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65千字
字数
2017-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力图向读者呈现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义所在,并以历史的眼光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作为德鲁克的学生和资深的德鲁克研究者,以一流的德鲁克管理思想研究成果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称道。作者以独特的、多维度的、全方位的研究视角,全面解构了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与实践价值,并对中国企业运用德鲁克管理思想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出了探索性观点。
本书中主要讨论德鲁克最重要的管理学思想,包括对德鲁克历史地位的评价、德鲁克的管理学坐标与维度、实践性管理理论、目标管理、经营理论与企业战略、奥地利学术传统对德鲁克的影响、德鲁克的管理学方法论等问题,这些领域都是学习和理解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最重要的部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读
- 自序 探寻德鲁克——我的心路历程
- 第一章 现代管理的预言家:彼得·德鲁克
- 一、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
- 二、世界的德鲁克
- 三、发展德鲁克主义的管理学
- 第二章 德鲁克的管理学坐标与维度
- 一、德鲁克的管理学坐标
- (一)德鲁克管理学坐标的含义
- (二)确定德鲁克管理学坐标的难点
- (三)德鲁克管理学坐标的特色
- (四)小结
- 二、德鲁克的管理学维度
- (一)效能与效率维度
- (二)人本主义维度
- (三)责任维度
- (四)社会(历史)维度
- (五)创新维度
- (六)系统维度
- (七)小结
- 三、德鲁克坐标与维度的思想张力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德鲁克实践性管理思想解读
- 一、德鲁克实践性管理思想概述
- (一)德鲁克实践性管理学著作概述
- (二)实践效果是检验管理理论的真理标准
- (三)德鲁克的实践性管理思想扩大了管理学边界与影响力
- (四)小结
- 二、实践是管理学的灵魂
- (一)管理学知识产生于实践和应用于实践
- (二)介入管理实践活动必须有对经验的敏感性和问题导向的意识
- (三)管理实践是使管理学家获得自由的前提条件
- (四)小结
- 三、管理实践具有强大的思想张力
- (一)管理理论必须根植于实践的沃土
- (二)管理理论必须回归实践
- (三)德鲁克的实践性管理思想正在得到学术界主流的认可
- 四、德鲁克管理学能够赋予中国管理学实践特色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德鲁克经营思想解读
- 一、企业经营实质就是引导消费、创造顾客
- 二、德鲁克的思想奠定了战略管理理论
- 三、企业经营理论的核心是基本假设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 一、目标管理理论概述
- 二、目标管理理论所引发的论争
- 三、目标管理理论对中国管理实践的重要意义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德鲁克管理学方法论解读
- 一、德鲁克管理学方法论产生的背景
- 二、德鲁克管理学方法论的特点
- 三、德鲁克管理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 (一)德鲁克的存在主义哲学观
- (二)克尔凯廓尔对德鲁克人生观的影响
- (三)德鲁克管理哲学思想的后现代主义转向
- (四)小结
- 四、德鲁克的经验法或案例法
- 五、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德鲁克的奥地利学术传统
- 一、德鲁克与奥地利学术传统的渊源
- 二、奥地利学术传统在德鲁克著述中的反映
- (一)人类行为的本质
- (二)自由主义精神
- (三)方法论与认识论
- 三、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 (一)德鲁克继承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二)德鲁克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三)德鲁克的创新理论强调创新是企业的基本功能
- (四)德鲁克创新理论的基础是过程哲学的思维和非均衡理论
- (五)小结
- 四、本章小结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博瑞森管理图书
博瑞森管理图书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本土管理类图书的策划与出版。产品定位:企业阅读 本土实践。与企业中的管理实践者一起,立足本土环境,追求卓越实践,传播最适合当下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知识。作者主要来源于管理咨询领域内的实战专家群体和企业管理一线的经营者或经理人。 博瑞森目前出版的图书分为经营、管理、营销、行业四大类,年出版新书80余种,已经成为国内本土原创管理类图书的知名品牌。 博瑞森图书最大的特点:“本土”——理论和思想可以来自古今中外,但一定要适应本土;“实战”——作者都是从企业市场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实战性是渗到骨子里的。读者亲切地评价博瑞森图书的价值为“多读干货,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