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历史学者张宏杰的文化散文合集。

内容简介

作者亲自梳理自己从写作初期开始的全部作品,结集为一册,这些作品围绕着文学与历史两条线索。文学如酒,历史如茶,都是作者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文字书写历史,通过历史探究人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文学如酒,历史如茶
  • 第一部分 大家们
  • 鲁迅的收入与生活
  • 巴尔扎克的天才与虚荣
  • 黄仁宇与《万历十五年》
  • 第二部分 我的文学青年生涯
  • 我的文学青年生涯
  • 我是谁?
  • 人与山之间——徒步虎跳峡
  • 寻根之旅——在达茂草原骑驴
  • 文明与传统——被时间遗忘的土楼
  • 第三部分 我与历史写作
  • 我与戴逸先生
  • 我所知道的葛剑雄老师
  • 我的导师秦晖
  • 尊重大众的读史需求——我的公共史学实践
  • 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记忆
  • 通俗历史的启蒙作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后感

    散文集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有关大作家巴尔扎克的。之所以印象深刻,一方面是巴尔扎克对人生低级的追求,另一方面是他对创作的执着与付出。如果把这两方面分开,就很难理解真正的巴尔扎克,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会非常不可思议。而一旦两者结合,就能够更全面的了解他的内心。巴尔扎克从事写作的初心,完全出于对金钱和美女的追求。为了获得巨额的金钱和美女的青睐,从而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变成贵族,他放弃收入不高的律师,决定走上一条自己并非有天赋,也并非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企图用创作杀出一条血路。刚开始,他完全迎合市场的需求,创作很多下流和低级的作品。在获得一定的收入之后,他开始创作一些更有深度的小说。这一方面是金钱的趋势,另一方面却是在创作以后,逐渐发现自己的写作天赋,特别是在巨额债务的压迫下,他使出浑身解数,将自己的天分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作品。如果问巴尔扎克,他的初心是什么?他肯定会说,自己要金钱和美女。但如果你问他,什么才是让自己真正享受的,他很可能会回答,是写作!他发生了手段与目的的异化,但这种异化确实非常良性的异化。在追求金钱这个目的的引导下,将写作作为手段,而一旦从事写作,就会被写作所牵引和改变,变成把写作当成目的,把金钱作为手段的怪事。从巴尔扎克身上,我又看到一个躬身入局者的身影。躬身入局者不会把精力放在抽象人生意义的探讨上,他会把精力放在行动之上,在不断积极行动之中,意义才会彰显。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张宏杰的文学青年生涯

