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欧洲“春秋战国”史

    本书编年演进德国从 1415 年开启公国历史,到 1701 年腓特烈一世从公国成为王国开始崛起,到 1807 年反法同盟失败,普鲁士丧权辱国开始改革,到 1871 年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再到 1914 年一战爆发,400 年来的德意志也就是欧洲中部的大事记。回顾这段历史,欧洲当时就是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时期,由于知识传播(古登堡印刷术和纸张),大航海殖民地带来的财富,全球贸易,德国也从落后的农业国开始进入工业化,政治制度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逐步演进,八国联军对中国鸦片战争的时候,欧洲列强由于内部多年征战,国家军事化,各国都是 “先军” 政治,军队更强,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制度优势,中国是太平太久,已经一盘散沙,所以才不堪一击。看德国历史,欧洲近代史,英法德俄相互争夺,波兰从 500 年前普鲁士的宗主国,到几次被德俄联合瓜分,再看现在欧洲的各国纠葛,也都是几百年的恩怨。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般来讲,政治家的公众形象,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他本人,以及同时代的人留下的文字记录,二是专业学者站在历史后端做出的评判。但是,本书作者泰勒指出了一项重要的事实:历史人物会主动参与到自己形象的建构中。俾斯麦留下的回忆录,就是一种 “刻意为之” 的书写,为的是淡化自己的错误和阴暗面,拔高自己的伟大。这种建构,对后世学者的评判影响非常大。只有回到历史现场,像本书作者泰勒一样,详尽地阅读 19 世纪的文献档案,反复比对甄别,你才能触碰到一个真实的俾斯麦,客观评价他的优缺点。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帝国的崛起

        只知铁血宰相俾斯麦,但不知铁血在哪?内在的演化脉络不清晰。通读此书,知道:德意志帝国就是 “一个扩大的普鲁士”。普鲁士就是德意志帝国的内核,书中详细介绍了它的产生、发展、强大的过程,方方面面,要想了解德国的历史,此书要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德国-德意志-普鲁士

          苦寒不毛之地,人口凋敝,更是文化的荒漠。愿意去的人都是被逼无奈的选择,好比中国东北第一次人口爆发的闯关东的灾民,此地绝不只是因为满人所谓的龙兴之地而而禁止汉人流入,最大的原因还是太冷了,东北的冬天如果没有取暖设备,真是活活冻死。能够生存下来的人,吃苦耐劳,果敢坚毅,勤俭,善于积累。马克斯韦伯笔下谈到新教与资本主义伦理的关系,个人认为新教的伦理中并不涉及原始积累,反而是反对积攒财宝在地,而要积攒财宝在天。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在苦寒环境之下,特别是冬季长时间没有收获,只能依靠春夏的累积,才能度过漫漫的冬季。当然资本主义真正的原始积累远远不是通过土地的收入,而是通过血腥的殖民掠夺来完成。荷兰,英法,西班牙葡萄牙,反而是德国的原始积累不是透过殖民掠夺,而是通过对国家内部的整合,类似的是中国建国初期农民与工人的剪刀差,用农业来哺育工业,提高政府基层行政管理效率,完善全民组织动员。德国在几百年崛起过程中没有英法国家的殖民地,德国虽然身经百战,但都是在欧洲内部,都是针尖对麦芒的强强对决。普法普奥,百战之地,不是因为好战,而是不战则亡。无论是军事,政治,文化,科技都值得大书特书,最想说得还是德国的教育体制,独树一帜,对于后发国家特别有借鉴意义。俄国,苏联,日本,韩国,如今的中国都有参考价值。英国教育更关注天赋,德国教育更看重后天努力。英国的殖民地不止提供原材料,还有大量的人才,与其花费大量精力去培养,不如直接从庞大的人口中选拔,美国的教育体制有两套对私立教育和公立教育,美国的公立学校非常糟糕,美国的甚至都不太在意去关注选拔人才,因为美国可以吸纳全世界的人才来美国,德国只能从有限的德意志民族中培养出来人才,天才的数量取决去总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有限,不得不提高人口质量的下限。天赋不够,努力来凑。英丧失了大量的殖民地后,很快就凋零了,因为人才和金钱一样都是向头部集中。反观德国整体国力始终在线,不得不说德国的教育制度保障了国家整体实力的下限,上限的提高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成为头部国家。美国如果衰落的话只会比英国还惨,英国的主体民族还是有保障的,美国是多民族国家,好的时候烈火烹油,坏的时候四分五裂。美国衰落后,地缘政治角度上看只有四分五裂,才符合欧亚国家的利益,才能够让欧亚人民放心。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