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有关人类在各个时代繁忙工作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劳动史。

内容简介

我们该如何定义工作?人类怎样从平等社会过渡到了阶级社会?为何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工作时间反而越来越长?男女间的劳动分工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发展?工作又会走向怎样的未来?

从70万年前的狩猎采集到现在通过视频会议进行的工作,横跨亚洲、非洲、美洲与欧洲,作者扬·卢卡森研究了人类工作的组织方式:家庭、部落、城市和国家;研究了狩猎采集、农业、手工业、工业等不同时代合作和从属劳动关系的变化;研究了劳动如何在男人、女人和孩子之间分配,货币发明的分水岭时刻,劳动者的集体行动,以及移民、奴隶制和休闲观念对工作的影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对工作的历史、方法和理论的说明
  • 引言
  • 第一章 工作中的人类 70万—1.2万年前
  • 第二章 农业与劳动分工 公元前10000—前5000年
  •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出现 公元前5000—前500年
  • 第四章 为市场工作 公元前500—公元1500年
  • 第五章 劳动关系全球化 1500—1800年
  • 第六章 劳动关系趋同化 1800年至今
  • 第七章 工作意义的改变 1800年至今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以自己为目标VS.以自己为工具

    工作始终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生存的手段,更是文明发展的驱动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我们的工作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未来的工作将会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如何适应这种变革?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而《理解工作》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视角和思路。这本书的开头便引人入胜,作者以广阔的视角和丰富的史料,将我们带入了 7 万年前的狩猎采集时代。那时的人们虽然生活艰辛,但单纯只是为了求生存,心中并没有被所谓自由与平等那些乱七八糟的概念。随着农业社会的到来,这种平衡被打破,劳动开始被组织起来,并形成了复杂的分工体系。从此,工作便成为了人类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书中作者对于工作定义的阐述满有意思,他并没有简单地将工作视为一种谋生手段,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社会活动,一种塑造人类身份和社会关系的重要力量。书中对于不同历史时期工作方式的描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从古代的家庭手工业到现代的工业生产,从农民的辛勤耕耘到白领的办公室生活,作者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不仅让我重新理解了人类工作的多样性,也感受到了劳动对于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此外,作者还对于工作中的不平等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指出了性别、种族、阶级等因素对于工作机会和待遇的影响,并呼吁我们要努力消除这些不平等现象。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回顾这段历史,你能看到人类的工作并不是直线式或断层式演变的,一些劳动形态和劳动关系在出现后又消失了,或是在消失后又出现了,比如公元前 500 到公元 500 年,西欧和印度的市场经济在运行 1000 年后突然消失了 500 年,甚至更久,再比如奴隶制在 19 世纪被废除,劳动人民的基本权利之后被各种法规所确立,但仍有一些地方又倒退回了非自由的劳动形式。所以这可见人类的劳动状况之复杂,它受地理条件、文化、技术、政治、个人和集体的行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到当前的技术阶段,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我们有了新的机会决定我们未来的工作生涯会是什么样子。作者扬・卢卡森在书中对此回应说:“人类漫长的历史给出了强烈的警示:在作出上述选择时,我们绝不能忽视三大原则 —— 意义、合作、公平。这也是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从家庭内部的互惠劳动,到奴隶劳动,再到雇佣劳动和个体劳动,后世的最为主要的劳动关系其实无外乎就是这几种,人类的劳动史其实就是这几种劳动关系相互竞争的历史。2. 自由雇佣劳动主导了全球的劳动格局。大部分人不是在家工作了,而是要去别的工作场所、工厂或办公室为他人工作 3. 人类的劳动状况之复杂,它受地理条件、文化、技术、政治、个人和集体的行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1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