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牛津大学史学导师约翰·马里奥特和格兰特·罗伯逊经典力作,揭示不一样的“铁血帝国”。

内容简介

普奥双雄并峙,为什么是普鲁士统一德国?

普鲁士与法、英、俄、奥等强国博弈,如何影响500年来欧洲格局深刻变化?

普鲁士生死存亡之际,腓特烈大帝、俾斯麦等强人是如何扭转国家命运的?

在崛起的过程中,普鲁士曾经历了四次衰退期,还一度面临亡国的危险,但在历史紧要关头,大选帝侯、腓特烈大帝、施泰因和沙尔霍斯特、俾斯麦等伟人横空出世。他们是如何力挽狂澜、扭转国运的?

普鲁士500年的崛起史,也是一部霍亨索伦家族的奋斗史。这个统治家族是通过怎样的奋斗,让普鲁士不断地崛起的?

本书从15世纪初普鲁士的前身勃兰登堡开始,写到20世纪一战爆发前,其间普鲁士无时无刻不处在强国环伺与内部分裂的内忧与外患之中,并数次经历存亡考验,但这些苦难终也铸就了欧洲近现代历史上继法国、英国、俄国等国之后年轻的强国——德意志帝国,它很快就参与到欧洲和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的竞争之中,并深刻影响了近现代欧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导语
  • 德意志帝国中的普鲁士
  • 近代普鲁士
  • 普鲁士统治的基础
  • 首都柏林
  • 历史问题
  • 勃兰登堡
  • 成长阶段
  • 本书主旨
  • 领土形成
  • 关键时期
  • 四位伟人
  • 腓特烈大帝
  • 外交政策
  • 政治理论
  • 对理论的批判
  • 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
  • 国家——权力的象征
  • 军队
  • 沙恩霍斯特与毛奇
  • 官僚制度
  • 官僚制度的黄金时代
  • 最终结果
  • 第二章 勃兰登堡-普鲁士的起源与领土形成
  • 普鲁士的核心
  • 勃兰登堡的起源
  • 阿斯坎尼亚边疆伯爵
  • 维特尔斯巴赫和卢森堡的统治者
  • 霍亨索伦家族
  • 普鲁士
  • 条顿骑士团
  • 14世纪的普鲁士
  • 腓特烈一世统治下的勃兰登堡
  • 1440—1619年间的选帝侯们
  • 1440—1618年间的勃兰登堡
  • 勃兰登堡的危机
  • 领土扩张
  • 领土吞并
  • 约翰·西吉斯蒙德选帝侯
  • 1411—1511年的普鲁士
  • 霍亨索伦家族和普鲁士
  • 克利夫斯-于利希继承权之争
  • 选侯国的宗教改革
  • 宗教改革的结果
  • 国内管理
  • 第三章 1618—1740年的勃兰登堡-普鲁士
  • 普鲁士——第二阶段
  • 1618—1640年在位的乔治·威廉
  • 三十年战争的问题
  • 1619—1631年的中立政策
  • 与瑞典结盟(1631—1635)和与奥地利结盟(1635—1640)
  • 1640—1688年在位的大选帝侯
  • 1640—1688年的外交政策
  • 1640—1648年的第一阶段
  • 1648—1660年的第二阶段
  • 1660年的教训
  • 1660—1679年
  • 1679年的《圣日耳曼和约》
  • 1679—1688年的最后阶段
  • 1684—1688年的新体制
  • 宪法改革
  • 腓特烈·威廉的时代
  • 东普鲁士
  • 军队
  • 枢密院
  • 商业与殖民
  • 对腓特烈·威廉的评价
  • 作为选帝侯与国王的腓特烈一世(1688—1713年在位)
  • 普鲁士的君主制
  •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期
  • 北方战争
  • 腓特烈一世
  • 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年在位)
  • 外交政策
  • 于利希-贝格继承的问题
  • 军队
  • 行政部门:总署
  • 实行新制度的结果
  • 第四章 腓特烈大帝
  • 腓特烈大帝的地位
  • 腓特烈大帝的童年和教育
  • 腓特烈王子的训练
  • 腓特烈大帝的性格
  • 腓特烈大帝的政治哲学
  • 1740年的腓特烈大帝与欧洲
  • 西里西亚
  • 西里西亚战争
  • 1742—1744年的和平时期
  • 1744—1745年的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
  • 1745—1756年的腓特烈大帝
  • 腓特烈大帝的工作
  • 军队
  • 行政管理
  • 腓特烈大帝与新时代
  • 外交政策
  • 玛丽娅·特蕾莎与考尼茨·里特贝格
  • 《威斯敏斯特条约》
  • 1756年,腓特烈大帝宣战
  • 七年战争
  • 军事态势
  • 1756—1757年的战役
  • 1758年的战役
  • 1759年和1760年的战役
  • 1763年的和平
  • 七年战争的结果
  • 1763年的腓特烈大帝
  • 1763年的普鲁士
  • 1786年的普鲁士
  • 内部整顿
  • 腓特烈大帝的局限性
  • 1763年后的外交政策
  • 普鲁士的需求
  • 约瑟夫二世和玛丽娅·特蕾莎
  • 1764—1780年的俄普同盟
  • 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兰
  • 瓜分波兰的理由
  • 西普鲁士和普鲁士的君主政体
  • 腓特烈大帝和德意志
  • 1778年的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
  • 1779年的《特申和约》
  • 1779—1786年的欧洲
  • 1785年的诸侯联盟
  • 对腓特烈大帝的评价
  • 第五章 普鲁士与法国大革命
  • 腓特烈·威廉二世(1786—1797年在位)
  • 腓特烈·威廉二世统治的重要性
  • 三国同盟
  • 英国政策
  • 普鲁士与“东方问题”
  • 法国大革命
  • 《皮尔尼茨宣言》
  • 第一次反法同盟战争
  • 《巴塞尔和约》
