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具有影响力的李小龙武学名著,永不过时的截拳道理论经典,深度揭示《李小龙技击法》的精神内核。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李小龙遗孀琳达女士和武术理论作家吉尔伯特·约翰逊根据李小龙亲笔手稿整理而成,意在将一代武学宗师李小龙毕生的思想火花,以一种有凝聚力的方式汇集在一起。这是一部匠心独运的截拳道宝典,也是一本难以被定义的奇特书稿。书中并没有按部就班的招式详解,只有蕴藏着无限意味的连篇妙语。这本书不设任何牢不可破的疆界,不作任何非黑即白的结论,正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李小龙的武学精神——截拳道是没有终点的,想知道怎样做,你要自己寻找答案。也正因如此,它才能保持恒久的生命力,被一代又一代截拳道习练者奉为经典。《截拳道之道(全新修订版)》出版后立即风靡全球,被译成九种文字畅销世界各地。迄今为止,它已经影响了几代武术家和武术爱好者,协助他们追求更深层次的自我实现之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截拳道之道》成书因由
  • 1975年原版序一
  • 1975年原版序二
  • 第一章 清空你的思绪
  • 1.1 论禅
  • 1.2 灵魂之艺术
  • 1.3 截拳道
  • 1.4 有组织的绝望
  • 1.5 截拳道的真相
  • 1.6 无形之形
  • 第二章 入门
  • 2.1 训练
  • 2.2 热身
  • 2.3 对敌预备姿势
  • 头部
  • 前臂与前手
  • 后臂与后手
  • 躯干
  • 马步
  • 2.4 渐进式武器图解
  • 2.5 八个基本防守姿势(左及右前锋桩)
  • 某些目标范围
  • 第三章 素质
  • 3.1 协调
  • 3.2 精确
  • 3.3 力量
  • 3.4 耐力
  • 3.5 平衡
  • 3.6 身体感觉
  • 3.7 优良的表现形式
  • 3.8 视觉意识
  • 3.9 速度
  • 3.10 时机
  • 反应时间
  • 动作时间
  • 不规则节奏
  • 韵律
  • 拍子
  • 3.11 截击
  • 反击
  • 3.12 态度
  • 第四章 工具
  • 4.1 工具的基本原理
  • 前手攻击
  • 虚招
  • 诱敌
  • 贴身近战
  • 4.2 截拳道的一些攻击武器
  • 手法
  • 肘击法
  • 腿法
  • 其他
  • 4.3 打击
  • 前手直拳
  • 对身体的前手攻击
  • 顺延动作
  • 4.4 对前手直拳之防御
  • 前手刺拳
  • 前手标指
  • 后手直拳突击身体
  • 后手直拳
  • 右前锋桩的后手直拳
  • 勾拳
  • 前手勾拳
  • 后手勾拳
  • 铲勾拳
  • 旋转勾拳
  • 手掌勾击
  • 上击拳
  • 组合拳击
  • 4.5 腿击
  • 前脚腿击的例子
  • 对胫骨/膝部的腿击
  • 4.6 擒拿
  • 第五章 准备
  • 5.1 虚招
  • 实行
  • 5.2 格挡
  • 5.3 操作
  • 拍击
  • 捆手
  • 压手
  • 封缠
  • 揿手
  • 第六章 移动性
  • 6.1 距离
  • 攻击距离
  • 防御距离
  • 6.2 步法
  • 前滑步
  • 后滑步
  • 快速前进
  • 踏前与踏后
  • 绕至右侧
  • 绕至左侧
  • 踏入/踏出
  • 快速后退
  • 侧移步
  • 6.3 闪避
  • 滑步
  • 迅速俯身
  • 仰后
  • 旋身
  • 滑步旋身
  • 身体的摇晃(晃身与摇摆)
  • 第七章 攻击
  • 7.1 攻击!
  • 7.2 攻击准备
  • 7.3 简单攻击
  • 7.4 混合攻击
  • 配合腿击的攻击组合
  • 7.5 反击
  • 以右前手反击先发攻击的右直拳
  • 以左后手反击先发攻击的右直拳
  • 以右前手反击先发攻击的左后直拳
  • 以左后手反击先发攻击的左后直拳
  • 7.6 还击
  • 7.7 重新攻击
  • 7.8 战术
  • 7.9 攻击五法
  • 简单角度攻击
  • 封位攻击
  • 渐进间接攻击
  • 组合攻击
  • 诱敌攻击
  • 第八章 截拳道
  • 8.1 没有圆周的圆圈
  • 8.2 这只是一个名称
  • 参考资料
  • 回顾《截拳道之道》
  • 原版后记 指向月亮的手指
  • 全新增订版后记
  • 译后记一
  • 译后记二
  •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当没有圆心和圆周,真理才会出现

