食危险区
  • 注 释
  • 鸣 谢
  •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正念减肥技巧#每天解读一本书

    一句话总结 “科学合理的向内求索减肥法”。


    整本书与其说是教你怎么减肥,更像是告诉你什么原因让你不知不觉变胖的,这很符合查理芒格的思考模式,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就永远不会去那。确实,成功并不容易,它有很多偶然,但想要避免失败却很简单,远离错误的事情。
    这整本书的核心观点其实是我们对于饱的感觉缺乏主动的意识,往往是凭借视觉和经验来判断,这就会导致我们不自觉的多吃。长胖从来都不是一瞬间的事情,是一次次热量超标积累的结果,而这种超标的原因也可以被用来减肥。
    一、我的总结
    这本书非常有趣,不过内容更接近习惯养成,列举了一系列过度饮食的原因,同时给出了几套针对暴食者,零食上瘾,经常聚会等情况的参照方案。
    不过根本上来说,这其实是一套工具书,需要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工具使用,太贪婪或者太盲目都不见得会有用,而且它需要时间。
    因为整个过程是从无意识过度饮食向有意识引导再到无意识积极饮食转换的过程。
    二、为什么我们会多吃
    其实简单总结起来就是,胃不是感觉器官,我们更习惯用视觉等感受来判断是否吃饱了,也就是说分量大于热量。
    书中的很多实验在其他书中也有看到,但是对这些过度饮食讨论的深度明显更深刻,饱腹究竟是种什么感受,它其实混合了体内各种激素的调节,而在它们没有发挥作用时,我们只能凭借看到的情况做出判断,这之间有着 20 分钟的时间差。
    这导致了拿着有半碗喝不完汤的人最终多喝了差不多一倍仍旧没有发现,也导致了拿着明明热量只有一半,只是看起来一样大汉堡的人吃饱了。
    这些影响如此深刻,以至于接受了详细培训的高智商人群,在培训结束后,面对诱惑仍然不能逃脱。但它也给了我们希望,那就是只要我们能有意识的培养,每顿不知不觉少吃 100 卡路里,长时间积累就是一次不小的份额。
    三、如何去做
    一切的起点都在于自我意识,我们要先学会感受进食的过程,体会我在吃以及胃的填充,这对于很多人并不容易,不过不要紧,就像冥想一半,从每次一两分钟开始,慢慢你就会有了对自我的觉知。
    下一步是策略,这里推荐三种策略,一是晚食策略,做最晚进食的那个人,拉长自己的进食时间,让体内的激素调节能慢慢作用到大脑;二是数量策略,意识到我们更容易吃完碗里的东西,如果我们一次一次的夹菜,因为每次都吃完,会难以发现自己究竟吃了多少,而反过来,如果我们先夹好菜再慢慢吃,则能够很好的知道自己究竟吃了多少;三是交换策略,对于喜欢吃零食的人,可以给自己设定 “做了 X,吃 Y” 的策略,哪怕是 “去柜台,才能点薯条” 都会很有用,因为它给了你冷静的空间,还可以用健康的习惯来抵消一些负面影响。
    最后则是习惯的培养,当你越来越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有策略的控制了数量,最终你会不知不觉的开始有越来越明显的饱的感觉,然后记住要抓住它,当它越来越明显,你会在饱了之后自然停下筷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无意识额度你是否曾经吃完最后一块又干又硬、哪怕吃着像巧克力味纸板的蛋糕?你是否曾经吃完一包哪怕已经冷掉的、又湿又软的薯条?回答这些问题是很难为情的。我们为什么会大吃特吃味道不怎么样的食物?我们大吃特吃的原因是,周围有引导我们吃的信号和暗示。我们在本性上不会吃一口就停下反思自己是否吃饱了。我们吃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无意识地)寻找吃饱的信号或暗示。比如,桌上不剩食物,就是暗示我们不要吃了。其他人都离桌关灯,留我们独自坐在黑暗中,这也是一种暗示。对很多人来说,只要麦片碗底还有一些泡了牛奶的果脆圈,那就得继续努力吃完。我们饱不饱不重要,喜不喜欢果脆圈也不重要。我们要像完成任务一样把它们消灭 1。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好吃饭,饭好好吃。

        有画面,有细节,看完又开始琢磨今天该吃啥了😂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