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33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何理性看待世界

    北京人和上海人看外地人都是乡下人,比如我在青岛,因为城建更新,无论是地铁还是公园设施,对比起来北京城区都落后了,比如北京旧环线地铁没有电梯,更不要提胡同大杂院的公共厕所和冬季无供暖的窘迫了,可不妨碍大爷们的傲娇。台湾人认为中国高铁没有椅背和吃不起茶叶蛋,欧美看非 G7 就更是乡下人了,大部分欧美和中国人也认为非洲贫困落后,别以为是笑话,其实大部分人都有很深的刻板成见。本书作者就是通过测验和图表,到全世界演讲,希望让欧美精英认清现实,不要从固有印象出发认识世界,如果想一下中国也就发展了 40 年,看看 40 年前中国的影像资料,就是 20 年前北京三里屯的拆迁都被讽刺如同伊拉克刚被炸过。只要给百姓和平 20 年,任何地区都会改天换地。本书作者通过各种实例,希望唤醒西方精英,2017 年富裕人口西方和非西方比例是 6:4,到 2040 年这样比例将翻转。未来的经济中心因人口原因将从北美欧洲转移到亚太,非洲也将出现惊人的经济增长,世界人口到 100 亿将趋于稳定。现在我们看当年的慈禧等满清贵族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是很愚昧的,可作者在几次讲演后,也震惊西方精英们的顽固不灵,认知偏差就是这么顽固,参考本书作者战后去越南的感悟,当年作者震惊越南人对那场军队死亡 13 万人的战争快速的遗忘。主要作者 2017 年就去世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争地点是叙利亚,当时作者对世界的前途是乐观的,现在的欧洲战争,信息的纷乱多元,认知就更会南辕北辙,中国今年外贸出口 “一带一路” 国家贸易额已经超过欧美日,西方新闻的属性就是灾难性报道,现实世界并没有那么差,普通人应该乐观,要相信风水轮流转。

      4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情绪化,让我们远离事实

      世界上人均健康开支最多的国家是美国,这并不意外。同时,美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排名世界第四十位。两个都是事实,但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因为,这并不是全部的事实。在美国现有的健康系统中,富人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占用了大量医生的时间,一方面推高了总体医疗成本,另一方面剥夺了低收入人群的就诊资源。于是,穷人的平均寿命降低了。所有人都知道,在任何一个国家,人口的主体都是收入一般的普通人。这也是个事实,于是前两个看似反直觉的事实合理了。🌸 情绪化与事实这只是《事实》一书中列觉得众多案例中的一个,作者通过这本书,想提醒大众,面对任何事,给出一个情绪化的解释不难,探究背后的事实却不容易。在作者看来,过分情绪化的世界观,误导了人们,使人们对问题选择了情绪化以及负面的答案。如下这人类的十大情绪化本能让我们要么对事实视而不见,要么和事实擦肩而过。一分为二,让我们对复杂而多元化的世界产生误解;负面思维,让多数人认为世界正在变得更坏;直线思维,让人们在没有规律的地方硬找规律;恐惧本能,在紧急情况下,丧失基本的判断力,进而看不到现实;规模错觉,让人们因为过于关注局部而忽略了整体;以偏概全,人们由于认知惯性,会在头脑中自动进行演绎和归纳,用已知替代未知;命中注定,人们相信事物内在的属性将决定其命运;单一视角,人们喜欢简单的想法,愿意用简单去解释世界;归咎他人,当坏事发生,人们试图寻找一个简单而清晰的理由去责怪他人;情急生乱,当事情紧急,压力巨大时,分析能力往往会消失。这些情绪化本能,可能已经写入了人类的基因,所以每个人多少都有似曾相识的部分。🌸破局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远远不能画等号,克服情绪化并不容易;因为情绪本身并不想让你克服它自己。但是办法还是有的,主观上意识到世界的复杂,事实并不是那么容易唾手可得,自己也不是那个最聪明的人;客观上建立恰当的认知系统,以尽量的充分数据为参照,也许能够帮我们接近事实。作者写到,“以数据作为根治无知的良方,以理性作为心灵平静的源泉。因为这个世界并没有你所感觉到的那么糟糕。”💡 认知偏误以我有限的知识,本书讨论的主题,是各类认知偏误在寻找事实层面的作用,其中的认知偏误在《思考,快与慢》中基本都有介绍;所涉及的概念包括禀赋效应、愿望思维、损失厌恶、小数定律、替代效应等等。用《思考,快与慢》的框架来解释本书的主题,情绪对应系统 1,当情绪统治头脑的时候,自然没有办法给系统 2 时间和资源去寻找真正的事实,因为那样太费力了。这是人体对资源使用的克制,对于基因的延续有价值、无可厚非。所以,克服情绪本身,并不容易做到,因此事实是稀缺的,也才有价值。🙏 番外,俄乌之战写这篇书评的同时,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还在进行;不断有人类发明的武器落在同类的头上或身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流逝,不计其数的人流离失所。我看到了很多报道,却没有看到全部的事实。战争终将结束,我只希望那些决定将武器对准同类的决策者们,敢于说出事实,给逝去的生命一个交代。这个世界既不似我们想象那样美好, 这个世界也不似我们想象那样糟糕。这又是好朋友 @美君 推荐的一本书。四星推荐

