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用户推荐指数
心理学
类型
8.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4千字
字数
2016-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自愈手册,阅读它可以带你踏上克服童年创伤引发的羞耻感的旅程。
内容简介
遭受过童年创伤的人,在成年后会面临诸多问题的困扰,如过度的自我批评、忽视自己的需求、赌博、酗酒、吸毒、性行为不检点、人际关系混乱、做出危及自己及他人生命的行为等。其实,这都是羞耻感在作祟。
羞耻感是个体在遭到虐待后产生的一种自然反应,并且是各种虐待的核心,它深深贯穿于受害者的观念和行为中。
本书深入探究了因童年创伤引发的羞耻感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对受害者造成的影响,在理论和实践的支持下,一直致力于治疗童年创伤受害者的贝弗莉·恩格尔创设了同情自愈项目,此项目结合了有关自我同情、同情心和羞耻感的开创性研究,其特定的流程和专门的训练可以让童年创伤的受害者减轻或消除自身的羞耻感,不再沉沦于过往。
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自愈手册,如果你正遭受因童年创伤引发的羞耻感的折磨,本书将带你踏上逐步克服羞耻感的旅程,教你用一双不同的眼睛看世界——一双不被“我低人一等、残缺不全、毫无价值、不值得被爱”等观念蒙蔽的眼睛。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推荐序 无羞耻感是羞耻时代的反讽
- 引言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 羞耻感如何影响虐待行为的受害者
- 慈悲心和自我悲悯的治愈力量
- 悲悯自愈项目
- 第一部分 羞耻感与慈悲心
- 第1章 童年受虐经历如何以及为何引发羞耻感
- 羞耻感:致命的人类情感
- 羞耻感与罪恶感的区别
- “受害者”还是“幸存者”
- 为什么只有摆脱羞耻感才能走出童年虐待的阴影
- 悲悯自愈
- 第2章 羞耻感为何如此折磨人
- 羞耻感的各个层面
- 羞耻感不是一种单一的情感体验
- 羞耻感的影响
- 抵御羞耻感
- 持续的过程
- 第3章 慈悲心如何治愈羞耻感
- 慈悲心如何消除羞耻感
- 悲悯是一种验证形式
- 练习自我悲悯,打破虐待循环
- 第二部分 悲悯自愈项目
- 第4章 自我悲悯的障碍
- 认为自我悲悯即自我放纵
- 担心自己变得软弱、懒惰或自私
- 归咎自己
- 拒绝承认自己的遭遇
- 不了解自己如何受痛苦的折磨
- 释放你的愤怒
- 应对麻木和悲伤
- 第5章 接受他人的悲悯
- 接受他人悲悯的障碍
- 接受你曾经不愿接受的悲悯
- 第6章 允许自己感受伤痛
- 面对你的痛苦
- 正念疗法
- 正念与自我悲悯的结合
- 第三部分 自我悲悯的五个练习
- 第7章 自我理解
- 创伤后应激障碍
- 复合性创伤
- 对创伤敏感与熟知创伤
- 在行为和经历之间建立起联系
- 重复虐待循环
- 练习自我理解
- 第8章 自我宽恕
- 自我宽恕的障碍
- 宽恕受虐本身
- 原谅自己曾被性虐待
- 原谅曾对他人造成过伤害
- 原谅曾对自己造成过伤害
- 第9章 自我接纳
- 内心的评判之声
- 为自己设定更合理的目标
- 第10章 自我关爱
- 自我关爱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 定义自我关爱
- 练习自我关爱
- 满足自己的需求
- 成为你渴望的父母:鼓励、回应自己
- 第11章 自我鼓励
- 羞耻感如何让你丧失能力
- 抛开心灵的枷锁
- 练习自我鼓励
- 做好面对内心评判者的准备
- 结语
- 后记
- 致谢
- 版权声明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