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2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思想的意义

    春秋战国是群雄纷争、诸侯争霸的时代,社会的剧烈变动给各路人杰提供了施展才能抱负的机会。齐桓公为得到天下贤士的帮助,命令在宫廷前燃烧起通明的火炬,以示昼夜不停的吸纳人才;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来在楚国当奴隶的奇人百里奚并拜为国相,很多有志之士纷纷投奔,秦国很快强大起来、称霸各国,一部春秋战国史,写进了人生的激荡与分流,让人感受到惊心动魄的人生美。令人振奋的时代,能产生令人振奋的事迹,时势造英雄,轰轰烈烈的个人事迹与命运、神性、民主社会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实现潇洒辉煌的人生。高雅而坚定的情感,执着而锐利的理性是精彩人生写照。当今的科技时代,确实不会再有血火的传奇,等级深严的规章制度牢牢固定了个人,细微的社会分工,使得整个社会像一部庞大的机器,个人只是一个极不显眼的螺丝钉,不可能游离运转的机器之外,一切都有规则控制。惊天动地的壮举慢慢的被排斥在相互协同的社会之外,平平淡淡的生活似乎变成了今天社会的主要题旨,人们承平日久,似乎大多安于平淡,适应了平淡,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年人觉得生活很没劲,这里似乎有矛盾,一方面人们甘于接受这些平淡的生活,另一方面人们又觉得在生活的平淡中失去了很多,问题就出在人们对未来的期望与现实境况之间的差距,来源于情感体验与理性思考之间的矛盾。对未来的期望值越高,同现实生活的差距越大,那么人们的心理落差也会越大,我们都需要意义来抚慰。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上篇写战国兴亡论,下篇写战国人物论,大部分观点内容在大秦帝国系列里已经充分阐述过,对大部头望而生畏的读者不妨读本书,作为思想简练版。作者对于名士和战国盛世的定义相当新意有趣,「那是一个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 的 “多事之时,大争之世”。」这句话让我联想起上世纪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浪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前人的智慧

        不论抉择是什么,最难的是寻找到进度条,在寻找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惊喜也会有很多根本承受不起的灾难。研究过去的事情就好比找到那根模糊的进度条,不能依照寻找到的进度条前行,但是在很多的时候心里是明白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战国,大争之世,中国历史不同族群兴衰更替的预演,原生文明,一头一尾,相似的处境

          对战国六雄兴盛的原因,做出细致的描述;对战国六雄的取败之由,也给出了反复推敲的阐释,并借助,对战国各列国兴衰更替的探讨,呈现坐着的历史价值论和历史哲学观。


          ●中国文明,自诞生之初,就是以一种极为成熟的形态出现的,尤其是政治,主要是政治范畴里的历史观、价值论、哲学思考、治理技术等,刚一出生,就是成熟的顶端形态。之后的历史演变,就是在不同的方向上,反复尝试而已。
