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从历史的角度寻找阳明心学的时代定位,从士大夫范畴观照阳明心学“政学合一”立场。
内容简介
本书以《阳明心学与明代内阁政治》为题,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晚明阳明心学流行的社会背景,以及学派中人的政治理念和活动。
主要采用历史学的实证方法,对前人提出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辩驳。如针对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转向觉民行道的看法,认为王阳明的弟子群体以地方上的中下层士人,具体来说则是举人、生员为主,因而王阳明的传道路线应当归结为“觉士行道”。
而在政治上,王阳明顿悟之后也并未放弃对朝廷局势的关心。“大礼议”之际,王阳明曾向其在朝的弟子表明自己的立场,并试图通过这些弟子来对政局加以引导。
其讲学传道之际着眼于中下层士人之培植,也正是出于对这些弟子将来入仕之后能够挽救政治之颓势的期待。而心学所针对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政治主体的士大夫阶层自身之弊病。
在当时的政治体制下,此种弊病之明显的归结,便是内阁之专权植党、排斥异己。阳明学派自阳明起便提倡士大夫分权共治的精神,其后学亦承袭了此种理念。自嘉靖以后,学派中人或抵制内阁而屡遭打击,或入主内阁而兴盛一时。
进入万历后,由阁部之争而招致党争大炽,学派中虽有稍向内阁靠拢者,但终亦不能为阁中之党魁所容,余者则渐为反内阁的新生力量东林派所吸收。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自序
- 第一章 王阳明的早年经历及其思想形成
- 第一节 王氏家族的命运与明代前中期的政治氛围
- 第二节 王阳明入仕之后的文学交游
- 第三节 王阳明在李东阳门下的活动
- 第四节 龙场顿悟的政治背景
- 第二章 阳明学派的形成过程及成员的社会地位分析
- 第一节 王阳明讲学传道的大致经过
- 第二节 王阳明在贵州的讲学活动——主教文明书院的背景
- 第三节 王阳明在湖广的早期弟子
- 第四节 王阳明弟子社会地位分析
- 第五节 王阳明的传道策略及其背景——兼与薛瑄、吴与弼相比较
- 第三章 阳明学派与“大礼议”
- 第一节 “大礼议”的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王阳明及其弟子等对内阁的批判
- 第三节 “断断休休”:阳明一派的政治理念
- 第四节 阳明派士人与世宗支持者政权——从勠力到反目
- 第四章 阳明后学与晚明内阁政治
- 第一节 嘉靖前期阳明后学的政治境遇
- 第二节 严嵩与阳明学派命运的转折
- 第三节 徐阶与阳明学的全盛期
- 第四节 党争背景下阳明学派的分裂与困境——兼论阳明为东林之先驱
- 第五节 阳明学派中的讲学山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