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书读懂欧盟统治欧洲和英国脱欧背后的深层历史原因。

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了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以来,英国与法国和普鲁士德国之间的关系,呈现了一份及时而又富有远见的研究。

作者认为欧洲一体化是从这三国之间的外交、经济和文化关联中演变而来的;随着战争的破坏性逐渐增强,经济期待不断提升,这些国家开始拼命地想要自己存活下来。然而,这三个国家很少同时处于和睦关系之中。

虽然整个欧洲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共同体,但其实不同的文化独特性还是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欧洲各国的结合,所以欧洲整合始终如梦。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脱欧是可预见也可控的。毕竟,这些根源为圣罗马帝国的联邦间血脉太紧密了,所以欧盟依然是由二十七的国家组成的强大机构。

英国脱欧后,将在欧盟外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而作者看到的是这样的“保持距离”,将凸显欧洲中心的实用主义和历史稳定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英国脱欧,民粹主义的异样还是怒火慢烧的反抗?
  • 第一章 从神圣罗马帝国到德意志帝国:战争、政治和外交(1648-1864)
  • 俄罗斯:第四股力量
  • 1648年后的欧洲:三十年战争的遗产和“太阳王”
  • 欧洲专制主义与宗教不包容:明显的分裂
  • 威廉·佩恩以及早期英国的“联邦制”
  • 联邦制下作为选帝侯的德国和英国
  • 第二次百年战争
  • “太阳王”之后对“永久和平”的长期等待
  • 普鲁士与三大国,或是五大国?
  • 欧洲及周边的均势
  • 英、法的大西洋主义,沙俄-普鲁士的“中欧”以及开明专制
  • 德国以及反对“自由主义”英国的“保守势力”
  • 5000千米外,英国被欧洲孤立
  • 英国、法国以及“微妙的”早期自由主义
  • 法国大革命与反封建战争:不团结的欧洲联盟的诞生
  • 康德的欧洲联邦主义伦理观
  • 新查理曼大帝拿破仑:全面战争与分化瓦解
  • 第二次百年战争的结束和普鲁士的崛起
  • 拿破仑与再次出现的反英情绪
  • 维也纳会议后:源于仇视的团结——圣西蒙和塔列朗的英法协定
  • 拿破仑阴影下的法、英、普鲁士—德意志民族主义
  • 资产阶级革命,但通过工业实现统一还为时过早
  • 1848年,欧洲的“转向失败”
  • 一致对抗沙皇:英国、法国和普鲁士在克里米亚
  • 第二章 从俾斯麦到英国脱欧:战争、政治和外交(1864-2018)
  • 俾斯麦的外交艺术以及泛滥的联盟
  • 1914年以前的军备竞赛和战略联盟
  • 欧洲的裂缝:查理曼帝国
  • 法、英、德之间的战争与和平
  • 欧洲国家的战争目标:大相径庭的使命宣言
  • 凡尔赛宫:法、英、德和解仍未实现,但美国被孤立
  • 失败的英法协约、跨民族主义、战争和分手赔偿
  • 欧洲互联互通的不同愿景:《洛迦诺公约》对《拉巴洛条约》
  • 法、德对抗的短暂插曲:施特莱斯曼和白里安
  • 国际联盟崩溃:英、法的绥靖政策
  • 欧洲的又一次内战
  • 戴高乐与法国的重塑
  • 技术官员和法、德领导人
  • 贝文的大西洋主义对洛塔林王朝的一体化
  • 不温不火的战后欧洲防务协定
  • 1963年《爱丽舍宫条约》以及“两个,而不是三个”
  • 德国统一,货币联盟,但欧洲仍是两国主导的
  • 巴尔干半岛,又一次的焦点
  • “9·11事件”、2003年“反恐战争”和2008年金融危机:不完全是欧洲的“历史终结”
  • 亚历西斯·托克维尔、恩格斯、马克思和英国
  • 第三章 从官房主义到科布登-谢瓦利埃:欧洲一体化经济学(1648-1871)
  • 三十年战争与德国重商主义的诞生
  • 英国重商主义与帝国和种族:欧洲特殊性
  • 柯尔培尔和绝对重商主义
  • 斯密、休谟和“老同盟”
  • 鲜活的欧洲经济学:魁奈和斯密
  • 欧洲与两场革命
  • 李嘉图、比较优势、帝国主义和黄金
  • 英国特殊主义与法国的效仿
  •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经济民族主义与关税同盟
  • 皮尔、科布登和《谷物法》:企业自由贸易
  • 拿破仑三世和科布登:英法“自由主义”与特罗洛普式资本主义
  • 世界博览会和科布登—谢瓦利埃:如果不算整合,至少也是模仿
  • 煤炭与战争: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障碍
  • 第四章 从俾斯麦的金本位制到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欧洲一体化经济学(1871-2018)
  • 货币联盟、固定汇率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 战争赔款、金银流动与欧洲解体
