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欲望心理学的革命性发现,治愈了无数烟瘾、酒瘾、网瘾、性瘾等各类成瘾患者的实用指南,与自我和解、重建生活的热销读本。

内容简介

当想得到某物的欲望足够强烈时,我们几乎会用尽一切办法来获得它——有时甚到不惜损害自己的身体、智力以及人际关系。我们为什么会无法抑制地感觉自己需要某些东西(比如,食物、香烟、酒、网络或性)?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满足它们而又避免放纵?

在本书中,强迫行为领域的专家奥马尔·马涅瓦拉博士基于全新的脑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神经生物学,从神经递质、认知偏差、大脑可塑性等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各种各样的渴求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强迫、成瘾和自毁行为,解释了我们总是陷入不满足和内在冲突的原因,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诸多实用的应对策略。

如果你无法克制自己的强迫行为,如果你因无法满足成瘾渴求而焦躁不安,如果你想帮助家人或朋友戒除恶习,那这本书将给你希望和激励,帮助你通过改变行为来重组大脑,从而彻底摆脱渴求,与自我和解。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关于本书的赞誉和推荐
  • 致谢
  • 前言
  • 第一章 渴求:它为何关系重大
  • 什么是渴求
  • 冲动还是渴求
  • 什么是成瘾
  • 渴求关系重大
  • 第二章 超越神经递质:关于渴求和决策的真正脑科学
  • 酗酒:一种“被选择的病”
  • 大脑如何欺骗你
  • 决策和大脑
  • 作为一种生物学现象的渴求
  • 大脑的奖励系统
  • 关于渴求的脑科学
  • 大脑的惩罚系统
  • 第三章 渴求对自我挫败行为的驱动及其顽固性
  • 错误的信念
  • 渴求与认知偏差
  • 渴求的顽固性
  • 渴求的恶性循环
  • 第四章 成瘾就是成瘾: 赌博、食物、性、酒精和药物成瘾之间的关联
  • 交叉成瘾
  • 过程及行为成瘾中的相似性
  • 过程及行为成瘾中的差异性
  • 第五章 可塑性:思想、行动和体验对大脑的改变
  • 酒精改变大脑
  • 思考改变大脑
  • 行动改变大脑
  • 体验改变大脑
  • 第六章 精神性与康复: 十二步康复法及其他精神疗法是怎样减少渴求的
  • 精神性、宗教和成瘾
  • 应对渴求的策略
  • 第七章 你无法孤军奋战: 为什么团体可以减少冲动、改善行为,而个体不能
  • 团体的力量
  • 家庭
  • 援助网络的帮助作用
  • 团体能带给我们什么
  • 第八章 对免疫力的素朴理解
  • 约哈里之窗
  • 成功与风险相伴
  • 第九章 表面不相关决定:怎样用简单的行动减少渴求
  • 表面不相关决定
  • 防止和应对渴求的策略
  • 以健康的方式满足需要
  • 第十章 喜悦、希望和康复
  • 利他主义
  • 找到本真的自己
  • 勇气
  • 学会放手
  • 附录一 为克服酗酒和成瘾寻求帮助
  • 附录二 针对各种渴求的具体建议
  • 附录三 认知疗法与十二步项目的分歧
  • 原编者按
  • 版权声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让自己休息一下吧。你这样做是有原因的,这并不是你的错,但这样做并不能帮助你,你可以试试书中提供的这些好方法,也许能找到出路。” 渴求并非只是你头脑中的强迫观念,它深深植根于大脑和身体内部的物理及化学变化本书的目的之一便是帮助人们改变自己的思想、行动和体验,从而促使人们摆脱渴求以及与之相关的自毁行为。渴求并非只是你头脑中的强迫观念,它深深植根于大脑和身体内部的物理及化学变化。实际上,勇气是康复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品质,如果没有勇气,所有其他的必要行动都将变得不可能。渴求:一半是想要,一半是需要欲望是诸多快乐的源泉,它谱写了无数的成功篇章。