          因此,对国家治理,准确说,对政权的建立与治理,也都不过是,在七国时代,战国列强、角力大争的时代,穷尽所有尝试的反复上演。据此而言,战国时代的兴衰更替,反倒成了一种预先的彩排。后世的治理努力,把战国思想家和实践家的设想,都尝试了个遍。
          从诞生之初,就快速进入成熟阶段、形成早熟的文明形态,这在有记录的、可证实的文明形态里,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我们的文明形态,自身变化的过程,也并不完全遵循主流的研究理论框架,马克思主义讲的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并不能完整解释中国的文明进展。因为,“百代都行秦政制”,秦的制度创建,对后来的各种治理尝试,影响太深。
          ●在不了解,或者,带着贫乏的概念偏见,是理解不了秦对于中国文明演变的一个大转折贡献的,进而,也就不能做到完整地认识之后的中国社会的组织形式、治理模式的深层逻辑。
          战国时代里,剧烈变革的深度和烈度,不比当下小,能够比得上那个时代变革烈度的,也只有有限的两次而已。
          缺乏公认的权威核心,每个诸侯,都想成为那个核心,只是,有的诸侯在做大梦,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连想都没有力气去想,而有的诸侯则是几代人兢兢业业、勤勉努力,一步步,非常扎实地经略天下。
          战国,百家争鸣,思想纷繁凌乱,普通人根本没有能力去分辨,就算一般诸侯大夫,也未必有足够的脑力去理解新思想背后的经略意图。所以,留给我们的印象,法家就是一帮秉持严刑峻法的冷峻人物,纵横策士就是靠着嘴皮子混饭吃的 “骗子”,墨家就是逆潮流而动却又握有极强悍的守城技术的类武装团体...... 至于,思想的提出者推广者信奉者,他们是什么心态,有什么样的经略意图,并不是那么清晰可见的。
          ●权力集中和分散,在战国时代,得到非常明确的提出和阐述。战国,意如其名,周天子最后的一点尊严,也被各大诸侯彻底抛弃,连挟天子的挟的动作,都懒得做了。当过去的尊王者,发现王不过如此,衰颓、昏聩、枯乏,没有领导力、没有鼓动力、没有影响力,那么,在曾经的尊王之人的心里,快速弥漫出来,对 “王” 的忽视、轻视,甚至蔑视。虽然每个诸侯的打算不一样,或者愿意的打算和不得不做的打算,不同;但,都不打算再维持臣属地位。
          “春秋无义战”,没错,同时,也还是有几个大诸侯,尽力维持周天子的体面;而战国,却是各自为战,只为自己而战,楚王只想着楚国,秦王只考虑秦国,其他诸侯也一样,战国的国际关系,实际是,各大城邦,纷争夺利,因此,出现一个接一个诸侯,各领风骚几十年的时间,并在一个诸侯衰败后,再上台另一个诸侯,谁也不能长期维持自家地位,也没有那个诸侯敢奢望永久呆在老大的位置,更不会有哪个诸侯敢狂妄到认为自己的治理、制度和民政,代表未来,因而能够为所有诸侯国的所有国民带来永久的福祉,这种断定历史走向百川归一、总结到唯一的制度形式的思想,只有经过现代化规训和惩戒的西方学人,才独有的认知狂妄。
          周天子的权力和影响力,被诸侯架空和窃取;诸侯呢,也被自家的家臣,被已经成长起来的卿大夫所架空和攫取,不过,与之后集权体制成熟的形势下不同,卿大夫并不是周天子的盟友,而是只为自家的利益服务,比如三桓家臣阳虎。在中国文明的初始期,春秋战国,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人、平民、奴隶,都自觉不自觉卷入其中,表面上的分封体制,实际的维系时间,非常短,武王之后,四五代人的时间,就松动了。
