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模糊语言和文学翻译的介绍入手,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着重分析了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以模糊译模糊、以精确译模糊、以模糊译精确等。

内容简介

人类语言中的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明确外延的模糊概念,这就是语言的模糊性。

而文学作品一般具有形象性、含蓄性及艺术性等特点,这便决定了作品中必然会承载一些模糊信息,也势必会运用模糊语言。可以说,文学作品不失为模糊语言最典型的载体。往往为了勾勒某个场景、描述某种心理、展示某个人物形象或是表达某种蕴涵的意义,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通常都承载着特定的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对模糊语言的翻译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从模糊语言和文学翻译的介绍入手,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着重分析了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以模糊译模糊、以精确译模糊、以模糊译精确等。内容涵盖:模糊语言的理论基础、文学翻译概述、文学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文学与模糊、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文学翻译的模糊取向、英语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前言
  • 第一章 模糊语言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的语用学理论
  • 一、语境理论
  • 二、会话含义理论
  • 三、得体理论
  • 第二节 模糊语言的思想源流
  • 一、西方哲学视野中的语言模糊性问题
  • 二、中西哲学思想碰撞中的语言模糊性问题
  • 三、符号学与语言模糊性
  • 四、认知语用学框架下的语言模糊性问题
  • 第三节 模糊语言理论
  • 一、模糊理论概述
  • 二、模糊语言界说
  • 三、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
  • 第二章 文学翻译概述
  • 第一节 文学翻译简介
  • 一、文学的含义
  • 二、文学翻译的含义
  • 第二节 文学翻译的过程
  • 一、理解的层次与方法
  • 二、表达的目的与原则
  • 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性
  • 一、自指性
  • 二、曲指性
  • 三、虚指性
  • 第四节 文学文本的结构特点
  • 一、中国古代文本结构论
  • 二、国外文本结构论
  • 三、今人文本结构论
  • 第五节 文学译者的素质要求
  • 一、语言的感悟
  • 二、丰富的想象
  • 三、丰富的情感
  • 四、审美艺术修养
  • 第六节 文学翻译的意义
  • 第三章 文学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 第四章 文学与模糊
  • 第一节 文学的创作过程具有模糊性
  • 一、文学的描述对象具有模糊性
  • 二、文学的构思过程具有模糊性
  • 第二节 文学语言具有模糊性
  • 一、文学语言模糊性的根源
  • 二、文学语言模糊性的表现形式
  • 第三节 文学的接受过程具有模糊性
  • 一、文学鉴赏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接受过程的模糊性
  • 二、文学作品主题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接受过程的模糊性
  • 三、文学形象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接受过程的模糊性
  • 四、读者差异决定了文学接受过程的模糊性
  • 第五章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 第一节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文体功能
  • 一、语义模糊词表现意境
  • 二、语义精确向模糊的转化
  • 三、矛盾词语反常搭配形成的模糊
  • 四、缺省形成的模糊
  • 五、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美学功能
  • 六、弹性功能
  • 第二节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表达方式
  • 一、模糊词的运用
  • 二、模糊限制语的运用
  • 三、辞格的运用
  • 第三节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 一、提高语言表达的明晰性
  • 二、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 三、细致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 四、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
  • 五、激发读者的审美意识
  • 六、开拓意境,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 第六章 文学翻译的模糊取向
  • 第一节 文学翻译的定性
  • 第二节 文学翻译的模糊取向
  • 一、文学翻译标准的模糊取向
  • 二、文学翻译实践的模糊取向
  • 三、文学翻译理论的模糊取向
  • 第七章 英语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
  • 第一节 翻译原则
  • 第二节 翻译方法
  • 一、直译法
  • 二、意译法
  • 三、对应法
  • 四、转换译法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