  • 英属印度和现代希腊的殖民地卖方融资:金本位制和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
  • 黄金、南非和欧洲
  • 垄断资本主义、银行和列宁
  • 银行、政府、战争和幻想
  • 欧洲经济选择方案之一的早期社会主义:从圣西蒙到马克思
  • 饶勒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社会主义
  • 凯恩斯、哈耶克与欧洲失业率
  • 战后的英国大西洋主义、马歇尔计划与贸易逆差
  • 英国消费对阵法、德投资
  • 莫内对白里安思想的颠覆:首先是经济,然后是政治
  • 阿登纳、艾哈德与社会市场经济
  • 法国的“光辉三十年”与社会主义试验:艾德礼和密特朗
  • 撒切尔主义与孤立的新自由主义
  • 欧洲的“第三条道路”
  • 货币联盟:两个,而不是三个
  •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紧缩和引起麻烦的货币联盟理论
  • 欧元危机,三大国现在在哪里?
  • 2015年希腊再次成为欧洲世界的中心
  • 是时候签订新协约了吗?
  • 第五章 从帝国种植园到布尔人和义和团:帝国、移民和欧洲(1648-1904)
  • 法国是欧洲和各大帝国的中心,德国则是边缘
  •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开拓鼓舞了英国和法国
  • 启蒙时期的种族主义与欧洲的一些观念
  • 英法军事对抗与亚洲和美洲的“欧洲化”
  • 移民到北美的英国人:新英格兰,而非新欧洲
  • 法国人对美洲的矛盾心理
  • 盎格鲁—撒克逊世界的麻烦
  • 英国在印度的第二帝国:种植园,私人军队和雅利安人实验
  • 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与在埃及确立的欧洲观念
  • 克罗默勋爵在埃及
  • 维多利亚时期种族问题、柏林国会与欧洲国际封建主义
  • 经济帝国主义:开普敦到开罗的铁路和其他冒险
  • “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埃及
  • 法绍达与英法协约的开始
  • 1900年的世界:中国、俄国与猎取铁路特许经营权
  • 重新绘制俾斯麦的“非洲地图”
  • 1900年的世界:英国的“越南”——南非
  • 英法帝国的文化与政治影响:帝国与欧洲
  • 法国国家偿付能力与帝国:廉价的威望还是金钱的浪费?
  • 英德的欧洲和帝国
  • 第六章 从英法协约到欧盟扩张:帝国、移民和欧洲(1902-2018)
  • 殖民交流、英法同盟以及英法在欧洲和帝国的实用主义
  • 欧洲共同的殖民暴力
  • 统一于康拉德的“不明智之举”的欧洲
  • 国际联盟、帝国和欧洲联邦制
  • 库登霍夫—卡勒吉,“小欧洲”和英国的“哈布斯堡帝国”
  • 欧洲一体化的前奏——欧洲去殖民化
  • 欧亚计划:保持非洲的欧洲腹地地位
  • 印度和布拉柴维尔
  • 马达加斯加和阿尔及利亚的危机
  • “欧洲堡垒”和第三世界
  • 不平等、欧洲怀疑论和被拒的启蒙运动
  • 历史的终结碰上帝国的遗产
  • 欧洲帝国和其移民遗产
  • 法国,人口挑战和殖民地移民
  • 欧洲移民与流动身份
  • 欧洲人口定时炸弹对一体化的威胁
  • 欧洲难民危机与人员自由流动
  • 默克尔与移民:德国的最后救赎
  • 第七章 宗教与欧洲的“他者”(1648-2018)
  • 伊斯兰和世俗主义对欧洲基督教世界的挑战:“文明的冲突”
  • 土耳其因过于穆斯林化而无法加入欧盟吗?
  • 欧洲伊斯兰恐惧症的根源
  • 伊斯兰教与宗教改革
  • 伏尔泰在伦敦的伟大的宗教交流
  • 洛克与孟德斯鸠谈宽容:欧洲人的渴望
  • 普鲁士的宽容:腓特烈大帝和安格拉·默克尔
  • 新教徒的创造性和选择
  • 欧洲与世俗主义
  • 影响所有宗教的吉本瘟疫
  • 欧洲自然神论与两次革命间的托马斯·潘恩
  • 去基督化与法国大革命的“最高主宰”
  • 克伦威尔的不宽容与拿破仑的机会主义宽容:欧洲基督教世界的持久性
  • 夏多布里昂与贵族宗教复兴主义
  • 被基督教传教活动定义的欧洲
  • 马克思与统一世俗主义思想的社会主义者
  • 韦伯的加尔文主义与资本主义欧洲身份
  • 德国新教引领欧洲:重拳出击的加尔文主义
  • 法国宗教政治与欧洲统一的天主教
  • 德国普世政治的根源,克服不宽容
  • 希特勒与基督教绥靖政策
  • 天主教的弹性与实用主义:戴高乐与舒曼
  • 戴高乐遇上阿登纳:基督教民主与欧洲统一
  • 工党、英格兰圣公会和欧洲
  • 欧洲的新天主教霸权,同样的英国问题
  • 结语
  • 本国的思想家
  • 特殊事件
  • 凡尔登、松姆和亚眠
  • 半脱离和“慢车道上的生活”
  • 欧盟中的“绅士资本家”
  • 英国没有免费午餐
  • 联邦制,以及一如既往的主题历史
  • 遏制德国
  • 财政联盟是欧洲合众国的最后边界
  • 附录一 参考资料
  • 附录二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两人成行,三人成疑