  • 《坎坡·福尔米奥条约》
  • 普鲁士和波兰
  • 第二次瓜分波兰
  • 波兰的灭亡
  • 1797年腓特烈·威廉二世去世
  • 第六章 普鲁士濒于灭亡
  • 腓特烈·威廉三世
  • 1797年11月—1799年3月的拉施塔特会议
  • 中立的普鲁士
  • 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
  • 臣属法案
  • 普鲁士的地位
  • 汉诺威
  • 第三次反法同盟
  • 普鲁士与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
  • 普鲁士与英国
  • 《普雷斯堡和约》与《美泉宫和约》
  • 普英争端
  • 神圣罗马帝国的终结
  • 普鲁士的衰落
  • 耶拿战役之后
  • 拿破仑进入柏林
  • 东普鲁士战争
  • 《提尔西特和约》
  • 普鲁士衰落的原因
  • 第七章 普鲁士的复兴
  • 普鲁士的改革
  • 施泰因
  • 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泽瑙
  • 洪堡
  • 费希特
  • 施泰因的成果
  • 财政
  • 《解放赦令》
  • 市政改革
  • 管理体系改革
  • 军队改革
  • 教育
  • 欧洲的冲突
  • 半岛战争
  • 1809年的大战
  • 德意志北部的起义
  • 法俄反目
  • 普鲁士的政策
  • 普鲁士的困境
  • 莫斯科战役
  • 莫斯科战役的结果
  • 施泰因与约克
  • 解放战争
  • 1813年8月12日—1814年3月31日
  • 反法联军进入法国
  • 第八章 维也纳会议
  • 维也纳会议
  • 波兰
  • 普属波兰
  • 萨克森问题
  • 威斯特伐利亚与莱茵兰
  • 奥地利
  • 阿尔萨斯-洛林问题
  • 百日王朝
  • 滑铁卢战役
  • 布吕歇尔
  • 滑铁卢
  • 11月20日的《第二次巴黎和约》
  • 维也纳会议的《最后议定书》
  • 关于德意志的决议
  • 遭遇阻碍
  • 施泰因的观点
  • 奥地利的观点
  • 德意志邦联
  • 德意志邦联的评价
  • 1815年协议的性质
  • 第九章 复辟与反动
  • 德意志的反动时期
  • 在普鲁士
  • 普鲁士与德意志邦联
  • 内政
  • 行政改革
  • 学生联盟
  • 瓦特堡节
  • 卡尔斯巴德会议
  • 神圣同盟
  • 德意志关税同盟
  • 1818年5月28日的关税法
  •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 奥地利与德意志关税同盟
  • 1830年的法国革命
  • 神学矛盾
  • 汉诺威脱离英国
  • 腓特烈·威廉三世去世
  • 第十章 1848年革命
  • 1840—1861年在位的腓特烈·威廉四世
  • 新国王的品格
  • 联合议会
  • 小邦国中的骚乱
  • 来自国外的影响
  • 巴登
  • 革命之年
  • 小邦国中的民众运动
  • 哈布斯堡帝国
  • 普鲁士
  • 三月革命
  • 国民制宪大会
  • 普鲁士宪法
  • 德意志民族运动
  • 法兰克福预备议会
  • 法兰克福议会
  • 腓特烈·威廉四世的抉择
  • 1851—1861年保守派的反动
  • 第十一章 德意志的普鲁士化
  • 威廉一世
  • 军队改革:毛奇与罗恩
  • 1859年意大利独立战争
  • 宪政危机
  • 俾斯麦
  • 法兰克福:1851—1859年
  • 彼得堡与巴黎
  • 波兰起义
  •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
  • 俾斯麦的政策
  • 奥地利与两个公国
  • 七星期战争
  • 克尼格雷茨战役(萨多瓦战役)
  • 《布拉格条约》
  • 北德意志邦联
  • 第十二章 德意志统一
  • 法国和萨多瓦战役
  • 拿破仑三世和俾斯麦
  • 法国声望的衰落
  • 1866—1867年对法国的补偿
  • 《条约草稿》
  • 德意志关税同盟的重组
  • 卢森堡
  • 拿破仑三世的外交
  • 霍亨索伦家族的西班牙王位继承人
  • 埃姆斯密电
  • 普法战争
  • 色当战役
  • 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衰落
  • 巴黎之围
  • 《法兰克福条约》
  • 新的帝国
  • 巴伐利亚的特权
  • 皇帝头衔
  • 1871年的《德意志宪法》
  • 德意志皇帝
  • 帝国宰相
  • 立法机关
  • 联邦参议院
  • 司法机关
  • 第十三章 帝国宰相俾斯麦
  • 1871—1890年
  • 工业革命
  • 城市和农村人口
  • 对外贸易
  • 经济变革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 俾斯麦的任务
  • 俾斯麦的地位
  • 帝国宰相
  • 反对俾斯麦的原因
  • 在帝国议会遭遇失败
  • 俾斯麦其人
  • 文化斗争
  • 俾斯麦的态度
  • 《五月法令》
  • 俾斯麦的失败及其原因
  • 1878年的制度变化
  • 外交政策
  • 奥匈帝国
  • 1875年的战争恐慌
  • 东方问题
  • 1878年的《柏林条约》
  • 1879年与奥地利结盟
  • 意大利与1882年的三国同盟
  • 1884年3月21日的《再保险条约》
  • 国内政策
  • 帝国邮局
  • 改革的意义
  • 贸易与工业
  • 普鲁士化
  • 保护主义与国家社会主义
  • 社会民主主义
  • 刑事立法
  • 俾斯麦的失败
  • 殖民政策
  • 殖民地的发展
  • 外交政策
  • 三皇之年
  • 威廉二世皇帝和俾斯麦的免职
  • 第十四章 尾声
  • 外交政策
  • 国内政治
  • 德国与巴尔干半岛
  • 海军政策
  • 德国与法国
  • 巴尔干战争
  • 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欧洲“春秋战国”史

