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7千字
字数
2023-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经典畅销12年,掀起国内首波冥想热潮。
内容简介
冥想其实极为简单易学,最初的冥想只需几分钟时间,就能让你放松大脑和心情,解除焦虑、疲惫,回到精神饱满、思维清晰的状态,就像从熟睡中自然醒来一样充满活力。
开会累了冥想一会儿,伏案久了冥想一会儿,精神紧张的时候冥想一会儿,睡不着觉、休息不好的时候冥想一会儿。简单冥想5分钟,把大脑清空,整个人松弛下来,你就会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清晰的思维,超强的注意力,准确的判断力,平静而放松的内心,浑身散发出活力与智慧。
翻开本书,随时随地,从简单的一呼一吸中,开始冥想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名家推荐
-
第一章 冥想5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
-
学冥想第1课:初学冥想5分钟
-
大脑常识课NO.1:大脑的基本说明书
-
第二章 “定”的冥想法·让痛苦靠边站
-
学冥想第2课:“定”的冥想法
-
大脑常识课NO.2:大脑最重要的子系统——神经元
-
第三章 数呼吸冥想法·掌握“慢生活”诀窍:
-
学冥想第3课:数呼吸冥想法
-
大脑常识课NO.3:大脑的进化史
-
第四章 甜蜜冥想法·批量生产快乐
-
学冥想第4课:甜蜜冥想法
-
大脑常识课NO.4:大脑的进化升级
-
第五章 强化内心冥想法·改变你的弱势
-
学冥想第5课:强化内心冥想法
-
大脑常识课NO.5:大脑的关键零件
-
第六章 宇宙冥想法·拥有超常理解力
-
学冥想第6课:宇宙冥想法
-
大脑常识课NO.6:大脑的“四大金刚”
-
第七章 自我同情冥想法·轻松改善人际关系
-
学冥想第7课:自我同情冥想法
-
大脑常识课NO.7:用脑就像磨刀,越磨越快
-
第八章 善意回归冥想法·无限扩大交际圈
-
学冥想第8课:善意回归冥想法
-
大脑常识课NO.8:大脑里的神经化学物质
-
第九章 专注冥想法·强化你的注意力
-
学冥想第9课:专注冥想法
-
大脑常识课NO.9:你为什么会焦虑和抑郁
-
第十章 忘我冥想法·向身边传播美好
-
学冥想第10课:忘我冥想法
-
大脑常识课NO.10:大脑主要神经系统的运作机制
-
附录 冥想静心的美食菜单
展开全部
冥想对大脑和身心的益处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介绍如何通过短时间的冥想来达到深度放松和恢复精力的效果。它解释了冥想对大脑和身心的益处,并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的冥想方法,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冥想练习。通过冥想五分钟,你可以感受到像熟睡一小时一样的放松和恢复效果,从而提升你的专注力、创造力和整体幸福感。这本书适合对冥想感兴趣或希望改善睡眠质量的人群阅读。
一场被标题耽误的大脑觉醒之旅
当 "冥想 5 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 这个标题第一次映入眼帘时,很容易让人将其归为 "标题党" 式的心灵鸡汤。但翻开书页会发现,这本由美国神经心理学家里克・汉森与神经学家理查德・蒙迪思合著的作品,实则是一场基于脑科学的 "心智训练指南"—— 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了冥想的科学原理,更用可落地的方法让现代人在碎片化时间里获得深度放松。正如书中所言:"冥想不是逃避现实的玄学,而是大脑的觉醒练习"。 一、被书名掩盖的科学内核:从 "标题党" 到脑科学科普 若单看书名,很容易误以为这是一本鼓吹 "捷径式放松" 的畅销书。但事实上,这本书的英文原名为《佛陀的大脑 —— 关于幸福、爱与智慧的实证神经科学》,台湾译本则更贴切地译为《像佛陀一样快乐》。这种标题的本土化调整虽增强了市场吸引力,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严谨的科学底色。 作为神经科学家与冥想教练的跨界合作成果,书中最令人惊喜的是将古老冥想智慧与现代脑科学的深度融合。作者提出 "大脑可塑性" 理论:冥想本质上是一种 "神经重塑训练",通过持续练习能增强与平静、专注相关的脑区(如前额叶皮层),同时减弱焦虑、恐惧相关的杏仁核活动。这种改变并非玄学,而是可观测的生理现象 —— 就像肌肉通过锻炼会变得强壮,大脑也能通过冥想 "重新布线"。 二、核心主张:5 分钟的 "微型革命" 如何对抗现代焦虑? "每天 5 分钟" 是本书最鲜明的主张,这背后藏着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精准洞察。