          即便,第九代周夷王烹杀齐哀公,也阻止不了齐国扩张领土的野心,原因是,齐哀公的政策得到本国大贵族的支持,周夷王明显感觉到齐国对天子权威的蔑视,和实实在在的威胁,除了烹杀,并无更好选择,短期内压制了齐国的野心,扶植听话的齐胡公,胡公也通过迁都向周夷王表态,齐国没有扩张野心,停止吞并领土,走向保守退缩。然而,胡公在国内没有支持者,既得利益者正吞并得开心,怎么会允许被打断,接下来就是三代人五位君主的齐国国乱。胡公被杀后,周夷王再也没有能力掌控齐国,再也没有办法来阻止齐国的扩张势头,再加上,之后的三位周天子,厉、宣、幽,才具能力不够,对大形势的判断也不够深彻,但是,却比周夷王有更多的欲望和聪明,类似于明末崇祯的处境,在一个已经开始大洗牌的系统里,越是折腾越打压,就越是维持不住,反而,加速系统的崩溃。
          ●继承人问题,以及与之纠缠的派系问题。继承人问题,对周天子,对各路诸侯,性质是一样的,或者讲,严峻性是一样的。当时的主流观念,已经形成,父子相继,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实际,是认可确定的因素、用可以准确确定的方式,来维系继承制度。贤能与否,太过主观,主观的意思是,容易被国内的派系势力左右,也会被别国甚至敌对国的姻亲势力左右。
          西周,就是因为乱改继承人,导致周幽王太子的外戚势力,申国引入犬戎,打破镐京而最后把微末的维系力量彻底毁坏。魏国,与韩赵关系破裂,也是因为后二者投机魏国的继承人问题,而让三国之间还算平衡的关系,彻底打破,不用等别国,三晋内部已经开始斗起来了。赵国内部,乱改继承人,赵雍,曾经的武灵王,被饿死于沙丘宫。燕王,居然玩起了所谓的让贤,导致子之乱国,三代人不得安宁,燕国和齐国,也结下世仇,互相恶斗,两败俱伤。楚悼王死后,新楚王以毁坏君王尸体为由,清洗七十多家尾大不掉的大贵族,结果又如何,依然阻挡不住,屈景昭三大羋姓贵族的崛起,依然掌握着楚国大政。楚王,一如既往地,控制不了贵族;楚威王,也成了楚国最后的余威,怀王之后,一点点败光,再也没有能够思虑全局的战略家,和高效执行的军政大员。
          稍微盘点一下,就会发现,不用等秦国的动作,各大诸侯国,已经无法调整内部关系,开启了五花八门的内耗方式,空间越来越小、资源越来越少,即使没有秦国,也一定会有别的国家,统合所有的天下资源,重新分配,现有的战国诸侯的分配模式,已经维持不了。只能是向外、向外、再向外,当国内矛盾剧烈到不能温和解决时,输出,就很有必要,只是,最容易被想到的方式,就是输出战争,“毒输于敌”,转嫁内部矛盾,用向外夺取资源的方式,来稳定内部。并不是每个诸侯都愿意这么做,比如那个爱下棋的韩王,但当周边国家都亮起了刀了,形势就不是一个国君,甚至也不是一个诸侯国能决定的,在这个即将崩坏的旧系统里,所有力量,都被推着快速前进。这个推动所有力量快速前进、迭代、洗牌的,叫 “势”。
          ●人才、山川,还是财富,以及三者的正确关系。战国,其含义,不限于军事争夺的必然,也是社会生存资源必须得到重新配置的紧迫,根子,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文明演进的问题。到了文明演进的层次,其深度、广度,以及剧烈程度,就绝非某些低维度的力量能够阻挡了。
          后人看古人,大可以不费力,总结出一套一套的成败教训,而真要身处其中,投身历史洪流,而又具备在高天之上的俯视视角,难乎难矣。具备这样的历史长程的视野,纵贯上下前后东西的广阔眼界,对手一定得是高段位的战略家、政略家。比如,秦穆公时代,晋国,郑国蔡国当政者都不是善茬;秦孝公时代,韩赵魏还处在开拓者奋发进取的路径上,三晋君主,个个人精;秦惠文王时代,魏惠王执政几十年的老国君,齐威王正当盛年,赵武灵王在筹划他的伐秦大战略,楚怀王有些玩世不恭但也是个精明的君主,在跟高段位的玩家较量中,秦的历代君主,对国运的思考和运作,持续叠加,层累的战略计算,远超不定期打断国运进程的其他诸侯国。