        1
        10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后真相时代,事实更加重要

        本书作者汉斯。罗斯林是世界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著名的专家,毕生致力于推广普及全球健康教育和基础医疗建设,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造福亿万贫穷国家的人民。在关于传染病方面的论述,结合现在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有很多感慨。创作本书时作者身患不可治愈的胰腺癌,在勉强完成本书初稿后不幸逝世。本书用许多确凿的事实和数据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其核心目的与核心思想就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过时的刻板的印象,要主动改变我们落后的本能和僵化的思维方式,用全新的,基于事实和数据的习惯重新认识真实的世界,克服本能的思维惯性,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毕竟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帮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不是更糟糕。1. 我们犯错的原因并不是缺乏知识,而是拥有了太多错误的知识。我们情绪化的本能和过度情绪化的世界观让我们倾向于认为世界是糟糕动荡的,这种世界观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压力和误导当我们思考的时候,会持续地本能地通过自己的世界观来猜测和理解这个世界,所以如果世界观错了,那么就会系统性地做出错误的猜测。2. 我们习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和观念去看待世界,去分析世界,去评判世界,我们严重低估了这个世界变化的速度,严重高估了自己适应变化的速度,也严重高估了自己评判的准确性。世界发展变化的速度和复杂程度实在太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速度,无论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在思维方式上,简单化思维方式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严重的,老旧过时的世界观和系统带来的问题同样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毕竟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帮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不是更糟糕。3. 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个世界正在变得更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负面思维的本能。我们总是更容易注意到坏的事情,而不是好的事情。这种负面思维的本能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们对过去错误的记忆;第二,媒体和社会活动家对于负面新闻的选择性报道;第三,我们总是觉得,只要有坏的事情发生,就不应该认为世界是在变好。听到负面消息时要意识到我们其实更容易获得负面消息,同时也要明白,更多的坏消息并不代表更多的坏事情。4. 事物不是按照简单的线性规律发展的,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记住不要轻易做线性假设,直线发展的事物在现实中是很少见的。要想控制直线思维的本能,我们就需要记住,自然界有很多不同的曲线形状。5. 当今社会的信息发达程度是史无前例的,我们可以获取关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的数据。然而,由于我们情绪化的思维本能,以及媒体必须利用我们的情绪化本能来捕获我们的注意力,我们一直拥有一种过度情绪化的世界观。在所有情绪化的本能中,恐惧本能最能影响媒体对于传递给大众的新闻的选择,这也是我们趋利避害,趋生避死的本能。6. 注重公共卫生的投入与防护,将疾病消灭在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这也是现代预防医学和健康管理,营养预防的指导思想,上医治未病,而不是等人生病了之后再集中到医院就医,毕竟就目前来看,我们的医疗资源是难以满足需求的,所以防患于未然的观念和行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力支持并开展健康教育,预防科学教育,给予基础健康条件的支持,提高公共卫生的投入,具有强大的杠杆效应,能有效降低此类的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能让公共资源,医疗资源更有效率。