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6.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31千字
字数
No.56
历史
2025-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得到独家首发】看晚清大变局下湘军崛起的政治智慧。
内容简介
清政府为何允许曾国藩等人组建私人地方武装?清政府朝中有哪些高官亲贵明里暗里帮助湘军?湘军与太平军之间发生过哪些战斗?天京之围是如何形成的?
湘军和太平天国是晚清大变局中的两个重要角色,二者的对抗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从田家镇之战到武昌之战,从三河之战到九江之战,从安庆之战到天京之战,湘军与太平军展开了数次战斗,以天京被围,太平军失败告终。清廷侥幸渡劫,又延续了数十年的封建统治。太平天国运动给了昏暗的统治者一个响亮的耳光,促使摇摇欲坠的清政府走向变革之路。
湘军和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立宪新政等共同构成了晚清大变局历史的丰富内容。本书从湘军崛起的视角观察晚清大变局,围绕湘军与太平军之间的数次战斗来布局谋篇,清晰勾勒了湘军从组建到攻克南京的发展过程,深刻分析了湘军与太平军攻与防的得失,深入解读了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李续宾等晚清军政名人在大变局中的选择与行动。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章 湘军出师
-
一、三个湘乡人
-
二、曾国藩退走衡阳
-
三、田家镇之战
-
四、在江西的辛酸岁月
-
第二章 左宗棠参戎幕府
-
一、左宗棠在湖南
-
二、樊燮案
-
第三章 攻占武昌
-
一、“高干子弟”胡林翼
-
二、地方干部胡林翼
-
三、巡抚的特别手段
-
第四章 攻占九江
-
一、全能将才李续宾
-
二、多隆阿与鲍超
-
三、小池驿之战:将将和
-
第五章 四路进军
-
一、军事困顿
-
二、肃党与湘军
-
三、太平军、湘军的战略博弈
-
第六章 祁门之劫
-
一、湘军的前途
-
二、祁门之劫
-
三、胡林翼英年早逝
-
第七章 安庆之战
-
一、曾国荃打安庆
-
二、李鸿章的新机遇
-
第八章 天京之围
-
一、大战前夕
-
二、曾氏两兄弟
-
三、大结局
-
第九章 湘军的遗产
-
附录 湘军人物补考
-
木关防逸事
-
能静居日记
-
李榕逸事
-
冲天炮传奇
展开全部
文人治军
对于清末这段历史,本书是我读的最好的,第一次有本书即严谨的遵循史料(当事人大量的书信扎),又写的紧凑精彩,最重要的是设身处地,将每个人物都写的鲜活,写出每个人的不容易和无奈:皇帝如何甄别信息,在那时完全依靠书信(奏折)的年代,正反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盘算,全书非常好的写出这么大的一个帝国是如何只凭文字来往进行管理,特别是曾国藩教导曾国荃写奏折的过程,写的精彩,官场的公文有一套特定的行文,所有的心机都在里面。大清经过康雍乾三朝的繁荣,满人自己的人才不足也注定了衰落,满人也不是没有明白人,肃顺,特别是曾国藩的恩师穆彰阿,都知道要重视汉臣,而慈禧就只能搞平衡,等她死后,满人搞小圈子马上就亡国了,湘军虽然胜利了,但还是局限于乡党,从湘军到淮军,再到北洋和黄埔系,都摆脱不了山头派系。可见海纳百川和五湖四海才能成就王朝。帝国大厦将倾,有胡林翼这样的名臣涌现,地方乡绅战胜了农民起义军,本书有很多细节写出战争的残酷,血流成河,湘军虽然给大清续命,但因为各省各地的自行招募军队(团练),自筹军费(厘金)也奠定了后期的军阀割据,书中也详细生动刻画了一群书生,曾国藩,胡林翼和左中棠,李鸿章等如何治军和相互间的关系,虽然也有矛盾,但还是有传统文人的道义,对比太平军,一个组织最终还是需要有精神(道德)的共识,天平军开始如火如荼,可后期的不团结和自相残杀也是历次农民起义的通病。曾国藩一直强调自己这辈子取得这么大的功绩,并不是自己多厉害,主要还是靠运气。他有一个多年挚友郭嵩焘,年纪比他小,但二人交情深厚。曾国藩曾对郭嵩焘说:“将来我肯定会死在你前面,我死了之后,墓志铭要让你来写,那么我现在就拜托你。你怎么写我不会去干涉,但有一句话你一定要写进去,那就是‘不信书,信运气’。” 最后,郭嵩焘果然给他写了墓志铭,“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言,告万世。” 这就给了那些 “成功学” 狠狠一记耳光。曾国藩认为,没有哪条道路是必然能成功的,也就是说成功都有一定的偶然性。他曾经写过这么一副对联:“莫问收获,只问耕耘。” 你不要管有没有成果,先埋头去做,有成果就是运气好,没有取得成功就是运气不好。不管有没有运气,你得先去做。
1 月份读完的第 6 本书《天京之围》读完了,里面讲的很多故事是《曾国藩传》里的升级版,感觉又有很多不一样。这本书里有很多 “料” 是《曾国藩传》里看不到的,也许每一个人都有多面性,看他人如何看待。天京之围的艰难岁月我们不曾经历,但是那段历史我们可以看此书回顾。战争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它带来的只有破坏和战争中失去家人的痛苦。生在和平年代,我们也要居安思危,忆苦思甜。这样日子才会越过越好。我们要常读史书,以史为鉴。先辈做得好的我们要学习,先辈走的弯路我们要谨记绕行。要过年了,愿我们吉祥如意。
人无完人,事无全功
《天京之围》从湘军的崛起切入,围绕湘军与太平军之间的数次关键战役来布局谋篇。田家镇之战、武昌之战、三河之战、九江之战、安庆之战以及天京之战等,这些战役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交织。作者谭伯牛通过细致的描写和丰富的史料,最大程度为我们构建还原当时的社会场景 (背景),以便我们能更易感受湘军与太平军之间生死搏杀的震撼。书中,作者深刻分析了湘军与太平军攻与防的得失,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双方军事策略和实力的对比,更让我们理解了晚清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文化衰落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同时,他也深入解读了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李续宾等晚清军政名人在大变局中的选择与行动。这些人物在书中的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智慧、勇气、坚韧和无奈都跃然纸上,让我们对晚清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作者的叙事风格生动流畅,他善于从细节入手,通过书信、奏折、谕旨、笔记等史料,将历史事件还原得栩栩如生。这种细腻的描写方式,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增长了历史知识,也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深邃。此外,这本书还对我们理解晚清历史走向和人物命运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书中展现的湘军与太平军的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负,更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较量。这种较量不仅决定了晚清历史的走向,也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同时,书中对晚清军政名人的解读,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时代大变局中的选择与行动,以及他们的为人处世智慧与人生进阶之道。这些启示对于我们理解历史、认识现实、展望未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强力推荐。
- 查看全部45条书评
出版方
天地出版社·华夏盛轩
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08月18日,注册地址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三区3号楼7层,主要从事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资料编辑;版权贸易;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