    每日一书:《截拳道之道》。截拳道并非是招式和教条,这只是成为你自己。当没有圆心和圆周,真理才会出现。当你自由地表达,你就是所有的形式。个人十岁习武,也曾学过截拳道和双节棍,但更认为截拳道是一种自我了解与自我表达的哲学。表现出李小龙多角度的面貌:演员、有灵性的人、哲学家、精湛武术家、体格健壮的人、具有身心和情感的人。在李小龙一生无止境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表达之中,他从未尝中止过探索、分析与修正其所学之一切。从武术中获得启发,是指要破除一切令 “真知灼见” 与 “真实人生” 迷蒙不清的障碍。同时,亦含有无穷的扩展。事实上,重点不是要把片面的发展融入于整体,而是整体处理及统一片面。“固定不动” 是指能量集中在一个特定焦点上,而不是分散在零散的活动中,一如轮子之中轴。当自我意识虚空时,艺术便能达至其巅峰境界。当一个人不在意自己正在建构或即将建构的印象时,则必可发现自由。艺术家之终极目的是善加运用日常的活动,以成为生活的大师,并抓紧生活的艺术。要成为各种艺术之大师,必先要成为生活的大师,因为灵魂可创造一切。人们为了安全感,将无限的生活变得了无生气,是一种被选取模式的限制。欲了解截拳道,一个人必须舍弃所有概念、模式与派别;其实,他甚至应该扔掉那些关于什么是或者不是理想截拳道的概念。清空你的杯子,方可再行注满;成为虚空以求整全。欲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你必须让昨日的一切死去。从 “过去” 之中,你可获得安全感,但从 “新事” 之中,你可获得流动。集中是心灵的狭窄化。但是我们所关切的是活着的整体过程,而只专注集中于生命的某一面向,便可能贬抑生命。请勿执著地用阴柔对抗阳刚、腿击对抗拳击、擒拿对抗立技、远距离对抗埋身搏击。世上并无所谓 “彼” 优于 “此”。唯一需要防范的是,切勿让部分琐碎的,剥夺质朴的完整性,不要让它使我们在二元性中失去统一性。“无住” 是指万物的终极起源都是人类无法理解的,超越了时空的范畴。因为这样而超越了所有模式的相对性,它被称为 “无所住”,而这特质是可以应用的。要成为冠军必须有从容的心理状态,在最乏味的训练环节也能感受到乐趣。一个人对刺激越有准备,他从中获得的满足感就越大;而越是没有准备,他越会因为被迫行动而烦恼。欲达到快速的感知,注意力必须以最高的焦点放在被感知的目标上(即是:以 “准备” 对应缺乏 “准备”,借以得到制敌机先的优势。)理想的情形下,拳手应能把自己的韵律强加于对手身上。这可由刻意改变自己动作的韵律来达成。举例,他可以在其组合攻击的虚招中,蓄意建立某一种韵律,直至防守者被诱骗跟从这个韵律为止。在我学武之前,一拳只是一拳,一脚也只是一脚。在我学武之后,一拳不再是一拳,一脚也不再是一脚。至今深悟武术后,一拳不过仍是一拳,一脚也不过是一脚罢了。在截拳道中,你并非只靠拳头,而是以整个身体的力量来击打对手。换言之,你不应仅仅运用手臂的力量;手臂只是作为一个传导媒介,适时高速配合由脚、腰、肩、腕等带动的动能,传送出巨大的力量。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无形无式

      截拳道赞成无形无式,故可适合于任何形式;因为它不分门派,截拳道也适用于任何门派。因此,截拳道能采用任何方法,不受拘束。同理,它能善用各种技巧和手段,以达到目的。在武术中,效率就是一切。・高境界的锻炼是趋向简洁,半吊子才会流于花拳绣腿。・对外在不必要的实际结构去芜存菁不难,然而,减省内在的,却是另一回事。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武术与武道之道

        这本书是李小龙先生对武术和身体的理论、哲学的思考与总结。在学具体的武 "术" 之前,一定要先看这本。和先成人后成才一样的道理,所以这本应该放在《李小龙技击法》和《中国基本拳法一一自卫的哲学》这两本书之前。令我吃惊的是,在这本书的后面,小龙把具体的武术技法,称为 “工具”。看来确实如他所说,“我没有教你武术,我只是在帮助你表达和认识自己。” 任何方式、形式,都是对自己的探索、认识和表达。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