同样的思想可以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总是容易注意局部而忽略整体。这是我们的本能之一。我们总是会注意到一个单一的数字而误判它的重要性。当我们过度地把精力集中在可见的局部而忽略了不可见的整体的时候,我们就会错误地把资源投入一小部分问题上,我们应该找到使得我们的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的方式。这才是真正的同情心。7. 以偏概全的本能。每个人都会在头脑中自动地进行演绎和归纳。这是下意识的行为,这也不涉及偏见或者受教育程度。归纳法对我们来说是绝对有必要的,因为它给了我们一个思维的结构。归纳法也是非常必要和有用的本能,但同时也有可能扭曲我们的世界观。归纳法有时候会使我们错误地把非常不同的人、事物或者国家划分到同一个组,而忽视它们的不同,这样我们就经常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到真实的世界中去学习去体验去检验自己的认知和理论,而不是沉浸在想象中的虚幻世界中正如科学界所说,当你的理论和模型于与真实世界不相符时,一定是理论除出了问题,而不是现实世界错了,要时刻保持谦卑和好奇心。8. 我们刻板过时印象让我们不会去想象曾经落后贫穷的国家能改善民生,能不断发展,甚至能赶上曾经的富裕国家,这就是所谓命中注定的本能在作怪,我们认为一些事物内在的属性将决定其命运,无论是人民、国家、宗教还是文化。这种思想认为所有的落后都是他们的内在本质造成的,而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种思维让我们认为非黑即白的思维是正确的。命中注定这种思维会让我们傲慢地忽视世界正在发生的快速变化,陷入元无知的状态,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为此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注意追踪持续的提高,关注世界的变化,因为哪怕再缓慢的改变,积累几十年后也会成为巨大的改变 9. 知识有时候会成为专家的障碍,使他们看不到真正的解决方案,对于跨界的专家,要特别警惕。所有的解决方案,对于解决特定的问题都是很管用的,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方案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多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当你手上有一把锤子的时候,你看什么都像钉子。所以我们不能只有一把锤子,必须要有一个多样化的工具箱,突破自己的局限性,扩展自己的无限性人如果只专注在那些能验证自己想法的事情上,就可能会陷入验证性偏差的陷阱中人更愿意依靠自己擅长的和熟悉的东西,但有可能会选择性地忽视那些陌生但有用的东西我们喜欢简单的直觉性的东西,但简单可能就意味着信息缺失,容易造成误导 10. 当发生坏事的时候,人们总是试图找到一个清晰而简单的理由去责怪其他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归咎于人的本能,这也是一种有效脱身推卸责任的方式。寻找替罪羊是人类根深蒂固的天性,我们做出这些指责,根本不需要任何证据。正像万维钢老师说过的,凡人畏果,菩萨畏因,佛畏系统,在关注危害事件的时候,更要关注和警惕系统性风险。我们不应该为任何事情责怪任何一个或者团体,因为当我们找到替罪羊的时候,也就停止继续思考了,但问题真的彻底解决了吗?未来我们不会重蹈覆辙了吗?事实往往非常复杂,往往存在系统性的原因。如果你真的希望改变这个世界的话,你必须深刻地理解它的运行规律,而不是简单地考虑究竟该责怪谁。11. 当我们陷入恐惧中,并且在紧迫的时间压力下,我们就会过分地思考最坏情景,于是做出非常愚蠢的决定。在事出紧急的压力下,我们的分析能力就会丧失。过去的西班牙大流感和埃博拉疫情爆发为人类带来难以磨灭的记忆,而时至今日,新冠肺炎的爆发又一次让全世界人民再次高度关注。这些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危机今天又再一次爆发,那我们的应对措施有没有变得更理智更有效呢?这是需要我们反思的系统性原因。

          3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事实》

          这不是一个关于智商的问题。貌似绝大多数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都是错误的。并且不仅仅是错误,而是系统性的错误。所谓系统性的错误,我指的是这些错误答案并不是随机选择所得。即使接受测试的人对所测试的题目毫无了解,只是随机选择的话,得到的正确答案也会多很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数据作为根治无知的良方,以理性作为心灵平静的源泉

