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应对时代挑战角度解读现代货币理论,剖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础原理,指出现代货币理论是经济学的一场新革命,其影响将超出经济学界,对政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多个领域产生重要影响。还阐释了现代货币理论学派的主权货币理论、功能财政原理和就业保障理论,讨论了现代货币理论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探讨了现代货币理论大辩论的主要问题和深层次根源,揭露了央行独立的意识形态本质。

书中论述了现代货币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讨论了疫后重振中国经济的战略、财政货币制度的革命与国内大循环的历史起源、现代货币理论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意义、中国绿色公共就业计划的实施等关涉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导论 从时代挑战中理解现代货币理论
  • 第一编 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础原理
  • 第一章 货币的本质:交易媒介还是债务
  • 一、货币本质观概述
  • 二、两种不同的货币本质观比较
  • 三、如何看待两种货币本质观的分歧
  • 第二章 政府、银行与现代货币
  • 一、货币创造主体辨析
  • 二、货币创造层次剖析
  • 三、关于部门收支分析的讨论
  • 四、结语:国家在货币创造中至关重要
  • 第三章 欧债危机:丧失货币主权的危机
  • 一、引言
  • 二、主权货币与赤字、国债等主权债务
  • 三、欧元的非主权性与欧洲中央银行的不救助原则
  • 四、“一个市场、一种货币”还是“一个国家、一种货币”
  • 五、结语
  • 第四章 货币的属性与私人数字货币的本质
  • 一、引言
  • 二、货币的债务内涵:历史与逻辑
  • 三、货币的国家债务属性
  • 四、私人数字货币的非债务属性与商品本质
  • 五、结语
  • 第二编 财政、货币与通货膨胀
  • 第五章 功能财政论
  • 一、打破“常识”的财政观
  • 二、政府债券、税收与货币的非正统解读
  • 三、充分就业与宏观经济稳定
  • 四、“卡莱斯基困境”:一个批判性的评论
  • 五、结语
  • 第六章 现代货币理论与通货膨胀
  • 一、现代货币理论赞同无节制的政府支出吗
  • 二、现代货币理论与通货膨胀:理论、政策与历史
  • 三、结语
  • 第三编 现代货币理论争论的社会政治背景
  • 第七章 为什么中央银行独立是伪命题
  • 一、引言
  • 二、现代货币理论与国家财政的本质
  • 三、作为货币政策的财政政策
  • 四、中央银行独立与财政约束
  • 五、结语
  • 第八章 现代货币理论大辩论:主要问题与深层次根源
  • 一、引言
  • 二、现代货币理论的基本经济原理
  • 三、挤出效应与内生货币观
  • 四、通货膨胀与货币数量论
  • 五、结语:激烈争论的深层次根源和未来走向
  • 第九章 货币演进与货币创造
  • 一、现代货币理论的货币演进历史观
  • 二、货币创造的“双主体”问题
  • 三、政府信用创造的历史趋势及其生产性的一面
  • 四、现代货币理论会导致对私人部门的两次剥削和通货膨胀吗
  • 五、货币创造主体的问题本质上是政治经济学问题
  • 第四编 现代货币理论透镜之下的中国经济
  • 第十章 财政货币制度的革命与国内大循环的历史起源
  •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与财政货币制度的革命
  • 三、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从合理走向“背理”
  • 四、贸易平衡或略有逆差的对外贸易新战略:走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 第十一章 现代货币理论的澄清及其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意义
  • 一、澄清与现代货币理论有关的两个概念
  • 二、现代货币理论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意义
  • 第十二章 现代货币理论对中国的适用性及政策建议
  • 一、现代货币理论对于中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 二、货币政策有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应让位于财政主导
  • 三、财政政策在短期促进消费,长期应转向结构性的产业政策
  • 第十三章 中国绿色公共就业计划
  • 一、公共就业计划的目标和特点
  • 二、绿色公共就业计划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特殊意义
  • 三、中国政府实施绿色公共就业计划的时机已成熟
  • 四、中国绿色公共就业计划的经济效益和财政成本
  • 五、中国绿色公共就业计划的实施方案
  • 六、结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推荐

    是我对货币理论有了新的更有说服力的认识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