      张宏杰的《历史的局外人》这本书(签名版,拿到手时心里窃喜)早就买了,但静下心来去读还是最近的事。不夸张地说,他写的书基本都买了,也大多读过一遍。印象中,2014-2016 年,读了《大明王朝的七个面孔》《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饥饿的盛世》《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顽疾》《千年悖论》《坐天下》。惭愧地讲,由于读后便将书束之高阁,其中内容基本忘光。回想起来,当时之所以爱读张宏杰的作品,大体是因为开脑洞、有意思、文笔流畅,是繁忙琐碎工作之余的很好调剂。那段时间,自己忙着向新的领域进军,读书的时候是难得的休闲时间、思考时间。感谢有张宏杰作品的陪伴,停停歇歇,读书的兴趣未曾放弃。如果说有遗憾的话,那就是很少写读书笔记,甚至在书上勾画、折页的情况都鲜有。言归正传,还是说《历史的局外人》。这是一本随笔集。里面收录了作者写于不同时间、不同心境的一些文章。分为 “大家们”“我的文学青年生涯”“我与历史写作” 三个部分。背后埋藏着一条共同的逻辑线,即在文学与历史之间游荡。张宏杰说,文学如酒,历史如茶,都是生命不可缺少的。文学之樽中是源自生命本能的冲动和热情,而历史之杯中更多的是理智和清醒。“酒罢又烹茶”“酒阑更喜团茶苦”,是一个读书人应得的一点生命享受。我觉得用酒、茶来比喻文学和历史,非常恰当。这可能也跟自己这几年的阅读兴趣有关。特别是经历越多、阅历愈丰,亲近文学与历史,让我有了回望与展望的空间。钟爱书中《我的文学青年生涯》这篇文章。理由有四:一是它在纪念一个时代。20 世纪 80 年代,一个人人捧读文学期刊的时代,一个作家被奉为社会精神导师的时代,“人心如同白莲花,刚刚绽开。” 整个社会精英与国家同方向前进,“文以载道”,文学替全国人思考、为全国人启蒙,指点江山、激昂斗志。二是它在记录一段岁月。一个小城市里的少年、普通大学毕业生,从朝阳市图书馆和市政府图书室、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大连市图书馆,得到滋养和熏陶。在了解文学变成小圈子的事、缺失思想性和批判性后,靠着好奇心的驱使,投身历史写作,开始旅行和探险,发现并且习惯了其中的快乐。三是它在讲述一个故事。《无处收留:吴三桂》这篇文章,作者早期的得意之作,可谓命途多舛。要么杳无音信,要么送审未过,要么中途夭折。直到 2001 年,奔走五年,撞过十几家杂志的大门,最终在《钟山》刊发。张宏杰感言,重读旧文,隐隐有了与大学时期的文学英雄们并肩站在一起的感觉。四是它在描绘一种幸福。张宏杰说,摒弃万物,沉在书房中,一点点地梳理自己的思路,解答自己的疑问,敲打出一篇篇文章,那种遗世独立的专注、单纯而宁静的感觉,是一种巨大的幸福。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付给了书桌,让自己的写作真正抵达读者,写作中的完美主义,也都是幸福的内容、幸福的感悟吧。张宏杰说,他在 “文学圈” 里遇到过许多清爽的人和清爽的瞬间,遇到过许多认真的编辑和几本敬业的杂志。特别谈到了 2001 年参加《天涯》组织的一次笔会。从张承志、莫言等人身上,发现了想象中的 “80 年代气质”,感到 80 年代的文学梦不只是一个梦,它真切地存在过。《历史的局外人》中的《我的文学青年生涯》是修订稿。我又找来 2012 年再版《千年悖论》中的原篇,看看是否错过些什么?其中一章道出了他真诚的一面。对 “圈内” 生存之道有会于心的张宏杰,不愿意 “经营” 自己。坦言写作生涯的大部分 “成功”,也与人脉相关。除了一开始几篇 “自发投稿” 是完全自我奋斗之外,其他的重要几步,也都是在人脉的连接下完成的。比如那篇《无处收留:吴三桂》,最终得以在 “一流” 刊物上发表,是文能先生不懈推荐的结果。我觉得还是 “真金不怕火炼”,作品有说服力。此处有作者自谦的成分。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圈子” 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状态。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每个人只能看到进入视野的一小片儿。这是公理和常理,只不过在中国,人们更习惯于 “手工式” 的联结。“十年窗下无人问” 的多了,“一朝成名天下知” 的能有多少?张宏杰说,他还是修正不了心中那个奇怪的 “应该” 情结和 “错觉”。我猜想,这种 “应该” 里面含有 “清爽”,“错觉” 也无须纠正。得出喜欢 “舒服” 多过 “成功” 的结论,也是他 “食人间烟火” 后的领悟。张宏杰的真性情亦渗透到他的作品里。素昧平生,戴逸先生竟为其写了一封博士入学专家推荐信,又为其到人大清史所工作倾力铺路;葛剑雄先生为其破格录取、选课、论文选题积极奔走;秦晖先生招其作为第一个博士后,看重的正是他的文气、才气和胆气。受教受惠于三位老师,张宏杰在坚持用自己的声音说话的道路上(依靠可信度被经过严格考验的历史材料)坚毅笃定。为我们生活的共同体出谋划策,通过回望来时路,更准确地定位民族的坐标,更清楚地判明民族的前途。至此,我以为,前几年爱读张宏杰的作品,应该也与其中体现的文学功底、历史思辨、现实观照有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文学与史学就是一家

        几本书或者几个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轨迹,张宏杰老师遇到的那几本历史书和几位史学大咖,改变了他的人生,从银行职员到史学博士后一直到历史畅销书作家,非常奇妙的人生经历。我特别喜欢他的文字,张宏杰、马伯庸、郭建龙三位前辈算是我沉迷历史的领路人,尽管我看完就忘,也说不上个一二三来,也理不清历史人物关系,但每一次打开一本他们的书,都能非常欢喜地沉浸其中,这大概就是文学与史学结合的魅力。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东方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作为人民出版社的副牌,创建于1986年,专注于高品质的经济管理、励志和健康类图书的出版,并利用人民出版社的优势资源和发行渠道,成功占据了中国大陆地区同类书籍出版市场的三强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