            重点整理:1. 尊重事实和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2. 我们要注意只比较极端情况的做法。在所有的群体、国家或者国民中,总会有极端情况的存在,总会有顶层和底层。而顶层和底层之间的差别,有时候是极端不公平的。即便如此,大多数仍然分布在中间状态,而在中间并不存在鸿沟 3. 统计学是一剂良方 4. 负面思维的本能体现在三个方面:我们对过去错误的记忆媒体和社会活动家对于负面新闻的选择性报道我们总是觉得,只要有坏的事情发生,就不应该认为世界是在变好 5. 要想控制我们的负面情绪,我们就要做到对坏消息要有思想准备:好消息不会记入新闻循序渐进的进步不是新闻,通常你只会注意到低谷,而不是整体的趋势更多的坏消息并不意味着更多的東西坏事情警惕过分美化的历史 6. 控制直线思维本能的最佳方式,就是每当我们看到一条直线的时候,要记住,自然界有很多不同的曲线形状 7. 理性思考永远是困难的,尤其当我们恐惧的时候。当我们的思想被恐惧填满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没有空间来思索事实 8. 过度关注可怕的而不是危险的事情,就意味着我们把自己宝贵的注意力放在了错误的方向 9. 要想控制我们的恐惧本能,我们需要计算真实的风险 10. 人们总是容易注意局部而忽略整体 11. 二八原则:总是会问自己,最重要的 80% 在哪里?这几个数字为什么这么大?这背后意味着什么?12. 要想控制规模错觉,就要关注比例 13. 有效地避免以偏概全的错误思维:寻找同一类别内的不同之处寻找不同类别之间的相似性注意大多数注意极端案例假设你自己并不具备一般代表性,而其他人也不是傻瓜 14. 不要以偏概全地把一个类别的特征推广到其他类别 15. 要想控制命中注定的本能,就要记住缓慢的改变也仍然是改变:注意追踪持续的提高更新你的知识与老年人对话收集文化改变的案例 16. 知识有时候会成为专家的障碍,使他们看不到真正的解决方案。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多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 17. 数据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18. 要想控制归咎他人的本能,你应该停止寻找替罪羊:寻找原因,而不是寻找坏人寻找系统,而不是寻找英雄 19. 制造恐惧是很容易的事 20. 要想控制情急生乱的本能,需要做到循序渐进:深呼吸坚持了解基础数据警惕那些带有偏见的预言家小心过激的行动 21. 保持谦卑,意味着要认识到我们的本能通常会妨碍我们认识到事实的真相。它意味着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知识的局限性 22. 保持好奇心,意味着你应当对新的知识和信息保持开放的心态,并且积极地寻找新的信息

              3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来多读书是对的

              在今年也就是 2021 年以前,自己的年度阅读量也就是 25-35 本书,没啥变化,一个月两本差不多,还有些可以很快翻完的。今年加入了得到的电子书会员,一下子突飞猛进,今年进度还没到 3/4,已经看完 56 本。回头一看,把自己也惊到了。但从目前看来,最触动我的两本书,一本是《被讨厌的勇气》,让我重新审视了内在的自己;另一本就是这本《事实》,作者真的是打破了我很多陈旧的思维和从不更新的记忆,真的大有收获。《事实》提供的很多日常思维常见的 “陷阱”,我决定打印下来,贴在自己办公位的桌面,时刻提点自己。也会不断和自己的团队宣导,怎样避开自己的直觉,而是在关键问题上启动思考。五星推荐,不容错过的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不是一本数据思维书

                虽然整本书,都是用各种统计调查,各种数据图表贯穿,但是在我看来,这不是一本培养数据工具的书,而是一本在底层对认知谬误进行拷问的书。


                无论在我们身边,还是社交媒体的朋友圈,我们看到太多太多的自以为是和站队。例如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公益机构去资助去拍照秀的地方,其实并不贫困,只是相对贫困或者是有条件发声吸引关注的地方。我们也经常会看到某个大佬一发言,朋友圈会自然的分成两队。每个人只看到从自己角度出发,想看到的东西,而不是 “能看到的东西”。
                对我来说,最震撼的还是昨天看到的那句话,面对任何负面,都去寻找原因,而不是坏人,首先接受没有人刻意为之这个事实,然后努力去理解这个事情背后发生的系统性原因。指责人是最简单的事情,但是如果换了一个人,同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么?
                例如最近几个月发生过好几次的源代码泄漏事情,如果我们仅仅是指责这是因为招的程序员太差太没有职业道德,那为什么会在不同公司都会出现?开除一个出事的程序员很容易,但是同样事情背后的系统性原因才更重要。是对员工的沟通体系出现了问题让他们铤而走险,还是薪酬体系出现了问题让他们这么做,还是招聘体系出现了问题放进了不合适的人,还是技术保密体系出了问题,让源代码轻易被泄漏?
                谢谢作者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写成了这本睿智的书。

