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关于职场、生活、亲密对话的沟通指南。

内容简介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许多“关键时刻”,比如:指出上司的做法欠妥,男女朋友要结束一段关系,和叛逆期的孩子沟通,让伴侣的父母停止干涉自己的生活,让朋友还钱。大多数人要么隐忍不发,要么恶语相向。有什么办法既能圆满解决问题,又不会伤害或冒犯对方?

本书作者团队基于20多年对全球10多万人的跟踪调查,甄选出大家公认的对话高手,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无论是多么难以应对的局面,你都能够轻松面对,成就无往不利的事业,拥有和谐快乐的人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何谓关键对话
  • 第2章 掌握关键对话
  • 第一部分 如何准备对话
  • 第3章 选择话题:如何确保选对话题
  • 第4章 从心开始:如何确定目标
  • 第5章 控制想法:如何在愤怒、恐惧或受伤的情况下展开对话
  • 第二部分 如何展开对话
  • 第6章 注意观察:如何判断对话氛围是否安全
  • 第7章 保证安全:如何让对方畅所欲言
  • 第8章 陈述观点:如何循循善诱而非独断专行
  • 第9章 了解动机:如何帮助对方走出沉默或暴力状态
  • 第10章 掌控自我:面对严厉的反馈如何保持韧性
  • 第三部分 如何结束对话
  • 第11章 开始行动:如何把关键对话转变成行动和结果
  • 第12章 案例分析
  • 第13章 综合应用:关键对话的准备和学习工具
  • 作者简介
  • Crucial Learning 公司简介
  • 给读者的练习资源
  • 赞誉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2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阿夫顿的关键对话经历有一年夏天,我的丈夫得到一个极好的实习机会,到瑞士日内瓦为联合国工作。到那里之后,我认识了一位某非政府组织驻日内瓦代表,该组织致力于妇女权利的保障工作。当时,她正在为即将召开的联合国促进和保护人权小组委员会(以下简称为人权小组会)的会议做准备工作。意识到该非政府组织工作的重要性,我加入了他们的工作,为禁止虐待儿童等人权问题寻求联合国方面的支持。我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儿童拐卖和安全问题,更具体地说,包括宗教压迫、童兵和年轻女孩被卖为性奴的问题。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被一些国家的官员忽视了。该非政府组织开始筹划提交给人权小组会的报告,我关注到报告提及了部分国家的问题。这家非政府组织的委员会主席强烈建议不要在报告中提及某些问题非常严重的国家。作为一个 22 岁刚出校门,对政治问题一窍不通的学生,我问:“为什么?” 对方告诉我,该组织的行动必须小心翼翼,不能冒犯那些对虐待儿童问题 “看法不同” 的个别国家的官员,以免破坏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这让我陷入了困境,我很想让问题真正得到改变。如果这份报告只是泛泛而谈,肯定会失去影响力,无法对此次论坛发挥重要作用。这时,我突然想到了《关键对话》这本书,后悔自己没有随身带来 —— 谁会想到去瑞士过个夏天会用到它呢?好在我还记得书中的基本原则,我决定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做到既真诚又尊重对方,希望能通过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让人惊喜的是,他们邀请我重新撰写报告。激动之余我又有些担心,担心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如果处理得不够谨慎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我度过了好几个不眠之夜,一遍遍地修改报告内容,通过介绍客观事实以及关注虐待儿童这个共同目的,努力以真诚、尊重的方式描述问题。最后,委员会接受了修改过的报告,认为它不但内容坦率,而且体现了适当的敏感性。更让人惊喜的是,在会议召开 10 天前,委员会请我来做这次演示报告,这让我感到既震惊又骄傲。虽然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还是马上答应了,接下来又废寝忘食地花了好几天时间进行准备。演示报告时,我感到既兴奋又紧张。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演示,很多观众都被深深打动了,有些人甚至为这些儿童的悲惨遭遇流下了泪水。很多人都围过来,向我索要报告副本,准备拿回去共享或备案。我看到有些人非常激动,他们感谢我提出了如此敏感的问题。这次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心得是,我意识到在对话中只要使用正确的技巧,完全可以实现既真诚又尊重对方的目的。可以说,是关键对话技巧帮助我把令人胆怯的体验变成了一次难忘而有意义的经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沟通:人际交往的必备技能

      “会说话” 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会说话的最高境界就是既要说到点子上,又要说到人心里去。本书道出了有效沟通的核心,即信息的自由交换。并不是所有的对话都能被称为关键对话,关键对话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一旦任何一方不配合,沟通就不能持续。我能好好说吗?TA 还愿意说吗?《关键对话》告诉我们如何从改变自我这个唯一起点出发,营造安全的沟通氛围,控制自己,启发对方,从而不断接近沟通的目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读了标题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