    这本《欧洲帝国》确实精彩 副标题《从民族国家的崛起到英国脱欧》自 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以来,英、法、德三国关系复杂多变。欧洲一体化源于这三国外交、经济和文化的紧密联系,但三国很少和平共处。英、法、德三国几乎代表了自 1648 年《威斯特发里亚和约》重新划分欧洲版图之后的主要历史,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但个别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会阻挡这个趋势。简而言之,欧洲一体化是三国加强外交、经济和文化联系而发展起来的,但和谐共处不易。英国脱欧事件便佐证了这一点。更通俗地说,欧洲一体化(及欧洲的分崩离析)的进程,正是通过这三个国家的历史展现出来的。而且,从欧洲人在过去的 1648-2018 年的 370 年里对变化和逆转做出的反应中,我们可以找出推动英国与欧洲建立更深层次联系的模式。事实上,战争、政治革命、宪法改革、工业革命、经济周期、去殖民化、移民、宗教问题和欧洲 “其他势力” 的挑战等,都使得这三个国家不得不进行合作。与此同时,欧洲各国都在竭力保持自己的独立性,避免与他国有制度性的联系。毕竟战争的破坏性越来越大,而人们也提高了对经济的预期,多个欧洲国家经济崩溃,世俗主义成了一体化的影响因素。伴随着冷战和核战争的威胁,“其他势力” 的威胁达到了可怕的程度。同时,欧洲担心自己的经济无法与其他经济体竞争,首先是美国,然后是日本(时间比较短暂),最近的则是中国。因此,在这些危险面前,三大国主导的欧洲一体化成了当务之急。在经济、贸易、外交和国防上,三大国一直在寻求达到质变的临界点。在此过程中,它们依靠的是欧洲国家的身份,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很多学者以 1950 年的 “莫内计划” 为界,对欧洲历史做了一个时间上的划分。在他们的解读中,早期的特点是宏大的计划和哲学文本,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供了有形的立法(基于条约)变化。但是,将通过协议实现一体化、通过正式制度安排促进一体化进行绝对区分,是有误导性的。毕竟,协议可以被撕毁和修改,倾向于一体化的机构(如国际联盟)可以不复存在,欧盟或是欧元区也可能会有成员国退出(例如英国和有潜在可能的希腊)。对欧洲人而言,一体化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含义。例如,德国前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强调,欧洲一体化的基础是 “人员自由流动”,这一点已经通过近年来的条约修改实现了。对于像法国前总理白里安、法国前外长罗贝尔・舒曼、战后 “欧洲之父” 让・莫内、联邦德国首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这样的欧洲一体化主义者而言,这似乎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同样地,对于早期的作家萨利、托马斯・佩恩和圣皮埃尔神父来说,这也的确是不可接受(并且不切实际)的。当然,由于现在欧洲申根区开放边境遭到异议,“人员自由流动” 可能再次成为问题。1648 年以来,欧洲人想要统一欧洲大陆的梦想从未改变过。300 年后,欧盟诞生,但统一仍然只是虚幻的假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考察了从 1648 年威斯特发里亚和约签订以来,英国与法国和普鲁士德国之间的关系,呈现了一份及时而又富有远见的研究。作者认为欧洲一体化是从这三国之间的外交、经济和文化关联中演变而来的;随着战争的破坏性逐渐增强,经济期待不断提升,这些国家开始拼命地想要自己存活下来。然而,这三个国家很少同时处于和睦关系之中。虽然整个欧洲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共同体,但其实不同的文化独特性还是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欧洲各国的结合,所以欧洲整合始终如梦。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脱欧是可预见也可控的。毕竟,这些根源为圣罗马帝国的联邦间血脉太紧密了,所以欧盟依然是由二十七的国家组成的强大机构。英国脱欧后,将在欧盟外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而作者看到的是这样的 “保持距离”,将凸显欧洲中心的实用主义和历史稳定性。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综合性社科类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类图书。 作为一家优秀的地方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06年,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近年来,浙江人民出版社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引领,出版了《之江新语》《红船精神问答》《心无百姓莫为官》《读懂“八八战略”》《中国模范生》《东方启动点》《人民公开课》《中华传世藏书》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其中,5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12种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2010年至今,共15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之江新语》多语种翻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多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在“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引领下,浙江人民出版社坚持专业立社,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产品线建设,着力打造时政、财经、文史三大板块特色品牌,出版了《之江新语》《大数据时代》等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最好的告别》《上帝的手术刀》《星际穿越》等图书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