                  5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看完大呼过瘾的神书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情绪一直是被带着走的。书中的很多章节,都屡屡给我冲击。有些是颠覆了我的认知,有些是验证了我之前的想法。总之,读完之后收获满满,强烈推荐这本书。


                  我依照书中的章节,来说一下我自己的收获吧。
                  1. 关注大多数:这个世界和很多事实并不是一分为二的。我们要用概率思维,去关注占比大多数的那一部分。
                  2. 对坏消息有思想准备:只要你认定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曲折向上的,那么可以不用关注暂时的下降趋势,看着更远的大方向就好。
                  3. 直线可以弯曲:抛开固定式思维,迎接成长式思维。
                  4. 计算风险:遇到令我们恐惧的事情时,我们要冷静下来,根据具体的数据和事实,来计算相对应的风险,以及应对措施。不要被恐的本能所支配。
                  5. 规模错觉:在进行任何数字或者事实对比时,要将比例进行归一化。在理工科中,称为将度量归一化。这样不同的事物才具有可比性。
                  6. 思考你的分类方法:不要以偏概全。不要刻意的用你的喜好去影响事实的分类。
                  7. 一点点改变也是改变:没有什么事是命中注定,要接受自己能够不断成长和改变的事实,破除固定式思维,养成微习惯。
                  8. 获取一套工具箱:如果你手上有锤子,那么看什么都是钉子。但是如果你手上有一套工具箱,你就可以找到解决对应问题的工具。
                  9. 拒绝指责他人:遇到问题时,先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指责他人没有用,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目标。
                  10. 慢慢来:没有多少事情是你必须马上要做决定的。在有压力或者是情急之下时,先缓一缓,冷静一下,分析完具体的数据后,再做决定。否则,你会在慌乱中做出错误的决定。
                  以上几点显然不能表达出这本书中所具有的震撼的内容。书中有大量丰富的图表,利用数据去颠覆你的一些认识。并且看完本书后,你会更加相信(科学而非迷信)数据的力量。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避免情绪化决策

                    很多数据颠覆了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世界分为四个等级,印象较深的是生活在第二级层的人,全家共用一个牙刷,很多人小时候的梦想就是,不和奶奶共用一把牙刷。书中很多思维方式引人深思比如避免以偏概全、避免情急生乱、避免单一视角、避免一分为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决策是如何发生的?事实这本书有一个答案。

                      📕 我们的大脑经常会不经过系统的深思熟虑而直接跳到简单的结论,这种本能曾经能够帮助我们的祖先躲开迫在眉睫的危险。我们对流言蜚语和夸张的故事感兴趣,是因为这些曾经是我们祖先仅有的信息来源。📕 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应该就像健康饮食和持续锻炼一样,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接受这种思维方式,你将能够改掉原来过度情绪化的世界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人类总想把事情一分为二去看待这样一种冲动。人们似乎总是喜欢把事物一分为二为两个类别,而这两个类别又是互相对立、互相矛盾的,并且这两个类别之间存在着一道巨大的鸿沟。📕 无论我们去研究人类的收入、旅游、民主、教育、健康,或者用电水平,所有的这些数据都会告诉我们同样的结论:这个曾经可以被清晰简单地一分为二的世界,今天已经不是如此了,在当今的世界,更多的人生活在中间地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看到的世界,并不真实

                        我们对真实的世界了解多少?说了你可能不信,读这本书之前,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可能连大猩猩都不如。书的开头有些测试题,你可以去试试。 没错,我们天天看新闻,世界就在眼前。“有些地方的人天天打仗”,“非洲广大人民群众都处在饥寒交迫之中”,“数据表明……” 等等。这些都是真实的事件,但并不是事实。它们只是记者想让人们看到的一面。为什么?因为只有足够吸引眼球才是 “大新闻”,才能上头条,于是就有了 “选择性报道”。没人会在乎非洲哪个国家用上了自来水,人民又接种了疫苗。我们就在这样的新闻中,形成了固有的偏见,学会了以偏概全。 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让我们用数据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现在的世界,早已不是初中地理课本上,画的那一个个干巴巴的身躯,那一双双巴望的眼神。况且,就算当时也不一定真实。 那首《从前慢》,的确很美。但是别忘了,从前不只有 “慢”,还有疾病和贫困。从前,也并不美。 事实,跟你想得不一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何反思和控制我们的思维本能?