我们发现,要设想过一种没有欲望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让人沮丧的),正是由于我们那些健康而富于成效的欲望,生活才变得激动人心和充满趣味。我们的大脑在诱骗我们采取反复自毁的行为。日本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起初,人饮酒;然后,酒带来了更多的酒;最终,酒掌控了人。” 渴求源于大脑,而行为可以改变也确实改变了大脑。成瘾并不只是一种化学失衡,它是大脑电路中诸多复杂变化导致的结果。如果我们从不让渴求控制自己的行为,那它只会是一种不愉快的、让人很不舒服的体验。但是,与渴求相关的自我挫败行为却导致了许多痛苦、心碎和不幸。一种健康的竞争环境会把我们推向更大的成功。换句话说,当他人做出某种行为时,如果我们观察到这些行为或是听到与这些行为相伴的声音,我们的大脑就会发生变化。换句话说,对于自己的成瘾行为,这些聪颖的成瘾者所能给出的最好的解释其实是一个不可能成真的解释。舒适感本身就是一种危险信号。我们却能为每一种渴求找到与其对应的一系列有益的表面不相关决定,它们能够引导你做出更健康的选择,让你从渴求和强迫中获得自由。以我的经验来看,几乎每个人都能摆脱渴求的压力和由此带来的破坏性,并做出正确的决定,从而获得自由和满足感。渴求是所有强迫行为、自毁行为和成瘾行为的核心特征,并破坏你多年的努力,让你所有的辛劳付出前功尽弃,并导致心碎和绝望。但是,归根结底,渴求以及导致了渴求或是源自渴求的行为,其实是一种你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的东西。“苦难是可以选择的” 渴求可被定义为一种强烈的欲望,它在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令人不悦的精神症状和身体症状。归根结底,我们爱的是欲望而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如果你想知道某种行为是否已经成为问题,那么请不要只注意当你实施这种行为时会发生什么。相反,你应当注意当你未实施这种行为时会发生什么。无论是对酒精、药品、老虎机、巧克力蛋糕的渴求,还是对香烟的渴求,你的渴求之所以关系重大,是因为它可能会左右甚至直接影响你的行为。但更要紧的是,行为的改变不仅能对渴求产生影响,而且还能让你从那些无益的渴求中获得解脱和自由。对于身处妄想中的人,你是无法说服他们的。我发现,相信自己能够掌控自身的行为,这对人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要想让他们承认自己会被一些无法控制的环境所影响,这似乎根本不可能。大部分人并非在寻求奖励,而是在寻求解脱。逃避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实际上,从某些研究结果来看,情绪的表达能够减少渴求。“成瘾是一种疾病还是一种选择?” 答案是肯定的,成瘾是一种 “被选择的病”。事实证明,我们有一些思维模式,它们使我们无需太过费力就能快速做出结论。同时,这些思维模式还确保我们将注意力放在一个问题的重要点及中心点上,不去过多地注意无关的、让人分神的 “杂音”。人类大脑旨在进行分类而非记忆,在涉及与逻辑相关的任务时更是如此。事实很可能就是这样,大脑总是设法让自己有效率地工作,而上述过程正好减少了认知工作中的内存负载。简而言之,捷径有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可尽管如此,你的大脑还是偏爱它们,因为这样的捷径通常能让你有效地完成你需要做的事。然而,这个过程却会让正在经历渴求的人产生有关渴求和成瘾的虚假信念。证实偏差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你的基因决定了你是否容易受到它的影响。这是一种特别顽固的偏差,它让你自以为正在审视事实,可你最后得到的只是一些用来支撑你的立场的乏味信息。要知道,偏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保护着你的自我感。对你来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相信自己控制着局势并且没有被欺骗。