    本书编年演进德国从 1415 年开启公国历史,到 1701 年腓特烈一世从公国成为王国开始崛起,到 1807 年反法同盟失败,普鲁士丧权辱国开始改革,到 1871 年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再到 1914 年一战爆发,400 年来的德意志也就是欧洲中部的大事记。回顾这段历史,欧洲当时就是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时期,由于知识传播(古登堡印刷术和纸张),大航海殖民地带来的财富,全球贸易,德国也从落后的农业国开始进入工业化,政治制度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逐步演进,八国联军对中国鸦片战争的时候,欧洲列强由于内部多年征战,国家军事化,各国都是 “先军” 政治,军队更强,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制度优势,中国是太平太久,已经一盘散沙,所以才不堪一击。看德国历史,欧洲近代史,英法德俄相互争夺,波兰从 500 年前普鲁士的宗主国,到几次被德俄联合瓜分,再看现在欧洲的各国纠葛,也都是几百年的恩怨。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般来讲,政治家的公众形象,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他本人,以及同时代的人留下的文字记录,二是专业学者站在历史后端做出的评判。但是,本书作者泰勒指出了一项重要的事实:历史人物会主动参与到自己形象的建构中。俾斯麦留下的回忆录,就是一种 “刻意为之” 的书写,为的是淡化自己的错误和阴暗面,拔高自己的伟大。这种建构,对后世学者的评判影响非常大。只有回到历史现场,像本书作者泰勒一样,详尽地阅读 19 世纪的文献档案,反复比对甄别,你才能触碰到一个真实的俾斯麦,客观评价他的优缺点。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帝国的崛起

        只知铁血宰相俾斯麦,但不知铁血在哪?内在的演化脉络不清晰。通读此书,知道:德意志帝国就是 “一个扩大的普鲁士”。普鲁士就是德意志帝国的内核,书中详细介绍了它的产生、发展、强大的过程,方方面面,要想了解德国的历史,此书要读。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紫云千阅

        北京紫云千阅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公司自成立伊始便以满足大众阅读需求,打造高效的图书出版发布平台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致力于成为大众阅读市场中领先的出版策划商与高效的出版服务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