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告诉你人际交往的底层逻辑和心理因素、打造助人与求助的能力,获得受益一生的人际关系。

内容简介

你是否有过“好心办坏事”的经历?

助人是人类极为基本的相处之道,尽管帮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我们对帮助关系中情绪层面的互动过程知之甚少。提到帮助时,求助者自觉“处于下风”,帮助者往往“自恃高明”,从而失去实现有效帮助的机会。

在本书中,斯隆商学院沙因教授基于丈夫和妻子、医生和病人、咨询师和客户等许多类型的关系,对建立成功的、相互满意的帮助关系所需的条件和相关的心理因素进行了简明的分析,并给出了帮助的原则和技巧。这些原则和技巧不仅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个人生活,而且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团队合作和组织领导。本书可以帮助你打造互相帮衬的氛围,从而建立受益一生的人际关系。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译者序
  • 序言
  • 第1章 何为帮助:有效的帮助与无效的帮助
  • 帮助的多重含义
  • “日常的帮助”和“专业的帮助”
  • 助人是一个社交过程
  • 第2章 人际关系的本质:帮助的经济性和戏剧性
  • 社交经济:维护社交秩序
  • 亲密关系和信任
  • 社交剧场
  • 结论和启示
  • 第3章 帮助关系中的社交不平等性及角色模糊性
  • 寻求帮助意味着“处于下风”
  • 被求助者“自恃高明”
  • 受助者的五大陷阱
  • 助人者的六大陷阱
  • 建立帮助关系的意义
  • 总结
  • 第4章 帮助过程中的三种角色:助人的剧场效应
  • 助人者在初期不知道的五个问题
  • 受助者在初期不知道的五个问题
  • 选择角色
  • 总结和结论
  • 第5章 建立和维护帮助关系的钥匙:谦逊的问讯
  • 问讯的方式
  • 单纯式问讯
  • 诊断式问讯
  • 设问式问讯
  • 转换式问讯
  • 各问讯方式适用的场景
  • 选择建设性时机
  • 把握与情境相符的分寸
  • 总结和结论
  • 第6章 问讯过程的应用
  • 案例6-1 日常生活中的一对一帮助
  • 案例6-2 一个平常的提问的意外效果
  • 案例6-3 转换至设问式问讯
  • 案例6-4 帮助同事成为一个更好的助人者
  • 案例6-5 出院时毫无意义的帮助
  • 案例6-6 长期照顾关系中不间断的帮助行为
  • 总结
  • 第7章 团队合作是持久的互助行为
  • 如何达成团队合作
  • 任务中的突发事件决定互助的类型
  • 任务对相互协作的要求
  • 给予反馈是最基本的帮助行为
  • 不能面对面沟通的团队
  • 总结
  • 第8章 帮助领导者和组织
  • 谁是受助者
  • 组织文化与领导力
  • 接受帮助是领导力的体现
  • 组织变革中的助人者
  • 组织咨询中的助人者
  • 总结和结论
  • 第9章 帮助与受助的原则和技巧
  • 做好帮助他人的准备
  • 做好接受帮助的准备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赞誉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5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助人”的本质

    这本书是管理咨询领域的大师之作,话题就是关于 “帮助” 的,看上去似乎不太值得写一本书去谈论这个话题。实际上,“帮助” 的学问可大了。在《象与骑象人》这本书里就谈到过,“互惠” 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我们天生就愿意为别人提供帮助,大到救人性命,小到帮人捡起掉在地上的一张纸,这些都是 “帮助” 的体现。然而,我们有太多时候误解了 “帮助”。比如说当别人向我们求助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有两种反应:一种是二话不说直接拿钱拿资源出来;另一种是直接摆出 “长者姿态”,给别人建议。但这两种做法都不是帮助。它的本质应该是构建一种更加平度和信任的关系,我所提供的一切帮助,应该是在理解对方需求的基础上,确保平等地提供帮助。助人者不要高高在上,受助者也不要觉得没面子或矮人一截。无论是个人对个人,还是在团队,亦或是组织当中,都需要遵循这样的原则。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真的很懂帮助吗?

      当我们谈到帮助,你会想到什么呢?是你和朋友之间的相互扶持?亦或是某次好心却办了坏事的经历?这本书会你这些事的原因。在我看来,本书结构分为四类,第一章讲的是帮助是什么,它会帮你厘清在交往中帮助的三大类型;第二至第五章是本册书的重点与理论,将阐述如何正确帮助;然后第六至八章节则从工作场合去分析,既解决了读者应用场景的问题,也从实例上证明了本书的逻辑。最后一章则是重点的总结(干货),非常人性,下次拿起这本书,看最后一章即可。那么这篇文章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就个人来说,有一个词非常关键,“平等”,这不仅指的是助人者和受助者的在行为上的平等,更是我们在帮助中行为的基本准则。从平等的基点继续推导,我们就能明白人际交往之中的经济性是多么重要,与多么合理。从整篇文章来看,“平等” 则直接为三、四、五段提供了理论基础,可以说大众常见的帮助关系中的不平等待需解决;秉持着平等的理念则能解决受助者与助人者大部分的初期不知道问题,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谦逊的问询是建立和维护帮助关系的钥匙,而平等是谦逊问询的重要基础。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做好帮助他人,或者接受帮助的准备。2. 无论是帮助他人还是接受帮助,首先要仔细检查自己的情绪和意图,避免掉入心理陷阱。如果他人拒绝你的求助,或者帮忙要求,不要感到愤怒。3. 无论是助人还是受助,要努力维护双方关系的平等,高频沟通,为对方提供及时的反馈:努力描述事实,不要加太多的情感与价值判断。4. 要想让帮助,或者受助有效,一定从坦诚的提问开始。5. 你永远不会找到所有答案。

          1
          评论
        • 查看全部19条书评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