对你的大脑来说,维持这种信念远比看到真相重要。研究表明,更容易受到后见之明偏差影响的人常常更关心自己的形象和社会赞许度( Social desirability ) ,他们需要可预测性,需要控制。后见之明偏差能够帮助他们维持上述信念。他人对我们的了解比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更深刻。同样的一个人,如果他认为自己不再能取得进步,那么他就趋向于对失败作外在归因。也就是说,他会把自己的失败怪罪到他人头上。心理学家则用 “抗拒”( reactance) 来指当我们感觉自由受到限制时会做出的反应。你并非总是想要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你是否想得到某物,取决于你对 “为什么我无法得到它” 这个问题的看法。在你看来,如果控制着你的生活的那种主要力量正是让你无法得到某物的主要原因,那你就会更想要它。失调的放任” 本质上是对那些会导致羞愧的人际关系需求的一种替代。换句话说,在这些人那里,被爱、被抚育、被照料的欲望是不被接受的,它们不可避免地与羞愧联系在了一起。于是,食物成为了一种代替物。正如布拉德肖所写的:食物永远不能填满渴望,并且,随着渴望发展成羞愧,人们会用更多的食物来麻痹这种羞愧。这种元羞愧( meta shame) ,对偷偷进食和大吃大喝的羞愧是一种情感的转移,它把对自我的羞愧转变成了对食物的羞愧。在成瘾治疗界,我们将羞愧看作这样一种感觉:你觉得自己有一些非常严重的根本性缺陷,这让你变坏并且不配得到爱。“我是一个坏人”,这就是羞愧背后的核心想法。而另一方面,内疚则是你感觉自己做了错事。这里的核心想法是 “我做了一些我本不该做的事”。内疚通常是一种健康的情绪,它让我们知道:我们需要处理好与某人的关系或是在未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然而,羞愧却不能给我们带来补偿,不能带来纠正性的行为并以此打消 “自己是个坏人” 的想法。用这种方式来看待羞愧和内疚的话,内疚并不会危及一个人最核心的自我认同感。可是,羞愧却会给对人们来说最为重要的价值感和重要性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让人们无法有尊严地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而生活。那些表现出自怜或自厌的人实际上是在克制羞愧。但是,要看到那些情绪上无动于衷的人藏在其超然和坚强外表之下的羞愧却要困难得多。然而,无论如何,若想获得任何形式的解脱,应对羞愧是关键。我们有必要指出:文化因素会影响所有成瘾(特别是食物成瘾)的表现形式。例如,有证据表明,对米饭的渴求在亚洲女性中更为普遍。在涉及暴食以及对食物的渴求时,你的成长环境、从小到大吃的食物、身边的人吃的东西,所有这些似乎都会促使你产生某种特定的渴求。大脑的差异则决定了不同的成瘾物质和成瘾行为会波及哪些大脑区域请记住,这些化合物在治疗某些医学疾病或是营养不良时可能非常有效,但我们却未能证实,常规或为预防而服用这些营养补剂的确能够带来好处。相反,至少有一些证据表明,这些营养补剂有时可能会相当有害。过度饮酒会损伤你的大脑。9% 的酗酒者都患有某种在临床上可诊断的脑部功能失调症状。思考毫无疑问地改变了大脑。在荣格看来,生命中最重要且最根本的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它们只能随主体的成长而不再引起注意。他指出,为了实现这种成长,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意识层面,随着某种新的、涉及面更广的兴趣的出现,主体将朝着这个新的超越方向进行探索,旧的问题便会逐渐暗淡并随主体的成长而不再引起注意。成功节食的人很久以前就已经认识到,通过对食物的摄入量进行记录,能够对节食结果造成巨大的影响。寻求帮助并愿意受教自我开解或是心理学家所说的情境 “重构”( reframing)。我使用的主要方法就是置身事外,对事实本身而非头脑的夸大行为进行客观的考察…… 乐于助人并对他人践行真正的爱通过减少或消除那些已被证实会损害健康(并驱动渴求)的负面情绪和有害情绪,利他主义同样能发挥其保护作用和有益作用。不少研究都将健康的受损与一些消极情绪(例如,抑郁情绪、焦虑和愤怒)联系在一起,单是担忧和压力就能造成许多有害健康的结果,这其中就包括渴求。