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本书对快乐、幸福等基本概念做了深刻细致的辨析。

内容简介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是陈嘉映先生对哲学中与我们生活最切近的伦理学诸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清晰论述。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从伦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写起,续之讨论善恶问题、知行关系、行动理论,从亚里士多德到麦金太尔的实践概念,以及何为良好生活。其中,作者对功效主义提出了批评,对人生之目的、利益最大化等议题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同时以分析哲学家特有的敏锐和现象学家特有的绵密,对快乐、幸福等基本概念做了深刻细致的辨析。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 伦理与伦理学
  • 1 伦理学这个名称
  • 2 伦理与道德
  • 3 伦理学与语言
  • 4 人该怎样生活
  • 5 亚里士多德学科分类中的伦理学
  • 6 伦理学内的分科
  • 7 伦理学之为伦理领域的穷理
  • 8 说理与劝求
  • 第二章 功效主义与自私的基因
  • 1 功效主义简介
  • 2 幸福计算
  • 3 经济学帝国主义
  • 4 利益最大化
  • 5 利己即利他?
  • 6 看不见的手
  • 7 “自私的基因”
  • 8 自利与自私
  • 第三章 事实与价值
  • 1 “是”与“应当”
  • 2 从借钱这个事实能够推出应当还钱吗?
  • 3 自然而然的存在是实然与应然未分之处
  • 4 简论社会研究与自然科学的区别
  • 5 人文/社会研究的科学化
  • 6 伦理学是有我之知
  • 7 评价与“主观”
  • 8 伦理学重在论理
  • 9 伦理道德方面的实证研究
  • 第四章 实践中的目的
  • 1 目的—手段
  • 2 下棋不是好玩的手段
  • 3 目的与用途
  • 4 绘画既非单纯取效也非单纯游戏
  • 5 创造性与自主性
  • 6 行医也并非尽于取效
  • 7 德与才
  • 8 内向效用
  • 9 学医是为了悬壶济世吗?
  • 10 实践传统的式微
  • 第五章 知行关系
  • 1 知行合一
  • 2 贺麟论知行合一
  • 3 知行合一说的困难
  • 4 深知而与行合一
  • 5 心理与心性
  • 6 屈原需要心理治疗吗?
  • 7 “理论指导实践”
  • 8 示范
  • 第六章 快乐、幸福、良好生活
  • 1 快乐是不是好的
  • 2 目的与欲望
  • 3 快乐内融在活动中
  • 4 求乐
  • 5 苦乐交织与以苦为乐
  • 6 快乐的天然位置
  • 7 幸福
  • 8 自我实现
  • 9 良好生活
  • 第七章 性善与向善
  • 1 善(好)这个词
  • 2 孟子的性善论
  • 3 荀孟异同
  • 4 性有善有恶论与性无善无恶论
  • 5 善“不与恶做对”
  • 6 成心输棋与有意为恶
  • 7 “一体之心”
  • 8 德性与本能
  • 9 “道德考量”
  • 10 向善与虚伪
  • 第八章 个殊者与普遍性
  • 1 不同的立身之本
  • 2 相对主义
  • 3 底线伦理
  • 4 汉斯·昆的“真正的宗教”
  • 5 家族相似与重叠共识
  • 6 环境之为内在制约
  • 7 普遍与会通
  • 8 个殊者实现自身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15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良好生活首先从品性、识见、有所作为着眼来看待生活。有所作为当然包括建功立业,但德修有进也是作为,依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议,德修有进是优异作为中最优异者。孔子关于君子的刻画,可引来作良好生活的图画。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君子者,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笃信好学,文质彬彬,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居易以俟命。素富贵行于富贵,泰而不骄,素贫贱行于贫贱,守死善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曾晳这样表达自己的理想生活:“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点头称是。那生活的确令人向往。

      3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过好这一生

      如何过好这一生,是哲学上很大的一个问题。伦理学在此做了很多的努力。我们 “应当” 怎样,和我们 “实际” 怎样。知行合一,是不是一个标准。讨论这些问题都会让我们思考,我们是谁,我们该怎样做,然后呢,可能还是该咋做就咋做。陈嘉映说看书不如跟着人去学。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道德选择的多元化当然是好事情,但并不必然会将我们引向幸福。无论在哪个时代,良好生活的目标都要依托于纯良的心性、高尚的品格,才可能实现。至于快乐、财富等幸福的外在方面,也都会在锤炼品格的基础上,自自然然地跟随而来。在这个问题上,从古希腊到中国哲学的传统智慧仍然很有帮助。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正如《何为良好生活》的副标题所说:行之于途而应于心。在人生旅途中做那些最合乎心性的德行,无论在旁人的眼中结果如何,都会是我们的良好生活。

          2
          评论
        • 查看全部43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出版社。它的前身新文艺出版社,是在由原郭沫若主持的群益出版社、俞鸿模的海燕书店和任宗德主持的大浮出版公司自愿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公私合营出版社,以后又陆续有巴金主持的平明出版社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等相继并入。1952年6月1日,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