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家长必读,识别四类不成熟的父母,避免过去的痛苦经历给孩子造成伤害。

内容简介

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渴望与父母亲密,却常常被疏远和拒绝;有什么优点或成就,都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赞赏;父母只照顾他的基本生活,却不关心他的情感和想法;感到沮丧时寻求父母的安慰,得到的只有冷漠;经常感觉孤独、空虚、无价值、被背叛或被抛弃;……

那么,这并非孩子的错,而是他的父母有问题。这样的父母在不健康的家庭中长大,形成了不成熟的人格和人际交往模式:或情绪极其不稳定,或控制孩子的生活,或逃避自己的责任,或拒绝和疏远孩子。

为了取悦不成熟的父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模式会严重扭曲。这种伤害并不会止于童年,而是会延续到成年之后:他们可能会缺乏自信,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与和父母类似的人结婚,对下一代的教养也在无意识重复父母的模式。

不成熟父母问题专家琳赛·吉布森博士提供了丰富的真实案例和实用方法,帮助童年受伤的成年人认清自己生活痛苦的源头,发现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重建自己的性格、关系和生活;也帮助为人父母者审视自己的教养方法,学做更加成熟的家长,给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目录

  • 版权信息
  • 赞誉
  • 导读 “我的父母像个孩子”
  • 引言
  • 第1章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如何影响他们孩子的生活
  • 第2章 认识情感不成熟的父母
  • 第3章 和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相处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第4章 四类情感不成熟的父母
  • 第5章 不同孩子对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的养育会如何表现
  • 第6章 作为自我掌控者是怎样一种感受
  • 第7章 崩溃与觉醒
  • 第8章 如何避免被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影响
  • 第9章 没有角色扮演和幻想的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
  • 第10章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情感成熟
  • 后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5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爱需双向奔赴

    特殊的日子(父亲节)看完这本书,感慨博多。扎心的书名,大胆的话题。这是本书给人的印象。但当我读完后,多了一份平静。同时也感叹西方世界在不同科学领域研究之广泛。特定的文化传统也会使我们无法看清自己的父母,文化传统给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灌输了以下观念: 所有的父母都爱他们的孩子;父母是你唯一能信赖的人;父母将永远支持你;你能把一切都告诉父母;父母无论如何都会爱你;你随时都可以回到家中;父母只会考虑什么是对你是最好的;父母比你自己更加了解你;不论父母做什么,他们都是为了你好。 是否对这些观念非常熟悉?是否认为这些观念如钻石一般恒久远? 很可惜,林赛说:如果你的父母情感不成熟,以上的很多观念是不成立的。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成熟的父母都有哪些特质以及类型。知晓这些,可以做到检视自己的父母,以及警示已经成为父母的我们自己。 在剖析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之前,有一个态度必须强调:本书不是为了批判、不尊重或背叛父母,而是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父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子女眼中的“中国式”父母

      在我们中国人传统家庭的教育观里,“棍棒底下出孝子” 是常常被父辈们茶余饭后搬出来的金句。小孩若是制造麻烦,父母们不是忙着翻找和面对自己的问题,却往往是急着去处理和掌控小孩,从而树立起 “大人” 们的威信。这样的场景在家庭教育中比比皆是。


      印象中,父母那一代人总是为了生活而在忙碌奔波。育儿知识?奢谈罢了。在那个年代,婚姻组建的家庭,大部分是出于责任在死磕,更不要说现在的各种育儿心得,也就没有太多精力去关注、思考子女的心理情绪。不过倒是很乐意于掌控孩子的生活,迫使子女走向他们所设想的成功道路。
      “那时候,生活再苦再也累也没关系,只要求你们读书好就可以了。” 大多数家长秉持着这样的观点,将年幼的我们努力塑造成 “别人家的孩子”。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琳赛・吉布森博士在《不成熟的父母》一书中恰好提到了这一论点: “驱动型父母” 在孩子的成长方面总是追求完美,通过选择性去夸奖和不间断地挑错,驱使着自己的孩子走向成功,而忽视孩子真正想要什么。这不正是大部分中国式家长的典型特征么。
      原来大多数中国式父母可以归为情感上的 “巨婴” 之列。因为他们在情感基本上不和子女沟通,所以加深了孩子上的情感缺陷,两代人之间没有亲密的情感互动。让孩子在情感上更加自卑,压抑着自我的负面情绪,成为《不成熟的父母》中的 “自我掌控者”。
      面对这些问题,琳赛・吉布森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 —— 观察问题、成熟回应、走出过去的 “自我”。
      “面对问题,超脱观察”。其实父母和普通人一样,人无完人,需要更客观地去看待父母的苛责和期望,是单纯的为我们好,还是想掌控我们。然则反思考自我,是否也对父母有过不合理的期望。
      “面对父母,成熟回应”。学会成熟地和父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及心情,不要试图去改变父母,或者期望他们能听进去。学会在交谈前就定好明确的目标,比如 “要告诉他们今年春节我不会再去相亲了” 这就是个清晰的目标。面对父母交谈时,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试图改善其关系上,不然我们可能会变得情绪化,而得不到想要的谈话结果。
      “走出过去的自我”。我们自成长以来,部分行为和想法都会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因此和父母沟通时,就要观察自我,理解我们那些行为是受父母影响产生的。进而走出来,保持一个独立成年人的思想和父母交流,不让沟通模式重新回到父母的掌控中去。
      总的来说,《不成熟的父母》是一本比较系统的心理书籍,易读又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性,推荐给对原生家庭有疑惑不满的人,也可以用来反省不成熟的自己。不过书中各类观点的分类太过于牵强,有点理想化主义,比如完全情感成熟或者完全情感不成熟的人,其实生活中极为罕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成熟的父母接纳孩子的不足,并有能力帮助孩子去做得更好。稳定自己的情绪,关注并尊重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自己看见并正确表达情绪、解决问题。成熟的父母让孩子在正确的方向下勇于做真实的自己,为孩子的一生描绘幸福的情绪底色。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5条书评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