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84千字
字数
2019-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索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探索/再读马克思》。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探索/再读马克思:文本研究与哲学创新系列》是作者多年采发表文章的一个选辑,是作者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一种轨迹。上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汲取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成果,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精神,贯彻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把现实、感性、对象都当作实践去理解的方法论原则,对一些传统的命题、概念提出了新的解释。中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结合中国的历史和实际,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包括重建社会信任、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下编“现代中国公民文化建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文化发展中的问题,认为建设公民文化,自觉确立、提升、完善公民主体性,是促使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主见代化的核心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序 建立正常的批评机制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繁荣[1]
- 上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 合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
- 对“马克思哲学”概念的辨析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精神与研究范式
- 论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论实践标准及其在当代的发展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
-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解读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 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意蕴
- 社会形态与社会历史发展理论的当代解读
-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意识形态问题
- 从社会有机体角度理解社会生产力
- 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几点哲学思考
- 全面理解马克思的人的生产理论
- 以唯物史观全面理解“以人为本”
-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向度及方法论原则
-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 民族立场与人类情怀——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现实语境
- 中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当代中国哲学的转向与转型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 “中国经验”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有必要重新评价“综合经济基础论”
- 两种思维框架的紧张与整合
- 建立多层次的立体型统一战线——学习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几点体会
- 坚持革命功利主义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 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 深化价值观研究与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系
- 21世纪中国新价值观的建设与展望
- 全球化时代应有的价值视野
- 全球化条件下的价值观念冲突与文化安全问题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科学发展观
- 以党内民主推进社会民主:中国民主化道路的合理选择
- 再论以党内民主推进社会民主——关于党内民主的几个问题
- 民主是一个大学校——关于村级民主治理的几点思考
- 和谐社会研究中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 政府公信力:现代公共生活秩序的核心问题
- 以制度创新来保障社会公正
- 下编现代中国公民文化建设
- 现代中国公民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与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 文化建设的价值之魂
- 五四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家园的根脉
- 相信和依靠群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
- 市场经济与主体性建设
-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必须建立多主体间的互信机制
- 深化文化哲学研究需要正视并解决的三个问题
- 超越民族主义立场,共建全人类价值理念
-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战略地位——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几点体会
- 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 结语转变理念、以和为贵,努力走好中国道路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