记住,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应该竭尽所能地使团体加入到自己对抗渴求的战斗中来。相反,坚强是对正确关系的寻找,尽管你可能会因自己的脆弱和开放而受伤。坚强意味着愿意在适当的时候经历痛苦,可人们很容易错误地以为,坚强意味着在情绪上有所掩藏。你不能相信别人所说的关于你的一切,但如果你所信任的一些人都对你做出了一致的评价,那这些评价就值得注意了,特别是在你对此持有异议的情况下。在成瘾治疗环境中,你经常会听到这句谚语:如果有人说你是只鸭子,那你大可不必理他。如果另一个人也这么说,你就应该予以注意。可如果第三个人也说你是只鸭子,那你最好开始嘎嘎叫吧。生命中的基本问题从来不能得到真正解决,它们只能随主体的成长而不再引起注意。你的秘密让你生病。” 如果你认为单是事实本身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并让你无需继续转变行为,那你真是太过天真且过分自信了。费奥多西・多布然斯基( Theodosius Dobzhansky)是一位杰出的乌克兰遗传学家,他曾说:“科学家常常有着一个天真的信仰,他们以为,只要能发现足够多的关于某一问题的事实,这些事实就会以某种方式把自己组合成有力的、真正的解决方案。”。当一切顺利时,你常常会强烈地认为自己具有免疫力,要想破除这种感觉,真正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对你来说,你为获得康复而采取的行动本身将变得和你一开始所渴求的事物一样有吸引力。如果你想理解这些行动,那你就需要知道其背后的原因。如果你不以有益的方式满足它,那它将会以有害的方式得到满足。无论如何,它也不会被忽略。根据治疗渴求的经验,我发现了下面这个十分显然的、简单得离谱的真理:你的需要确实是必需的。比如说,如果你不用健康的方式获得情感的亲密,那你的大脑将会用一种虚假的方式(可能是吃一杯冰激凌、吸一支烟或是去玩一次游戏机)满足这种需要自然(遗传学)与后天培养(环境)的结合会导致渴求,并且,大脑的改变将加剧成瘾行为。你的大脑会欺骗你并让你相信一些虚假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但与你自己有关,还与你的渴求、与你为了得到满足而必须做的事有关。你的大脑能想出无数种方法欺骗你,借此来破坏你在克服渴求上所取得的成功。要摆脱渴求和成瘾并获得一种充满喜悦、能够满足愿望以及令人满意的生活,关键是要看淡不相关的事物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不一定是要你选择自己觉得正确的道路,通常,你觉得最舒适的方法并没有什么挑战性,也不能促使你做出真正必要的改变。因此,我总是建议患者在一开始就要找到有用的方法而不一定是舒适的方法。在这个阶段,因改变而带来的不适实际上是最为必要的。到底是什么力量能够驱散羞愧呢?答案看似非常简单,也许还有悖直觉。这就是爱。这种力量能够让羞愧的受害者抛掉羞愧,不断成长,最终发生转变。爱重建了希望,创造了平静感和满足感,使长期性的、快乐的康复成为可能忠于自己就是做本真的自己,这不仅带来了康复,而且也是康复的一个结果。如果你不再需要别人的赞同,那这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份礼物。找到本真的自我,这一行为的惊人结果并不仅仅是让你发现自己是有价值的,它还让你看到,你的本质就是一种价值,并且,怜悯、联系性、本真和爱,这些东西都是你那富有价值的本质的体现。康复之所以能带来喜悦,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承认了自己的不完善。这并非什么新观点,老子早在 2 500 年前就说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要想获得自由,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放下你的需要,不再执着于完美,不再执着于正确无误。阻止你摆脱渴求的东西多半与你的思想有关,但要改变思想,你必须首先改变行为。康复是一段持续终生的旅途,它需要的正是行为的改变。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