                          在面对危险时,我们的本能可以保护我们。但一旦涉及复杂的现实,本能就会干扰我们的理性。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需要反思和控制思维本能。🌟倾向于将事物一分为二,将这两个类别视为互相对立、互相矛盾的。比如将世界和人群分成富有和贫穷、西方和非西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等等。这种二元对立思维是对世界的误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整体中的大多数而不是极端特例。数据能够展示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并反映真实情况。🌟直线思维让错误地认为世界人口会一直线性增长下去,资源会枯竭。但实际上,在未来 100 年里,世界儿童人口将保持平稳,并不会有太大变化。传统文化和宗教因素并不会导致某些地区有更多的孩子出生。过去之所以有那么多孩子是存活率较低,但随着脱贫和医疗水平提高,婴儿的存活率也会增加。人口增长主要来自成年人,而且生育率已经下降到稳定水平。人类寿命在延长,45 岁到 75 岁的人口数量也会继续增长。人口增长是一个复杂现象,无法用直线趋势来预测。🌟规模错觉容易关注局部而忽视整体。当看到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时,往往会产生错觉。为了控制规模错觉,关注比例,并通过对比和二八原则来确定优先级。在面对复杂现实时,需要反思和控制思维本能。避免二元对立思维、直线思维和规模错觉,并注重整体、数据和比例。通过这些方法,提高思考质量并更好地理解世界。学习是重要的,尤其是学习思维方式。除了《事实》外,《思考,快与慢》和《简单统计学》等类似书籍也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活在世界中的常识

                            初看会有一种和情绪没有关系的感觉,但是慢慢读下来,会渐获开朗,原来这就是情绪。生活中的情绪的常识:1. 一分为二,我们要关注大多数。2. 负面思维,我们要对坏消息有思想准备。3. 直线思维,我们要认为直线可以弯曲。4. 恐惧本能,我们要计算风险。5. 规模错觉,我们要按照比例看待事物。6. 以偏概全,我们要思考自己的分类方法。7. 命中注定,我们要一点点改变也是改变。8. 单视角,  我们要获取一套工具箱。9. 归咎他人,我们要拒绝指责他人。10. 情急生乱,我们要慢慢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下值得静下心来好好读的书之一

                              有没有可能总有一天,所有的人都能够建立起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呢?我们总是很难想象巨大的改变,但这绝对是可能的。我也坚信,它一定会实现,这基于两个简单的原因:第一,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对我们的人生很有指导意义,就像准确的 GPS 一样;第二,也许是更重要的原因,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自在。相比过分夸大的世界观,它不会给我们制造太多的焦虑和绝望。这是因为过分夸大的世界观总是太过负面和可怕。当我们拥有了实事求是的世界观的时候,我们就会认识到这个世界并没有像它看起来那样的那么糟糕。我们也会认识到,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来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收获满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事实》作者:汉斯・罗斯林关键词:以偏概全、规模错觉、直线思维 1、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用数据推理来进行理性思考和决策的书,作者在开始就为我们列举了很多常识性的问题,但是由于感性的驱使,在全世界所有受访者中没有一个人能够答对所有问题,而且大部分自称的理性回答的正确率还不如大猩猩,由此引出了我们常犯的一些思维上的误区。2、比如由于 “一分为二” 思维误区,我们总是把一个事物判定为好或者不好,而忽视了其他选项。由于 “负面思维” 的误区,我们会发现新闻报道里几乎都是不好的消息,这其实是记者故意使用的报道手段,因为好消息并不代表着是一条好的新闻。3、书中给我们讲了 10 个常见的思维误区,每一个都引用了大量事实作为依据,也告诉了我们如何防范这些非理性思考带来的影响。如果你想用事实和理性看清真实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话,这是一本必读书籍。金句:当你发现一些奇怪现象的时候,请保持好奇心和谦卑之心,去探究这现象背后的道理。建议分类【学习力】阅读难度:3/10 推荐指数:8/10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家三口的思考作品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是当人们开始找替罪羊的时候,你应该认识到这是错误的,并且能够记起,简单地归咎他人只会使你把握不住问题的真正要点,并且无法集中注意力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要想控制归咎他人的本能,你应该停止寻找替罪羊。寻找原因,而不是寻找坏人。当坏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试图去责怪任何个人或群体。首先接受没有人刻意为之这个事实。然后努力去理解这一事情发生背后的系统性原因。寻找系统,而不是寻找英雄。当有人号称自己做了什么伟大的业绩的时候,问问自己,如果没有这个人,是否这件事情仍然可以发生?通常是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使得好的事情发生了。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避免情绪化决策