作者在开篇就直击痛点:"我们的意识硬盘被太多无益的事物充塞,思维不断被手机弹窗、工作邮件、社交媒体打断,最终导致内在性的匮乏"。而 5 分钟冥想,正是为这种 "碎片化疲惫" 开出的解药。 1. 科学依据:冥想为何能 "替代" 部分睡眠功能? 书中引用多项研究佐证冥想的放松效果:斯坦福医疗中心的实验显示,6 周正念修习后,参与者入睡时间从 40 分钟缩短至 20 分钟;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则发现,58% 的失眠症患者通过冥想显著改善睡眠,91% 减少或停止了药物治疗。这些数据印证了书名的比喻 —— 冥想虽不能替代睡眠的生理修复功能,却能通过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快速降低皮质醇水平,达到类似深度休息的 "精神充电" 效果。 2. 方法论:从 "数呼吸" 到 "HEAL 四步法",零门槛入门指南 不同于传统冥想书籍的晦涩理论,本书专为初学者设计了 "渐进式练习体系"。最基础的 "数呼吸法" 仅需三个步骤:闭眼坐直,专注呼吸时从 1 数到 10,走神后重新开始。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实则是训练 "元认知能力" 的有效工具 —— 当你发现自己数到 16 时,正是觉察力提升的开始。 进阶者可尝试作者独创的 "HEAL 四步法":H(拥有积极体验)- E(丰富细节)- A(吸收感受)- L(连接积极与消极),通过主动 "安装" 积极情绪,逐步改变消极思维模式。书中还介绍了 "定的冥想法"" 甜蜜冥想法 "等 9 种技巧,覆盖压力缓解、情绪调节、专注力提升等场景,真正做到" 按需选择 "。 三、实践价值:不止于放松,更是" 内在力量 "的培育 对于高压下的知识工作者而言,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 改善睡眠 "。多位读者反馈,通过书中方法不仅缓解了焦虑,更获得了" 情绪主动权 "—— 当会议争执、deadline 逼近时,能通过 5 分钟呼吸练习快速回归平静。这种改变的底层逻辑,正如作者所言:" 冥想让你从 ' 情绪的奴隶 ' 变成 ' 情绪的观察者 ',当你能觉察到愤怒、焦虑的升起,就已经赢了一半 "。 1. 对睡眠的间接改善:从" 强迫入睡 "到" 自然放松 " 书中特别强调,冥想改善睡眠的关键不是" 替代睡眠 ",而是消除" 睡前焦虑 "。很多人失眠源于" 必须立刻睡着 "的执念,而冥想中的" 身体扫描 "和" 呼吸专注 "能让人放下对抗心理,让身体自然进入休息状态。正如一位读者分享:" 用书中的 ' 数呼吸法 ' 代替睡前刷手机,两周后躺下 20 分钟内必能入睡,且睡眠质量明显提升 "。 2. 对专注力的重塑:对抗" 注意力碎片化 "的利器 现代职场人的注意力如同" 被不断切换的电脑窗口 ",而冥想正是" 关闭冗余程序 "的训练。书中提到,持续冥想能增强大脑" 默认模式网络 "的稳定性,减少思维漫游。这与《超负荷的大脑》中" 工作记忆训练 "的观点不谋而合 —— 通过专注呼吸,你正在锻炼大脑的" 注意力肌肉 ",让它在处理复杂任务时更不易疲劳。 四、争议与反思:理性看待"5 分钟 = 1 小时 "的隐喻 尽管书中科学论据扎实,但" 冥想 5 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 "的比喻仍需辩证看待。有观点指出,睡眠的核心功能是身体修复、记忆巩固,这些是冥想无法替代的。作者在书中也坦诚,这一说法是" 形象化的效率对比 ",而非生理等效 —— 冥想的价值在于" 碎片化时间的高效利用 ",让你在午休、通勤、会议间隙快速恢复精力,而非取代每晚 7-8 小时的睡眠。 结语:给忙碌者的" 内在避难所 "指南 如果你是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的职场人,被失眠困扰的" 熬夜党 ",或是想提升专注力却总被杂念打断的学习者,《冥想 5 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会是一本值得放在案头的工具书。它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打破了" 冥想需要长时间打坐 ""必须脱离世俗" 的刻板印象,告诉你:改变不必等到 "有时间",从今天起,5 分钟、一把椅子、一次深呼吸,就能开启与自己和解的旅程 🌿。 正如书中那句被多次引用的话:"正如话语需要沉默才能被理解,意识需要心理空间才能显现"。在这个被信息洪流淹没的时代,这本书给我们的终极启示或许是:真正的休息,不是身体的静止,而是心灵的觉醒 —— 而这场觉醒,只需从 5 分钟的呼吸开始。
适合入门 里面有一些可行性很高的建议 已经做了标注 适合推荐给没有体验过冥想但是又感兴趣的朋友
- 查看全部32条书评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