          魏国,可以作为一代不如一代的列国国君的典型,文侯是位难得的政略家战略家,宏观把握,微观操作,几乎没有不擅长的。所任用的人才,不会因为不受重视而离开,也不会因为功劳而凌驾君主之上,调和与整顿魏国各大势力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熟练。魏文侯让人敬畏,不是暴虐强力的那种让人恐惧,而是畏惧而尊敬。就算是那些不被具体使用的人,也不会从问候的态度里感觉到不舒服,知道自己不会得到重用,明确感知到文侯给出的信号明白自己的用处不大,但不会因此记恨文侯。这是文侯的个人魅力,正是这种魅力削弱了遮盖了其手腕的凌厉。
          武侯的境界,等而下之,倒不是说武侯不够聪明,也不是对权力的掌控不如文侯,而是他的经略思维变化了。他并没有体会到,为什么文侯强调 “以贤才為宝”,而不是他直白对吴起说的山河,武侯并不清楚为什么文侯时代三晋能够同进退共荣辱。文侯竭力避免与同为三晋的韩赵二国有任何冲突,魏国之所以能够没有后顾之忧,轻松地实行各种战争,获取利益,在于文侯绝不碰韩赵两国的土地,绝不对韩赵两国的 “山河” 有任何想法,在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三晋才有可能同进退,韩赵才不会成为魏国的掣肘。这一点,武侯不明白。而一旦改变战略主方向,利益分配就会变化,韩赵就会有防范之心,原本精心维护的关系,就不复存在了。作为地处四战之所的魏国,就多出了两个对手,韩赵,而他们本来可以不那么早对抗的。
          因为武侯时代过分张扬的扩张政策,三晋内部分歧越来越大,冲突越来越多,以至于武侯晚年,韩赵合谋干涉魏国的继承人,这也造成,魏惠王继位之后,以一种报复心态,用更加激烈的方式攻打韩赵,谋取利益的方式不再考虑曾经的盟友,过去的面子根本不再顾及了,这也是难免的,第一代文侯互相有十几年交情,表面的和谐关系还得维持,三代之后,领导人之间的私人关系已经没有了,只剩下更加实用赤裸的利益关系,三晋进入零和博弈时代。恶果就是,三晋韩赵魏,交替兴盛,持续内耗互斗,接连走入衰退。
          ●战国以至于先秦思想文化的遗产,那些被低估的,和被高估的思想家。中国是一个在政治上特别早熟的文明,春秋战国之后,我们对政治的思考,基本完成,至于什么模式、方向、操作方法,几乎不能超出这几百年老家伙们的思考范围。一部分被高估,有走入神秘主义的趋向,比如鬼谷子,计然,范蠡;也有被严重低估的思想家,以韩非子为最突出,因为他总是被常识层次的人定性成教帝王权术的,实际,帝王权术,仅仅是韩非子思想的一小部分,或者说,我们未必清楚,韩非子如此这般心机深刻、层层算计的思考是怎么来的。
          韩非成长的关键时段,价值观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形成的关键时段,韩国君臣,从上到下的昏聩,坐在朝堂之上,开脑洞似的,琢磨各种小把戏,奢望用小聪明,动动手指的那种,就能搞定秦国。为韩君出谋划策的,就有张良的父辈祖辈。说法家思想,申商韩,申子最弱,实操也最弱,论思想水平更是差,只盯着软件,动动嘴皮子,最多定定计划 ,就是不去找也的确找不到,能够强力执行的人,韩国君主也不是那么没用,只是操之过急,申不害练成新军,锋芒露得太早,天下都知道 “劲韩”,但也都看得明白,后劲不行,魏国率先发难,齐国作壁上观,直到新生代力量耗尽,被对手合谋一击而毙命。对本国历史烂熟于心,对朝堂之上安逸苟死的贵族们,韩非子,心底,是绝望的,大概不会有人比韩非更深彻体会韩国朝堂的荒唐不堪。