                                      🌟 当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无知而感到越来越愤怒的时候,行为则超越了愤怒情绪,采用了理性的分析来阐明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及这种世界观谦虚、坦然的本质。我们确实应该学会控制我们的情绪。否则,过度情绪化的世界观将使得我们不能认识世界的真相,并且带给我们错误的答案。这种世界观给我们带来的是压力和误导。 世界正在变得更坏,是一个重大的误解,负面思维的本能。我们对坏事总会比好事更加关注。这种负面思维的本能就是我们重大误解背后的原因之一。 多的坏消息并不意味着更多的坏事情。我们能够听到更多的坏消息,有时仅仅是因为我们对坏事情的关注度和监控能力提高了,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在变得更坏。 理性思考永远是困难的,尤其当我们恐惧的时候。当我们的思想被恐惧填满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没有空间来思索事实了。在正常的情况下,恐惧本能对我们人类是有用的。但是恐惧本能往往对于我们理解这个世界起到反面作用。它误导我们的注意力去关注那些我们最害怕的事情,而不是那些真正危险的事情。 风险 = 危险程度 × 发生的可能性。你面临的真实风险,并不取决于它看起来多么吓人,而在于两个因素:危险的程度和发生的概率。 当坏事情发生的时候,人们总是试图找到一个清晰而简单的理由去责怪其他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归咎于人的本能。这种本能总是驱使我们去找到一个被责怪的对象,而使我们忽略了对这个世界的真相的理解。当我们过分执着于指责他人的时候,我们就会迷失自己的重点,同时丧失了学习能力。会停止思考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这就大大地降低了我们真正解决问题或者预防问题的能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编辑手记 | 人时刻会被触发情绪化本能,《事实》让我们更理性

                                        我认为《事实》是一部积极、正向,可以抚平焦虑的作品。不过,它带来的正能量,并非盲目乐观。实际上作者汉斯・罗斯林也在书中提到,他本身不爱被称作 “乐观主义者”,他认为自己是 “可能主义者”。我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是,这个世界现有的发展和庞大的数据可以支撑我们去相信,这个世界是在逐步变好,即便有可能发生坏事,但也有更多的好事和搞定坏事的最妥帖办法。这是我看完《事实》的第一感受。


                                        在编辑的过程中,我就相信,未来能从这本书中获益的人应该会有很多。不仅是每天都要做出商业决策的领导者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重新构建对世界经济发展现状的理解,哪怕是无需做出全球化决策的人也会发现 “十个情绪化本能” 的观点在生活中颇有用处。
                                        让我们来想象一个画面:你在网络上看到了一则不超过 200 字的短新闻,你被其中令人愤怒的描述激怒,而你并没有从其他途径进一步了解这个事情,却立马在评论区中打下了激动的字句。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十分常见?是不是我们嗤之以鼻的 “键盘侠” 行为?也许我们有足够的理智让自己不成为愤怒的键盘侠,但通过少量信息就武断下决定,在愤怒和紧急中做决策,是我们常犯的错误。我们往往会在不经意中成为不理智的人,但我们常常不自知。而《事实》针对我们日常会犯的错误,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去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我们的理性程度,消除无知和偏见。
                                        另外,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内容是汉斯对媒体和新闻的态度和分析。他在书中提到了媒体对于空难、传染病、地震等小概率事件的大肆渲染。其实那些被摘取出来的 “新闻”,都是少数的个案,在 100 条可怕的信息之外,还有成千上万条显示世界正在稳步发展的信息,没有呈现到我们面前。而这本书提醒了我们这一点:不要以偏概全。

