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依循着本书的内容,你可以回顾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近39年前行的轨迹,体会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崛起的贡献,领悟现代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推动。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钱颖一在1995年到2017年6月期间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的78篇文章,可以看作是他在2003年出版的《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的续集。

本书把对中国经济现实问题的分析建立在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最新成果的基础之上,由“改革与发展”、“制度与转轨”、“学理与中国”三编共10章组成。作者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参照基准和分析工具,剖析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给出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的回答,提出前瞻性的政策建议。依循着本书的内容,读者可以回顾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近39年前行的轨迹,体会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崛起的贡献,领悟现代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推动。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引言
  • 理解经济学研究
  • 第一篇 改革与发展
  • 第一章 理解改革开发
  •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历史与国际视角
  • 改革的两大精髓:把激励搞对,让市场起作用
  • 经济转型的本质:政府与市场边界调整
  • 冷静认识自己,客观看待世界
  • 第二章 透视经济增长
  • 把激励搞对才能促进经济增长
  • GDP不是万能的,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
  •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经济增长
  • 理解中国经济增长
  •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 增长与转轨
  • 分析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
  • 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如何看,如何办?
  • 经济增长的动力不是“三驾马车”,是创新
  • 第三章 解析结构问题
  • 分析收入分配的视角
  • 从GDP数据看经济结构问题
  • 中国的资本回报率
  • 经济结构调整的制度性困难和挑战
  • 财富分配与社会公平
  • 第四章 创新、创业、企业家
  • 硅谷创新创业模式
  • 硅谷是创新创业精神的栖息地
  • 语言是挡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征途上的一座山
  • 硅谷的移民企业家
  • 关注企业经营环境
  • 世界500强不该只有一家中国民营企业
  • 颠覆性创新下的发展战略
  • 发展新动力的“双引擎”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化建议
  • 自下而上的创新
  • 企业活力与企业家精神
  • 第五章 全球经济中的中国经济
  • 用世界和历史眼光看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
  • 全球化下的中国和世界
  • 世界经济变局:问题与思考
  • 理解经济“新常态”
  • 未来经济六大趋势与企业家精神
  • 第六章 改革进行时
  • 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
  • 宏观调控不是市场监管
  • 竞争才刚刚开始
  • 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观察
  • 改革是商业银行的根本出路
  • 严守财务纪律
  •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 经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 对“十三五”规划建议:培养创新型人才
  • 供给侧改革的根本是要把激励搞对
  • 读“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
  • 产权安全是一件大事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 第二篇 制度与转轨
  • 第七章 转折中的过渡性制度
  • 企业的政府所有制: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
  • 转轨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
  • 不完善的制度
  • 看待转轨成败需要第三种视角
  • 第八章 市场、政府、法制
  • 现代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
  • 市场、政府与法治
  • 走向好的市场经济,避免坏的市场经济
  • 《物权法》的经济逻辑
  • 再谈《物权法》的经济逻辑
  • 法治是制度的基础设施
  • 法治的决定性作用
  • 第三篇 学理与中国
  • 第九章 经济学家的思想
  • 哈特:基于不完备合同的企业理论
  • 米尔格罗姆、罗伯茨:经济学运用于组织和管理
  • 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贡献
  • 马斯金: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
  • 吴敬琏、科尔奈:中国特色与普世价值
  • 威廉姆森:经济变迁中的企业组织
  • 科斯与中国
  • 哈耶克:自由和市场的力量
  • 吴敬琏:用现代经济学讲述中国经济改革故事
  • 哈耶克:计划与市场的争论
  • 麦金农与中国经济改革
  • 青木昌彦与比较制度分析
  • 诺思的遗产
  • 拉丰对经济学和经济学教育的贡献
  • 哈特、霍姆斯特朗:合同理论的中国意义
  • 阿罗: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奠基人
  • 第十章 链接现代经济学于中国经济
  • 一个经济学家的思考
  • 理性的激情
  • 连接现代经济学和中国经济改革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4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40年中国经济发展不断打脸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家属于分析中国经济问题说得头头是道,可药方不对,作者著名经济学学者,本书是作者 1995 年到 2017 年间关于中国经济的文章汇编,这 20 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并创造了经济奇迹的 20 年,可也是西方经济学家唱衰中国的 20 年。从 1978 年到 2018 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 9.5%,日本经济基本没有增长。以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转轨四化理论,政治民主化,宏观稳定化,市场自由化和企业私有化为例,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如何评判四化,中西方截然不同。从 1840 年鸦片战争 8 国联军占世界 GDP53% 到本世纪初 8 国集团 G8 占 48%,百年来第三世界国家按照西方的药方并没有进入发达国家,只有中国依靠自己独立完成工业化并迈向现代化,菲律宾,印尼,印度等国家按照西方四化的药方,并没有成功,因为工业化首先要完成土地革命和资本积累,才能完成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早期的普鲁士到苏联和日本,现代化都需要土地革命和教育普及,这些都需要强力政党的革命,就是印度也是尼赫鲁用社会主义完成初期工业化。2018 年以后发生的贸易战,单边芯片制裁和金融战,西方完全背离经济学课程上讲的市场化和公平原则,美国的芯片补贴和高科技研发处处有国家控制的影子,这些都证明发展中国家不能吃西方药。现在我们处于生产过剩的时代,而资本的贪婪不会停止生产,经济增长需要消费,资本会千方百计制造消费但不会去扶贫,这样当经济危机来临时,用印钞消除国内危机,用金融战和局部战争转嫁危机,国家政治学才是宏观经济学。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发展之路,中国新一代经济学者需要理论自信,理论创新。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的市场经济与坏的市场经济

      好的市场经济与坏的市场经济。看中国的发展,要看与其他国家的共性,也要看特殊性。作者通过观察实证的思考,给人清新,逃离非黑即白的思考误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国经济发展不特殊

        在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上没有特殊之处,全世界都一样。印度为什么现在的经济比以前好了?也是激励,市场,与对外开放共同作用。至于那些不成功的国家,无非是压抑人的积极性,关闭市场,搞闭关锁国。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确实令人振奋,但通过与日本、新加坡、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中,比较显得并不特殊。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4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