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立足新的文献资料,回望1914年,揭示了当时的世界如何一步步走向撕裂和瓦解。

内容简介

1914年,德、奥、俄、英、法等国让世界陷入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将造成3700万人死伤,摧毁传统的社会结构,根除古老的政治制度,并开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世纪。

作者保罗·哈姆从不同国家的角度出发,客观、全面地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故事,从外交活动中的纵横捭阖到西线战场上的血火硝烟,从上层阶级的尔虞我诈到普通民众的苦难哀愁,本书试图回答20世纪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之一:1914何以成为“世界终结之年”。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读者
  • 序幕 1914年夏天长长的阴影
  • 第一部分 过去的暴政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头十年
  • 第一章 尼金斯基的牧神
  • 第二章 机器的崛起
  • 第三章 德国的阳光普照之地
  • 第四章 塞尔维亚的积怨
  • 第五章 奥匈帝国进场
  • 第六章 德皇的世界
  • 第七章 法俄之虎钳
  • 第八章 变数
  • 第二部分 视而不见与鼠目寸光 1900年至1914年
  • 第九章 失控的战争
  • 第十章 施里芬的启示
  • 第十一章 英国摆脱孤立
  • 第十二章 英国的恐德症
  • 第十三章 此时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 第十四章 受到围困的条顿人——和一个意大利人
  • 第十五章 驶向阿加迪尔的一艘炮舰
  • 第十六章 弗里德里希·冯·伯恩哈迪的适者
  • 第十七章 亨利·威尔逊爵士准将的计划
  • 第十八章 法国的复仇
  • 第十九章 海上霸权
  • 第二十章 巴尔干半岛的危机
  • 第二十一章 为“必然的战争”武装起来
  • 第三部分 权力沙龙里的1914年
  • 第二十二章 更好的一年?
  • 第二十三章 爱德华·格雷的“四角关系”
  • 第二十四章 死人弗朗茨·斐迪南的用处
  • 第二十五章 奥匈帝国:对战争望眼欲穿
  • 第二十六章 异常的平静
  • 第二十七章 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
  • 第二十八章 你们正在欧洲放火
  • 第二十九章 塞尔维亚人的答复
  • 第三十章 所有的战争理由都消失了
  • 第三十一章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第三十二章 威利、尼基和乔吉
  • 第三十三章 英国结束“中立”
  • 第三十四章 砸烂您的电话:俄国动员
  • 第三十五章 德国向俄国宣战
  • 第三十六章 德国向法国宣战
  • 第三十七章 迫不得已,无需讲理
  • 第三十八章 最后的灯火
  • 第三十九章 为国捐躯,美好且光荣
  • 第四部分 战场上的1914年
  • 第四十章 侵犯比利时
  • 第四十一章 在法国边境
  • 第四十二章 撤退
  • 第四十三章 马恩河奇迹
  • 第四十四章 塞尔维亚的打击,俄军的溃败,奥军的覆灭
  • 第四十五章 西线的建立
  • 尾声 世界终结之年
  • 附录
  • 附录一 地图
  • 附录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伤亡人数
  • 附录三 德国给奥匈帝国的空白支票
  • 附录四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
  • 附录五 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最后通牒的答复
  • 附录六 德国对法国的宣战书
  • 附录七 普恩加莱对法国议会的演说
  • 附录八 德国对比利时的最后通牒
  • 附录九 贝特曼-霍尔韦格对帝国议会的致辞
  • 附录十 爱德华·格雷对英国议会的致辞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