                                        令人惊喜的是,和其他一贯站在高地批判媒体的人不同,汉斯表现出了理解与极大的宽容。他提到人类有一种 “归咎他人” 的本能,而我们最容易找到的替罪羊就是媒体。但是他清楚知道,媒体的工作性质不得不让他们去紧盯着更吸引人眼球的事件。
                                        曾经他在媒体圈内实施过事实测试,发现记者、纪录片制作人等的回答结果并不比普通人好。也就是说他们也没有获得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因此他们在报道一些灾害性新闻的时候,并不是有意误导我们,只不过是大家都对世界产生了误解,并且都有人类共有的过分夸大、情绪化的本能。这一点让我学会重新看待每天的新闻。
                                        总的来说,《事实》会帮助我们理解,人都是时刻处于被触发情绪化本能的边缘的。而一旦被触发,我们就会做出情绪化的决策,引起不好的结果。也将教会我们,即便我们无法根除这些已经写在基因中的情绪化本能,也最好在日常生活中引起重视,控制好。这会让我们成为更理性的人。

                                          4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做趋势分析,拿到原始数据是第一步,还需要10个科学认知方法

                                          一、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


                                          今年是 2019 年,我们马上就要迎来进入新世纪的第 20 年。其实,世界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我们的感触可能缺并不真切,书中给出了以下两点分析,值得我们思考:
                                          关于国家分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是我们从小在课本中学到的国家分类方式,而且「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差异巨大,还需要追赶。但书中的案例表明,用这两类分析方式已经不能准确描述当今世界和国家的现状,书中给出了按照每天开支多少来设置四个收入等级(小于 2 美元 / 天,2 美元 / 天至 8 美元 / 天,8 美元 / 天至 32 美元 / 天,32 美元 / 天以上),并应用此框架来认识世界。按此框架,四个阶段的人数分别为 10 亿,30 亿,20 亿,10 亿这个比例,真正处于消费最低档的人群比例相比过去已经大大减少,我们的世界在以并不缓慢的速度慢慢变好。
                                          关于差距距离:以前所谓的「发展中国家」在教育程度、医疗水平、人均寿命等诸多方面已经大大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至已经比肩,所以如果要认识外面的世界,做海外的生意,要有新的视角和分类工具。
                                          近期「得到」系施展、王立铭、沈帅波老师的讲座,都在告诉我们世界和社会正在变化这一趋势。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政治观念,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治疗方法都在出现,虽然这些都是微小的变化,可能短期内还不足以对整个的大局产生影响,但是有了时间这第 2 个维度,随着时间的变长,可能小变化就触发大变革。
                                          二、如何看待数据
                                          作者根据在数据处理领域工作的经验,给出了关于数据趋势的基本类型:直线、S 型曲线、滑梯曲线、驼峰曲线、倍增曲线。
                                          其实,我们平时看待数据的时候,更多的是看到或者采集到曲线的某个部分,然后凭经验去推断曲线的类型,这种方法往往存在风险。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用这五类曲线去思考一下,看看趋势是不是我们最初判断的那样。
                                          在我们舰船设计领域,对于舰船阻力核算至关重要,通常需要在设计初期勾画阻力曲线,推算最大航速,并修改船型。但由于船型的差异,曲线并不都是直线的,经常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曲线形式和拐点。刚入门的设计师,通常会忽略曲线拐点带来的影响和风险,造成设计上的缺陷。所以,在拿到数据,仅仅是分析问题的第一步,数据处在什么样的曲线类型,以及位于该类型的哪个阶段,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
                                          三、数据认知纠错工具
                                          作者还给出了 10 个认知纠错工具,特别是我们在认识和分析数据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到认知谬误中,被数据牵着鼻子走。
                                          例如,坐标轴横纵比例的不同,往往让没有区别的东西,被可以的放大,让你以为差异明显。
                                          例如,相同比例条件下,基数不同,会带来巨大的实际数量差异。在疾病致人死亡和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害方,单纯的看实际数量,而不看比例,往往引起自己的恐慌。
                                          可能这 10 个工具你已经很熟悉或者已经内化,那么也值得跟着作者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思维上是否还有盲区,并利用书中的数据,从多个角度来看看正在变好的世界。
                                          四、小结
                                          本书提供了关于世界各个领域的诸多最新数据,作者在告诉我们世界正在变好的同时,也提供了给我们如何分析数据、认知趋势的有效方法,值得你去阅读。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