          假如说春秋各诸侯的博弈是慢慢展开,还打算维持着表面的体面;那,战国,则变成了惟以利益 —— 本国利益,本家利益,本人的一己私利 —— 为最高指导目标的,快速机动投机活动。思想家们,思考的问题,最终落到底子上,都是政治问题,都是诸侯之间的零和博弈问题,慢慢的磨和拖,已经不被欢迎。游戏内的玩家,剧烈转向,扩张政策,那种兼并土地、掠夺人口的扩张,能够带来实际的直观利益的扩张。
          在这种规则下,天下通衢之中的诸侯,压力倍增,这样的诸侯,多处四战之地,和平时期,经贸往来,绝对是关键的结构点,收益很大;动荡时代,就成了列强争夺的交接点,周围谁也得罪不起,谁也不敢得罪,因此,绝对需要高水准的国务活动家来平衡国内国际的利益关系,但是,子产只有一个,不可能再生于战国年代,实际历史给我们展示的是,四战之地掌握实权的往往是投机分子,他们的投机,比被冠以策士之名的苏秦张仪,更没有底线。至于,这些等而下下之的策士,除了颠倒黑白的口才,只会让复杂颓败的诸侯关系更加复杂颓败,基础的工作,一个国家的军力和执政水平,没做好之前,策士,什么都不能改变。
          ●列国归秦,从执政水平看,诸侯国始终没有摆定国内关系。要么是国内贵族互斗,要么贵族合伙跟君主对抗,诸侯君主根本没有自己的力量,人口 土地 资源 甚至知识分子,那个时代的 “文化制造者”,制造和左右舆论的关键群体,也被大贵族掌握,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都从君主手里被劫夺走,落入大贵族手中,试问,即便君主有整顿国政的想法,又如何实施呢。
          相对于秦孝公之后,每一代都比较平稳地过渡,列国的继承人,总是会争夺一番,主事朝政的人,不停地换,做不到政策持续,反反复复在空耗国力,摆不定国内的恶果就是,对外战争成本越来越高,无法获取资源,国内的冲突矛盾,转移不出去,反过来继续消耗执政集团的耐心和智慧。政策不持续,长期不持续,反复多变,几代君主下来,长远经略的心思没了,只会让投机分子越来越多。否则的话,诸侯国内部的各方关系变得愈加复杂荒诞,也因此,策士总是能从中牟利。
          书中列举的几个人物,列国人物传,商鞅、苏秦、张仪、吴起…… 为的不是写个人命运,更多的,为的是历史的那个 “势”,带有法家的 “势” 的含义,那是一种当你以为抓住了而又突然消失的东西。魏惠王、楚悼王、赵武灵王等等,这些既具有破局之功,同时,也因为个人的软弱失策而在晚年目睹国家进入快速下滑,的君主,想必深有体会。
          他们,曾经的英睿君主,为后人生动地反复证明,为何『杀伐决断』『果敢坚毅』的素质,对于君主,是极端重要的;为什么,君主,一定得具备,谨慎选择最适合本国经略方向和方法的能力,春秋还是战国,君主,尤其不能指望,大臣,一定跟自己同心的,虽然,七国竞争的时代,申商之学,已经不是个别小群体的自说自话,而且还有几个国家成功改革的驶离,但,依旧出现迷信圣人之道而把君位让给臣子的荒唐事。
          通古鉴今,秦人,就好像我们目前处处受困的局面,走到哪里都被恶意抹黑,即便你是无偿提供大量资源和服务,依旧被扭曲成 “新殖民”。历史,就是这么诡异,原生文明,一头一尾,面临的处境,极为相似,与秦人中间也存在糊涂蛋、不怀好意的列国细作一样,我们,新闻、文学、艺术、历史、美学、政治等,各个领域,也存在大量的 “细作”,辛勤贯彻 “不可一日不拱卒” 的颠覆策略,混淆视听的言论,企图把老秦人都给带偏。
          时代虽然不同了,细作的操作还是一样,而 “老秦人” 一心同功死不旋踵的决胜信念和实力,也仍旧未变,因为,从未改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激昂感动

            读时激昂,读完感动,华夏先人立国立族之不易,华夏文明之绚烂,华夏族人之坚毅,身为华夏族人之荣耀!

              转发
              评论